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马鞭草属(Verbena)植物。别名蜻蜓草、风须草、铁马鞭、蛤蟆棵等。在全世界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均有分布,美国、爱尔兰等有引种栽培。马鞭草主要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中,常见于海拔1800米以下路边、山坡、溪边及林缘。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马鞭草的:历史、分类、命名、形态特征、物种分布、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功能价值、物种危害、相似物种、相关研究等介绍

中文名

马鞭草

别名

蜻蜓草、风须草、铁马鞭、蛤蟆棵等

拉丁学名

Verbena officinalis L.

分布区域

现全世界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均有分布,美国、爱尔兰等有引种栽培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木兰纲(Magnoliopsida)

唇形目(Lamiales)

马鞭草科(Verbenaceae)

马鞭草属(Verbena)

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

简介

马鞭草高达1.2米,茎四棱,节及棱被硬毛;叶卵形、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生叶常具粗齿及缺刻,茎生叶多3深裂,裂片具不整齐锯齿,两面被硬毛;花萼被硬毛;花冠淡紫或蓝色,被微毛,裂片5片;穗状果序,小坚果长圆形。花期6~8月,果期7~10月。

马鞭草的全草可入药,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等。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配荤菜炒食,也可凉拌食用。其紫色的花朵淡雅别致,宜作花境、花海等。

历史

马鞭草被基督教徒称为“十字架草”,他们认为马鞭草曾被用来为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止血。在文艺作品中,马鞭草对吸血鬼有克制作用。古希腊人把马鞭草叫做“鸽子圣草”,高卢的祭司用马鞭草预测未来、下咒和解咒,卜草师利用马鞭草的能力询问未来之事。Verbenae(马鞭草)还指一种神圣树枝,人们用它来象征性地敲击两方签署的条约。用它以及香桃木枝或橄榄枝制作的桂冠,由祭司在祭礼上佩戴。马鞭草在奥地利传统医学中用于内服(如被制成茶或利口酒),用于治疗感染和发烧。在中国,也作为一种中药材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等。

分类

马鞭草是原产于美洲以外地区的少数马鞭草属植物之一,源自北美广泛分布的谱系。它可能最接近包括Verbena urticifolia 、Verbena lasiostachys或Verbena menthifolia等物种,或许包括Verbena hastata。根据其系统学相近来看,马鞭草是具有14条染色体的二倍体。马鞭草已有许多品种在美洲地区收录,最常见的变种如下:

Verbena officinalis L. var. africana (R. Fern. & Verdc.) Munir

Verbena officinalis L. var. eremicola Munir

Verbena officinalis L. var. gaudichaudii Briq.

Verbena officinalis L. var. macrostachya (F. Muell.) Benth.

Verbena officinalis L. var. monticola Munir

Verbena officinalis L. var. officinalis

Verbena halei 有时会作为亚种或变种包含在马鞭草中。但尽管二者形态特征相似,但从生物地理学来看,无法将Verbena halei 这个北美原生植物包括在马鞭草里,DNA 序列数据也肯定了这一分类。

命名

本名考证

在中国,马鞭草始载于魏晋时期陶弘景所著的《名医别录》,被列为草木下品 。在《本草经集注》记载:马鞭草,主治下部䘌疮。但这两本书中均未对马鞭草一名的由来进行解释,直至唐《新修本草》载其 :苗似野狼牙及茺蔚,抽三、四穗、紫花,似车前,穗类鞭鞘,故名马鞭,都不似蓬蒿也。而陈藏器在其著作《本草拾遗》中却对此说法表示不认同,他认为:“此说未近,乃其节生紫花如马鞭节耳 。”《证类本草》一书中的看法与陈藏器相同:其节生紫花,如马鞭节。最后,在李时珍所撰《本草纲目》中,总结了前人的看法之后认为 : 龙牙、凤颈,皆因穗取名 。

别名考证

马鞭草别名众多,在中国古本草和各地均有不同名称的记载。在《本草图经》中记载为龙牙草。在《天宝本草》和《草木便方》中记载为铁马鞭。明朝李士材《雷公炮制药性解》中记载其俗谓之铁扫帚。清朝学者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中云:“始悟马鞭草花紫,故有紫顶龙芽之名。 因此马鞭草又有紫顶龙芽之称”。《本草纲目》记载为凤颈草,而在《得配本草》中记载 :“凤颈草,即马鞭草”。除此之外,马鞭草另有其它别名,在《质问本草》中记载:“俗名蜻蜓饭,因蜻蜓好食其花,故号之药名。”

形态特征

马鞭草为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

马鞭草

茎和叶

茎四方形,近基部可为圆形,节和棱上有硬毛。叶片卵圆形至倒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1-5厘米,基生叶的边缘通常有粗锯齿和缺刻,茎生叶多数3深裂,裂片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两面均有硬毛,背面脉上尤多。

