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果榕(Ficus auriculata Lour.),别名木瓜榕、大无花果、馒头果等,为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常绿乔木。大果榕原产于中国云南、广西、广东西南部、亚洲南部至东南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国都有分布。其多生于海拔130~2100米的潮湿的低山沟谷雨林中;其性喜湿润温暖环境,怕干旱,不耐寒、耐半荫,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在黏壤、轻壤、沙壤及盐碱地上都能生长;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花期8月至翌年3月,果期5~8月。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大果榕的:名称由来、形态特征、物种分布、生态习性、繁殖方式、栽培技术、功用价值、相关研究、物种对比等介绍

别名

馒头果、大石榴、大木瓜、波罗果、蜜枇杷、大无花果、木瓜榕

拉丁学名

Ficus auriculata Lour.

分布区域

原产于中国以及亚洲南部至东南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国都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广西、贵州、四川等省区

植物界(Plantae)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木兰纲(Magnoliopsida)

蔷薇目(Rosales)

桑科(Moraceae)

榕属(Ficus)

大果榕(Ficus auriculata Lour.)

简介

大果榕株高达10米,树冠扩展,树皮灰褐色。幼枝中空,红褐色,被柔毛。叶为厚纸质,互生,宽卵状心形,基部心形,叶面深绿色;叶柄粗壮;托叶三角状卵形,紫红色。隐头花序,雄花无梗,雌花长梗,子房白色。隐头果,梨形,红褐色,总梗粗壮。

大果榕树冠开展,叶大、老茎生花、果实密集,可作为观赏植物;其果具有祛风宣肺、补肾益精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遗精、吐血;其成熟果为红褐色,可作野生水果食用;大果榕还为某些动物、植物与微生物提供栖息场所与食物。

名称由来

Ficus,无花果,拉丁语fcus,意为“无花果”,auriculata,耳朵、听觉、耳状的。

形态特征

大果榕为常绿乔木,株高达10米,胸径达40~60厘米,树冠扩展,树皮粗糙,灰褐色。

大果榕幼枝中空,红褐色,被柔毛,直径1~1.5厘米。

叶为厚纸质,互生,宽卵状心形,长15~55厘米,宽15~27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心形,稀圆形,边缘具整齐细锯齿,叶面深绿色,表面无毛,仅于中脉及侧脉有微柔毛,背面多被开展短柔毛,基生侧脉5~7条,侧脉每边3~4条,表面微下凹或平坦,背面突起;叶柄粗壮,长5~8厘米;托叶被短柔毛,三角状卵形,长1.5~2厘米,紫红色。

大果榕

隐头花序,花朵着生在花序腔的内壁;雌果内仅分布着雌花,雄果内则有雄花和瘿花;雄花无梗,花被片3,匙形,薄膜质,雄蕊2枚,花丝长;瘿花花被3裂,花柱侧生,被毛,柱头膨大;雌花生于雌株榕果内,具长梗,花被3裂,子房白色,花柱侧生,被毛,较瘿花花柱长。

大果榕的果为隐头果,簇生于老茎短枝或树干基部上,果为扁球形至陀螺形、梨形,果径3~5(~6)厘米,具明显的纵棱8~12条,幼时被白色短柔毛,成熟脱落,红褐色,顶生苞片宽三角状卵形,4~5轮,莲座状,基生苞片3枚,卵状三角形;总梗长4~6厘米,粗壮,被柔毛;瘦果有粘液。

大果榕

大果榕

物种分布

大果榕原产于中国云南、广西、广东西南部以及亚洲南部至东南部,马来西亚、泰国、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国都有分布;在中国分布于广西、云南、西藏、海南、贵州、四川等省区。

生态习性

大果榕多生于海拔130~2100米的潮湿的低山沟谷雨林中,也生长于低、中山坡,平坝杂木林中,河渠旁、田边地角、庭院周围及荒山草坡均可种植。其性喜湿润温暖环境,怕干旱,不耐寒、耐半荫,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在黏壤、轻壤、沙壤及盐碱地上都能生长;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花期8月至翌年3月,果期5~8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大果榕雌雄异株,大果榕小蜂(Ceratosolen emarqinatus Myrr.)是大果榕的传粉昆虫。大果榕只能通过大果榕小蜂的传粉获得有性繁殖,而大果榕小蜂也只能在大果榕的雄果内产卵繁衍后代,两者具有严格的一对一的关系,它们相依为命、互利互惠,“协同进化”。当大果榕的花成熟开放时,花序的顶部会自动打开通道,大果榕小蜂携带的花粉为榕小蜂发育成熟后从雄果飞出时携带的雄花花粉,由于大果榕雌果内的雌花花柱较长,榕小蜂的产卵器短,不能产卵进入子房,于是就把携带的花粉传到柱头上,使其受精发育成种子;而雄果内的瘿花花柱较短,可与榕小蜂的产卵器吻合,于是榕小蜂就把卵产到子房里。

