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即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代表性剧种,为山西省的四大梆子之一。流传于山西中部和北部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和包头地区,尤其盛行于太原附近、晋中一带。晋剧的唱腔构造属于板腔体,分为“乱弹”“腔儿”“曲子”三类。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晋剧的:名称由来、发展阶段、艺术特点、艺术流派、代表人物及作品、保护与传承、出品书籍、价值和影响等介绍

中文名

晋剧

创作年代

清代咸丰年

别名

中路梆子

非遗级别

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第一批)

流行地域

山西中、北部及陕西、内蒙古和河北的部分地区

简介

晋剧的起源在清代咸丰年间,源于蒲州梆子,在清道光、咸丰年间已经盛行。其在发展过程中吸收晋中地区民歌、秧歌等民间艺术韵调,风格特具。有上路调和下路调之分,上路调为北路梆子,下路调为中路梆子。辛亥革命以后中路梆子兴盛,遂以山西梆子专指中路梆子,新中国成立后则称晋剧。60年代出现单纯强调唱现代戏的倾向,使大批老艺人无用武之地,提前退休或改行,使许多优秀传统剧目失传。进入80年代,政府号召振兴晋剧。

晋剧的行当有“三大门”(须生、正旦、大花脸)与“三小门”(小生、小旦、小花脸)之分,各行均有专工戏。晋剧的表现技巧多姿多态,独具特色。翎子功、帽翅功、梢子功、髯口功、椅子功、水袖功、脚尖功、喷火功、杠技、甩纸幡,堪称晋剧十大绝活儿。晋剧传统曲目有《打金枝》《秦香莲》《梵王宫》《算粮》《杨门女将》《三疑计》《白虎鞭》《玉棋子》《七堂会审》《王昭君》等。

2006年5月20日,晋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为Ⅳ-18。 晋剧的特点是旋律婉转、流畅,曲调优美、圆润、亲切,道白清晰,具有晋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自己独特风格,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重要的思想价值观念。

名称由来

晋剧,原称中路梆子,由于它的活动地区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晋中一带,而且这一剧种历来受到山西中部广大群众的欢迎、喜爱,因称中路梆子。辛亥革命以后中路梆子兴盛,遂以山西梆子专指中路梆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新中国成立后则称晋剧。这是因为山西简称晋,故改名为晋剧。

晋剧

发展阶段

诞生时期

清代咸丰年之前,山西中部城乡戏剧演出中,主要为蒲州梆子、京都花腔班(今北京剧)和江南丝竹班(南昆曲)三种。道光初年,蒲州梆子北上演出,轰动了太原、北京。正迎合了中路地区崛起的一批富商大贾们的娱乐要求,于是他们就以承包形式,邀请蒲梆班社在中路演出,这就是中路富商承办戏班的开始。

咸丰初年,正值太平天国起义发生,导致蒲剧在内的外地剧种,很少再来中路地区演出了。这对酷爱着戏的中路群众,尤其是富商们来说倍感失望。于是少数人便开始邀请赋闲文人、票友以及秧歌、皮影艺人等,组织研讨班子,拟创立自己的剧种。由于它的活动地区在山西中部,尤其是在太原附近、晋中一带,而且受到山西中部广大群众的欢迎、喜爱,期间改称中路梆子。到了咸丰中后期,经过众多班子的努力研讨,终于在继承蒲梆音韵和锣鼓经典的基础上,结合中路秧歌等的唱腔特点,初步形成了中路梆子的雏形班社,并开始试点演出。

到了同治初年,山西社会秩序好转。新型中路梆子的出现,也受到了更多富商财主们的青睐。于是以祁县城城金财主为代表的太谷、榆次平遥、孝义、介休等地的财主们,先后成立了上、下聚梨园班、四喜班、四兴班、四庆班等班社,他们在演出实践中,互相学习,不断改进,使唱腔及文武场面日趋完善;又学习外地剧种管理班社的经验,使戏班逐步走向了正规化。

晋剧

至同治末年,中路梆子班社已在山西中路、以至北路少数州县初具规模。比较出名的新承戏班有:介休的和盛班、徐沟的五义园、太谷的四盛和班、祁县的双庆园、太原的郝店班、汾州府的义庆班等;剧目有《和氏璧》《棋盘街》《春秋配》《普救诗》等。光绪元到四年,山西与邻省陆续遭受特大旱虫等自然灾害,多数戏班停演,艺人失散或丧身。到光绪六七年后,中路梆子才开始恢复,起班社由原来长年包份制的娱乐性团体,变为以名老艺人承班、或以财主领衔承班的商业性经营组织。

