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县(Xishui Coun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黄冈市下辖县,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东邻蕲春县,北界团风县,西与鄂州市、黄石市隔江相望。境域面积为1949.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浠水县常住人口70.46万人,下辖12个镇、1乡、2处、1区,该县人民政府驻地于浠水县清泉镇宪司坳社区十字横街7号。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浠水县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浠水县(Xishui County)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黄冈市下辖县,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东邻蕲春县,北界团风县,西与鄂州市、黄石市隔江相望。境域面积为1949.3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浠水县常住人口70.46万人,下辖12个镇、1乡、2处、1区,该县人民政府驻地于浠水县清泉镇宪司坳社区十字横街7号。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浠水县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浠水县
Xishui County
1949.3平方千米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
东经115°~115°38′,北纬30°12′~30°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湖北省
黄冈市
下辖县
12个镇、1个乡、2个处、1个区
421125
70.46万人(2022年常住人口)
浠水方言
汉族、维吾尔族、藏族、回族、侗族、土家族、黎族、满族、畲族等民族
251.03亿元(截至2022年)
28614元(截至2022年)
20105元(截至2022年城乡)
湖北省三角山旅游度假区、浠水县白莲镇斗方山风景区、浠水县花涧谷景区、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浠水月湖滨水生态景区、浠水梓木星空景区、黄冈市浠水县博物馆
438200
浠水县清泉镇宪司坳社区十字横街7号
0713
浠水站、浠水南站
http://www.xishui.gov.cn/index.html
浠水县地处长江中游北岸,鄂东中部,境内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形成低山、丘陵、平原地形。地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境内大小河流共70余条,拥有浠水、巴水、蕲水、策湖、望天湖五大水系。浠水在夏商时属扬州地域。秦属衡山郡,西汉属荆州刺史部江夏郡领十四县之一,即蕲春县境地。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设置希水县。南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年),改县名为“浠水”。隋朝至明朝前期皆属薪州,明朝后期至清朝属黄州府。中华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属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湖北省黄冈专区。
浠水县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了高端智能制造和光电子信息、新能源和智能互联网汽车、新型绿色建材和绿色包装等产业链。其中,第一产业主要以各类农业特色产品为主;第二产业以农产品加工、绿色建材和包装为主;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2022年,全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为251.0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5.6:27.2:47.2。浠水县交通便捷,境内包括在建的有五条高速公路,另有京九铁路、黄黄高铁穿境而过;拥有45千米长江水道,四座深水码头可停靠5000吨船舶。
浠水是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也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此外,它还是湖北省文明城市、湖北省杂技之乡。浠水县孕育了庞安时、姚明恭、陈沆、文质、王汉等人物,有“全楚文乡”之誉。截至2022年,浠水县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革命遗址遗迹60处。全县拥有景区7个,其中包括一个4A级景区,五个3A级景区。
浠水河属古河道。相传因浠水河自东北向西南流,实为稀少,古稀希同义,故名希水。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以水名县。分出新阳县西部置希水县,位希河以西,包括罗田一部、新水县(希河以东,蕲河以西,包括罗田、英山一部),可见南北朝时,浠河名希水,南梁时期改“希水”为“浠水”。南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年),改希水之“希”为“浠”,县名也为“浠水”。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4万~1万年),域内即有人类栖息。新石器至青铜器时代,境内有人类繁衍生息。夏商时属扬州地,周为弦子国。夏商时浠水属扬州地域,周为弦子国。西周后期,楚国立别都于鄂(今鄂城县),浠水距鄂不远,隶属楚。楚灭弦子国,隶属楚之九江郡,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公元前519年,楚平王信谄,逮杀伍子胥,伍子胥逃亡奔吴,经浠水伍州渡口渡江。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蕲地仍属九江郡。秦末至楚汉并立之际(约公元前207年),分九江郡,置衡山郡,郡治邾(今武汉市新洲区内)。浠水归衡山郡。
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江夏郡,下辖十四县,属荆州。蕲春县是十四县之一,浠水就在其境地。汉末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大战,以孙吴胜利和曹魏败退大别山而告终。战后,孙吴分江夏郡蕲春郡,浠水属蕲春郡蕲春县境地。
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废蕲春郡,浠水属豫州弋阳郡蕲春县境地。东晋属豫州西阳郡,又于长江北岸浠水、巴水间侨置轶县,系象征性政权,未具县制规模。
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分出蕲阳县西部置希水县(希河以西,包括罗田一部),东部置蕲水县(希河以东,蕲河以西),隶豫州西阳郡,自此始有浠水县建置。元嘉二十八年(公元451年),西阳五蛮起义(巴水、蕲水、希水、赤亭水、西归水),受到刘宋政权镇压。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将轪县改为孝宁县。萧齐(公元479年~502年)属郢州西阳郡内,仍存希水、孝宁两县。南梁普通元年(公元520年),改县名为浠水,属湘州永安郡。北齐(公元550年~577年)仍属湘州永安郡,历陈、北周均无变动。
隋统一中国后,撤原州、郡、实行州、县两级制,置蕲州总管府,辖齐昌、蕲水等县。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蕲州总管府为蕲州。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蕲州为“蕲春郡”,领蕲春、蕲水、浠水、黄梅、罗田五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因浠河两岸多生兰草,浠水县改为兰溪县。改“蕲春郡”为蕲州,治蕲春,仍领5县。同年,并蕲水于蕲春,同时析蕲春县东分置永宁县。唐高宗二年(公元669年),茶圣陆羽来浠,评定兰溪镇上游溪潭坳河边崖下水为“天下第三泉”。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兰溪名与他县同,又更名蕲水,隶淮南道蕲州;改蕲州为“蕲春郡”,改永宁县为广济县,蕲春郡领蕲春、蕲水(浠水)、广济、黄梅4县。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蕲州”名,上隶淮南道。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建清泉寺。唐僖宗时,王仙芝、黄巢率农民起义军攻占蕲州。至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年~公元979年),浠水仍属蕲州。
