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鳍棘鲷(学名:Acanthopagrus latus),别名黄墙、黄脚立、赤翅,是鲷科、棘鲷属的一种海鱼。雄鱼体重范围为115~600克,雌鱼体重范围为150~1225克。体长为130~306毫米,呈长椭圆形,侧扁,体背面狭窄,腹部钝圆,弯曲度小。口小,近水平状。两颌前端各具圆锥齿6个,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鳍棘强,以第5鳍棘为最长。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胸鳍长。腹鳍较小。尾鳍叉形。体色青灰带黄,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沿鳞片而行。腹鳍、臀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为黄。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黄鳍棘鲷的:形态特征、分布栖息、生活习性、生长繁殖、物种保护、主要价值、生产养殖等介绍

中文名

黄鳍棘鲷

别名

黄墙、黄脚立、赤翅

拉丁学名

Acanthopagrus latus

分布区域

北太平洋沿岸

动物界(Animalia)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

鲈形目(Perciformes)

亚目

鲈亚目(Percoidei)

鲷科(Sparidae)

棘鲷属(Acanthopagrus)

黄鳍棘鲷

体长

130~306毫米

体重

雄鱼为115~600克,雌鱼为150~1225克

简介

黄鳍棘鲷在世界范围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海区。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海及南海。由个体渔业捕捞,并在市场上新鲜出售。黄鳍棘鲷为浅海底层鱼类,栖息于岩礁海区,一般不作长距离洄游。杂食性,摄食贝类、对虾、沙蚕、短尾类、藻类及有机碎屑。

2009年,黄鳍棘鲷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数据缺失(DD)。

形态特征

黄鳍棘鲷体长130~306毫米,体长为体高2.4~2.6倍,为头长3.2~3.4倍。雄鱼体重范围为115~600克,平均为329±120.7克;雌鱼体重范围为150~1225克,平均为500±266.2克。体呈长椭圆形,侧扁,体背面狭窄,腹部钝圆,弯曲度小。体色青灰带黄,体侧有若干条灰色纵走线,沿鳞片而行。背鳍、臀鳍的一小部分及尾鳍边缘灰黑色,腹鳍、臀鳍的大部及尾鳍下叶为黄。

头中等大,头长为吻长2.7~3.3倍,为眼径3.8~4.8倍。吻较尖。眼中等大,侧上位,距吻端与鳃盖后上角相等或略近于吻端。眼间隔微凸,略大于或等于眼径。左右额骨分离,平坦无孔隙。鼻孔两个,仅位于眼的前方,前鼻孔较小,圆形,具鼻瓣,后鼻孔裂缝状,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后端伸达瞳孔前缘下方。

口小,近水平状。两颌前端各具圆锥齿6个,上颌侧方具臼齿4列(有时为5列),下颌侧方具臼齿3行。犁骨、腭骨及舌上无牙。前鳃盖骨边缘平滑。第一鳃弓上鳃耙短小,鳃耙数6~7+8~9。体被弱栉鳞,颊部具鳞5行。背鳍与臀鳍基底具鳞鞘。侧线完全。背鳍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鳍棘强,以第5鳍棘为最长。臀鳍与背鳍鳍条部相对。胸鳍长。腹鳍较小。尾鳍叉形。

黄鳍棘鲷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黄鳍棘鲷分布于西北太平洋且仅限于东亚大陆架,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海区。

黄鳍棘鲷

中国分布

在中国主要分布在东海及南海。为中国台湾、福建、广东等省沿海最常见的浅海性经济鱼类。

栖息环境

黄鳍棘鲷为浅海暖水性底层鱼类。主要栖息在泥地或砂质底地形,例如大陆架及沿岸海域,亦会进入河口或淡水域中。幼鱼时期栖息在湾內平缓的半淡咸水域。

黄鳍棘鲷

幼鱼生活适应水温范围相比成鱼更加严苛,生存适应温度为9.5~29℃;致死临界温度为8.8℃和32℃;生长最适温度为17~27℃。而成鱼可抵抗8℃的低温,水温高达35℃时也能生存。

生活习性

觅食习性

黄鳍棘鲷为杂食性鱼类,摄食贝类、对虾、沙蚕、短尾类、藻类及有机碎屑。每当初夏,水温回升到17℃时,摄食量开始增加,20℃时,摄食活动较频繁。一般在黄昏前摄食活动较强烈,下半夜很少或暂停摄食。