辉煌时期

光绪十年,中路梆子再次兴起,出现了中路艺人演中路戏的新气象,使旧日那种蒲梆艺人演中路戏的局面开始改变。从光绪十五年后到清末中路梆子进入一个辉煌时期。演出活动有庙会戏、集市戏、踩台戏、开光戏、商行戏、开市戏、求神戏、还愿戏、祭祀戏、婚丧寿庆戏及官戏等。一般村庄,每年也唱戏一台;大型集镇,每年多达5-10台,中路梆子已成为中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要剧种了,而且它也随中路商人远足张家口、包头、归化等地,与当地剧种竞献技。中路梆子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域关系,吸收民间艺术等成份的不同,在表演程式、演唱风格,前场经谱上形成了三大流派,即以太原府辖县的上路班;汾州府辖县的下路班;平定、辽州所辖县的东四处班而区分。直到解放后上述三者的较小差异,合为一体。中路梆子走向极盛之后,江南丝竹班、京都花腔班等基本退出了中路舞台,只有蒲梆偶尔还来,已势头大减。

晋剧

辛亥革命后,中路各县一度动荡不安,有钱有势者大都采取回避观望态度。因此,中路梆子的承班人多改为前清衙门、镖局遗老等人充任。同时中路籍艺人队伍也已成长壮大,蒲梆艺人中除定居者外,其余已不再来中路搭班了。待山西局势相对稳定,中路梆子又进入第二个辉煌时期。班社林立,流派扩大,且剧目繁多,文武齐备。从2O年代起,中路梆子由于部分老艺人健在,舞台格局能维持男女同台演出,故涌现出了太谷锦艺园等上三班好戏。

低潮时期

卢沟桥事变后,各地戏班全部解体,中路梆子的部分班社中,由赌徒、毒品贩、地痞等人把持或承办。艺人四散,一部分亡命国外,一部分改行种地。只有少数人进入太行、晋绥、晋察冀等革命根据地,以崭新的面貌为抗日军民演出服务。而在日军侵华的 8年中,敌占区广大农村观众,却与中路梆子基本隔绝,农村个人承班的现象也不复存在。直至抗战胜利后,阎锡山重返太原,组织文宣队之类,才偶尔演出,但班内艺人受尽地方官僚、土豪等的凌侮和压榨,哪有艺术表演可言。纵观抗战前后的10多年间,中路梆子所遭受的劫难,造成了中路梆子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低潮时期。

振兴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并开创了第三个辉煌时期。1956-1958年左右,全省大部分地区县市以上剧团,相继建立健全起来。最优秀演员集中在省城太原演出,于是把中路梆子正式定名为晋剧,各地县所属剧团名称,也统一改为某某晋剧团。此时,除以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程玉英等晋剧表演艺术家为代表的者一代艺人,仍活跃在戏剧舞台外,出名的新秀有刘仙玲、冀萍、程玲仙等,到6O年代初,又涌现出了王爱爱、侯玉兰、张鸣琴、马玉楼等一批新人,以及名鼓师贾炳正等人,这就为后来的晋剧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各个剧团经常深入基层为群众演出,使晋剧呈现出一派兴旺发达的景象。

晋剧

低迷时期

1966年始,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使晋剧成为首先被冲击的目标之一,这也是使晋剧走向低谷的一个主因。接着就是批判剧本、批判权威,有些地方还把戏装烧毁,艺校停办。1967年,剧团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后又统一改唱样板戏,上场艺人还要通过政审后方能登台。接着在“清理阶级队伍”中,让旧社会过来的不少艺人退休、下放、除名,有的以至戴帽劳改。就这样使晋剧元气大伤,造成了晋剧发展史上的第二次低潮时期。

复兴时期

1977年后,晋剧恢复古装戏的演出,但上演剧目寥寥无几,像样的角色也少的可怜。进入八十年代,政府号召振兴晋剧,各级剧切闻风而动,相继调整了班子,充实了演员,添置了行头,整理了旧戏,赶排了新戏,有的还大胆地把晋剧表演与当前流行的轻音乐、卡拉0K等文艺形式结合起来,增强了晋剧的演出效果。史佳花、宋转转等晋剧新秀开始出现,通过结合当时的轻音乐等文艺形式,晋剧的表演艺术得到了创新,同时恢复和新编了《下河东》、《十五贯》《玉蝉泪》《卧虎令》《伐子都》《吴王剑》《三下桃园》等剧目,并多次汇集省城调演评比,甚至有的还到北京献艺。

晋剧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剧列入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呼和浩特市群众艺术馆、晋中市晋剧和民间艺术研究院、井陉县文化馆、山西省晋剧院、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张家口戏曲艺术研究院获得“晋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艺术特点

角色特征

晋剧的角色行当在其初始阶段同蒲州梆子类似,后逐渐发展变化,到清末、民国初年,晋剧已经形成五大行、十五小行。五大行为红(胡子生)、黑(花脸)、生、旦、丑(三花脸)。十五小行为正红(须生)、老生(须生、大黑兼)、大黑 (大花脸)、二黑 (二花脸)、小生、武生、娃娃生、正旦 (青衣)、小旦、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文丑、武丑。