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淮南路分为东、西南路,蕲州隶属淮南西路,领县增加了罗田,为5县,因地界金国,蕲州建为防御州。浠水属淮南西路蕲州。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黄州团练副使、诗人苏轼与庞安时同游蕲水县清泉寺并写下诗篇《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将蕲水县的石桥镇划出,立罗田县。
元初,改“蕲州”为“蕲州路”,治所及领属县同宗。浠水属河南行省淮西江北道蕲州路。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蕲黄农民举义反元,九月攻占蕲水县域,拥徐寿辉(罗田人)为皇帝,立国号“天完”,改元“治平”,建都于蕲水县城清泉寺。第二年,徐寿辉和元将战于浠水,败走汉阳。
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灭农民起义军“汉”政权,改“蕲州路”为“蕲州府”,治蕲春,上隶湖广行省,领蕲春、蕲水(浠水)、广济、黄梅、罗田5县。明太祖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蕲州府为州,隶湖广布政司。随后,改属河南布政司,撤蕲春县,以州领县事,外领5县。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湖广布政司武昌道蕲州辖县蕲水、罗田两县划出蕲州,属黄州府管辖,蕲州仅代辖广济、黄梅两县。
清圣祖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蕲州不再领县,因当年改湖广为湖北、湖南两省,蕲州上隶湖北省,属湖广布政司武汉黄德道黄州府。清咸丰三年正月(公元1853年),太平军攻克县城。同治二年三月(公元1863年),捻军自广济进入浠水。同治六年二月(公元1867年),捻军由浠水下广济。清宣统三年八月(公元1911年),武昌首义爆发,黄州军民推翻清王朝在黄州府、黄冈县的地方政权。
1912年,废府存县,属湖北省江汉道:后废道直隶于省。1926年9月,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唐生智部进驻县城,成立县政府,改知事为县长。十月,国民党浠水县党部成立。十一月,成立中共湖北浠水直属支部。1932年4月,红二十五军攻克罗田,进驻县城,建立浠、英、罗三县工作委员会、苏维埃政府与游击大队。十月,省、县中国置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罗田、英山、广济、黄梅、浠水和蕲春均属第二行政区。1933年,恢复始建县名——浠水,属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次年,黄冈县委派张明、蒋立、姜浩南来浠,准备成立抗日武装。抗日战争时期,属鄂东行署。1945年抗战胜利后,恢复行政督察区,浠水县仍为其所辖。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南下过浠,成立中共浠水县委会,浠水县政府、浠水县武装部。9月11日,解放浠水县城。1949年4月8日,解放军进驻县城,浠水县委亦随军进城,浠水县城宣告解放。4月8日被定为浠水县解放日。5月,浠水全境解放。县人民民主政府迁至县城。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浠水县属湖北省黄冈专区,县人民民主政府改为县人民政府。12月,清泉镇改名城关镇,全县9个区1个镇。1950年,保甲废除,建行政村,村下设闾。全县设177个行政村。1951年,全县区村调整,改村为乡,设9个区178个乡。1954年11月,黄州区南湖乡马骑山村划归浠水县。1956年7月,区制撤消,乡制保留。全县14个中心乡分别共带58个乡(乡辖农业社),3个县辖镇(城关、巴河、兰溪),1个直属乡(望城乡)。1958年1月,全县改设8区1镇68乡。10月,以区建立8个人民公社。1961年3月,恢复区建制,原人民公社改为区,原管理区改为公社,全县设9区1镇(城关镇)。1966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5 。16”通知下达,全县“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1968年12月,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970年隶黄冈地区。1974年,撤区并社,全县合并为18个公社。1982年,全县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设区建乡,全县设10区5镇,区下设乡。1987年10月,撤区,全县设12个乡,14个镇,乡、镇下辖行政村628个(不含街道居委会)。1995年隶黄冈市。1996年9月,京九铁路客运全线开通,12月底全县江堤建设全线完工。2000年,全县开展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2001年2月,撤乡并镇,全县原14镇12乡调整为12镇1乡2区1场。2017年1月,省政府批复同意在浠水经济开发区基础上设立省级高新区,定名为湖北浠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浠水县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15°~115°38′,北纬30°12′~30°49′。东邻蕲春县,北界团风县,西与鄂州市、黄石市隔江相望。东北与英山、罗田两县毗连。全县东西宽61.3千米,南北长68.5千米,版图面积为1949.3平方千米。
浠水县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境内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别大,气候的显著特征是冬季低温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春季温度多变,一年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6.9℃。1月最冷,平均气温4℃左右;7月最热,平均气温29℃左右。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12.5℃。年平均降水量在1300毫米左右,最多年份为1873.1毫米。降水量多集中在6~7月。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95.6小时,最多年份2186.4小时,最少年份1627小时。无霜期230~258天。
地质构造
浠水县位于华夏台块之伏牛—大别台背斜的南部,应山构造带的东端。以盖层构造而言,位于淮阳山字形构造西翼内侧首部,其地质构造以褶皱和断裂为特征。以浠水流域而言,县城以上河谷段均发育在弧形褶皱带中,其走向(关口以上)以NE走向为主。县城以下展布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褶皱,部分倒转断裂发育同时还复合新华夏系断裂。部分河段为沿断裂发育的断裂谷。兰溪以下河段发育在中生代构造盆地中。巴水流域,巴河断裂带呈NE向,团陂沿巴水发育,长40千米。巴河断裂近期显示明显的活动迹象。由于历次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境内大部分地区有大量的变质岩、火成岩出露,而构成了山系的主体。这些岩层包括有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片岩、大理岩,统称大别杂岩。其次分布有白垩纪第三世的红色砂岩、砾岩、泥岩,第四纪松散、松软堆积物、粘土、亚砂土、淤泥质粘、砂、卵石、中细河、粉砂等。
地层
浠水县地层岩性大部份为太古代大别群的各种片麻岩。自东北向西南成岩年代由老至新,包头河组分布在最北部,铁冶组分布在东部和北部,麻桥组分布在县境中部,呈北西—西东走向;飞虎山组集中分布在沿江阶地区,但县城以北至大灵山,巴河以东至白莲也是一个大面积集中分布地区。侵入岩有较大面积分布,其中大别山—晋宁期侵入岩有点状分布龚铺—桃术窝一带及竹瓦宝龙的角闪卷。燕山期侵入岩有斜长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斑状花岗岩分布在浠河—巴河之间,汪岗、梅山东南以及险境东北部白莲—天明山—三角山北麓。晚白垩—老第三纪的红色砂砾岩层分布在马垅、红莲、巴河一带,主要沿断裂或断陷盆地展布。长江沿岸、湖区周围以及平原阶地为近代沉积物和第四纪老沉积物。
浠水县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最高点为东部三角山顶,海拔为1055米;最低点为东南的梅子湖,海拔14.5米。全县地貌有低山、丘陵、平原三种类型。山区多分布于县东部的绿杨、洗马及北部的团陂等地,面积407.8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20.4%;丘陵、岗地遍及全县,面积1276.4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63.9%;冲积平原多见于西南滨江地带,面积为314.9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5.7%。主要山峰有东部的三角山,为大别山支脉,山势峻峭挺拔,形态独特。还有大横山、望江山、羊角尖、鸡公尖、斗方山、太平寨等山峰,位于三角山北部,海拔在400米至1000米之间。县境北部的华桂山、大灵山及县东南的黄龙山等山峰的海拔均在400米左右。
