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中国江苏省苏州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苏州市北部。总面积1276.3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常熟市常住人口有169.24万人。

常熟市全境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西北略高,向东南微倾。常熟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早在6700多年前,常熟市境就有古人类居住。梁大同六年(540年),于南沙之地置常熟县,是为常熟县名之始。1983年1月18日,撤销常熟县,设立县级常熟市,由苏州市代管。截至2022年10月31日,常熟市下辖6个街道、8个镇。市人民政府驻虞山街道金沙江路8号。

常熟市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琴艺术之乡”,虞山琴派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白茆山歌、徐市灯谜等。地方特色美食有叫花鸡、常熟蒸菜等。作为长三角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截至2023年1月,常熟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家,其中AAAAA级旅游景区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1家,AAAA级旅游景区3家。境内有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常熟港。

常熟市是江苏省首批跨入“全面小康”的县(市)之一,已形成机械、纺织服装、电子和化工医药四大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等。常熟市境内有1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2022年,常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3.97亿元,位列GDP十强县;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9:50.57:47.9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4213元。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常熟市的:名称来历、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著名人物、城市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常熟市

别名

琴川、海虞、南沙

简称

虞、虞城

面积

1276.32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苏州市北部

地理坐标

东经120°32'13″~121°05'46″,北纬31°29'42″~31°50'20″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江苏省

所属市

苏州市

行政类别

县级市

下辖地区

6个街道、8个镇

行政区划代码

320581

人口

169.24万人(截至2022年末常住人口)

GDP

2773.97亿元(2022年)

人均GDP

164213元(2022年)

著名景点

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等

车牌代码

苏E、苏U

邮政编码

215500

政府驻地

虞山街道金沙江路8号

电话区号

0512

火车站

常熟站

港口

常州港

政府官方网站

http://www.changshu.gov.cn/外链

名称来历

常熟市因境内气候、水土资源适宜农耕,作物常稔(rěn),故名常熟。

常熟别称“琴川”,因城内琴川运河西侧,有七条源自虞山之麓的小河南北并行排列,自西向东流人运河,其形恰似古琴上的七根琴弦,故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早在6700多年前,常熟市境就有古人类居住。

商朝时,境域为荆蛮之地。商代末,周族君长古公父之子太伯、仲雍奔吴,建立勾吴,常熟地为勾吴北境。周代初,仲雍曾孙周章在吴继位,周王加封其为,常熟地属吴国。

春秋战国时,先后发生越灭吴、楚灭越、秦灭楚之战,常熟境随之先后属越、楚、秦。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为加强统治,全国施行郡县制,常熟属会稽郡吴县。

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封刘贾于吴,称荆国,高帝十二年,改封刘濞为吴王,常熟先后属荆、吴。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平定七国之乱后,刘濞封地被撤,常熟属会稽郡吴县,当地有虞乡。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以会稽郡浙江以西之地建吴郡,常熟届吴郡吴县,境内置有虞乡、南沙乡。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南沙乡割属毗陵郡暨阳县。四年(283年),以虞乡置海虞县,属吴郡。东晋咸康七年(341年),以南沙乡置南沙县,境域分属吴郡海虞县、晋陵郡南沙县。

南朝齐(479~502年)时,分海虞县北境置海阳县,属晋陵郡。梁天监六年(507年),海虞、海阳、南沙等县属信义郡;梁大同六年(540年),于南沙之地置常熟县,是为常熟县名之始,属信义郡。

隋朝至清朝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信义郡,海虞等6县并入常熟县,县治在南沙城(今福山);废晋陵郡,于县置常州,不久旋移常州理于晋陵县(今属常州市),常熟县属苏州。

唐武德七年(624年),治移至海虞城(今虞山镇)。

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苏州改为平江府,常熟县属平江府。

元元贞元年(1295年),常熟县升为常熟州,属平江路。

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常熟县,属苏州府;弘治十年(1497年),双凤乡五都划归太仓州。

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常熟县东境置昭文县,两县同城而治。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攻占常熟、昭文。两县同属天朝苏福省。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退出,两县仍隶苏州府。清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昭文县并入常熟县。

中华民国

1934年,属无锡行政督察区(后改为第二行政督察区)。

1937年11月19日,日军侵占常熟县城,常熟沦陷。县政府撤离城区,流动于县内西乡一带。1938年,常熟县伪政权建立,隶于伪江苏省政府。

1940年8月至194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苏州、常熟、太仓地区建立苏常太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江阴、无锡、常熟地区建立澄锡虞敌后抗日根据地,并于常熟县境和跨县先后建立常熟县、太仓县等民主政权,分属苏南第一、第二行政区。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常熟县隶属江苏省江南行署,旋撤销行署,仍隶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4月,以常熟县城区为基础设常熟市(县辖),常熟县属苏南行政区苏州专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1年9月,常熟市升为苏州专区辖市。

1953年,常熟县、常熟市属江苏省苏州专区。

1954年10月,宛山乡、圩库乡划归无锡县;11月,常熟市升为省辖。

1958年4月,常熟市并入常熟县。

1983年1月18日,撤销常熟县,设立县级常熟市,由苏州市代管;常熟市成为中国首批、江苏省首个县级市。

1995年2月,常熟市被确定为中国县级综合改革试点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常熟市地处苏州市北部,介于东经120°32'13″~121°05'46″,北纬31°29'42″~31°50'20″之间,东、东南与太仓市毗连,南、西南与昆山市、苏州市相城区接壤,西与无锡市锡山区交界,西北与江阴市、张家港市为邻,北、东北与南通市崇川区、海门市隔长江相望。总面积1276.32平方千米。