在晋剧的角色行当中,生行中的胡子生(或者须生)为最主要的行当,一般戏班以其为挑班演员,故称之为“挑大梁”的,或者“角儿”在戏班中所挣“戏份子”(即薪酬)最高。胡子生演员必须具备过硬的唱念功夫和扎实的腰功、腿功、武功,另外还须掌握梢子功、莓口功、帽翅功、幡子功、靴子功、鞭子功等高难度技巧,起码要在唱功戏、做功戏、功架戏等某个方面有突出的艺术才能。胡子生的身段、功架则讲究仪表庄重英武刚健。胡子生演员表演难度大,扛戏分量重所以中路梆子早期的胡子生均由男演员担任,少有女演员担纲。到20世纪30年代后,涌现出以“果子红”丁果仙为代表的一批女胡子生演员,即“坤生”或“坤角”,以嗓音明亮清脆、扮相俊美大方、做戏逼真细腻见长,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到了当代,以马玉楼、阎惠贞、张鸣琴、李月仙.谢涛等为代表的女须生的卓越表演,更使女须生在中路梆子的须生行当占了半壁以上的江山。胡子生行当中还有老生、红生之分老生,扮演长者,挂白三或苍三,表演以唱、做为主,苍老、凝重、朴实是其主要特色。红生戴黑三,勾红脸,扮演勇武、忠直的人物,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关羽因为有“美髻公”之称,一般戴黑五绍。

黑(花脸)还分为大花脸和二花脸,角色多为相貌、性格、品质特异的人物,且均以面部勾脸(即在面部勾画各种颜色的脸谱)为主要标志。大花脸,偏重唱、念、做,举止稳重,主要扮演身份地位较高的人物,如包拯、曹操、徐彦昭等。

分文生、武生、娃娃生。文生有纱帽生、翎子生、巾子生、穷生等。主要扮演青年男子。纱帽生,戴纱帽,穿蟒袍或官衣,扮演有功名的人物,表演上要求仪态端庄洒脱。翎子生以头插锥尾为主要标志,多扮演武将和文武双全的人物。一般由文武小生扮演。要翎子为这类脚色绝活。巾子生,戴巾于,穿褶子,持折扇(故又称扇子生),主要演风流儒雅的公子,表演上要求风流潇洒、儒雅俊秀。穷生,穿素道袍或富贵衣扮演落魄书生一类人物。要求表演出人物穷困潦倒及贫而有志的神情形态,娃娃生,扮演少年儿童,戏的分量不重,多由童伶、学员扮演。武生:分短打、长靠两种。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短打武生,戴罗帽,穿箭衣、侉衣、豹衣,表演上以武打、翻跌为主,武生扎大靠,着厚底靴,表演上以开打、功架为主。

主要有正旦(包括闺门旦)、小旦(冀美莲冀派)、老旦、彩旦、武旦、刀马旦。

名称

简介

正旦

又称大旦、青衣,多饰演已婚、正派的中年妇女。以唱做为主,宁静端庄、晓理贤慧为其主要特色,另外有一些唱功戏中的未婚女子(所谓“闺门旦”)也由正旦应工,正旦常与胡子生配戏,戏的分量一般都较重

小旦

多扮演青少年女子,有小旦、花旦之分,二者的区别在于人物的性格及表演特点。小旦多扮演正派纯真的青年女子,表演以唱做为主。以活泼伶俐、天真烂漫、举动敏捷见长。花旦则以做功和念白为主,多扮演放浪泼辣或妖艳俏丽的青年女子,以泼辣刁狠为主要特点

老旦

扮演老年妇女

彩旦

也称丑旦、丑婆子,扮演滑稽或刁奸的妇女

武旦

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一般为小打扮,不穿蟒靠,重武打

刀马旦

多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身扎大靠,头戴七星额子,插翎子,唱做打和舞蹈并重。这类脚色大都由功底扎实的小旦演员扮演,故亦称为刀马小旦

参考资料:

晋剧丑角艺术在一辈辈的艺人改进下,积累了丰富的表演手段,在学习、传承、完善本行的表演技能外,还要学习包括红、黑、、旦的各门功夫,学到之后将其融会贯通到丑角行当功夫之中,而且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给人行云流水,水到渠成的感觉。晋剧丑角在丰富着舞台人物个性的同时,唱腔技巧也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臻于完善。在许多剧目中,丑角的唱腔呈现高亢或婉转等多元化,时高时低,时尖利时爽脆。在丑角唱腔的板式上:晋剧唱腔调式比较单一,在表现力上也不如京剧板式的丰富多样,所以晋剧丑角在唱腔上所川到的板式比较有限,一般沿川晋剧传统的七种板式中的三种,这些板式有平板、夹板、二性。