人工繁殖

种子繁殖

可在花序托成熟时采收大果榕的种子,通常现采现播。用细沙做苗床,将种子撒播于苗床上,播后略覆盖细沙,并在表面铺盖玉米秸秆,保持土壤湿润,20~30天开始发芽。

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宜在雨季进行,用工具劈下大果榕母株上的萌生的枝杈,将其种植于种植坑内即能成活。

扦插繁殖

扦插繁殖宜在每年春季与秋季进行,选取生长健壮的大果榕枝条做插穗,用生根粉处理后,扦插于苗床,扦插苗1年便可出圃定植。

栽培技术

选地与整地

育苗地通常需选择肥力中等、排水良好、土层疏松的地块,整地通常为深耕捣细并作垄。

移栽

当苗长到一定高度时便可移栽,移栽时间宜在雨,在定植坑内施入适量草木灰肥或畜类肥。

田间管理

在大果榕定植成活后,可进行松土除草;出苗后将遮盖物揭去,拔除纤弱苗与过密的幼苗。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大果榕树冠开展,叶大、老茎生花、果实密集,可丛植或单植,配置于草坪、观光果园等地,在南亚热带、热带庭园与公园常作为绿化观赏。

药用价值

大果榕的果具有祛风宣肺、补肾益精的功效,主治肺热咳嗽、遗精、吐血。

食用价值

大果榕的成熟果为红褐色,甜香可口,可作野生水果食用。其果可鲜食,可制成果干,可加工为果汁、果酱、饮料;种子也可制作成凉粉。其嫩叶可以做为蔬菜,嫩叶的维生素含量高,营养丰富。

其他价值

大果榕可以给微生物和许多的昆虫、鸟类、蝙蝠、兽类等动物提供栖息场所与食物,也为多种附生、腐生、荫生、寄生的植物提供了生存场所。

相关研究

利用95%的乙醇浸泡提取大果榕的根,从中分离鉴定出36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涉及5种结构类型,分别为大环内脂类、黄酮类、简单苯衍生物类、甾体类和香豆素类,采用体外促小鼠成骨细胞增殖模型对这些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结果发现这些物质具有较好的抗骨质疏松活性。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来提取大果榕叶挥发油,从提取的挥发油中鉴定出28种化学物质,其中含量比较多的有酞酸二丁酯、吲哚、叶绿醇、4-苄基吡啶、乙酸羽扇醇酯等,可为大果榕叶的质量控制与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以大果榕的果实作为实验材料,用65%的乙醇提取大果榕果实多酚并测定其多酚总量,研究表明大果榕果实多酚含量较高,大果榕果实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可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还具有一定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物种对比

形态对比

聚果榕(Ficus racemosa L.),乔木,高25~30m。叶椭圆状倒卵形至椭圆形或长椭圆形,薄革质。隐头果梨形,聚生于老茎。

大果榕为小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0米。叶广卵状心形,厚纸质。隐头果扁球形至陀螺形或大梨形,簇生于老茎。

生境对比

聚果榕多生于海拔500~1200m的河畔、溪边。其传粉昆虫为聚果榕小蜂(Ceratosolen fusciceps)。该植物隶属于聚果榕亚属,是雌雄同株植物。

大果榕则多生于海拔50~1500m的低山、沟谷潮湿雨林中。其传粉昆虫为大果榕小蜂,隶属于聚果榕亚属。是雌雄异株植物。

其他区别

聚果榕隐头果内的花柱长度在大果榕的雄株与雌株之间,聚果榕果内花柱长度呈单峰分布方式,而大果榕雌花的花柱长度则呈双峰分布。在聚果榕的隐头果中,其传粉榕小蜂与种子竞争雌花资源,隐头果同时养育传粉榕小蜂并产生种子,雌花的花柱长度变异比较大;而在大果榕中,不存在隐头果内小花资源的分配问题,雄株隐头果内的花柱长度小于传粉榕小蜂产卵器长度,且变异度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