常熟市

气候

常熟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2℃,1月平均气温为3.6℃;7月平均气温28.2℃;平均气温年较差24.6℃。生长期年平均291天,无霜期年平均236天,最长达289天,最短为20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813.4小时。0℃以上持续期359.7天,一般为1月17日至次年1月11日。年平均降水量1135.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24.3天。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的降水量平均占年降水量的53%。

地质

常熟市位于扬子准地台,属地壳相对较稳定的构造单元。境西、境北属于锡—虞中断束,是中生代隆起的褶皱部分。境南、境东属于荡口—白茆中断凹,即中生代的凹陷,新构造运动仍以缓慢的沉降为主,堆积比较深厚,多见湖荡潭泽。地层归属江南地层区,依时代先后,已知有古生界、中生界与新生界。

常熟市陆地的雏形源自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三叠纪晚期、白垩纪时期分别发生印支运动、燕山运动,这两次构造变动产生一系列北东向的褶皱和纵、横断裂,第三纪的喜马拉雅运动进一步塑造了地貌。全新世海侵,使长江入海口逐步西移,退至相当于现在的镇江、扬州一带。随后,海面上升速度减缓,长江带来的泥沙在江口段堆积速度超过海面上升,形成了今天常熟的地貌。

地形地貌

常熟市地处长江与阳澄湖之间,全境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势西北略高,向东南微倾。地形分为三部分:西北部多高田,有虞山、顾山与福山诸丘,零星散布于平原间。南部偏低,属太湖水网平原,为阳澄湖、昆承湖等浅水湖群的分布区域;西北部与东北部略高,属长江冲积平原,为江口段南岸冲积物的覆盖区域,其中西北部地面多分布老冲积物,东北部地面多分布新冲积物。整个区域海拔多在3—7米,少数低洼区域为2.5米左右,局部高亢地段可达8米。境内最高峰为虞山主峰,海拔261米,最低点在昆承湖盆北部,海拔低于1.5米。

水文水利

  • 河流

常熟市境内河道属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总流域面积1264.4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级河长江。二级河望虞河,境内河长36.9千米;三级河4条,总长89.7千米;四级河3条,总长69.9千米。河流总长度4806.1千米,河网密度3.8千米/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5亿立方米,5月至9月径流总量占全年径流量的74.7%。望虞河,起于太湖沙墩口,在境内的花庄附近入长江,全长60.2千米,主要支流有羊尖塘、锡北运河、大义塘、福山塘等。长江流经常熟北境,属常熟境的江面为109.74平方千米,约占境内水域总面积的38.59%。江岸西起福山闸西,东至白茆塘口东,长约31.9千米。

  • 湖泊

常熟市拥有多个湖泊,列入《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2021年修编)》的有昆承湖、尚湖、南湖荡等10座湖泊。其中,昆承湖是该市最大的湖泊,位于太湖流域阳澄湖湖群,呈梨形,长6千米,宽2~4千米,周长18.00千米,面积达15.32平方千米。尚湖位于市区西郊,与虞山相连,靠近西三环路,面积为7.07平方千米。南湖荡、六里塘和官塘等6个湖泊是区域水量调节性湖泊。

  • 水利

常熟市境内主要水利工程有望虞河常熟水利枢纽。工程包括泵站、变电所、节制闸、上下游引河和供电线路等设施。水域面积约为0.584平方千米。该工程采用闸站结合形式,节制闸设有6孔,单宽8米。泵站装备有9台直径2.5米的轴流泵,总装机容量为9000千瓦,抽水能力达到180立方米每秒。该工程是第一个采用双层流道、上下游四道闸门进行双向切换的水利工程,具备挡潮、灌溉、排涝、引水、通航及改善水环境等功能。

常熟市

常熟市

常熟市

常熟市

展开

土壤

常熟市境内的土壤类型主要有水稻土、潮土、黄棕壤、沼泽土四个土类,分为6个亚类、18个土属、52个土种。土类以水稻土为主,水稻土占土壤总面积的73.45%。主要土种有乌黄泥土、黄泥土、耕型厚层黄棕壤等种。潮土占24.32%,黄棕壤1.97%,沼泽占0.26%。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常熟市土地类型以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为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32.73%。截至2019年12月31日,常熟市共有耕地3.38万公顷;种植园用地0.13万公顷;林地0.78万公顷;草地0.17万公顷;湿地0.13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4.17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0.49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49万公顷。

矿产资源

常熟市属于矿产资源贫乏区域,主要有高岭土、黄沙、煤、泥炭、石英砂、天然气等,但储量极小。

水资源

常熟市的可利用地表水资源主要来自当地径流和过境水。常熟市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0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4.487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为433立方米,不足中国平均水资源量的1/5,占江苏省人均水资源量的80%。尽管常熟本地水资源量较少,但过境水量多,长江多年平均过境水量为9600亿立方米,但大部分水量未被利用。因此,常熟市供水能力足够。

森林资源

常熟市典型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由中亚热点常绿阔叶林向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过渡类型。截至2019年末,常熟市有林地7769.18公顷,森林覆盖率达17.74%;其中,乔木林地有767.97公顷,竹林地109.43公顷,其他林地6891.78公顷;海虞镇、虞山街道和碧溪街道林地面积较大,占常熟市林地的37.47%。

生物资源

常熟市野生乔木主要有紫檀、柘树;野生灌木主要有山楂、金樱子;野生药材有何首乌、蒲公英等765种;草类繁多,有芦苇、野燕麦等20多种。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常熟市有陆生脊椎动物285种,其中含两栖动物6种、爬行动物14种、鸟类252种、哺乳动物13种,有陆生昆虫278种;鱼类56种,浮游动物65种,底栖动物70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震旦鸦雀、鸳鸯等,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东方白鹳等。

