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环蛇(学名:Bungarus multicinctus),又称银包铁、铁包银等,是眼镜蛇科环蛇属动物。银环蛇是中等偏大的前沟牙类毒蛇,成体全长120~170厘米。头椭圆形,略扁;躯干圆柱形;尾短。头背黑色,枕及颈背有污白色的“A”形斑;背面黑色或黑褐色,自颈后至尾末有数十道较窄的白色横纹;腹面污白色或黄白色具有散在的黑褐色细点。

银环蛇分布于缅甸、越南、老挝、中国等国家。其栖息于海拔0~1500米的山区、丘陵、平原等地带的多水之处。

2011年,银环蛇的种群数量正在减少。2000年,银环蛇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1年,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等级。养殖的银环蛇幼蛇干燥体,名为金钱百花蛇,具有药用价值。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银环蛇的:形态特征、分布栖息、生活习性、生长繁殖、人工养殖、物种现状、药用价值、对人类的影响、银环蛇色变等介绍

中文名

银环蛇

别名

银脚带、银包铁、雨伞节、过基甲、筛基甲、臭蛇、聋蛇、铁包银、银蛇、白吊蛇、手巾蛇、百步梯、吹箫蛇、竹节蛇、寸白蛇、金钱白花蛇等

拉丁学名

Bungarus multicinctus

命名者

Blyth

命名年份

1861年

分布区域

缅甸、越南、老挝、中国等

动物界(Animalia)

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爬行纲(Reptilia)

有鳞目(Squamata)

亚目

蛇亚目(Serpentes)

眼镜蛇科(Elapidae)

环蛇属(Bungarus)

银环蛇(Bungarus multicinctus)

体长

成体全长120~170厘米

形态特征

银环蛇是中等偏大的前沟牙类毒蛇,成体全长120~170厘米。头椭圆形,略扁,稍大于颈;躯干圆柱形;尾短,末端略尖细。头背黑色,枕及颈背有污白色的“A”形斑;背面黑色或黑褐色,自颈后至尾末有数十道较窄的白色横纹,白色横纹在体背仅占1~1.5个背鳞宽,至体侧则不同程度加宽到2~3个背鳞;腹面污白色或黄白色具有散在的黑褐色细点。

银环蛇

银环蛇无颊鳞;眶前鳞1枚,眶后鳞2枚;颞鳞1(2)+2(3)枚。眼小,瞳孔圆形。鼻孔较大。吻端圆钝。上唇鳞7(2-2-3)枚;下唇鳞7枚,个别6枚或8枚,前3(4)枚切前颌片。颔片2对。上颌齿前沟牙后有3枚普通上颌齿。其背鳞平滑,通身15行,少数颈部16、17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背脊无明显棱嵴。雄性腹鳞200~231枚,雌性198~227枚;尾下鳞单行,个别成对,雄性43~54对,雌性37~55对。肛鳞完整。雄性半阴茎顶端分叉,伸延至第9对尾下鳞处,远端扇褶型萼区,萼片边缘缺刻深,越向顶尖越小;近端刺区,具有大刺,刺钝圆乳突状,末端小尖刺;萼区比刺区大。

幼体银环蛇色斑基本上同成体,只枕部有1对较大的白色色斑,随年龄增长逐渐褪去。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银环蛇分布于缅甸、越南、老挝、中国等国家。

中国分布

中国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银环蛇,如华中地区的湖北、湖南,华东地区的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华南地区的广东、海南、广西,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

亚种分布

中文名

学名

分布

指名亚种

Bungarus multicinctus multicinctus

中国华中地区的湖北、湖南,华东地区的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华南地区的广东、海南、广西、澳门、香港,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重庆、云南

云南亚种

Bungarus multicinctus wanghaotingi

缅甸、越南北部、老挝、中国云南西南部

栖息环境

银环蛇栖息于海拔0~1500米的山区、丘陵、平原等地带的多水之处。其在稀疏树木或小草丛的低矮山坡、坟堆附近、山脚路边、田埂、溪涧、河滨鱼塘旁、倒塌较久的房子下、石头堆下、菜地活动。山区住宅附近或田园及石砾墙脚都曾发现它的身影。

银环蛇

银环蛇是变温动物,冷血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变化,冬季温度过度低,不利银环蛇幼蛇安全越冬;当环境温度低于13℃时,银环蛇进入休眠状态。适宜银环蛇生存的温度大致在26~30°C之间。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银环蛇在夜晚会到水源地附近捕食鳝鱼(Monopterus albus)、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其他鱼类、蛙类、蛇类、蛇卵及鼠类等动物;其捕食鳝鱼和泥鳅较多。

银环蛇在夏秋的晚上常于进食后横卧桥头、路边,容易被误踏而伤人。

节律行为

银环蛇为典型的夜行性活动蛇类;性畏光,在夏季、白天隐伏于乱石堆、石缝、树洞、灌丛、草堆、田埂、墙脚洞穴等凡能藏身之处,盘成圆盘状,将头埋伏其中;夜间外出活动觅食,尤其是闷热天的夜晚,活动更频繁,常在公路上出现,后半夜至天亮又回洞穴;秋末的中午或阵雨后的白天也偶尔出来活动。在出蛰后及入蛰前的一段时间,白天也见外出活动,雷阵雨前后,活动尤多。