晋剧

晋剧

晋剧

晋剧

展开

唱腔特色

晋剧十分注意运用二人以上的对唱、轮唱手段发挥其唱腔的艺术特色,但也有大段独唱。晋剧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分为三类:“乱弹”“腔儿”“曲子”。“乱弹“”是晋剧的主要唱控;“腔儿”是指晋剧中的各种花腔,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种板式的“乱弹”中。“曲子”是指所唱的昆曲和地方小曲。

对唱

《走雪山》中是以老生与青衣的对唱,来表现曹府遭祸后,老家人保姑娘仓皇逃难的故事。先以介板对唱,表现主仆脱离虎口时的狼狈状态;继以二性轮唱,追叙受迫害的经过,男声方落,女声又起,交替歌唱,别有韵味。

轮唱

如《忠报国》,通过大花脸、须生正旦的轮唱,追述以往故事,交流当前感情。轮唱中多用适于叙事的二性板,旋律舒展。

独唱

在晋剧中也有大段独唱。这种独唱,一般用慢垛板;如《空城计》《见皇姑》《打金枝》中的孔明、秦香莲和沈后的单独唱段,无锣鼓之响,有丝弦之音,行腔运调有如甘露细雨,点点入地。

乱弹

“乱弹”是晋剧中最首要和最基本的唱腔,共有七种板式。晋剧的大段“乱弹”唱腔中,往往由平板-夹板-二性,到流水板时发展到高潮,最后散板结束。

名称

简介

平板

也称四股眼,一板三眼,四四拍,节奏平稳、唱腔缓慢、旋律性强

夹板

一板一眼,四二拍,节奏强弱交替,富于变化

二性

有板无眼,四一拍,极具伸缩性、一张一弛,后半拍起唱是二性的主要特点,上下句区别明显,上句落在主音以外的音,下句回到主音

流水

属于有板无眼的散板,四一拍,是晋剧中速度最快、节奏最紧的板式

介板

属于纯粹的散板,速度、节奏自由,有紧、慢介板之分,前者以“紧打紧唱”或“紧打慢唱”的方式演唱;后者为“慢打慢唱”

滚白

是晋剧的哭板,属于无板无眼的散板

导板

也称倒板,只有上句,不能单独使用,只能用于一段唱腔的开始或两种板式之间的过渡,较少变化,特征明显,易于辨别

参考资料:

腔儿

“腔儿”是指晋剧中的各种花腔,一般不单独使用,而是依附在各种板式的“乱弹”中。腔儿有“三花腔”“五花腔”“倒板腔”“四不像”“苦相思”和“二音子”鸣腔等,这些腔儿常纳入板路中使用。演唱时,除“二音子”外,一般都用真嗓,易于做到吐字清楚、行腔圆润。

曲子

“曲子”是指所唱的昆曲和地方小曲。晋剧的这种唱腔和表演不仅具有梆子腔的激越、粗犷的一般特点,而且具有比较圆润和工细的独特风格。因而,既能表现慷慨激昂的历史故事,也能表现优美健康的民间生活。这种粗犷与细腻巧妙结合的艺术形式,是晋剧赢得众多观众喜爱最直接的因素。

表演技艺

晋剧的表现技巧多姿多态,独具特色。翎子功、帽翅功、梢子功、髯口功、水袖功、跷子功、喷火功、担子功、甩纸幡等,堪称晋剧十大绝活儿。

翎子功

翎子功是晋剧的特技。翎子,是某些角色插在盔头上的两根约五、六尺长的野鸡尾毛,除起装饰作用外,还让演员在耍翎子时表演许多优美的身段动作,借以表现人物的心情、神态。翎子功,即舞动翎子的技巧、功夫, 俗称“耍翎子”。翎子的表演有“摆”“甩”“绕”“单挑”“双挑”“单掏”“双掏”“抖”“站立”等几种。

晋剧

帽翅功

纱帽为古代官员的一种帽子,正式名称叫幞头,俗称纱帽。帽翅是纱帽上一种装饰,分为正派官员用的方翅,凶残奸诈官员用的尖翅,昏庸糊涂官员用的圆翅(也包括以丑角应工的正派官员)。宰相专用相纱上的扁长帽翅,又称扁担翅。帽翅功是演员利用脖颈及后脑勺控制,使帽翅随心所欲舞动的一种表演手段,用于表达复杂的心理活动。

晋剧

梢子功

这是山西梆子戏里生角演员利用头顶扎束的一长发(即梢子) 进行表演的特技。梢子分为平梢子、“十”字梢子、走马梢子等几种,其技巧有甩、后扬、绾梢、缠梢和“顶天铺地”等。

晋剧

髯口功

辑口俗称胡子,除标识人物的年龄、性格外也可以表现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等内心感情。晋剧的辑口功花样繁多,如撩须、摆须、吹须、打须、摸须等。最令人叫绝的口功当数太原市实验晋剧院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李月仙的表演她能将戏曲程式动作同人物角色塑造融为一体。