常熟市

植物

常熟市有维管植物758种,浮游植物110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野大豆等,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银杏等。

常熟市

生态功能区

截至2022年9月,常熟市湿地面积达29921.61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达65.4%;有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尚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共7个自然保护地,有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及地质公园4个类型。

  •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

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常熟市阳澄湖畔,总面积414公顷,以圩荡湿地为主要类型,湿地率达74.37%。2013年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内发现了152种野生鸟类,其中16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如水雉、黑翅鸢和画眉。植物方面,共有554种,其中有许多湿地植物。鱼类共有49种,两栖动物有7种,爬行动物有8种,其中1种为国家Ⅱ级保护动物——虎纹蛙。

常熟市

  • 常熟泥仓溇省级湿地公园

常熟泥仓溇省级湿地公园位于常熟市董浜镇观智村,是一处具有鲜明江南水乡特色的乡村湿地公园。湿地面积5.53公顷。区域内记录到野生鸟类有79种,包括喜鹊、八哥、鹊鸲和白鹭等。

常熟市

自然灾害

常熟市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及台风、暴雨、冰雹等。

常熟市每年平均受到0.6个热带风暴影响,最多的年份一年有2个。热带风暴主要出现在5月中旬到10月,其中7月中旬到9月中旬最为集中,约占总数的78%。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49年7月24日,台风、暴雨、江潮齐袭沿江地带,常熟市被冲毁江堤18727米,圩塘232个,沿江民众被淹死2453人,倒塌房屋9032间,被淹没土地73万亩,受灾人口35045人,其中无家可归、衣食无着者5925人。

冰雹出现的几率以春夏之交为高,平均每年有一次冰雹。2020年9月8日,常熟市北部地区出现冰雹天气,其中虞山镇谢桥大棚受灾,受损金额2.9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31日,常熟市下辖6个街道、8个镇。市人民政府驻虞山街道金沙江路8号。

常熟市下辖区划

街道

虞山街道

常福街道

琴川街道

梅李镇

海虞镇

古里镇

沙家浜镇

莫城街道

碧溪街道

东南街道

董浜镇

辛庄镇

尚湖镇

支塘镇

参考来源: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常熟市委员会

书记

周勤第

常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王建国

常熟市人民政府

市长

秦猛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熟市委员会

主席

沈晓东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年07月04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末,常熟市常住人口有169.24万人,城镇化率为74.04%。户籍人口有105.66万人;全年出生4036人,人口出生率3.81‰;死亡10067人,人口死亡率9.5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0‰。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熟市总人口性别比为108.38;常住人口0~14岁人口占11.04%;15~59岁人口占67.84%;60岁及以上人口占21.1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98%。

民族

常熟市常住人口以汉族为主,截至2020年末,汉族人口占99.85%;少数民族人口占0.15%,常住少数民族有36个,人口数量居前十的有壮族、土家族、回族、满族、苗族、朝鲜族、蒙古族、侗族、布依族、拉祜族。

语言

常熟方言是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的一种地方语言。常熟方言继承了吴方言的语音特征,同时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常熟方言有苏州话的柔和特点,也有自己独特的重浊顿挫、厚朴质直的表达方式。词汇方面,常熟方言非常丰富,词语生动,是一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常熟虞山镇内,方言比较一致。但城区方言与周边乡镇存在差异,主要在南北方向上有区别,在声母和韵母上都表现出地域性的特征。

宗教信仰

常熟市主要宗教信仰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等。截至2020年年底,常熟市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有50处。

  • 佛教

佛教在中国常熟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佛寺是孙吴时期在常熟建立的祥庵。随后,高僧支遁和瞿硎在海虞创建了双凤寺。南朝齐梁时期,海虞和南沙相继建立了多座寺院,包括兴福寺、慧日寺、天宁寺等。明代虞山清洁禅寺得到扩建。清朝时期,虞山的兴福寺和三峰寺有大片的寺田。在民国时期,常熟的佛教寺宇众多,僧尼也较多。截至2020年年底,常熟市依法登记的佛教活动场所有常熟兴福禅寺、常熟三峰清凉禅寺、常熟藏海寺等32处。

  • 道教

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张道裕在常熟虞山南麓建招真治,得赐玉案、钟,并有《招真治碑记》。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改为致道观,修建扩大影响,其中三清殿名星宿殿,御书“金阙寥阳”。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致道观设立道教公所紫清堂,由道长徐清溪主持。清末至民国初年,常熟城区及四乡有坛庙40多处,道观38处。从20世纪90年代起,道士队伍开始年轻化,2008年常熟市有接近1000名道士。截至2020年年底,常熟市依法登记的道教活动场所有常熟真武观、常熟海虞东圣道院2处。

  • 天主教

天主教在明朝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入了常熟,当地人瞿太素与传教士利玛窦结交,学习西方科技。瞿太素引进意籍神父艾儒略传教,后贾宜穆继理教务。贾宜穆去世后。比利时传教士鲁日满继续在吴地传教,使得常熟教务兴盛。康熙三年,鲁日满因教案被捕,在出狱后返回常熟重振教务。吴历在他的介绍下加入天主教,成为中国主教擢升的最早的3位神父之一。康熙十五年,鲁日满去世,葬在虞山北部。乾隆初年,葡萄牙神父何云汉传教,后在常熟去世并葬在虞山北麓。乾隆十三年,苏州发生教案,常熟教徒被捕,城内教堂被废弃,教务活动停止。鸦片战争后,各国传教士复兴教会,修筑教堂,常熟的教堂得以恢复或新建。截至2020年年底,常熟市依法登记的天主教活动场所9处。