银环蛇冬眠时有群居现象,曾有数十条银环蛇群集于洞内越冬的报道。银环蛇在中国江西11月中旬开始入蛰,至次年3月下旬出蛰;在中国浙江12月上旬完全入蛰,至次年4月底5月初出蛰。

其它行为

银环蛇具有较强的自残性,特别在银环蛇幼蛇第一次蜕皮后,自残性更加明显。银环蛇洞穴的土质比较疏松,酸性土,穴内有一至数条银环蛇在一起,曾见与乌稍蛇(Zaocys dhumnades)或黑眉锦蛇(Elaphe taeniura)同穴。洞口大多向西南或东南,洞道长度一般1.5~3.5米,纵深为1~1.5米,在洞穴附近常见有蛇蜕及白色稀粪便。

银环蛇

生长繁殖

银环蛇是卵生动物;怀卵越冬。在中国江西银环蛇多于6月产卵,产卵数3~12枚,卵长径34~45.3毫米,短径17~17.5毫米;孵化期39~51天,刚孵出子蛇全长250毫米左右,体重6克左右。在中国广州银环蛇6月份产卵,卵径最大52毫米×19毫米,最小29毫米×16.5毫米,一般为(35~45)毫米×(16~20)毫米;孵化天数42~63天,与气温正相关。

中国广州的银环蛇仔蛇具卵齿,体全长200~270毫米,于产后第9天开始第一次蜕皮。刚孵化出的银环蛇幼蛇不需要进食,第一次蜕皮后,开始进食。银环蛇于生长3年后性成熟。

人工养殖

根据银环蛇自残行为特性,结合养殖数量,进行适当密度的箱养。幼蛇第一次蜕皮后,已蜕皮的幼蛇与未蜕皮的幼蛇分开养殖。根据幼蛇生长情况,不断地分级、分类、分群进行养殖。幼蛇箱养一段时间后,待其适应环境时,转入露天池养殖,进行野外锻炼,提高幼蛇体质和适应能力。越冬前转入可控环境的养殖室内及仿野生养殖园内进行养殖或越冬。

银环蛇

物种现状

种群现状

2011年,银环蛇虽然很常见,但它的种群数量正在减少。银环蛇幼蛇在自然中越冬存活率较低。

威胁因素

银环蛇面临森林砍伐导致其栖息地减少、以及被捕捉制作为药材等生存威胁。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药、化肥的广泛应用,不仅影响银环蛇体质,更容易杀死幼蛇的主要食物如黄鳝、鳅鱼等,造成银环蛇食物链断裂,特别是越冬前因食物在幼蛇体内储存不足而导致其体质下降,无法进行冬眠,即使进入冬眠因体质原故在下一年春季无法出蛰。

保护等级

2000年,银环蛇被国家林业局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1年,银环蛇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等级。

保护措施

银环蛇在一些保护区内被保护。

药用价值

养殖的银环蛇幼蛇干燥体,名为金钱百花蛇,具有药用价值。于夏、秋二季捕捉银环蛇幼蛇,剖开腹部,除去内脏,擦净血迹,用乙醇浸泡处理后,盘成圆形,用竹签固定,干燥。金钱百花蛇呈圆盘状,盘径3~6厘米,蛇体直径0.2~0.4厘米,头盘在中间。

金钱百花蛇甘、咸,温;有毒,归肝经。其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能;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喝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对人类的影响

银环蛇的毒液是神经毒素;毒牙较小,患者被咬时不会感到疼痛,被咬伤后几乎看不见伤口,且伤口不红不肿,容易被忽视而贻误治疗时机。伤者一般在1~4小时后出现头晕眼花眼睑下垂、四肢乏力、谈吐含糊等症状,进而出现全身肌肉瘫痪、呼吸困难、呼吸麻痹等症状。急救时,应及时为患者佩戴呼吸机,并尽快注射抗银环蛇毒血清。

在中国蛇伤所有的病例中,被银环蛇咬伤的病死率是很高的,是一种危害性大的毒蛇。

银环蛇色变

银环蛇的体色变化,报道较多,中国台湾有三例,中国广东饶平、斗门,海南和湖南等地发现不同色变多例,可归纳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白色横纹变色或在白色横纹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黑色或黑褐色斑纹,甚至白色横纹全部消失为黑化个体;另一种是黑色横纹变色、变细、分散或消失,成为白化个体。

如中国台湾报道的3例银环蛇色变情况:第一例背白横斑消失,但在体背之后2/3段处的中央出现白脊线,其两侧的背鳞则中央为黑色、四周为白色,形成黑白镶嵌的斑纹;第二例体背黑横纹变为浅棕色,形成浅棕色和白色横纹相间;第三例体背黑横纹在体前段散开如网状,体后段黑横纹较窄且不很整齐,有如虎纹斑。还有中国海南产黑环蛇和乌青环蛇,都是银环蛇的色变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