水文
浠水县山丘、平原兼有的地形,造就了江、河、湖、库、塘、渠纵横网络。浠水境内有浠河、巴河、蕲河、策湖、望天湖五大水系,均属长江水系,总长189.1千米,流域1951.8平方千米,小大支流70余条。长江自巴河口入浠水境内,经巴河、兰溪、戴家洲、散花至茅山闸出境入蕲春县,过境江段41千米。浠水境内最长的河流是浠河,境内长72.5千米,流域面积816.5平方千米。巴水河为浠水县与罗田县、团风县、黄州区的界河,境内河段67.5千米。蕲河流域在浠水县境内有三条河:洗马河(长19.8千米)、刘铺河(长9.5千米)、龙潭冲河(长8千米),这三条河流域面积为259.2平方千米,均属山溪性河流。
浠河
长江中游左岸支流,源出湖北省英山县境大别山南麓,西南流经罗田县境,至英山县城附近入白莲河水库区,再西南流经浠水县城,于兰溪镇附近汇入长江。支流源短(5千米以上34条),城区降雨量集中(5~7月降雨约占全年的60%),河水暴涨暴落,洪枯活量倍比超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白莲河水库蓄洪,平均每年泄洪1次。
巴河
长江中游左岸支流,又名巴水,位于湖北省浠水县北、西边境,发源于麻城雪峰山。从东北向西南,流经罗田、浠水和黄冈县边界直下巴河镇入长江(巴水河与长江的汇合处即巴水镇)。巴水河支流源短,流域降雨量集中(5~7月降雨约占全年60%),加之北高南低,上游河床比降大,形成了暴涨暴落和洪、中、枯水期径流量差别大等山区性河流具有的特征。冬春时,河水泛流,散滩纵横。
水利
截至2022年,浠水县境内有各类水库67座,其中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64座。大型水库白莲河水库,在浠水县东北山区,浠河上游,总库容11.84亿立方米,承雨面积1800平方千米,建大小电站57处,总装机13537千瓦,还可供开发21041千瓦,占蕴藏量60.8%。白莲河一级电站和二、四级电站,年发电量9500万度以上。
浠水县白莲河水库总蓄水量达11.84亿立方米,水库东西两侧有长度分别为100千米和93千米的干渠各一条,沿干渠又有支、斗、农、毛渠882条,共长2796.6千米,灌溉面积达50万亩,还建有中小型水库44座。全县形成了以白莲河水库为母库,东西干渠为动脉,中小型水库和塘堰为基础的长藤结瓜式的自流灌溉网。
浠水县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位于浠水县白莲河水库之畔,是华中地区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是湖北乃至华中电网的负荷中心,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为9.7亿千瓦时,年抽水耗电量为12.9亿千瓦时。
浠水县土壤分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共4个大类(其中地带性土壤有1类),9个亚类,14个土属,66个土种。土壤分布大体以巴河—巴驿北部—三店—蔡河—绿杨一线为界,以北为黄棕壤的分布区,以南(即县中部和南部)为棕红壤的分布区。东北部低山与高丘地区(海拔200~1055米)主要成土母质为花岗岩、片麻岩,主要土种是麻骨土、沙土及含砾质较多的泥砂土。低丘地区的成土母质(低丘河谷区海拔200~400米),主要是片麻岩坡积或残积的风化壳,有部分花岗岩风化壳,土种多为泥沙土和沙泥土。丘陵与母质主要分布在巴河、兰溪、策湖等地,形成的主要土种有黄泥土、丐黄土。第三纪红色砂砾岩(由西河—七铺—兰溪—红莲,沿江冲积平原呈带状分布)形成的土种,主要是黄沙泥土。沿江一带冲积平原的成土母质为呈石灰反应的近代冲积物,主要形成灰渐土类土壤。在地带性土壤中,各地都有水稻土和零星分布的黑沙泥土、石灰土等隐域性土壤。黑泥沙土的分土母质,为基性岩类和超基性岩类的辉长等,呈点状分布于竹瓦镇的宝龙、新桥、新堤,以及余堰乡的联合、八一等地;石灰土零星分布在团陂、华桂、蔡河等地。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浠水县耕地68148.33公顷,园地5093.81公顷,林地60520.28公顷,草地829.72公顷,湿地750.5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4892.50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953.57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6466.38公顷。耕地中,水田49749.46公顷,旱地17066.91公顷,水浇地1331.96公顷。耕地主要分布在巴河镇、关口镇、清泉镇、团陂镇、竹瓦镇等地,占全县耕地的55.38%。林地中,乔木林地35687.21公顷,竹林地348.71公顷,灌木林地1041.16公顷,其他林地23443.20公顷。林地主要分布在清泉镇、关口镇、团陂镇、绿杨乡和巴河镇等地,占全县林地的57.69%。
矿产资源
截至2022年,浠水县共探明储量矿种共有18类25种72处,以非金属矿产为主。金属矿产主要有金、铜、磁铁矿、钒钛磁铁矿等四种。金矿主要分布在六神郭毛岭及丁司垱等地,矿区范围约5平方千米;磁铁矿分布在河坪、莲花山、仙女庙等地,总储量在500万吨左右;钒钛磁铁矿分布于关口镇云雾山,储量约几十万吨。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黄砂、硫铁矿、磷灰岩、水晶、长石、云母、蛭石、硅线石、花岗岩、大理岩、白云岩、兰晶石等。黄砂资源主要分布在浠水、巴水流域,静态储量在10亿吨以上。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团陂、华桂、绿杨等地,总储量3亿立方米以上。大理岩分布于清泉白石山等地,品种有汉白玉、叠翠、云灰、冰花等。硅线石矿分布于关口横山等地,总储量约5000万吨。钾、钠长石主要分布在华桂、蔡河、竹瓦等地,总储量在100万吨左右。水晶主要分布在团陂等地,业已探明矿脉78条。石英主要分布于丁司垱、绿杨等地。矽线石主要分布于关口等地。
水资源
浠水县水资源丰富,浠河在浠水县境内长72.5千米,巴河长67.5千米。策湖为浠水县第一大湖,水面约1.35万亩。截至2022年,该县蓄水总量达14亿立方米。全县水力资源主要集中在五大水系主要干支流上,浠河上下游落差达141米,水力蕴藏量20778千瓦,占全县可开发电量的98.7%。浠水县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深为632.64毫米,年径流总量为12.37立方米。境内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包括潜水、承压水)和基岩裂隙水(包括火成岩风化裂隙水、变质岩风化裂隙水、碎屑岩孔隙、裂隙水)两种类型地下水。两种类型地下水PH值一般为7,净储量3.9亿立米,开采储量1.43亿立米。
森林资源
浠水县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且分布不均,森林质量仍处于较低水平,据2017森林动态监测数据反映,全县森林全县人均森林占有量仅0.82亩,平均每亩森林畜积3.42立方米,用材林平均每亩畜积3.92立方米,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林地生产力较为低下。截至2022年,该县新增荒山造林面积39100亩,实施退耕还林8636.9亩,宜林面积108万亩,共有森林覆盖率为34.6%,完成植树造林18.99万亩,精准灭荒工程39100亩,其中油茶等产业造林8230亩,生态造林30870亩,栽种各类树木13万株。
动物
浠水县主要野生动物有100多种,如虎纹蛙、野猪、野兔、豺狗、刺猬、黄鼠狼、甲鱼、螃蟹、乌梢蛇等,鸟类有夜鹭、野鸡、黑鹳、白鹳、白鹭、灰鹤、灰雁、豆雁、白琵鹭、中华秋沙鸭、鸳鸯、白额雁、水雉、白天鹅、松雀鹰、普通鵟、草鸮、小天鹅、豆雁、赤麻鸭、凤头麦鸡、白化斑嘴鸭、白眉鸭、小鸦鹃等。
植物
浠水县原始植被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南北树种兼有。其中用材林树种有43种,园林绿化树种有24种,主要灌木藤本植物有27种。林木树种120多个,其中用材林树种主要有杉树、松树、柏树、杨树、柳树、桃树、意杨、法梧、刺槐、樟树、香椿、泡桐等。2018年至2023年,浠水林业局经过三次古树名木普查,浠水县现有存活古树355棵,其中一级古树5棵、二级古树27棵、三级古树及后续资源323棵。
自然保护地
类别 | 名称 | 面积 | 主要保护对象 |
国家级森林公园 | 浠水县三角山国家森林公园 | 64平方千米 | 金钱豹、穿山甲、水獭、小灵猫等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野生动物40多种;植物138科1100多种 |
国家湿地公园 | 浠水县白莲河国家湿地自然公园 | 45.85平方千米 | 白化斑嘴鸭、白眉鸭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种,湖北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9种 |