  • 基督教

清光绪六年(1880年),南汇入李子义在常熟传教,他先租用民房做布道所,后在北门大街建立了礼拜堂。江苏教区派遣美国传教士和中国传道士到常熟设立布道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美国牧师在县东街建立了基督堂。民国时期,圣公会、卫理公会和浸礼会也相继在常熟设立教堂、学校和医院。东徐市、福山和其他乡区设立了分堂。此外,牧区议会和堂区议会也在常熟设立。1934年,常熟成立了真耶稣教会分会。抗战期间,教会设址迁到引线街。此外,横泾乡还设有浸礼会教堂分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卫理公会景道堂议会改称卫理公会。截至2020年年底,常熟市依法登记的基督教活动场所有7处。

经济

综述

常熟市是江苏省首批跨入“全面小康”的县(市)之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10名,也是江苏省重要的轻工业城市,已形成机械、纺织服装、电子和化工医药四大支柱产业,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软件服务与外包等五大产业已发展较为成熟,战略新兴产业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机械、新型材料、高档轻纺、外向型农业等。截至2023年,常熟市境内有2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保税区等经济功能区。

2022年,常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73.97亿元,位列GDP十强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4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02.7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29.7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49:50.57:47.9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4213元。

第一产业

常熟市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油菜、茶叶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奶牛、家禽为主。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地理标志产品有董浜筒管玉丝瓜、王庄西瓜、董浜黄金小玉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有常熟大米、常熟鸭血糯等。常熟市保有近50万亩耕地,其中粮田约占27万亩,是苏州市境内种粮面积最大的县级市,粮食生产总量常年保持在23万吨以上。

2022年,常熟市全年粮食总产量23.87万吨,其中,夏粮产量6.70万吨,秋粮产量17.17万吨,蔬菜及食用菌总产量72.30万吨。肉类总产量6948吨,禽蛋产量927吨,水产品产量24862吨;建成“菜篮子”工程绿色蔬菜保供基地2.14万亩。

第二产业

常熟市是苏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第二产业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为支柱产业;重点规划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太阳能光伏、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2022年,常熟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848.53亿元。常熟市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2660.34亿元。

汽车及零部件是常熟市优势产业。以2015年奇瑞捷豹路虎整车的落户投产为标志,常熟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截至2023年,常熟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已集聚核心零部件企业400余家,在整车制造、新能源三电核心零部件、氢能源电池等核心环节形成了完备的产业链,形成了以汽车整车为主导,研发创新为引擎,核心零部件为支撑的产业框架。2022年,常熟汽车产业创新集群全产业营收超1500亿元,同比增长15%,占苏州常熟市近30%。

纺织服装产业是常熟市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已形成交易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拥有完善的纺织服装产业链和运作模式。汇集了波司登等龙头企业。截至2023年,常熟市有纺织服装企业4000多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38.7%;职工总人数近9万人,占工业企业用工总数的26.6%。

第三产业

常熟市第三产业以商贸、电商、现代服务业为主。江苏省常熟服装城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之一。大型市场还有建筑装饰材料市场、汽车交易城、华东食品城和农贸产品交易城等。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发展迅速,大润发、欧尚、华地、百盛等已相继落户境内。境内建有常熟海虞电子商务产业园,截至2022年7月园区入驻企业达到160多家。

2022年,常熟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0.37亿元,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147.23亿元;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3.14亿元;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240.04亿美元。其中,进口73.11亿美元,出口166.93亿美元;A级景区全年接待境内游客352.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791.90万元。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3年,常熟市有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常熟综合保税区1个综合保税区。

  •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开发区拥有全国十大内河港之一的常熟港。此外,开发区还设有国家级常熟综合保税区和常熟国际物流园。2022年,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84亿元。在江苏省经开区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常熟开发区位列第6位。

  • 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中国沿江经济带和沿海经济带的黄金交汇处,前身是江苏省常熟东南经济开发区,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3年5月设立,2011年4月成为省级高新区,2015年9月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开发区下辖沙家浜镇和东南街道1个镇、1个街道。区域主导产业有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以新能源“三电”、氢燃料电池、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为新兴产业。截至2023年,开发区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家企业,包括丰田、三菱、大陆汽车、西门子等32家世界500强企业。开发区先后获得长三角地区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等荣誉。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0年末,常熟市有省特级教师15名,教授级高级教师14名,姑苏教育领军人才12名,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30名,姑苏教育拔尖人才38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216名;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比例98.99%,小学专任教师本科率87.78%,初中专任教师本科率97.59%,高中段专任教师研究生率(含在读)21.55%;常熟市教学能手以上骨干教师4481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2.34%;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残障儿童入园率达100%;小学、初中入学率、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为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73.69%。2021年12月31日,常熟市获评为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 (市、区)。

截至2022年末,常熟市拥有各类学校131所,专任教师1.26万人;拥有幼儿园131所,在园幼儿数3.97万人。

常熟市主要学校

学校名称

简述

江苏省常熟中学

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始创于1938年,最初位于重庆合川,名为国立第二中学。抗战结束后,于1946年搬迁至常熟,并改名为江苏省立常熟中学,之后于1953年定名为江苏省常熟中学

常熟市梅李高级中学

江苏省四星级高中,位于常熟市梅李镇新区,为民办高中

常熟市中学

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创建于1924年,是常熟最早的公办学校

常熟外国语学校

江苏省四星级普通高中、全国特色高中项目学校,初创于1993年,1995年正式挂牌定名为常熟外国语学校,建筑面积4.78万平方米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末,常熟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59个,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2435人,其中执业医师(助理)5093人,注册护士5304人;乡村医生205人。