晋剧

蛤蟆功

蛤蟆功此也叫作“耍蛤蟆”。在《苟家滩·观兵书》一剧中,饰演王彦章的演员画脸谱时,于额头勾画一个前脚搭于双眼、嘴置于眉心的蛤蟆。耍蛤蟆就是演员利用双眼的一睁一闭,带动“蛤蟆”的前脚来回摆动,借眉心肌肉一皱一展,牵动“蛤蟆”的嘴巴一合一张,借诸如此类的面部动作,表现人物的思索、疑虑等心理活动。

晋剧

耍牙功

耍牙功是面目狰狞、“锯齿察牙”的剧中人通过戏耍其“獠牙”来反映其凶残个性的特技。它主要用于一些判官戏。

晋剧

水袖功

水袖是缝在戏装(蟒袍、官衣、开鳖、褶子和被等)袖口上的一段长长的白绸,因其舞动起来犹如水波荡漾而得名。水袖功是指演员以舞水袖的多种花样表达剧中人物各种思想感情的功夫。它是戏曲表演的基本功之一,男女角色皆用。

晋剧

跷子功

跷子功是武旦、刀马旦、花旦经常使用的独特技巧。跷鞋是仿照古代妇女的小脚形状,以木料或布料制作而成,外头套绣花鞋,靠大彩裤把真脚盖住,将‘小脚’露出,是一种特殊的表演手段。跷鞋也是大有门道,分为软跷和硬跷两种。硬跷,鞋跟高15公分,足尖立地70度,难度极高,疼痛难耐;软跷,鞋跟高10公分,足尖立地45度。

晋剧

喷火功

喷火是花脸人物扮演神怪时从嘴巴里喷出火花的一种表演方式。演员嘴边装有一根装有松香粉末的圆管,从外边点火,一吹就有火花喷射出来。

晋剧

担子功

担子功主要指无论挑水桶或担花篮,无论走慢步或花梆子(快小碎步)、跳跺子、退步、背担换肩、闪担、转体,演员均不能用手扶水桶或花篮,且要行如流水,平稳自如,对剧中人物的塑造有很强的烘托作用。

晋剧

甩纸幡

纸幡功通常被大家叫做“甩纸幡”,演员在背后插上数米长的白色纸幡,根据不同心情进行各种甩功展示。

晋剧

传统服饰

晋剧传统服饰是指晋剧舞台上演员所穿戴的服装、鞋帽的统称。如蟒、靠、官衣、褶子裙、盔帽、鞋靴等,分类放置管理。

晋剧

晋剧

晋剧

晋剧

展开

大衣箱置放文职身份角色所穿的服装,如蟒、官衣、被、褶子等,设专职管理人员,负责为演员穿着各种服装;二衣箱置放武职身份的角色所穿服装,如靠、箭衣、抱衣、夸衣等,设专职管理人员,负责为演员穿扎各种服装;三衣箱置放水衣、胖袄、彩裤等,鞋靴一般放在三衣箱,也有另设一箱。盔帽箱专置盔、冠、巾、帽。均设专人管理。演员化妆后,服装穿着有规定顺序,首先到三衣箱穿内衣,戴护领,穿鞋靴,随后按各自所扮演的角色到大衣箱或二衣箱穿衣,最后到盔帽箱戴盔头。

伴奏

晋剧传统乐队由9人组成,分文、武场两种,文场伴奏乐器为呼胡、二弦、三弦、四弦“四大件”,武场则采用鼓板、铙钹、小锣、马锣、梆子等乐器。晋剧的主要打击乐器包括鼓、手板、马锣、 铙钹、 小锣、 铰子、 梆子、 堂锣、 战鼓、 碰盅、狗娃子和大堂鼓组成。 晋剧乐队一般由九个人组成,其中武场有五人, 文场四人, 这样的乐队形式又被称九手场面, 即鼓板( 兼任整个乐队的指挥)、 铙钹、 小锣、 马锣、 梆子、 呼胡、 三弦、 二弦、 四弦。 如果伴奏时需要用到铰子, 则由四弦演奏者兼 ; 而一些剧目需要唢呐伴奏, 则往往会由三弦或者二弦演奏者兼任。

艺术流派

丁派

丁派是“晋剧一代宗师”丁果仙创立的晋剧须生艺术流派。丁果仙唱、念、做俱佳,善于将唱、念、做等艺术手段揉为一体,服务于人物刻画、塑造,尤以表演白辑青衫、官衣纱帽类角色的唱功戏叫绝。其唱腔回味无穷。丁果仙唱功深厚,擅长运用“介板“”流水“、“滚白“、“跺板”等唱腔,灵活多变地表达人物的感情,富有新意。此外,丁果仙大胆改革晋剧须生的念白,以普通话的音韵和太原话的声调相结合,适当揉合晋剧传统蒲白的念白方法,形成了丁派独具一格的念白。

