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赤卫队》(英语:The Red Guards on Honghu Lake)是由谢添、陈方千、徐枫联合执导,张敬安、梅少山编剧,王玉珍、夏奎斌、谢添等演员主演的战争电影。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洪湖赤卫队的:影片剧情、演员与角色、影片制作、影片亮点、获奖记录、评价与反响、网站评分等介绍

中文名

洪湖赤卫队

英文名

The Red Guards on Honghu Lake.

语言

汉语普通话

影片片长

112分钟

获得奖项

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

导演

谢添、陈方千、徐枫

主演

王玉珍、夏奎斌、傅凌、谢添、陈仁萱

编剧

张敬安、梅少山

摄影

钱江、陈国梁

剪辑

朱小勤

化妆

张兢

美术

俞翼如、晓滨

配乐

张敬安、欧阳谦叔

录音

吕宪昌、张家克

制片公司

北京电影制片厂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内地

上映时间

1961年

简介

影片根据湖北省实验歌剧团同名歌剧改编,故事发生于1930年夏天,在红军开辟新区之际,洪湖地区彭家墩的土豪彭霸天勾结国民党保安团妄想卷土重来,洪湖赤卫队党支部书记韩英和大队长刘闯联合打入保安团的地下党员张副官英勇抗击,一起为保卫洪湖革命根据地而斗争。

《洪湖赤卫队》于1961年春节在中国公映,很快风靡大江南北。1962年,《洪湖赤卫队》获得第一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音乐奖。

影片剧情

彭霸天(陈金鹏 饰)联合国军在彭家墩为非作歹,百姓苦不堪言,只好向洪湖赤卫队求助。

洪湖赤卫队

洪湖赤卫队大队长刘闯(夏奎斌 饰)听闻,立刻就要率队去抗击敌人,但被党支部书记韩英(王玉珍 饰)阻拦。韩英认为,大家应该先保存实力,不应该鲁莽行事,要先按照县委的指示,先行撤退。韩英成功说服刘闯,并托付胡子爹(周森冠 饰)传递情报。

赤卫队撤退后,彭霸天大摆寿宴庆祝。宴会中,潜伏在国军的地下党员张副官(谢添 饰)趁机给胡子爹送上情报。依靠这份情报,韩英率领赤卫队用调虎离山之计成功夺取了彭霸天的枪支武器,为抗击胜利奠定了基础。

洪湖赤卫队

彭霸天因此大怒,他计划佯装从县城撤退,想要引出赤卫队一网打尽。韩英识破他的阴谋,彭霸天只好转而挟持村民,要挟他们说出赤卫队的行踪。彭霸天威胁不交代赤卫队的行踪,就杀死全部村民,村民们誓死不从。韩英现身救下村民,她自己被彭霸天抓回去囚禁起来。彭霸天对韩英软硬兼施,还抓了她的母亲(刘淑琪 饰)作为人质,希望从韩英口中得到洪湖赤卫队的下落。

韩英与母亲母女连心,谁都不肯低头。彭霸天只能依靠特务王金标(彭洪钧 饰)作内应,打算伏击赤卫队。张副官得知后不顾自身安危,及时救出了韩英,但他在救援过程中不幸中弹,牺牲了性命。

得救后的韩英回到赤卫队揭发了王金标,她率领赤卫队配合红军的攻势,对彭霸天的土匪和国军发起了反攻。大势已去的彭霸天派人抓住村民,想要鱼死网破,韩英及时赶到将其击毙,最终成功消灭了敌人,保卫住了洪湖革命根据地。

洪湖赤卫队

演员与角色

洪湖赤卫队韩英王玉珍饰党支部书记,遇事冷静沉着,有勇有谋,深受村民的爱戴和赤卫队队员的敬佩。洪湖赤卫队刘闯王柄彧饰洪湖赤卫队大队长,勇猛无畏,性格莽撞,在韩英的点拨下,理解了撤退的用意。在韩英被抓时,他展现出领导才能,没有冲动,而是带领着赤卫队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洪湖赤卫队张副官谢添饰潜伏在国军的地下党员,行事果断,为赤卫队提供了有用的情报,因解救韩英而英勇牺牲。洪湖赤卫队彭霸天陈金鹏饰彭家墩的恶霸首领,阴险狠辣,诡计多端。趁着红军的战略调动联合国军生事,最终被洪湖赤卫队打败。