常熟市主要医院

医院名称

简述

医院图片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医院;国家重点扶持的500所县市级医院

常熟市

常熟市中医院

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始建于1958年,2003年和常熟市妇幼保健院合并。医院本部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3万平方米,另设独立虞山国医馆

常熟市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院于1987年。设有台山路院区、海虞南路院区2个院区。占地面积14.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73万平方米

常熟市

科学技术

截至2021年11月,常熟市共有包括沈政昌在内的两院院士26位。2022年,常熟市专利授权量达1108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226件;年末拥有有效发明专利8732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1.79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9%。主要科研机构有苏州产研院声谷创新基地、声光微纳技术研究所。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常熟市有博物馆6个,艺术表演场馆4家,美术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分馆14个、流通点70个、24小时自助借还点20个、村级图书室336个,总流通47.26万人次;文化馆1个,社区文化活动室114个,村文化活动室210个;年内举办了2022虞山文化暨沙家浜旅游节、“欢乐虞城夜”2022夏季嘉年华、文庙“不亦乐乎”孔子文化周等文化活动。

常熟市主要文化场馆

文化场馆名称

简述

图片

常熟市图书馆

中国一级图书馆,位于常熟市虞山脚下,是中国首创的休闲型图书馆,被评为WA中国建筑优胜奖、常熟十大城市新景观。建筑面积13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25000平方米

常熟市

常熟市文化馆

全国先进文化馆、江苏省特级文化馆,建立于1950年,2004年起连续被文化部评为“国家一级馆”

常熟市

常熟市博物馆

国家一级博物馆,于1997年9月28日对外开放,馆藏文物以书画、陶瓷、玉器三大类为主

常熟市

体育事业

2022年,常熟市举办了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青少年部跳水比赛、2022江苏省城市龙舟公开赛等品牌赛事等赛事;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100余次,参加人数达10万人次;常熟市体育运动员参加江苏省第二十届运动会获43金、21银、23铜。截至2022年末,常熟市有健身步道2480条,步道总长1273.05千米,常熟市免费向社会开放的公办中小学校达72所。

截至2021年12月,常熟市体育场地面积592.24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3.90平方米。常熟市主要体育场馆有常熟市体育中心、常熟市体育馆。常熟市体育中心于2006年初建成投入使用,总面积为580亩,包括一个35000人体育场、一个6000人体育馆和一个2300人游泳跳水馆,总建筑面积为7.4万平方米。此外,室外运动区有2片七人制足球场、2片五人制足球场、8片篮球场、四片门球场和6片网球场。另外,常熟市还有一座老体育馆,位于海虞北路25号,建于1996年11月,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提供2200个固定座位和800个活动座位。

常熟市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常熟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92.7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95.69万人,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9.52万人、57.80万人、50.3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72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2.56万人;主要险种保险覆盖率均超99%;共有养老机构31家,其中公办1家、民办12家、公建民营18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累计建有391家。2022年,常熟市为1624名残疾人员发放231.6万元纯农人员缴费财政补贴。

人居环境

2022年,常熟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8.9%,PM2.5平均浓度26.3微克/立方米。常熟市17个水环境主要考核断面中,达到2022年考核目标的断面比例为100%,达到或优于II类水质断面有16个,占94.1%;国、省考断面中,昆承湖湖心断面水质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其余断面均达到或优于II类水质。国省考重点断面优于Ⅲ类水的比例达到93.3%,长江干流常熟段水质达到二类水标准;城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为99.2%,99.5%;全年完成12千米互联互通管网、30千米污水主管网,消除直排口200个、整治工业企业排水215家。2022年,常熟市共完成造林面积1100亩,累计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37场,参与人数1300余人,共种植杉树、榉树、黄山栾树等各类乡土乔灌木7000余株,面积120余亩。

交通

综述

常熟市是江苏省“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地处苏浙沪三省市地域相连、经济相融、人缘相亲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是中国第一个启动高架建设的县级市,形成公路、铁路、水路多种运输方式融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公路

至2020年末,常熟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418千米,其中高速公路82千米,一级公路326千米,二级公路719千米,三级公路563千米,四级公路728千米。至2021年末,常熟市城区路网总长已达819.61千米,道路面积为1696.95万平方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9.49平方米。

常熟市主要高速公路有沈海高速、常台高速、常合高速、常嘉高速等。其中沈海高速公路境内长20千米,双向6车道,有常熟经济开发区1个出口,通往常熟城区和太仓方向;常台高速公路境内长22千米,双向4车道,有董浜、常熟和沙家浜3个出口,董浜出口前往梅李和支塘方向,常熟出口前往常熟城区和上海方向,沙家浜出口前往太仓、无锡和常熟城区方向。另有204国道过境,境内长42.7千米,双向4车道,通向太仓、张家港。224、227、338、342等省道过境。

截至2020年末,常熟市有一级汽车客运站汽车客运站、长途汽车客运站等2个、四级汽车客运站3个、乡镇客运站10个;开设客运班线135条,其中省际班线79条、市际班线49条、县际班线7条。

铁路

截至2020年底,常熟市铁路运营里程38千米。常熟市主要铁路线路有沪苏通铁路、南沿江城际铁路。2020年7月1日,沪苏通铁路开通运营,常熟站同步投入使用,常熟市进入高铁时代。南沿江城际铁路自南京枢纽南京南站引出,止于太仓市,正线全长278.53千米,设计时速350千米,常熟段全长38.11千米。