晋剧

张派

张派艺术的创始人张美琴,人称“赛果子”。张美琴是是与丁果仙齐名的一代晋剧须生宗师,是晋剧作功、靠架戏传承的纽带。她冲破了女须生只能文不能武,只重唱 不重表演的束缚,开拓并形成了唱做俱精、文武兼擅的“张派” 艺术风格,推动晋剧表演艺术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 她颜如美玉、长相俊俏、扮相潇洒;音如琴声、嗓音清脆、音色圆润;长于做功,以武打见长,多演靠架戏、箭衣戏,与丁果仙表演的白髯青衫、官衣纱帽角色的唱功戏平分秋色;戏路宽 广,主攻须生兼演小生,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脍炙人口的须生 和小生形象。

晋剧

盖派

盖派艺术的创始人王步云,乳名官顺,艺名盖天红。王步云身材适中、扮相俊雅,功底扎实,戏路宽阔,纱帽 戏、靠架戏各有所长。他嗓音高亢脆亮、童音十足、一生不败; 念白吐字真切,喷口工稳;唱腔高亢激昂、洪亮悠扬,刚劲挺拔、余味无穷。代表剧目有《大报仇》《金沙滩》《下河东》《蝴蝶杯》《取成都》《杀府》《北天门》《斩子》《芦花》《未央宫》《斩黄袍》等。

马派

马派艺术的创始人马兆麟,乳名根子,艺名根根红。马兆麟唱、做、念俱佳,更以念白、做工见长。他的唱腔板眼清晰、高亢激昂、热烈奔放;念白刚劲有力、朴素大方;做戏精致灵巧、舒展大气、身手干练,在“手、抖、走、扭”等做功上独具匠心、别具一格。代表剧目有《清风亭》《八件衣》《走雪山》《秦琼观阵》《甘露寺》等。

晋剧

牛派

牛派是近代晋剧大师牛桂英创立的晋剧青衣艺术流派。牛派唱腔有独特风貌,一方面,晋剧用中“哪咦呀哈咳”做尾音的传统被牛桂英改变,所谓尾音,就是一句话或者是一个字的最后一个音。一种戏曲或者一个流派的独特之处通常是由一句唱腔一个字或是一个字的最后一个音的行腔方式决定的,为了更好的完成拖腔,她依字行腔,巧用装饰音,使得每句话更加自然流畅、 悦耳动听, 进一步规范了晋剧唱腔;另一方面,传统晋剧中通常以高亢为赞,牛桂英改变了这一传统,并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婆娑朦胧的演唱风格。

晋剧

郭派

郭派是晋剧表演艺术家郭凤英创立的晋剧小生艺术流派。郭凤英唱念做打俱佳,文戏武戏皆能。她的唱腔在吸收三儿生奔放高昂、跌宕起伏的特点和秋富生清亮悦耳、委婉缠绵的韵味,并根据自身的嗓音条件创新发展,形成了字正腔圆、刚柔相济、韵味浓厚的唱腔风格,至今仍为演员沿用学唱。

晋剧

冀派

冀派是冀美莲创立的晋剧小旦艺术流派。冀美莲她自幼师承著名花旦王有福(艺名“一点红”),而王有福又是著名花旦王来来(艺名“三盏灯”)的徒弟。冀美莲在继承其师擅长表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将花旦表演艺术发扬光大,形成了自身的表演特点,即———媚眼会说话,身段极妖娆,表演细腻又生动,腿功、腰功、身段、台步扎实漂亮,这些都为她出色地塑造各种艺术形象增添了无限魅力,观众评价她“浑身是戏,演啥像啥。”冀美莲不仅表演突出,唱腔也以声传情,圆润揉弦,咬字清楚,声腔婉转柔媚,抑扬顿挫,腔中含情,韵味极为独特,非常入耳迷人。

晋剧

程派

程派是程玉英创立的晋剧艺术流派。其对晋剧老艺人中原有的“那一咦呀嗨”行腔进行大胆改革,创造单用一个“嗨”字的“嗨嗨腔”,并使之在晋剧唱腔中正式定型和程式化,成为独树一帜的程派声腔体系特征。嗨嗨腔”之“嗨”通过节奏、长短、声调等不断的变化使“嗨”在行腔中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情感表达,赋予了“嗨”独特的生命力与吸引力,具有高超的艺术审美价值。

晋剧

新派

晋剧新派是指是结合嗓音条件改革、自创唱腔的须生流派,主要以晋剧表演艺术家孙昌为代表。孙昌对男女同声同调的演唱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反复探索,除旧而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演唱风格。他的唱腔“新旧交融、非梆是梆、悠扬悦耳、余味无穷”,既有男声的阳刚之美,又有晋剧阴郁的优美,独特而动人;表演细腻逼真,苍劲有力。《三娘教子》《清风亭》《红娘子》《打金枝》《明公案》 《芦花》《出水青莲》《六月雪》《油灯灯开花》等。