省级湿地公园 | 浠水县策湖国家湿地公园 | 11.42平方千米 | 白鹭、苍鹭、黑翅长脚鹬、青脚鹬鸻鹬类、黄颡鱼、乌鳢等脊椎动物59科126属187种,植物165科499属738种 |
省级森林公园 | 浠水县华桂山森林自然公园 | / | / |
统计时间:2023年9月22日参考资料: |
浠水县主要灾害有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降水分配不均,常造成水灾或旱灾。强降雨天气使农户损失严重,暴雨后易诱发病虫害,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寒潮剧烈降温,伴有雨雪冰冻天气,容易造成农作物发生冻害。2022年,严重干旱和汛期持续晴热高温少雨、长期抗旱用水等多因素叠加,导致水量消耗巨大,旱情持续,对浠水县农作物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截至2022年,浠水县下辖12个镇、1乡、2处、1区。县人民政府驻浠水县清泉镇宪司坳社区十字横街7号。
浠水县行政区划 | ||||
区划名称 | 行政区划代码 | 区号 | 邮政编码 | 下辖地区 |
浠水县 | 421125 | 0713 | 438200 | 12个镇:兰溪镇、巴河镇、竹瓦镇、团陂镇、汪岗镇、关口镇、蔡河镇、洗马镇、散花镇、丁司垱镇、白莲镇、清泉镇 |
1个乡:绿杨乡 | ||||
2个处:策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三角山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 | ||||
1个区:经济开发区 | ||||
统计时间:2023年9月22日 |
浠水县现任领导班子 | ||
部门/机构 | 职务 | 姓名 |
中国共产党黄冈市浠水县委员会 | 书记 | 付宇 |
黄冈市浠水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主任 | 周祖胜 |
黄冈市浠水县人民政府 | 县长 | 陈正红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黄冈市浠水县委员会 | 主席 | 杨嘉国 |
统计时间:2023年9月22日 |
截至2022年,浠水县总户数33.42万户,户籍人口97.19万人,常住人口70.46万人。根据浠水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县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67959人,占51.37%;女性人口为348314人,占48.63%。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64。全县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36745人,占19.09%;15~59岁人口为411889人,占57.05%;60岁及以上人口为167639人,占23.4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25343人,占17.50%。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56925人,占35.87%;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59348人,占64.13%。
浠水县有汉族、维吾尔族、藏族、回族、侗族、土家族、黎族、满族、畲族等民族。
浠水县古属楚地,浠水方言属于“楚语”。从整个系统上看属于官话方言系统,但又与官话方言或其它方言不同:浠水话语音浑厚重浊,声母有24个,韵母有40个,声调有6个,平声和去声各分阴阳,保留入声韵,有一系列以舌尖后圆唇元音韵母。词汇方面一是带“儿”尾的词语比较多。例如:今朝儿(今天)、搭个嘴儿(聊天)。二是“箇”字使用频率很高。“箇”在古代表示“这”、“此”的指代义。三是有一批民俗特色极浓的词语。例如“吃晚饭”叫“过夜”,“睡觉”叫“困醒”,“认真”叫“把件事的”。四是保留一批古词语。例如“站着”说“企(与“集”同音)倒”,“蹲着”说“跍倒”。语法上也有特色。例如“他被狗咬了”说成“他把狗咬了”,“他正在吃饭”说成“他发得吃饭”,“太阳光很刺眼”说成“太阳暀死人得的”。
浠水县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多种宗教信仰。佛教在浠水县的传播始于南朝萧梁天监六年(公元567年)。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佛教禅宗三祖僧灿驻锡泰春山,建天然禅寺传戒授徒。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禅宗五世弘忍在玉台山附近建昭化寺传道布经。1999年冬,浠水县佛教协会正式成立。截至2022年,浠水县佛教活动场所包括竹瓦镇极缘寺、清泉镇天求禅寺、散花镇法源寺、关口镇四祖平安寺、蔡河镇观音寺、巴河镇师谷胜乘寺、兰溪镇济度寺等各寺庙。道教的活动场所有龙凤山大仙庙等,基督教的活动场所主要有福音堂等。
截至2022年,浠水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1.0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614元,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6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8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5:1。其中,第一产业主要以各类农业特色产品为主,实现增加值64.4亿元;第二产业以农产品加工、绿色建材和绿色包装为主,实现增加值68.24亿元;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主要有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水利、房地产、批发零售业、商贸文旅、金融业等,实现增加值118.39亿元。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25.6:27.2:47.2。
浠水县第一产业主要以各类农业特色产品为主,其中,猕猴桃、油茶、葛根、生猪以及优特水产等一系列的农产品较为突出。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电商+农户”等经营模式,提高产业科技含量。2022年,浠水县市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数2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市级19家。
2022年,浠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4.4亿元,同比上升3.4%。全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9.3亿元,增速5%。种植业全年现价总产值为62.55亿元,林业产值4.54亿元,畜牧业产值45.42亿元,水产业产值27.68亿元,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实现产值9.15亿元。产业规模上,全县粮食种植面积82.61万亩、可养水面17.9万亩、林地90.2万亩,粮食总产超41.6万吨、年产双低油菜籽超过6.3万吨,年生猪出栏73万头。鲜鸡蛋年产量高达43亿枚。长线特色产业中,猕猴桃种植面积0.9万亩,葛根种植面积1万亩,油茶种植面积5.8万亩,特色水产面积10.47万亩;短线特色产业中,食用菌产业达到220万棒,瓜蒌产业面积达到1万亩,莲藕种植面积1.31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3.2万亩。
浠水县第二产业以农产品加工、绿色建材和绿色包装两大产业为主。其中,主导产业有蛋鸡产业,以及新明珠、雄陶、天之元、伯乐尔等绿色建材和绿色包装产业;支柱产业有威风汽配、天雄科技、劲马窑炉等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优势企业。采用农文旅融合和“杂技+”模式,发展工业。
2022年,浠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8.24亿元,同比上升6.3%。全县135家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3.8亿元,同比增长17.0%。全县共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新增企业个数较上年同期增加15家。全县以农副产品加工和绿色建材为主导的两大产业实现产值73.1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4.6%。