影片制作

影片筹备

1960年1月,歌剧《洪湖赤卫队》在中南海紫光阁进行演出。

歌剧《洪湖赤卫队》是湖北省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剧目,作为中华民族的歌剧瑰宝,至今60多年来的演出达到了3000余场,足迹遍布中国的大江南北。

随着歌剧《洪湖赤卫队》的演出取得了巨大成功,将其改编成电影的计划也被提上日程。

选角过程

确定了以舞台原班人马为主后,汪洋却提出王玉珍因外貌问题不适合在银幕上扮演女主角韩英。

夏奎斌看了剧本就很喜欢刘闯这个角色,为了能够出演,他坚持5点起来练歌,最终成功拿下角色,并顺利出演电影版;扮演彭霸天的陈金鹏以前在戏班就是台柱,演出歌剧《洪湖赤卫队》时,他在休息时也不与人交谈,自己静坐体验角色,由于演得太精彩,他被认为是彭霸天的不二人选。电影上映后,他得到了“活彭霸天”的称呼。

拍摄花絮

片中的外景几乎全部实地拍摄,剧组专程开赴洪湖,在那里拍摄了大概一个月时间。湖北有关方面对剧组的拍摄提供了大力支持,原来限于舞台空间的动作场面,都得到了波澜壮阔的直观呈现。

《洪湖赤卫队》于1960年开拍。拍摄的时候恰逢三年困难时期,粮食十分紧张。剧组去了北京后,湖北的粮票没法使用,又因为天气寒冷,拍摄条件非常艰苦。一众演员都越发消瘦,但夏奎斌为了演出刘闯的勇猛,向导演建议在嘴巴里塞棉花,让腮帮子鼓起来,好让自己不会显得太瘦。

韩英的饰演者王玉珍却因为缺乏营养患上水肿导致越来越胖,剧组特别每天为她送上一小碟黄豆补充营养,好让她的病情缓解下来。

影片亮点

《洪湖赤卫队》的音乐既有地方曲调的精髓,又融合了歌剧的特色,其中《洪湖水,浪打浪》等多首曲目成为经典,为影片画龙点睛。

影片结合了电影和歌剧的特点,采用了新颖的艺术手法来表现思想内容。电影的视听表现手段及镜头灵活剪辑组接的特点得到充分运用,渲染气氛的同时也揭示了情感。比较典型的一段是韩英在狱中高歌《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她的歌声与芦苇的意象,还有赤卫队员的焦急组合了在一起。这不仅推动了剧情发展,而且进一步刻画了角色之间的紧密关系,也增加了艺术感染力。

与歌剧版相比,电影《洪湖赤卫队》不光保留了舞台表演中的核心唱段,更利用了电影可以实拍场景的优势,演员在真实的场景中,表演更为真实感人。

获奖记录

获奖年份

奖项名称

荻奖主体

结果

1962年

第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最佳音乐

《洪湖赤卫队》

获奖

评价与反响

评价

《洪湖赤卫队》通过刻画韩英、刘闯等英雄人物,激发了广大观众对祖国的热爱,认识到革命斗争的艰难。影片的画面优美动人,歌曲充满浓厚的民族色彩,从歌剧到电影都非常成功。——黎定华《电影艺术》

电影《洪湖赤卫队》的艺术魅力经受了时间的考验,悠扬的旋律、宽广的节奏、波澜壮阔的剧情是影片成功的法宝,电影中的很多场景至今仍流传甚广。——学习时报

王玉珍以真挚、深沉、精湛的演技,成功塑造了韩英的英雄形象,艺术地再现了老区人民质朴宽厚的品格和英勇善战的无私奉献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中国艺术报

经过编、导、演、摄等精心设计和协力合作,影片做到了环境和人物风格统一,唱、白、动作自然协调,从而在银幕上创造了优美音乐唱腔与自然形态景色及表演和谐融汇的崭新表现形式。——朱安平(昆仑策研究院)

反响

电影版《洪湖赤卫队》在1961年全国公映之后,很快在大江南北掀起了一股《洪湖赤卫队》热潮。电影成功促进了原版歌剧的再创作,截至“文革”前,歌剧《洪湖赤卫队》就已经创下了连演800场、场场爆满的纪录。至今,歌剧《洪湖赤卫队》在舞台上演出场次已达上千次,这在中国当代戏剧史上是不多见的。

网站评分

网站

评分

评价人数

豆瓣网

7.3分/10分

好于61%战争片

好于71%音乐片

3466人评价

1905电影网

7.5分/10分

1042人评分

时光网

7.2分/10分

202人评分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3年01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