晋剧

代表人物及作品

代表人物

丁果仙

丁果仙(1909—1972),原名丁步云,小名果子,艺名“果子红”,河北省束鹿县人。七岁学艺,先习青衣,后改须生。是晋剧史上第一个女须生。嗓音洪亮,擅用多种唱腔表现人物感情,形成独特风格,世称丁派”。擅演《双罗衫》《走雪山》等剧。曾任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山西省戏曲学校校长。

晋剧

高文翰

高文翰(1876~1947),艺名说书红,榆次县(今晋中市榆次区)孟高庄人,著名晋剧演员和剧作者。自幼丧父,随母落户他乡。从小酷爱晋剧,十一岁到太原太平科班“打戏”(当学徒挨打多故称打戏)。十四岁崭露头角,先后入锦黎园、堃梨园、荣梨园、自成园等戏班,分别与乔国瑞、丁果仙等合作,在华北各地辗转演出。为弥补唱不出高音的缺陷,着力于道白之清晰,唱腔之流畅,讲究“喷口”、“气口”,推敲读音吐字。经过苦心锤炼,终以似说似唱、说唱相揉、节奏鲜明、明白如话的特色自成一家。“说书红”艺名冠誉三晋。

晋剧

郭彩萍

郭彩萍(1944年9月—2019年8月13日 ),汉族,1944年生,山西文水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晋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第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郭彩萍1952年从艺师从晋剧名艺人郭凤英,主工小生,深得部派艺术精髓,为山西省太原市实验晋剧院主演。郭彩萍在半个多世纪的演艺生涯中,广泛地吸收了前辈艺人的传统表演艺和经典剧目,并且融入自己个性化的处理,她的表演功底深厚,不温不火,尤其擅长通过翎子功等技巧望造人物形象。代表作品有《凤代亭》《双罗衫》《审御案》《打金枝》等。

晋剧

芦变嫦

芦变嫦,山西省忻州市解原乡解原村人,国家一级演员,晋剧名家牛桂英高徒。专攻青衣,其唱腔沉稳质朴、温和委婉、细腻和润、韵味清纯,表演情真意切、端庄大方、雍容华贵。主要作品有《太子剑》《教子》《明公断》等。

晋剧

花艳君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花派艺术创始人、国家一级演员。花艳君为晋剧事业奋斗一生。她师承“玉兰旦”张万顺,后又拜在筱桂桃门下,形成自成一派的“花派艺术”。代表剧作有《三上轿》《秦香莲》《教子》《三勘蝴蝶梦》《急子回国》《宇宙锋》《张羽煮海》《孔雀东南飞》《白毛女》《汉城烽事》等,成功塑造了崔秀英、秦香莲、王春娥、王氏、齐宣姜、敫桂英、赵艳容、琼莲、刘兰芝、喜儿、朝鲜阿妈妮等一个个生动的戏剧人物形象。

晋剧

李月仙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剧)代表性传承人,师承晋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马派艺术创始人马兆麟。她的“帽翅功”“髯口功”“梢子功”“马鞭功”,达到了情、技、艺浑然一体,特别是“髯口功”是她创建的一绝。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李月仙先后收谢涛、王和爱等20多名演员为徒,形成了马派第三代继承人,为晋剧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

晋剧

代表作品

晋剧传统剧目丰富,经常上演的有二百多出,包括《渭水河》《打金枝》《临潼山》《乾坤带》《沙陀国》《战宛城》《杏花酒翁》《白水滩》《金水桥》《火焰驹》《梵王宫》《双锁山》等。

《打金枝》

晋剧《打金枝》,又称《满床笏》》《汾阳富贵》《福寿山》《百寿图》《醉打金枝》,是晋剧艺术的代表剧目,被誉为晋剧王冠上的明珠。该剧讲述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六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恃贵不往,引起议论,郭暧羞耻汗颜,回宫怒打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皇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皇明事理、顾大局,非但不怨反而加封郭暧。皇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剧情曲折生动,宫廷矛盾“平民化”处理,具有深邃的哲理与情趣。

晋剧

《杏花酒翁》

大型晋剧音乐剧《杏花酒翁》以一代汾酒宗师“酒香翁”杨得龄为原型,将他 70 余年酿造“老白汾”的人生经历,浓缩于从 1915年夺取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甲等大奖章,到 1919 年创办山西晋裕汾酒有限公司的 3 年时间里,以“义泉涌”酒坊失而复得二掌柜伙同日本洋行盗用汾酒“高梁穗”商标双线展开,形象地展现了民国初期民族工商业与外来资本主义势力间的矛盾,着力塑造了杨得龄刚烈清正、勇于开拓汾酒事业的形象。

晋剧

《党的女儿》

该剧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战略转移,开始长征,留在苏区的游击队转入地下,坚持斗争为背景,描述了年轻的女共产党员梁玉梅机智勇敢、与敌周旋,积极组织乡亲们为游击队送盐送粮,不幸被叛徒出卖,惨遭杀害的悲壮故事,歌颂了共产党人为理想信念,不畏艰险、敢于牺牲的浩然正气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晋剧

