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安康的古先民为巴人,巴人喜水乐船。东汉时,龙舟竞渡传至安康后,便被安康先民接受,传播、创新、发展。安康赛龙舟在唐代成为固定的节庆活动,明清时走向兴盛。安康沿汉江的汉滨区、岚皋、紫阳、石泉、旬阳、白河等地都有赛龙舟习俗。2000年至2024年,安康市从第一届“安康汉江龙舟节”开始,已举行了二十四届。
安康龙舟节被评为“中国十大品牌节庆”之一,被列入首批陕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11月,在第十四届中国节事文化与旅游大会上,获得“中国节事卓越品牌”奖。
起源
龙舟文化萌芽于春秋时期,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而赛龙舟是战国时期为了举行图腾祭祀和纪念屈原而出现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赛龙舟在中国各地区均有流行,经过不断传承发展,其活动形式和内涵也逐渐丰富,并且各具地域特色。赛龙舟通常在端午节举行,但在不同的地区举办时间也各不相同。除此之外,赛龙舟也相继传入日本、越南、英国等众多国家,它不仅是中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和民俗活动,更成为了一项国际赛事。
传承发展
史料记载,安康的古先民为巴人,巴人喜水乐船,驾船破浪既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生存本领,也是最具地域风情的文化传承。东汉时,龙舟竞渡传至安康后,便被安康先民接受,传播、创新、发展。作为一项传统习俗。安康赛龙舟在唐代成为固定的节庆活动,明清时走向兴盛,以其蓬勃的生命力世代相传。安康沿汉江的汉滨区、岚皋、紫阳、石泉、旬阳、白河等地都有赛龙舟习俗。作为最具“安康味”的端午节习俗,2000年至2024年,安康市从第一届“安康汉江龙舟节”开始,到现在已举行了二十四届。
习俗特点
举办时间
每年端午节期间。
龙舟制作
龙舟制作宽而短,跷头跷尾圆底,俗称“黄瓜底子”,与其他地域窄而长的龙舟制作不同。安康龙舟一般长5.2米、宽0.53米,
经过一个月的锯、刨、钻、拼、钉、漆等工序完成制作。

竞赛形式多样
安康龙舟赛分“夺标赛”和“划对头”两大类。“夺标赛”分上水赛、下水赛、夺标赛、抢鸭赛等七种,“划对头”是指选定一个对手,比出输赢为止。
增设有挠手
挠手边指挥边表演,集号令指挥与观赏美感于一体。
合龙
寓意请“龙”上舟,合成“龙舟”,是龙头祭祀中最关键的环节。
历届比赛
截至2024年6月10日,安康已连续举办了24年龙舟节。2022年6月3日,以“平安顺利·幸福安康”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在安康龙舟文化园开幕,有29支队伍进行传统龙舟400、800米水上竞速和1000米环绕追逐赛。
2023年6月22日,以“毛玩‘萌’想成真 端午幸福安康”为主题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于安康龙舟文化园开幕,龙舟节组队28支,分县区组和行业企业组两个组别,分别设置400m上水、800m下水、800m折返追逐赛。最终,镇坪县、安康税务代表队分别夺得第二十三届中国安康汉江龙舟节龙舟竞赛县区组、行业企业组团体冠军。
2024年6月9日9时,“中国红 红西凤”杯第二十四届安康汉江龙舟节主题活动在龙舟文化园开幕,一共有29支龙舟队参赛,比赛从6月9日起至10日结束,分为400米上水竞速、800米下水竞速和800米折返追逐赛。现场还穿插进行了安康经典龙舟民俗——龙舟横渡和抢鸭子摸鲤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