浠水县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包括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水利、房地产、批发零售业、商贸文旅、金融业等。商贸业态仍以传统为主,杂货店、食品店较多。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还未广泛推广。
2022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8.39亿元,同比上升9%。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0亿元,同比增长3.3%。从行业来看,零售业实现限上零售额21亿元,同比增长26.5%;批发业实现限上零售额2.6亿元,同比增长8.3%;餐饮业实现限上零售额2.4亿元,同比增长23.2%。其中其他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2.09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70%。2022年1-11月,全县共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1家,共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同比增长76.9%。
浠水经济开发区
浠水经济开发区(以浠水散花跨江合作示范区为重点,原名鄂东滨江新区)位于浠水县南部,长江中游北岸,与黄石、鄂州、黄冈三个地级市隔江(河)相望,规划面积42平方千米,包括浠水散花22个村、滨江原种场和黄石江北工业园。2012年,散花被省、市定为跨江联合开发重点镇;2013年,被市列为“临江四城”建设战略成员之一;2014年,纳入“全国重点镇”建设范围;2015年1月,省、市编办正式批复浠水散花跨江合作示范区副县级机构,是省委、省政府批复的唯一跨江合作示范区;2016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创建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浠水经济开发区扩区调区,将形成三个综合功能园区,分别为洪山工业园区、清泉大健康产业园、兰溪绿色建材产业园,核准面积增至1021.41公顷。
2021年,湖北恒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湖北省第四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企业;湖北三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浠水海大饲料有限公司、黄冈市劲马窑炉机械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湖北省第四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培育企业;湖北天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复核被认定为湖北省支柱产业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企业。湖北晨科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是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22年,浠水县6家企业上榜2022年湖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产品)名单,包括浠水海大饲料有限公司、黄冈市劲马窑炉机械有限公司、湖北威风汽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优彩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湖北京华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浠水蓝天联合气体有限公司,其中威风汽配、劲马窑炉、三行科技晋升国家级企业。另外,天之元主打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三。
湖北晨科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晨科农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2005年(浠水县四方饲料有限公司),是以蛋鸡养殖为核心,进行“配合饲料生产—畜禽水产养殖—鲜蛋加工贸易—农产物流运输—养殖技术服务”全产业链一体化化经营的综合性农牧集团。集团产业主要布局在鄂东的武汉、黄冈、黄石三市,旗下拥有饲料、养殖、贸易、物流等各类子公司近20家。2018年、2019年、2020年三年销售收入分别是10.6亿元、11.7亿元、13.23亿元,计划三年内产值超过20亿元,利润过亿元。
截至2021年,全县拥有各类学校134所。其中,小学93所,普通中学39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教学校1所。全县在校学生数95785人,其中,小学51588人,普通中学39649人,中等职业学校3979人,特教学校569人。全县有幼儿园138所,在园幼儿24269人。全县有专任教师6014人,其中,小学2796人,普通中学2935人,中等职业学校251人,特教学校32人。全县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99.9%。
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
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是2000年由原浠水师范转办的一所市级示范高中,坐落在凤栖山上,浠水县教联体建设试点校之一。学校占地面积168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校内三栋教学楼,三个年级分区教学和管理。截至2022年,在校学生现有3200余人,58个教学班,教职工329人。转制以来,学校四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单位”,荣获“健康人格教育全国特色学校”“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学校”“湖北省示范家长学校”“湖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文化建设百强校”“湖北省人民最满意学校”等荣誉称号。先后16次高考成绩被黄冈市教育局授予“高中教学质量特别优秀奖”。
2021年,浠水县有医院4家,卫生院13家,妇幼保健院1家,疾病预防控治中心1家。全县有卫生机构床位5633张,其中,医院3303张,卫生院2160张。全县拥有卫生工作人员5579人,卫生技术人员4376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755人,注册护士1834人。
主要医院 | 等级 | 通讯地址 |
浠水县人民医院 | 三级乙等 | 浠水县车站大道497号 |
浠水县中医院 | 三级中医院 | 浠水县丽文南路648号 |
浠水县妇幼保健院 | 二级甲等 | 浠水县总医院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北城新区西阳路18号) |
统计时间:2023年9月22日 |
浠水媒体有政务媒体、民间媒体、网红,包括“浠水县政府网”“平安浠水”“秀美浠水”“浠水在线”“值播浠水”“同是浠水人”“电商协会网红联盟分会”“大红”“浠水兰姐”等。
2022年,“秀美浠水”微信公众号、“浠水公安”快手号成功获评湖北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佳新媒体账号”。2022年4月17日,“秀美浠水”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浠水人:公交直达高铁站!明天起试运营》,以6.5w的阅读量入围2022年4月湖北区县微信原创文章阅读量前十排行榜。“浠世美文”成为“秀美浠水”微信公众号的招牌栏目。截至2022年,“浠水公安”快手号共发布作品275部,总粉丝量110.7万,总获赞数3207.6万,成为黄冈市公安机关首个粉丝破百万的新媒体账号,快手官方颁发“百万粉丝成就奖”获得者奖杯。
