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粒鲇科粒鲇属的鱼类。在中国,分布于澜沧江支流等,多见于砾石底质的清潭流水以及常在石头的背流面水流较缓处及漂浮的植物残渣下面觅食。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短须粒鲇的:基本内容、科学分类等介绍

拉丁学名

Akysis brachybarbatus

别名

巴牙灰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辐鳍鱼类

鲇形目

粒鲇科

粒鲶属

短须粒鲶

分布区域

澜沧江支流等

二名法

Akysis brachybarbatus

基本内容

别名巴牙灰。体形小,腹面较平。头宽,吻钝圆。眼极小,为皮膜所盖。须4对。臀鳍起点约与脂鳍起点相对。背、胸鳍硬刺光滑。头、体均具颗粒状突起。体灰白色,吻部至背鳍基后端体黑褐色。喜在砾石底质的清潭流水中生活,常在岩石间隙缓流处或江中漂浮物下面活动觅食。为小形刺毒鱼类,一旦手、脚被刺,极为疼痛。

仅分布于云南澜沧江的支流,如孟连县的南垒河,勐腊县的南腊河。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辐鳍鱼纲 Actinopterygii

目:鲇形目 Siluriformes

科:粒鲇科 Akysidae

属:粒鲇属 Akysis

种:短须粒鲇 A. brachybarbatus

二名法

Akysis brachybarbatus

(Chen,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