《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由晋中市晋剧和民间艺术研究院、晋中市演艺有限公司创作编排。戏剧取材于灵石县王家大院厚重的文化遗存和灵石王家历经六个世纪、鼎盛四百余年的治家精华。该剧独辟蹊径,绕开晋商诚信题材,从晋商治家报国角度入手,以修身齐家、家规家风等为切入点,讲述了王家长子、户部郎中崇仁严家训、正家风以及毁家纾难的事迹,通过“比豆腐”“当扁担”“正家风”“抵大院”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激烈的人性冲突,揭示了“历览前贤与国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家国一理”的真理,展现了王家从严治家、尚俭立德的治家理念和家国一体的社会担当意识,以治家之小,见治国之大,弘扬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题思想。

晋剧

保护与传承

传承发展

文化复兴

80年代初,山西省文化厅提出了“振兴山西戏曲”的口号。从1985年开始,山西省文化厅、山西省广播电视厅、山西省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了分剧种的青年演员“杏花奖”广播赛。从1989年开始,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常年的戏曲“杏花奖”评比演出,这是山西省舞台艺术政府最高奖。再加上从1987年开始举办的民间艺术节,以及从1978年开始的山西戏剧教学剧目汇演等,这几项较大的戏曲或以戏曲为主体的演出活动,有力地调动了晋剧工作者和表演团体创作演出的积极性,涌现出了一大批获奖剧目和优秀的编、导、演人才。

入选非遗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晋剧列入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呼和浩特市群众艺术馆、晋中市晋剧和民间艺术研究院、井陉县文化馆、山西省晋剧院、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张家口戏曲艺术研究院获得“晋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保护措施

推广活动

为了保护和传承晋剧,山西省通过政府部门与社会各界的努力,合力振兴晋剧。自非遗保护工作开展以来,山西立足保护抢救、传承这一基本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比如2011年1月由山西省文化厅主办,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西省晋剧院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百年流芳——晋剧流派传承剧目迎新春展演”活动。本次展演活动共演出两场,涉及“丁(丁果仙)、牛(牛桂英)、郭(郭凤英)、冀(冀美莲)、程(程玉英)”五大流派的6个代表剧目,在充分展示晋剧流派艺术魅力的同时,更注重原汁原味的舞台呈现。

2023年8月10日,“无汾不成戏”山西晋剧文物展开幕式暨晋剧名家文物捐赠仪式在市文化广场举行,让广大群众深入了解戏曲文化价值,进一步增强保护和弘扬晋剧文化的意识。活动中,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晋剧代表性传承人马玉楼、冀萍以及著名晋剧导演张万根、著名晋剧音乐演奏家刘万生的家属分别向汾阳市博物馆捐赠演出使用过的戏服、头饰,第一届文华奖奖牌、证书、手稿以及乐器等珍贵戏曲文物,进一步丰富我市晋剧史料的记录和保存。

培养人才

2017年11月23日,为了加强戏曲传承与保护。以振兴“晋剧、北路梆子、耍孩儿”为主,将戏曲传承发展振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开展戏曲剧种、剧团普查,建立戏曲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打造和推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原创文艺精品力作,扶持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戏曲作品和戏曲人才,对传承发展文艺事业、服务基层成效突出的戏曲院团进行表彰奖励。完善评奖机制,继续开展全市艺术新秀比赛活动,发现、培养、推出一批优秀舞台艺术新秀。

出品书籍

名称

时间

出版社

《中国戏曲志·山西卷》

2000

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

《蒲州梆子志》

2007

山西教育出版社

《山西戏剧图史》

-

山西人民出版社

价值和影响

艺术

晋剧表演中所用到的服装面料大多为纹布和缎,其中也有用一些洋缎和麻布等。晋剧服饰也就传承了这一特点,黄色是帝王尊贵的象征,而赤白黑青则是官员的服饰颜色。在纹样上明代是中华传统服饰图案最有代表性的朝代,服装上的图案大多为龙纹、祥云、梅竹、丹凤等。晋剧服饰之中蕴藏着的艺术思想与价值,沉淀了中国古时社会的悠久文化历史,其自身蕴含着非常珍贵的艺术价值。

文化

晋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作为当代历史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对整个时代的特定历史研究起到关键作用,掌握历史传播价值。晋剧可以把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用戏曲作品凝聚起来,传播开来,传递下去,使这个空间区域里普通民众的通过晋剧传达普遍情感。

社会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传统文化已成为一项可供开发的重要文化资源,并逐步向市场化、产业化等方向发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戏曲文化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现宝。因此,晋剧与文旅产业融合极具市场潜力,晋剧是推进山西省向旅游经济大省转变的关键举措。山西省文旅部门或特色景区可以立足于传承、发扬以晋剧为代表的传统民俗和非遗文化,围绕“黄河、土地、粮食、传承”的主线,打造特色研学线路,将戏曲教育融入游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