穗状花序顶生和腋生,细弱,结果时长达25厘米,花小,无柄,最初密集, 结果时疏离;苞片稍短于花萼,具硬毛;花萼长约2毫米,有硬毛,有5脉,脉间凹穴处质薄而色淡;花冠淡紫至蓝色,长4-8毫米,外面有微毛,裂片5;雄蕊4,着生于花冠管的中部,花丝短;子房无毛。

马鞭草

果长圆形,长约2毫米,外果皮薄,成熟时4瓣裂。

物种分布

马鞭草现在全世界的温带至热带地区均有分布,美国、爱尔兰等有引种栽培。其在中国产于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新疆等省区,主要生长在温带生物群落中,常见于海拔1800米以下路边、山坡、溪边及林缘。

生长习性

马鞭草喜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喜肥,喜湿润,怕涝,不耐干旱,一般的土壤均可生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的壤土及沙壤土为宜。花期6~8月,果期7~10月。

栽培技术

播种繁殖

马鞭草春、秋季播种均可,以春播为好。播种前先施入基肥翻地,耙平畦面土,离畦边顺畦挖沟,踏平底格,然后施入少量生物肥作底肥,肥料上覆少量土壤,均匀撒入种子后稍压实。

分株繁殖

分株可选择在3~4月,挖起老株,把小苗分开,使成单株,每株都要带有须根。按一定行株距栽种,埋土后稍加镇压,浇水。

田间管理

马鞭草的松土要与锄草相结合,根际培土要得当。当土壤太旱时,应及时洗水以确保植株正常生长所需,同时,多雨季节应注意农田排水,雨后及时疏松土壤,以免表土板结,影响植株生长。马鞭草栽种3~4年后,由于根部衰老须翻蔸另栽或重新播种。

病虫害防治

马鞭草病虫害相对较少,只是田间长时间的大量积水有根腐病发生,对此只要及时排水、松土就可以避免,发病时可用多菌灵灌根治疗或喷洒退菌特治疗,还可挖除病株,撒石灰粉消毒。

功能价值

药用价值

马鞭草的全草可入药,其味苦、辛,微寒,归肝、脾经,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利水消肿之功效,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黄疸、痢疾、血瘀闭经、痛经、水肿、小便不利、疟疾、跌打损伤等。

马鞭草

食用价值

马鞭草全草含挥发油、马鞭草苷,叶含腺苷、p-胡萝卜素等成分,嫩茎叶经沸水焯烫、清水浸泡减轻苦味后,沥干水,可配荤菜炒食,加油盐凉拌、或做汤、粥食用。其在法国等地是非常受欢迎的花草茶之一,有“花草茶女王”的美誉。

观赏价值

马鞭草淡紫色的花朵自下而上开放,淡雅别致,宜作花境、花海等。

马鞭草

物种危害

马鞭草分布几乎遍及亚洲西部和南部、欧洲和美洲。主要危害旱地作物和果树、茶树、苗圃幼苗等。为一般性杂草,发生量较少,但有时部分农田、葡萄园、苗圃发生量较多,危害较重。

相似物种

地构叶和马鞭草均为常用中药.地构叶系大戟科植物地构叶(Speranskia tuberculata (Bunge) Baill.)的干燥地上全草,具有祛风湿、活血、止痛作用。马鞭草系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全草,具有活血祛瘀利尿作用。二者干燥的全草破碎后性状很相似,容易混淆,现将二者的鉴别介绍如下:

马鞭草与地构叶形态区别

品种

形态区别

图片

马鞭草

茎:茎方形,粗糙

叶:只有对生叶,叶似菊叶,有三尖分裂

花: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

果:长方形,常分裂成四个小坚果

马鞭草

地构叶

茎:茎园柱形或微有棱

叶:具有互生叶,叶片近披针形,边缘具稀大牙齿

花:花序总状顶生

果:扁园形

马鞭草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研究

有研究者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高分辨质谱联用(HPLC-PDA-HRMS)技术对马鞭草中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马鞭草提取物中检测到环烯醚萜苷类、黄酮类、三萜类、苯乙醇苷类和二萜酚类化合物等共21种化学成分,其中鼠尾草酸、鼠尾草酚、迷迭香酚、异迷迭香酚、迷迭香酸以及金合欢素-7-O-芸香糖苷6种化合物并未在其他有关马鞭草提取物鉴定的文献中出现。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度高,为鉴定中药材真伪和品质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种子萌发研究

有研究者利用赤霉素处理马鞭草种子,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及浸种时间对马鞭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浓度对马鞭草种子萌发影响显著。在完全浸润条件下,赤霉素对马鞭草的种子的萌发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现象,增加赤霉素的浸种浓度或延长浸种时间均能显著提高马鞭草种子的发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