常熟市

常熟站是通沪铁路和南沿江城际铁路并站站点,总面积约为1.9万平方米,总规模为3台8线。自2020年7月1日投入使用一年来常熟站总发送旅客63.65万人,日均发送3459人;至2020年底,常熟站每日发车101列,与上海市、江苏省等15省(市、自治区)142个车站实现直达。

航空

常熟市境内无机场。航空出行主要依托周边的上海虹桥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无锡苏南国际机场。常熟汽车客运集团已开通周边机场专线班车,至上海虹桥机场每天10班、浦东机场每天6班。

航运

常熟市境内通航河道有60条,总长529.5千米,其中望虞河、申张线、常浒河、苏虞线为五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500吨级船舶;盐铁塘、澄虞线、锡虞线为六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100吨级船舶;白茆塘、苏虞东线、七浦塘、七鲇线为七级航道,最大通航能力为50吨级船舶。常熟港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是中国十大内河港之一。2022年,常熟港货物吞吐量达6352万吨。

公共交通

常熟市构建了城市、城乡、镇村三级公交网络。截至2020年,常熟市共有公交营运车辆1238辆,其中公交城乡干线营运车辆385辆、镇村公交147辆。至2021年1月,常熟市运营公交线路达44条。截至2022年12月,常熟市拥有巡游出租车约780辆,网约运营车辆超过1000辆。

人文

综述

常熟市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3000年文明史、1700年建城史。常熟市也是“古琴艺术之乡”,虞山琴派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白茆山歌、徐市灯谜等。举办的文化节有江南文化节、沙家浜旅游节等。地方特色美食有叫花鸡、常熟蒸菜等。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常熟市建档的各级保护单位共17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常熟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7处。

常熟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单位名称

年代

类别

详细地址

级别及批次

䌽衣堂

古建筑

江苏省常熟市

国保第四批(1996年)

崇教兴福寺塔

古建筑

江苏省常熟市

国保第六批(2006年)

赵用贤宅

古建筑

江苏省常熟市

国保第六批(2006年)

聚沙塔

古建筑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

国保第七批(2013年)

燕园

古建筑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

国保第七批(2013年)

常熟言子祠

古建筑

江苏省常熟市

国保第八批(2019年)

参考来源:

  • 崇教兴福寺塔

崇教兴福寺塔,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是一座方塔,高九级,由砖壁木檐楼阁式结构构成。该塔为单筒式结构,逐层递收,总高67.14米。塔体沿袭唐代方形楼阁式木塔形制,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的范例。崇教兴福寺塔在常熟市古建筑中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江苏省保存完好的宋塔之一,对于古代风水学、宗教学、宗教艺术学、宗教建筑学具有参考价值。该塔于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常熟市

  • 常熟言子祠

常熟言子祠是一座明代建筑,占地1008平方米,是祭祀孔子南方弟子言子的唯一专祠。言子祠最初名为吴公子游祠,是知县孙应时建于南宋庆元三年(1197年)。后来在端平三年(1236年),知县王爚将言子祠迁至文庙之后,使其纳入文庙建筑序列中。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言子祠重建于文庙东侧,弘治十三年(1500年)再次进行重修。同治十一年(1872年),两江总督曾国藩进行了修缮。现存的言子祠有三进,包括祠门、仪门和享殿。享殿为方三间单檐歇山顶,面阔和进深约为10米,构架采用四架梁接前后乳栿四柱八架椽,月梁造成圆形,柱子采用楠木制成,粗犷而精致。1982年,常熟言子祠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第三批。2019年又被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常熟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1年,常熟市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17项,包括国家级2项,省级21项和苏州级39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5个、苏州市历史文化名镇2个、苏州市历史名村1个;有陆瑞英和朱晞2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10人,有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4人。

常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名称

级别

项目类别

公布时间/批次

白茆山歌

国家级

传统音乐

2006年(第一批)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

国家级

传统音乐

2008年(第二批)

谜语(海虞谜语)

省级

民间文学

2009年(第二批)

十番音乐扩展(辛庄十番音乐)

省级

传统音乐

2009年(第二批)

花鼓扩展(浒浦花鼓)

省级

传统舞蹈

2009年(第二批)

虞山派篆刻艺术

省级

传统美术

2009年(第二批)

常熟叫化鸡制作技艺

省级

传统技艺

2009年(第二批)

酿造酒酿造技艺(王四桂花酒)扩展

省级

传统技艺

2011年(第三批)

苏南水乡婚俗

省级

民俗

2011年(第三批)

湖甸龙舟会

省级

民俗

2011年(第三批)

虞山三月三报娘恩

省级

民俗

2016年(第四批)

上鹞灯

省级

民俗

2016年(第四批)

参考来源:

  • 虞山琴派

虞山琴派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作为古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二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明末清初,严天池开创了虞山琴派,徐青山进行了拓展。严天池创立了“清微淡远、博大和平”的琴曲风格,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琴社——虞山琴社。近代,吴景略等虞山派古琴大师为古琴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虞山琴派代表曲目有《清夜吟》《胶膝吟》《古交吟》等。虞山琴派不仅催生影响了广陵琴派、梅庵琴派以至日本古琴音乐,同时也深深影响了岭南派、闽派和川派等流派的审美思想。2008年,古琴艺术(虞山琴派)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白茆山歌

白茆山歌是常熟市境内流传于白茆塘流域的一种山歌。它包含了劳动歌、地名歌、历史传说歌和情歌等多种类型。这类山歌多以三句头和四句头的短歌形式出现,也有一些长达几十句甚至几百句的叙事长歌。白茆山歌的曲调丰富,旋律典雅古朴,有许多不同的曲调,如大山歌、小山歌、四句头等。其中,“三邀三环”是白茆山歌的特色曲调。白茆山歌在白茆历史上一直有着传统,人们常在白茆塘两岸举行山歌会,比赛唱歌。20世纪50年代,当地政府举办了数次万人赛歌会。学唱山歌成为了白茆人民的一种风尚。2006年,白茆山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俗节庆

