乡村振兴有了“加油站”
日前,内蒙古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镇吗力村50余名党员群众一大早就聚集在村党支部,比过春节还热闹,原来是吗力村“学习讲堂”开讲了。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学习关于乡村振兴的方针政策。
“以前一亩地大约生产1000斤苞米,收入600多块钱,现在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青贮玉米,一亩地能多赚两三百元。再加上打工收入,日子过得越来越富裕了。”辽河镇东乌兰花村村民宋春蕊跟大家分享着他的快乐。今年年初,辽河镇10余个村“学习讲堂”邀请专家举办土地流转专题讲座,村民们听后深受启发,一周内300余户村民决定流转土地。
据通辽市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王会阁介绍,2018年以来,通辽市经开区通过开展“学习乡振”活动,推动建设学习型乡镇,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学习讲堂”,现已发展到50家,开办宣讲活动200余场,覆盖近1500名农村党员和万余名群众。群众纷纷表示,“学习讲堂”将党的富民惠民政策传递到乡村基层,成为乡村振兴的“加油站”。
“自打‘学习讲堂’开讲以来,党员群众都愿意聚到这里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时不时会蹦出好点子。我们经常邀请专家和大家座谈,共收集到100多条产业发展建议,达成意向合作项目10多个。”辽河镇米家村党支部书记宋文海高兴地说。
[实习编辑:赵洪涛]
TAG:
上一篇:乡村变美丽 农民获实惠
新农村商报网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稿件均不代表新农村商报网(www.xncsb.cn)的观点,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如涉及版权、稿酬等问题,请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神奇“术中唤醒”让患者在手术中讲了三国语言
吉林:宣判23年前命案 被告人金哲宏无罪
内蒙古19岁女大学生发明“可调式马鞍” 获国家专利
行走中国城 感受中国风——走访阿根廷第一座中国城
奋战7昼夜!国道318线金沙江竹巴笼钢桥成功合龙
应急管理部挂牌督办河北省张家口市“11·28”爆燃事故
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贵州易地扶贫“新市民”套餐暖人心
一座江南古镇的“活态”奥秘
“第一村”华西:住房、楼宇刻画发展“年轮”
乌克兰吁北约军舰进驻黑海-亚速海区域 各方希望俄乌对话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