2022年浠水县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2家,已累计达到7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8家。2019年至2022年县政府已累计为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兑现资金达1420万元。先后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1家、博士后工作站1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省级园区2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9家、省级科技孵化器3家、市级科技孵化器5家、市级研发平台23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5家,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9家,县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7家。其中超60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累计转化科技成果43项。现有科技型中小企业192家、高新技术企业74家、省级“瞪羚”企业10家、县级“瞪羚”企业12家、上市“金种子”企业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浠水县两个项目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分别为湖北恒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参与的“先进聚合物发泡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浠水县蔬菜水果花卉科技开发中心参与的“猕猴桃种质创制与特色新品种培育”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截至2021年,浠水县有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文化馆1个,文化站13个,剧场、影剧院3个,社区及村级文化活动室664个,农家书屋664个。全县有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71.54万册(件)。全县有非物质文化保护项目186个,其中,省级6个、市级13个、县级167个。
单位 | 地址 | 备注 |
浠水博物馆 | 浠水县清泉镇新华正街349号 | 免费开放 |
浠水文化馆 | 浠水县清泉镇新华正街步行街15号 | 免费开放 |
浠水图书馆 | 浠水县清泉镇双桥路16号 | 免费开放 |
浠水县工人文化宫 | 浠水县清泉镇新花正街217号 | 免费开放 |
资料来源:统计时间:2023年9月23日 |
2020年11月14日,中国·大别山自行车超级联赛第一赛段在黄冈浠水三角山风景区举行。截至2021年,全年全县主办全民健身活动2次,参加单项比赛2次。参加全民健身活动30万人次,全县拥有各类体育协会12个,体育场馆12个。2023年举办全县职工运动会,经常性组织开展体育类活动10余次,包括春节全民健身展演、向“雷锋同志学习,做雷锋服务标兵”主题活动,丁司垱孟家冲桃花节全民健身展演,“健康杯”中国象棋公开赛,“东坡庙会、魔幻来浠”展演活动,8月8日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为全民健身推广增添活力。每年经常性接受训练的青少年达到2000多人,先后向省摔跤专业队输送六名专业人才,浠水县摔跤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优势品牌体育项目。
设施名称 | 地址 | 服务项目 | 管理单位 |
浠水县全民健身指导中心 | 浠水县开发区闻一多大道6号 | 多功能体育馆、乒乓球馆、体育场、综合健身馆等 | 浠水县文化和旅游局 |
浠水县滨河体育公园 | 浠水二桥至老河道桥北岸 | 篮球场、五人制足球场、羽毛球场、健身广场、健身步道、室内篮球馆、全民健身路径等 | 湖北省体育局 |
资料来源: |
截至2021年,浠水县全县供养五保7091人,社会福利收养单位数17个,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数3971张。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6800人,其中,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657人。全县居民养老保险参保61.19万人,医疗保险参保82.6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49.86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7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0.9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
截至2021年,浠水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233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048.5公顷。全县共建成33座垃圾中转站,全年城区共处理垃圾5.9万吨,城区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达到336天,地表水达标率达到100%。全县建成运营乡镇污水处理厂15座。PM2.5达标天数比例94.8%。年末共创成省级“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示范村1个,建成美丽乡村125个、示范湾32个。
浠水县区位交通便利,境内有五条高速公路,一条铁路线,一条高铁线,到武汉天河机场和武汉高铁站是1个多小时车程,到北京、广州均可一天内抵达。截至2021年,浠水县公路通车里程3813.81千米,浠水火车站年客运运输量36万人,货运吞吐量55万吨。该县拥有45千米长江水道,两座长江大桥,以及四座可停靠5000吨船舶的深水码头。
截至2021年,浠水县公路通车里程3813.81千米,其中等级公路3813.81千米,高速公路过境111.06千米,行政村公路客运班车通达率100%,桥梁818座。全县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46460辆。2022年,沪蓉高速、大广北高速、麻武高速、武英高速纵横过境。2条国道、7条省道纵横境内,6座桥梁与黄石、鄂州、黄州紧密相连。
截至2022年,浠水县现有运营铁路2条,总里程71.3千米,其中京九铁路浠水境内36.8千米,1996年9月客货运全线开通。黄黄高铁浠水境内34.5千米,2022年4月22日正式通车。
截至2022年,京九铁路贯通浠水县全境,到北京、上海、广州均可一天抵达。浠水火车站建于1996年,站址在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安时大道,隶属武汉铁路局麻城车务段管辖。浠水火车站集客运、货运一体,年客运运输量36万人,货运吞吐量55万吨。黄黄(黄冈-黄梅)铁路是京九客专及武汉至杭州快速通道的组成部分,是武冈城际铁路的延伸线。黄黄高铁浠水段由黄冈进入浠水,途经巴河、竹瓦、清泉、开发区、丁司垱5个镇区23个行政村,时速350千米。
浠水县境内航运的客货营运格局为国营、集体、个体三位一体。长江戴家洲水道、浠水、巴水是通往长江的主要航道。长江水道40.6千米通江达海,4座3000吨以上码头可抵达上游四川和下游上海,为打造中部建材交易转运基地、建设国家级建筑骨料绿色典范生产基地提供有力保障。1988年,非机动船里的交通专业驳船30662吨位,机动船总计达到7754马力,渡船94艘。巴河、兰溪两港旅客发出量56万人次。货运方面,至70年代初,除两河黄砂采运外,水运基本衰竭。截至2021年,有机动船160艘,其中货轮160艘。
截至2021年,浠水县城区公共汽车运营车辆数192辆,出租车299辆。其中浠水县城投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是浠水县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属县国有企业,主要运营浠水县城区公共交通系统。2021年投入70台新能源公交车。11条公交线路,设置公交站点及候车亭270余处,总运营里程约182千米,办理老年乘车卡1万1千余张。
浠水县是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有茶圣陆羽亲自鉴定的“天下第三泉”,建于唐朝的“佛教圣地”斗方山禅寺,孙策操练水军的策湖,禅宗三祖僧璨说法的天然寺,明清古建筑群文庙,国家级森林公园三角山,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白莲河水库,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闻一多纪念馆、全国古籍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县博物馆等山水馆寺,还有三角山旅游度假区等A级景区7家。浠水置县1560多年来,孕育了北宋医师庞安时,明朝宰相姚明恭,清朝文武状元陈沆、文质和110名进士、418名举人,以及辛亥革命先驱王汉,民国教育总长汤化龙,近代新儒学大师徐复观。周代时期浠水境内属弦子国,后灭于楚。浠水境内有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项列为市级保护项目和211项县级保护项目。
50年代末到七八十年代红薯是浠水县农民的主要食粮,改革开放(1978年)后浠水县居民饮食主食是米饭和面食,辅以高粱、荞麦、绿豆、饭豆、泥豆等杂粮。过年时,喜舂糍粑、拓豆膏、晒腊鱼腊肉、炸果儿、炒花生等,腌制腊鱼腊肉。
巴河鱼面