常熟市在传统节日时有不少当地习俗。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在这一天,人们会享用特别做成的早餐糕团汤或团圆面,晚上早早就寝。初二时,常熟人会和亲友互相拜年祝贺。初五是迎财神的日子,商家会吃迎财神酒,而老百姓会包兜财馄饨。元宵节,除了吃汤团外,而境内东乡一带的习俗是做茧团和挂鹞灯。农历三月三,人们会结社上虞山拜香报娘恩。清明节时,人们会做青团作为点心。立夏时,人们会用草头摊面衣,吃咸鸭蛋,并称体重。端午节,有谚语说“吃了端午粽,衣帽都人笼”,人们会在门口悬挂艾草、蒲草和蒜,用雄黄涂抹孩童的耳鼻部位,并在他们额头上书写“王”字。夏至时,人们会煮糯米粥,里面掺入小麦、赤豆、蚕豆、玉米、红枣和糖。中秋节,人们会相互赠送月饼,各家还会备鲜菱、藕和糖烧芋艿。重阳节,市场上会出售重阳糕,人们会插上五彩小纸旗。除夕,吃年夜饭,饭菜里会放入黄豆和荸荠,而菜肴中会备有“长庚菜”(青菜)和“如意菜”(黄豆芽)。

饮食

常熟市地方特色美食有桂茶栗子、支塘酒酿饼、莲子血糯饭、叫花鸡、蕈油面、爆炒黄鳝、常熟蒸菜等。

  • 叫化鸡

叫化鸡是常熟传统名菜,因其独特的烹调方法而得名。相传古代有一位叫化子,得到一只活鸡,但没有炊具和调料。于是他将鸡宰杀后去内脏,涂上泥巴,放入火堆煨烤。当泥壳干燥后,他剥去泥壳,食用毛随壳脱落的鸡肉。闻香味后,这种味道与众不同的煨鸡在乡里传开。后来,常熟山景园菜馆的厨师朱阿二据此传说,选择三黄鸡,除去内脏,涂上佐料,再用鲜肉、虾仁、鸡肫、香料等配料填入鸡肚,用荷叶和高温纸扎紧,涂上黄泥后煨烤至熟。

常熟市

  • 常熟蒸菜

常熟蒸菜是一种特色烹饪技艺,最早起源于东乡农村,后来在常熟市迅速流行开来。常熟蒸菜采用干蒸、清蒸、粉蒸等蒸法,还能根据季节推出近200种应时蒸菜。这种烹饪方法保持了食材的原汁原味和造型,不仅不流失营养,还受到广大食客的喜爱,成为常熟本帮菜的招牌菜之一。

常熟市

地方特产

常熟市地方特产有熟阳澄湖大闸蟹、常熟桂花酒、虞山绿茶、桂花栗子等。

  • 常熟阳澄湖大闸蟹

常熟阳澄湖大闸蟹有壳青、肚白、毛黄、爪金的特点,蟹肉质鲜嫩、脂厚膏盈,蟹黄常形成块状。农历九月食雌蟹。食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清蒸、水煮、酒醉、油炸、炖面等,每种方法都有独特的风味。

常熟市

  • 常熟桂花酒

常熟桂花酒,又称王四桂花酒,是常熟市地方特产。常熟桂花酒采用了本地酿制工艺,用料精细,工序复杂,所有原材料都来自当地。一般而言,这种酒要陈伏三年以上才能供应。酿成的桂花酒呈琥珀色,晶莹透明,口感香醇,酒度较低。喝起来有桂花的香气,微甜可口。

常熟市

  • 虞山绿茶

虞山绿茶是常熟地方名茶。常熟市虞山(古称乌目山)茶树种植始于明清时期。在民国时期,虞山祖师庙后和兴福寺两侧的山地都有茶树种植。虞山茶场引进了闽、浙、皖地的茶苗,最初种植于山麓平地,后来扩展到山坡和山脊。每年清明至谷雨期间采摘嫩芽,制成高品质的绿茶,其中最珍贵的有“剑毫”、“茗毫”和“计毫”,被称为“乌目三毫”。此外,还有用白叶茶树新生叶片制作的稀有茶叶,如“剑门太白”和“虞山白茶”。虞山绿茶具有浓郁的香气、绿色的汤色和醇厚的口感。

常熟市

名镇名村

截至2021年,常熟市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家浜镇和古里镇2个、省级以上传统村落碧溪街道李袁村等5个,苏州市历史文化名镇2个,苏州市历史名村1个。

  • 古里镇

古里镇位于江苏省常熟市境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太湖流域,总面积96.46平方千米。主要景点有古里红豆山庄景区、铁琴铜剑楼。铁琴铜剑楼坐落于古里镇西街,是清清朝中国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古里镇还流传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茆山歌。

常熟市

  • 沙家浜镇

沙家浜镇位于常熟市东南角。沙家浜以历史文化、水产特色、工业和红色旅游为特色。沙家浜镇在明清时期形成市集,清宣统二年(1910年)始有乡建置。沙家浜镇是具有革命传统的乡镇,有革命先烈43人,在抗日战争期间,成为苏、常、太抗日游击根据地的中心,中共江南特委、苏常太公署和苏州县政府的驻地,也是新四军后方医院、新江抗的诞生地。沙家浜镇先后获得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休闲服装名镇等荣誉称号。