环境适应性

黄鳍棘鲷消化道的胚后发育特征与其摄食方式及功能相适应,仔鱼消化道仅为一条未分化的管道,成熟鱼消化道具食道、胃和肠道。

节律习性

黄鳍棘鲷没有远距离的洄游习性,但有明显的生殖迁移行动。在产卵期前约两个月,便从近岸或生活的咸淡水域中向高盐的较深海区移动,这一过程约需两个多月;产卵时又重返近岸。满一周龄以上的成鱼,性腺便开始发育,达到两龄以上的成鱼方具生殖能力。

生长繁殖

黄鳍棘鲷为降温产卵型鱼类,其卵母细胞发育与水温的变化关系相当密切。性周期一年一次,产卵季节为每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底,属分批产卵类型。其他几种鲷科鱼类相比繁殖期较早,为每年的9~12月。

黄鳍棘鲷属于雌雄同体雄性先熟鱼类。性腺的精巢部分和卵巢部分被卵巢膜和精巢膜完全隔开,在其生活史中存在着性转变现象,种群中雄性个体逐步转变成雌性个体,雌雄同体数目逐渐增加。上一个生殖季节出生的个体,至翌年12月已全部转变为雌雄同体。发生性转变的体长范围是170~290毫米。

刚孵出的仔鱼,全长1.78~1.96毫米。肌节27。卵黄囊椭圆形,长径0.81~0.85毫米,短径0.5~0.6毫米。油球在卵黄囊中央稍后下方或紧贴卵黄囊的后端,直径0.22~0.24毫米。肛门区挨卵黄囊之后,约位于全长的1/2处。仔鱼头部至后腹部两侧及油球表面遍布黄、黑色素细胞。背、尾、臀鳍鳍褶相联接。仔鱼腹部朝上,倒挂或侧卧于水中。

孵出前期油球被完全吸收。鳔出现。背、鳍基、头部牙齿等逐渐形成,尾鳍逐步发育,腹腔下部有一行分枝状黑色素细胞,颜色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加深。孵出第三十天,全长7.6~8.8毫米,鳍条数基本长齐,进入稚鱼期。孵出后期体形特征已同成鱼相似。体侧有三排灰黑色横带。侧线鳞清楚。鳞片环形,边缘带小刺。腹部白色,带透明感,可透见脊椎和肋骨。尾鳍下叶和臀鳍黄色。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中国水域中的黄鳍棘鲷种群因过度捕捞而减少,并受到人为活动的严重影响。2009年,黄鳍棘鲷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数据缺失(DD)。

主要价值

黄鳍棘鲷主要由个体渔业开采,在市场上新鲜出售。在台湾已经尝试人工产卵,野生幼虫和幼鱼一直在河口捕捞,用于重新放养和人工繁殖。

其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沿海地区最有推广潜力的海水鱼类养殖品种之一。

生产养殖

养殖技术

黄鳍棘鲷能适应剧变盐度,可由海水直接投入淡水,在适应一星期以后,可重返海水,仍然生活正常,而在咸淡水中生长最好。水中的底栖藻类、底栖甲壳类、浮游动植物和有机碎屑等都是其适口饵料。仔鱼期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成鱼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养殖过程分别为亲鱼捕获、催产、授精、受精卵孵化及鱼苗培育。

黄鳍棘鲷的养殖模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池塘养殖可分为单品种的纯养,多品种的混养和以单养为主的搭配养殖三种方式。网箱养殖又分为深水网箱养殖和传统鱼排养殖。传统网箱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已成为黄鳍鲷的主要养殖模式。黄鳍鲷网箱养殖技术同其他鱼类相似,在越冬时需要加盖冬棚用于防寒,养殖过程中要注意放养密度及调整,饵料的合理化投喂策略,科学可行的饲养管理等。

养殖管理

黄鳍棘鲷养殖的病害高发期集中于低温与高温期,病害主要包括水霉病与小瓜虫病。其中,水霉病主要发生于12月至翌年2月水温较低时,黄鳍鲷的机体免疫能力降低,极易发生水霉病,病鱼会离群独游,摄食减少甚至不摄食。针对水霉病的防治可以在淡水中浸泡5~10分钟,随后拌饵用药氟哌酸,便可以治愈。针对小瓜虫病而言,主要发生于8~9月的高温期,因为天气多变,极易爆发寄生虫病,针对小瓜虫病的防治,需要按照鱼类的实际生长情况来及时的分池养殖,保证养殖密度的合理性。养殖用水必须事先沙滤,在进水口必须安装有效的过滤网,降低刺激隐核虫进入的概率。养殖池塘必须利用高锰酸钾以及漂白粉等进行严格的消毒,从根本上杀灭池塘中的刺激隐核虫胞囊。在养殖过程中,必须定期组织消毒杀虫作业,保证池底的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