浠水巴河鱼面原名捶鱼面,是大别山地区特产,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明朝时曾作为贡品连年上贡朝廷。20世纪80年代曾获农业部优质奖,2001年度被农业部评为名优产品。巴河鱼面色白,条细,食无鱼味而味鲜。
团陂剁馍
浠水团陂剁馍,是浠水县团陂小吃。团陂镇杨婆婆剁馍店有着42年的历史,采用柴火灶,手工制作,不添加防腐剂,刚出锅时外面酥脆,里面爽口。
浠水软萩粑
软萩粑由软萩草汁、糯米粉、粘米粉、澄粉等制作而成,颜色碧绿,有软萩草的清香、芝麻的香甜。软萩草的学名叫鼠曲草,也被称为清明菜、绵菜,开黄色小花,叶小形如菊叶,全株有白毛,多长在山脚下、田野、溪边。
庙会
每年农历8月23日,为福主菩萨的生日,浠水县人们举行庙会。庙会要连唱8天大戏,福主菩萨在会戏开锣前接受朝拜。万年台就是为唱庙戏修建的。中秋节一过,江西、安徽、湖南以及周围县市的客商,将各种货物运送到福主街上,这使福主街成为鄂东的商埠。
浠水县梅梓山佛道同占,观音阁、蛟云阁、清和宫、剪云寺依山而建,寺里观中僧尼道姑念佛修道。几百年来,梅梓山庙会居于浠水神山、福主、豹龙这三大庙会之首。解放前,梅梓盛会从二月初二龙抬头开始,时长半个多月。15本戏,唱7天。除此还可踏青、祈福。山上唱汉戏、楚剧,山下演皮影、木偶、鼓书、杂耍,路上有各类小吃,十九日鄂豫皖各地信众赶来,水陆道场规模较大。
婚庆习俗
在浠水县,过去男女婚姻须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送“八字帖”。结婚之前,还由男家举行“请式”、“送日子”(结婚日期)。男家备轿到女家迎接新娘,有的还用喇叭凑热闹。新娘上轿后,男家在中途“挡驾”,抵男家时,举行“回车马”仪式。
楚剧,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浠水是“哦呵腔”的主要发源地,被誉为“湖北省楚剧之乡”,浠水县楚剧团作品《双揭榜》《魂断深宫》等获省级优秀保留剧目金奖和最佳新作奖等,走出了王小枝、金桂芳、林海波、周金元、范得迟等一大批楚剧家。民间也有集弹唱、说唱、吟唱于一身的哦呵腔传承人,用浠水方言唱哦呵腔,更有味道。高亢激越的哦呵腔也影响着浠水县山田歌,使之更有特色。浠水山歌一般称之为“三百六十调”,其歌词大都为五句子,歌词较为鲜活生动。
浠水鼓书属南派《说书》(又叫《评书》)的分流,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清朝咸丰年间,南派说书就流传到浠水。2016年浠水鼓书协会成立。浠水鼓书道具有鼓杆、小扁圆鼓、云阳板、竹制鼓架。鼓书表演时一人登场,左手执云阳板,右手击鼓,说唱结合。唱、做、念、打,说一场书一般在三个小时左右。主要形式分为大书和书帽,大书就是长篇正传,以历史、民间故事为题材,方言演唱,较为通俗。书帽就是正书前的小段子,也叫笑话,鼓书艺人将这两种形式相互穿插,活跃现场气氛,为后面的正书作铺垫。
竹制品
浠水县竹制品生产,历史悠久,并具备一定的工艺水平。蔡河公社竹器社,从1975年开始生产出口竹制品。1977年,该社瞿寿斋设计并制作骨排花钵、胡椒眼篮;1980年春季广州交易会上,在瞿寿斋一人创制十七种竹蔑制品中,有八个样品同外商成交,一次成交额达一万五千二百元。
截至2021年,浠水县各类不可移动文物为774处,数量位居黄冈市第二。其中已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8处,全县革命遗址遗迹60处。
浠水县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
文物单位名称 | 时代 | 类型 | 级别 |
福主万年台(戏台) | 清代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家级 |
文庙 | 北宋 |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省级 |
陶谷墓 | 宋代 |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省级 |
斗方寺祖师殿 | 唐代 |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省级 |
登瀛室 | 民国 |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省级 |
以上仅列出部分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统计时间:2023年9月22日 |
福主万年戏台
浠水县福主万年台又名戏台,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位于湖北省浠水县散花镇福主村,坐东朝西,保护范围面积为5000平方米。砖木石混合结构,平面呈“凸”字形,由前台、后台和化妆室三部分组成。前台为三面敞开式,重檐歇山灰瓦顶,正脊设三角形瓦饰,正脊、垂脊端尖安鱼形兽,下挂铁质风铃,檐下施如意斗拱,额嵌“云管阳春”木匾。后台面阔三间12.04米,进深一间6.2米,单檐硬山灰瓦顶,抬梁式构架,两山设封火山墙,枋上镂刻戏曲人物图案。前、后台以木板相隔。化妆室设在后台底层。
文庙
浠水文庙又名儒学、学宫,始建于北宋,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城清泉镇关帝庙社区新华正街349号,坐北朝南,南临浠水河,占地面积约3700平方米。现存建筑共四进,由棂星门、大成殿、崇圣祠、尊经阁及附属建筑东、西庑组成。文庙内还保留有石刻等附属文物。其中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较完整地保留了清代建筑原构,重檐歇山顶,穿斗式构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
陶谷墓
浠水县陶谷墓属于宋代,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团陂镇大屋咀村6组,坐东朝西,墓前石碑呈山字形,采用长短不等的石条砌筑而成,碑分上、下两层,梁架屋檐式结构。石碑南侧建有亭楼一座,呈正方形,四根立柱,墓碑为新修。新修墓碑北侧现存原宋代墓碑一通。墓碑圆额,周边饰一周连续的卷云纹;中间竖行阴刻“故先考陶希仁之墓”,上下两端饰莲花纹,碑左刻“孝男陶邴立”。通过考察墓碑形制和县志记载,该墓应属宋代陶谷墓。
截至2022年,浠水县有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浠水杂技、浠水民歌、庞安时伤寒病疗法、洗马花灯、巴河天狮舞、浠水鼓书等六个。13项列为市级保护项目和211项县级保护项目。市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兰溪的浠水泥塑、绿阳的粘花布贴、关口鸟体字、洗马剪纸、蔡河的蔑匠。
浠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 | |||
名称 | 类别 | 级别 | 公布批次 |
浠水杂技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省级 | 第二批 |
浠水民歌 | 传统音乐 | 省级 | 第三批 |
庞安时伤寒病疗法 | 传统医药 | 省级 | 第四批 |
洗马花灯 | 民俗 | 省级 | 第四批 |
巴河天狮舞 | 传统舞蹈 | 省级 | 第五批 |
浠水鼓书 | 曲艺 | 省级 | 第六批 |
注:此表仅列出省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时间:2023年9月12日 |
浠水杂技
浠水县是杂技之乡。浠水杂技团创建于1954年,2023年3月挂牌“黄冈市杂技团”。浠水杂技团刚柔相济,曾应邀到全国13个省市和十几个国家巡演上百次。其代表性作品《绳仙眷侣·软钢丝》《晃梯顶技》《空中体操》《高椅顶》《球技》《魔术·变伞》《柔术·云天精灵》等一批杂技节目在全国全省获得大奖。
巴河天狮舞
浠水县巴河天狮舞是一种祭祀舞蹈,由八人举着青、白、红、绿四对天狮子,走着高低步、蹲步纪念巴人祖先。传统的“天狮舞”重点体现在“神、形、情、趣”四字上。“神”在狮子头,“形”在狮子肚,“情趣”表现在“狮子戏绣球”上。踩着高跷的“八大神仙”,配合锣鼓音乐穿插其间。
浠水望天湖胖头鱼
浠水县望天湖胖头鱼,野生放养于国家一级水体——浠水县巴河镇望天湖,属原生态纯野生胖头鱼。鱼头大而肥,鱼嘴宽且微微上翘,眼位较低,体侧黑且有花斑,颜色浅黑带黄,腹部灰白,体色光亮,体型侧扁,肉质细腻,口感有韧性,可制成鱼面、鱼头豆腐汤、剁椒鱼头、砂锅鱼头等。2017年,望天湖胖头鱼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浠水巴河莲藕
浠水县巴河莲藕,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芝麻湖地区特产,也称“芝麻湖九孔藕”“芝麻湖藕”。花单瓣、颜色粉红,藕身呈长圆筒形,略呈方形,面上有一平缓凹槽,表皮色白滋润,无铜锈斑纹。藕孔比一般藕多两个孔。巴河藕所含营养成分除总糖量外,其余各项指标匀高于其他莲藕,生食熟食皆宜,可以制成巴河藕粉、藕夹、藕粉丸子、莲藕排骨汤等。巴河莲藕明清以来被列为朝廷贡品。2010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证书,在首届湖北名优蔬菜评选中获得银奖。
茅山螃蟹
