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相关人员柯某孝被数位家属指控,通过9958儿童紧急救助项目进行诈骗的案件。被骗后,患儿家属来到儿慈会总部询问,儿慈会北京总部给出柯某孝已解约的声明,柯某孝身份的“变更”,引发了受骗患儿家属们的质疑。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中华儿慈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项目诈骗案详情完整的:案件背景、案件经过、案件处置、相关回应、律师观点、相关合集等介绍

简介

2024年6月11日,民政部通报了对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有关问题调查处理情况。通报称,2023年9月,因涉嫌诈骗,柯某孝被采取强制措施,案件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民政部对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作出了停止活动三个月的行政处罚,并将其列入社会组织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案件背景

中华儿慈会

2010年1月12日,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成立,是具有民间性质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

2012年,9958儿童紧急救助项目立项,隶属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自主品牌项目,9958服务于0-18岁的困境儿童群体,整合“资讯信息服务、筹资渠道服务、救助执行服务”三大功能。以“9958儿童公益平台”为核心发起的运营模式,设立有儿童“医疗救助、关爱工程、融合教育和保护联盟”四大项目板块,致力于儿童“生存权、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的提升和完善。

柯某孝

除了诈骗嫌疑人的身份,柯某孝也是一名大病患儿家属。2019年,其孩子罹患白血病;2020年,网上发布一篇题为《湖北90后小夫妻为‘拼’女儿四年生三胎,结果悲剧了》的文章,详细记录了柯某孝患儿的情况。2023年2月,儿慈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账号发布的文章中,柯某孝的身份显示为“中华儿慈会项目四部9958廊坊团队主任”。

案件经过

2023年6月,有病友获知柯某孝有9958儿童紧急救助“配捐”项目,通过检索9958信息,得知柯某孝是廊坊团队主任。随后,该病友通过扫描二维码,填写了名为“中华儿慈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中心申请表(廊坊)”(截至9月14日,该链接仍能正常使用,9月15日,该链接显示“已停止收集”);7月底,通过他的“中间人”要了一些柯某孝的“配捐”项目名额;8月底,有柯某孝要跑路的传言流出,该病友找到柯某孝,其表示9月7日会回200万元款。之后,柯某孝失联。


中华儿慈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项目诈骗案详情完整

2023年9月11日以来,多位患儿家属来到儿慈会总部问询,声称超过80位大病患儿家属的上千万元“配捐”款,已被9958廊坊团队主任柯某孝卷走,却只得到柯某孝的解约声明,柯某孝身份的“变更”,引发了受骗患儿家属们的质疑。

案件处置

2024年6月11日,民政部通报了对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有关问题调查处理情况。通报称,经查,柯某孝曾作为患儿家长接受过儿慈会救助;从2022年11月起参与儿慈会9958儿童大病紧急救助项目廊坊救助站相关工作。2023年6月至8月,柯某孝私自以“儿慈会9958项目”的名义向患儿家长筹集资金,骗取患儿家长钱款近千万元。2023年9月,因涉嫌诈骗,柯某孝被采取强制措施,案件已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同时,民政部对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作出了停止活动三个月的行政处罚,并将其列入社会组织严重违法失信名单。

相关回应

患儿家属

患儿家属表示,配捐已经存在好几年,过往的模式都是由一些专门的对接人员负责拉群,待群拉完后,会有负责人在群里发布配捐项目。患儿家属们在群中扫描二维码填写信息,儿慈会审核一次后,之后不需再填。随后,家长们就把钱转账给中间对接人或通过一个链接付款,转账时还要附上相对金额的发票。

中华儿慈会

2023年9月13日,中华儿慈会工作人员表示,涉案人员柯某并非中华儿慈会河北负责人,其身份为志愿者;中华儿慈会发布官方发布声明回应,称经初步调查了解,柯某孝不是该会工作人员,曾在该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项目河北廊坊地区合作机构中当过短暂的志愿者,儿慈会从未委托过柯某孝个人为9958儿童紧急救助项目筹集资金。

2023年9月14日,儿慈会北京总部传播部主任对柯某孝身份的“变更”做出回应,称柯某孝在廊坊救助站做过短暂的志愿者,儿慈会与该站签署过合作协议,柯某孝在此机构做过志愿者,对于官方发布的文章中柯某孝的主任身份系编辑错误。

2023年9月28日,有消息称,中华儿慈会将全额赔付患者家属的被卷走款项。家属梁强(化名)告诉南都记者,已有部分家属收到了汇款。

律师观点

法学博士、云南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文华表示,如果慈善组明知员工在进行这种操作而允许或放任默许,员工卷款潜逃系职务犯罪行为,患儿家属因“配捐”被慈善组织员工卷走的款项应由慈善组织负责返还。

律师刘凯表示,从相关资料来看,柯某孝以儿慈会9958名义发出的配捐项目,冒充儿慈会的名义,打着可以返还更高金额的旗号实施诈骗,已经涉嫌构成诈骗罪。且柯某孝目前已经向警方投案自首。所以建议受害人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被骗的相关证据材料,通过刑事追赃、退赔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