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导航

新闻攻略

下载中心

您的位置:首页 > 文章 > 新闻 > 时评 > “诈骗害命”案连发,既要治骗子也要强监管

“诈骗害命”案连发,既要治骗子也要强监管

  • 2016-08-31 00:00:00
  • 在手机上看

    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

一位正值年华的女生徐玉玉,即将迈入大学校门,因诈骗电话丢了学费,不幸离世。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悲剧,“大学生”“电话”与“诈骗”连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惨剧的开始。无独有偶,媒体曝出,山东又一大学生小刘疑遇电信诈骗,不堪心理压力去世。

诈骗电话响起铃声,首先是个人通信信息被泄露了,不安全、不保险毋庸置疑。每个人都可能接过培训班、辅导课、房地产、广告商的推销电话,甚至收到堂而皇之的诈骗短信。每当此时,很多人有能力一眼识破,但又苦恼为何他人掌握了自己的信息。

然而,新条件下的电信诈骗在升级,“精准诈骗”趋势渐显。从徐玉玉事件中能发现,家中有大学生、手中有银行卡、近期要发助学金……找到“诈骗对象”并精确地说出各种信息,多数人会“信以为真”。如果没有足够的警惕性和判断力,识破骗局并不容易,“上钩”在所难免。细细分析,在信息时代,商业交易、行政记录、社交痕迹都以二进制代码存储起来,大数据有利于提升服务,也会让定性并定位一个人更容易,“精准诈骗”就是钻了空子。

没有漏洞,诈骗就难有可乘之机,如何堵住漏洞至关重要。这里的“漏洞”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上游三大运营商对分销号码和流量的过度商业化,在数据加密、拦截、监管上责任失当;二是包括互联网企业在内的虚拟运营商过度追求用户数量业绩,在兜售分销号时让黑号黑卡泛滥。更重要的是,运营商在实名制落实上不给力、在打击伪基站上不彻底、在拦截和管控“改号”业务上不严格,其中的责任不仅理应重视,而且要落有实效。如此来问:作为运营商,面对猖獗的电信诈骗和不该有的社会悲剧,在提供服务、赚取利润时,是否应该提供必要且必须的安全保障?实际操作中,能否严格落实电话登记实名制?能否彻底封停如“170、171”惯用的诈骗号段?能否在网络诈骗电话和用户电话之间做好监管,对可疑线路查改甚至封停?

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加强监管”,必须明确“谁是监管的主体,谁该负监管的责任,谁应担监管失职的责任”。这里涉及电信、工信、公安、教育、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等多个部门,能否保证通信用户的信息安全、能否保证通信方式的渠道可信、能否保证涉足诈骗就难逃法网、能否保证在更广范围普及安全意识,是一个系统性的联动工程。

治理电信诈骗,最终还是要回到法治轨道。说到底,监管不全、法治不严,电信诈骗才敢肆无忌惮。不管是诈骗行为还是倒卖信息行为,只有在法律层面予以严惩,倒逼责任主体切实综合施策,警示不法分子勿碰安全底线,才能少些悲剧、多些畅通。

文章速递

新闻 知道 百科

热门新闻

精彩专题

更多+

游戏排行

安卓 热门

新游预告

  • 更多

    更多开测

    新游开测
    进入

专区

王者荣耀

新农商网 www.xncsb.cn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739号-8

新农商网下载基地温馨提示:适度游戏娱乐,沉迷游戏伤身,合理安排时间,享受健康生活

我们用心在做,为您提供更多好玩、好用、放心的软件下载站

举报信息框
  • *举报网址:
  • *举报内容:
  • *联系方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