浠水县茅山螃蟹产于浠水县策湖养殖场,又名“中华绒鳌蟹”,早在明洪武年间就被作为贡品入朝。每年中秋后,在策湖育肥的螃蟹根据习性须回游长江,途经茅山闸,茅山螃蟹因此得名。茅山螃蟹个大体肥、黄毛金爪、背青腹白、膏黄多、肉质细嫩,有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2012年,茅山螃蟹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截至2022年12月,浠水县拥有A级旅游景区7个,其中包括一个4A级景区,五个3A级景区,一个2A级景区。
浠水县A级旅游景区名录 | |||
景点名称 | 等级 | 地址 | 评定时间 |
湖北省三角山旅游度假区 |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浠水县绿杨乡棋盘石路4号 | 2009年 |
浠水县白莲镇斗方山风景区 |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 浠水县白莲镇斗方山村 | 2017年 |
浠水县花涧谷景区 |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 浠水县清泉翟铺村 | 2018年 |
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 |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 浠水县清泉镇红烛路1号 | 2020年 |
浠水月湖滨水生态景区 |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 浠水县清泉镇北城襟湖路 | 2021年 |
浠水梓木星空景区 |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 浠水县绿杨乡梓木山村五组 | 2022年 |
黄冈市浠水县博物馆 | 国家AA级旅游景区 | 浠水县新华正街349号 | 2007年 |
统计时间:2023年9月22日参考资料: |
湖北省三角山旅游度假区
湖北省浠水三角山,因三座奇峰得名。主要景点有“两大古寨”(屏风寨、牛皮寨)、“三大主峰”(摘星峰、望江峰、卧仙峰);“四大古树”(迎客松、拨火棍、梭椤树、阴阳柏);“四大洞”(桃花洞、碧仙洞、老龙洞、乌龟洞);“四大险境”(老鼠过梁、鹰沟峡谷、舍身崖、一线天),“八大奇石”(棋盘石、卧仙石、问天石、摘星石、飞来石、蟾蜍石、官才石、姑嫂盆石)。三角山有一条国际徒步健身道,两大核心功能服务区,三条观光旅游线路,三项极限游乐体验设施,活动有山地自行车赛事、攀岩、漂流、蹦极、游步道等。
浠水县白莲镇斗方山风景区
浠水县白莲河斗方山景区位于浠水、英山、罗田交汇处,由白莲河水库、斗方山和大岭沟红枫岭三部分组成。白莲河水库是鄂东第一大水库,可供游船观光、摄影等户外运动。斗方山因山形如斗而得名,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山,此外,斗方山脚下的大岭沟红枫林也是景点之一。
浠水县花涧谷景区
浠水县花涧谷风景区位于浠水县清泉翟铺村,距城区十分钟车程,位于高铁站、浠水河畔以南。景点景观有浠水有“礼”文化展示中心、田园民宿、研学劳动实践基地、梯田花海、蔬菜花园、红糖工坊、荷塘景色、千亩甘蔗林等。“甜蜜丰收节”旅游节庆活动是景区特色品牌。
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
浠水县闻一多纪念馆座落在诗人故乡凤栖山麓的清泉寺遗址上,占地15亩,建筑面积1512平方米,主体工程是一座庭院式的仿古建筑群。刘禹锡、苏东坡、魏了翁等文人曾来此游历。该纪念馆于1993年5月18日开馆,2001年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国家AA级旅游景点,国家重点博物馆,中国民主同盟湖北省委盟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武汉统一战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0年被评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点。
人物名 | 简介 |
庞安时 | 字安常,麻桥人。北宋医师,与苏轼为友。其《伤寒总病论》九卷,1956年商务印书馆印行 |
杨思义 | 在明太祖朱元璋始称吴王时,被荐举,授官起居注。后官司农卿,掌管钱谷。次年,设六部,司农改为户部,任户部尚书。后调陕西省参政 |
王聪 | 城山人,以军功累迁都指挥使,封武城侯。明永乐时为邱福裨将,与本雅失里(鞑靼裔)战,堕敌中伏战死,年五十三,追封漳国公。立碑敕葬,衣冠冢在今县西司家畈 |
姚明恭 | 字昆斗,巴河人。明万历已未(公元1619年)进士,由庶吉士授检讨,历任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居相位一年,为明末最后一任 |
熊文灿 | 贵州永宁卫人,迁到潘水,与姚明恭为姻亲。由进士渐升福建巡抚,官至两广总督,后经杨嗣昌荐于崇祯帝,升兵部尚书,总理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军务。后因对张献忠起义进行招降安抚,导致其势愈强,被崇祯帝逮捕处死 |
陈沆 | 字太初,号秋舫,童年成秀才,科试、岁试、优选名列第一。中嘉庆已卯(公元1819年)科状元,官修撰。壬午年(公元1822年)主试广东,癸未(公元1823年)同考会试,举国称为文宗。著作有《诗比兴笺》四卷、《近思录补注》十四卷、《简学斋诗存诗删》等 |
闻一多 | 巴河人,生于1899年。十岁进武昌师范附属小学,十四岁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2年赴美留学,先后肆业于芝加哥美术学院、珂罗拉多大学及纽约艺术学院。1925年毕业回国,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1927-1937年,先后在上海政治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及清华大学任教。1946年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著有诗集《红烛》《死水》,诗论《诗的格律》,以及《楚词校补》《怎样读九歌》《乐府诗笺》等 |
夏葆锺 | 字蔚卿,松山人,生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黄州府师范学堂肆业,以教书为生,兼攻医药。夏葆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早期中共浠水县委重要成员之一,兼任浠水县农民协会秘书,曾出席湖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1927年5月13日,夏葆锺出席浠水县第三区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后当地恶霸地主将夏活埋于王家河河沙中,卒年四十四岁 |
注:上表仅列出部分著名人物以上资料来源:统计时间:2023年9月22日 |
获得时间 | 荣誉称号 | 授予单位 |
2020年 | 湖北省文明城市 |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 |
2021年 | 湖北省“体育工作先进集体”和2018-2021年湖北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 / |
2021年 | 省级园林县城 | 湖北省住建厅 |
2022年 | 湖北省杂技之乡 | 湖北省杂技家协会 |
2022年 | “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 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 |
2023年 | 全省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贡献单位 | 湖北省发改委 |
2023年 |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 | / |
2023年 | 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省级卫生县城 | / |
注:上表仅列举出部分省级、国家级荣誉统计时间:2023年9月22日 |
新亚洲娱乐(英文名:ASIA ENTERTAINMENT GROUP LIMITED,全称:新亚洲娱乐联盟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从事戏剧制作人及杂项戏剧服务为主的企业,成立于1999年,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旗下分公司包括虎威艺能创作有限公司(TGS HK)、稻草人娱乐创作社(Scarecrow Entertainment)、虎威王朝音乐创作股份有限公司(TGS Music)、虎威活力娱乐传播有限公司(TGS Taiwan)、AK Entertainment(Korea)以及AEG Korea等。
印度孟买SENSEX30指数(又称孟买敏感指数)为印度最被广泛使用的指数,为投资印度的重要参考指标,是由孟买证券交易所发行。由于各类媒体提到的“印度股市”,实际上都是孟买股票交易所,因此,该交易所的SENSEX-30指数几乎成了印度股市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