常熟市

常熟市

常熟市

地方象征

  • 市树

常熟市市树是红枫。红枫(学名:Acer palmatum'Atropurpureum'(Van Houtte) Schwerim)槭树科槭属落叶小乔木,也被称为红叶鸡爪槭或紫叶鸡爪槭。树高为2~4米。花期在4月至5月,果实成熟期在10月。红枫的形态特征独特,树形美观,是常熟城市景观中重要的一部分。

常熟市

  • 市花

常熟市市花是腊梅。腊梅(学名:Chimonanthus praecox(L.) Link),落叶灌木,叶子呈对生排列,椭圆形。腊梅的花是两性的,密集地生长在枝上,每朵花都散发着芳香的香气。腊梅的花期从12月持续到次年2月,果实成熟期在7月。

常熟市

风景名胜

综述

常熟市是长三角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城市。截至2023年1月,常熟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5家,其中AAAAA级旅游景区1家,AAAA级旅游景区3家,AAA级旅游景区1家。

常熟市A级景区

景区名称

等级

地址

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

AAAAA

常熟市尚湖环湖南路、沙家浜镇

常熟方塔古迹名胜区

AAAA

苏州市常熟市方塔园

常熟蒋巷乡村旅游景区

AAAA

常熟市蒋巷村

常熟市梅李聚沙园

AAAA

常熟梅李镇梅东路28号

常熟古里红豆山庄

AAA

常熟市古里镇红杨路和金桂路交汇处西200米

参考来源:

主要景点

  • 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

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位于常熟市城区西部,总面积42平方千米,由虞山森林公园、尚湖两部分组成。虞山森林面积126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是中国首批国家级森林公园。景区有辛峰、兴福、剑门、宝岩、三峰等游览区。尚湖是中国首批城市湿地公园之一。湖面积800公顷,水质清澈,与虞山交相辉映。湖内有荷香洲、钓鱼渚、鸣禽洲等七个洲岛,形成独特的景观。景区设有人文景观和游乐项目,其中春季的牡丹花会是传统节庆活动之一。2013年,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常熟市

常熟市

  • 常熟方塔古迹名胜区

常熟方塔古迹名胜区是位于常熟古城东端的一个景区,紧邻方塔街商业街。该景区是在宋代古迹旧址上新建的一个古典式园林。景区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因园内有方塔而得名。方塔建于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是古城常熟的标志性建筑。塔身是方形的,共九层,采用砖木结构阁式。登塔可以欣赏到古城的风貌。方塔与宋代的古井和古银杏并称为“园中三宝”。整个景区的建筑都是仿宋形制,充满了皇家园林的气氛,同时也运用了江南园林特有的曲折多变的手法。景区还设有常熟市碑刻博物馆和常熟名人馆,其中包括了500多米的碑刻长廊和一些建筑物。2007年,常熟方塔古迹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常熟市

  • 常熟市梅李聚沙园

常熟市梅李聚沙园位于常熟市梅李中心镇区东侧,占地面积6.4万平方米。园内有亭台水榭,古木参天,绿树成荫。园内有屏山听泉、聚沙塔影、古木清风等景点。此外,还有名家碑刻回廊、名胜古迹展厅、常熟人民武装纪念碑等。景区内设有评弹书场、茶座、儿童游乐园等休闲场所。2015年,常熟市梅李聚沙园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常熟市

对外交流

序号

城市名

缔结情况

1

日本绫部市

1989年5月12日,常熟市与绫部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关系

2

日本萨摩川内市

1991年7月26日,常熟市与萨摩川内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关系

3

澳大利亚汤斯维尔市

1995年4月30日,常熟市与汤斯维尔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关系

4

美国惠蒂尔市

1995年5月12日,常熟市与惠蒂尔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关系

5

法国布莱斯特市

1996年7月16日,常熟市与布莱斯特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关系

6

加拿大本拿比市

2009年7月20日,常熟市与本拿比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关系

7

摩洛哥索维拉市

2013年5月20日,常熟市与索维拉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关系

8

韩国务安郡

2016年1月,常熟市与务安郡缔结为友好城市关系

参考来源:

著名人物

人名

简述

吴历

(1632~1718)

原名启历,字渔山,常熟人,清代画家、诗人和传教士。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成为中国籍主教授于神品的三位中国籍司铎之一。在随后的30年中,他在上海、嘉定等地传教,最终在上海去世。著有《墨井诗钞》《三巴集》《墨井画跋》等

汪应铨

(生卒年不详)

字杜林,清代常熟人。为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值南书房。清雍正元年(1723年),罢官后于钟山书院授课。著有《容安斋诗集》《闲绿斋文稿》

翁同龢

(1830~1904年)

字声甫,号叔平,又号瓶庐,晚号松禅。常熟人。清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清光绪元年(1875年)授读毓庆宫,为两朝帝师30年。历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两入军机,兼总理各国事务。著有《瓶庐诗稿》《翁文恭公日记》等作品

吴景略

(1907~1988年)

原名韬,以字行,晚号缦叟,常熟人,音乐家。曾主持虞琴社社务达17年。195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授。曾当选为全国文联委员。作有古琴曲《胜利操》《新疆好》等,编有《七弦琴教材》

王淦昌

(1907~1998年)

支塘镇人,物理学家。曾赴德国柏林大学深造,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任教于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后担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核物理学会理事长等职,为第三届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曾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研制和地下核试验工作。1999年被追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城市荣誉

常熟市城市荣誉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参考来源

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

1986年12月8日

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7年10月27日

全国双拥模范城

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

2020年10月

全国文明城市

中央文明办

2020年11月

2021年国家卫生城市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2022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