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宁市,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辖的县级市,位于祖国新疆西北边陲,东连伊宁县,西邻霍城县,南濒伊犁河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隔河相望,北依科古尔琴山;现辖8个街道、2个镇、7个乡,市域行政辖区总面积为672.0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全市常住户籍人口为582744人(不含未落户常住人口)。

伊宁市地处天山支脉科谷尔琴山南麓、伊犁河谷盆地中央,拥有北部中低山、冲积—洪积扇、河谷阶地平原三种地貌单元,境内水源丰富,伊犁河从南沿由东向西蜿蜒流过,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战国至秦、汉初年,曾为塞人居地;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汉朝中央政府设西域都护府,西域归属中国版图,伊宁市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52年5月23日,从伊宁县析置伊宁市,伊宁市为中共伊犁区党委、伊犁地委和伊犁专员公署驻地;截至2022年末,伊宁市下辖8个街道、2个镇、7个乡。

2022年伊宁市实现生产总值350.24亿元,同比增长1.0%,位列伊犁州第一,三次产业结构为“3.4:33.4:63.2”,呈现“三二一”型发展态势。近年来,伊犁市以煤炭煤化工产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商贸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农牧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作为六大优势产业,其中,文化旅游是伊宁市的支柱产业。

由于历史上东西方文化、游牧和农耕文化、多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交汇,伊宁市形成了带有中原气息和欧亚风格的独特地域文化。截至2015年,全市共有212座宗教场所,以及20多种宗教派别,伊斯兰教是伊宁市最重要的信仰。伊宁市主要旅游景区有伊犁河核心区风景区、喀赞其民俗旅游景区和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等。2021年11月3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伊宁市的:名称来历、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著名人物、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伊宁市

面积

672.08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北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理位置

伊犁河谷盆地中央

地理坐标

43°55'0"N,81°19'0"E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行政类别

县级市

下辖地区

8个街道、2个镇、7个乡

行政区划代码

654002

人口

58万(2019年末)

语言

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汉语等

民族

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等40个民族

GDP

350.24亿元(2022年)

人均GDP

47309元(2019年)

著名景点

喀赞其民俗旅游景区、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等

邮政编码

835000

政府驻地

新华西路665号

电话区号

0999

机场

伊宁机场

名称来历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策妄阿拉布坦在伊犁河北岸建固勒扎都纲(金顶寺),故伊宁又称“固勒扎”。1914年,改称伊宁县。

历史沿革

先秦至秦汉

战国至秦、汉初年,曾为塞人居地。

汉建元三年(前138),张骞第一次通西域;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汉朝中央政府设西域都护府,西域归属中国版图,伊宁市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隋唐至宋元

嗣后至唐朝初年平定东、西突厥后,唐贞观二十三年(649)隶属于安西都护府,武则天长安二年(702)设北庭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北诸游牧部落;11世纪中叶,属喀喇汗王朝;南宋绍兴三年(1132),属西辽王朝;宝庆元年(1225)成吉思汗西征后分封诸子,伊犁河流域至帕米尔高原以南,史称察合台汗国,伊宁市隶属之;元至正七年(1347),察合台汗国分裂,秃黑鲁被拥立为汗,建立东察台汗国,伊宁市隶属之。

明至清

清西康九年(1670),蒙古准噶尔部称雄漠西,将其政治中心转移到伊犁河谷;清西康十八年(1679)伊宁成为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四部会宗之地;18世纪初,伊犁成为天山南北政治、经济中心,“西陲一大都会”;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策妄阿拉布坦在伊犁河北岸建固勒扎都纲(金顶寺),故伊宁又称“固勒扎”;1755年1月15日至6月23日,清政府以准噶尔内乱,派两路大军取伊犁,6月23日,伊犁平定;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政府在惠远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于1762~1780年在固勒扎先后修筑宁远城、惠宁城和熙春城;清同治十年(1871),宁远被沙俄侵占,于光绪七年(1881)回归祖国;清光绪二年(1876),左宗棠从兰州进驻肃州,部署收付新疆的计划;光绪十四年(1888),设宁远县;光绪二十二年,为伊塔道台驻地。

中华民国

1914年,改称伊宁县;1917年为伊犁道台驻地;1934年为伊犁屯垦使公署驻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5月,为中共伊犁地委和伊犁专员公署驻地,1952年5月23日,从伊宁县析置伊宁市,伊宁市为中共伊犁区党委、伊犁地委和伊犁专员公署驻地,1953年7月31日,伊宁市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市,1955年7月,改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市。1975年,州、地分设,伊犁州党政机关迁往奎屯市,伊宁市隶属伊犁地区管辖,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伊犁州党政机关迁回伊宁市,伊犁地区建制撤销,伊宁市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直辖市,1985年1月,恢复伊犁地区建制,伊宁市又归属伊犁地区管辖,2001年3月,伊犁地区建制再次撤销,伊宁市再次直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伊宁市为中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员会、州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伊犁军分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司令部等中央及自治区单位驻地。

2004年8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将伊宁县达达木图乡和潘津乡划归伊宁市托管;2011年6月,伊犁州奶牛场行政区域整体建制交由伊宁市管理;截至年底,全市有萨依布依街道、墩买里街道、伊犁河路街道、喀赞其街道、都来提巴格街道、琼科瑞克街道、艾兰木巴格街道、解放路街道8个街道办事处、巴彦岱镇、英也尔乡、汉宾乡、塔什科瑞克乡、喀尔墩乡、托格拉克乡、克伯克于孜乡、潘津乡、达达木图乡、园艺场8乡1镇,下辖54个行政村,98个社区居委会,托管奶牛场,实管园艺场。

地理

位置境域

伊宁市位于中国新疆西北边陲,地处伊犁河谷盆地中央,地处北纬43°50′—44°09′、东经80°04′—81°29′之间;东连伊宁县,西邻霍城县,南濒伊犁河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隔河相望,北依科古尔琴山;东西宽35.5千米,南北长52.08千米。

伊宁市

气候

伊宁市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在季节上,伊宁市春季气温不稳定,倒春寒每两年1次;夏季炎热,平原地区极端最高温度可达39℃~41℃;秋季温度下降快,由于北方冷空气活动加强,于9月上旬出现寒潮和霜冻,农作物易受害。伊宁市年均气温10.5℃,1月最冷年均12℃,7月最热年均22.8℃,海拔850~1500米的地带属内暖带(逆温层),以海拔900~1200米的浅山地带最明显,1月平均温度较平原地区高4℃以上,一般在11月初形成,次年3月上旬结束;年均降水量245.1毫米,无霜期190天,年均日照3080.8小时,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水土光热资源优势。

地质

伊宁市所在的伊犁河谷位于天山纬向构造带中国境内的西段,以东西向的挤压构造线为基本特征;天山纬向构造的巨型隆起,在本区分两支构造带:北支以博罗霍洛复背斜为主体,由下古生界线型、紧闭的向北倒转的裀皱构成核部,又由古生界的平缓对称褶皱成两翼,平面呈北西西向伸展,与北东向构造线交切的地方,形态略有改变;南支构造较为复杂,山脊一带是哈尔他乌复背斜的北翼,北邻加里东褶皱变质带,以深大断裂为界,呈南西西向展布;巩乃斯复向斜走向东西,轴线向斜翼部翘起,在东面南,北山汇处尖灭,复向斜翼部由上古生界的平缓褶皱组成,中部呈复背斜构造形态的阿吾热拉勒隆起和平缓的中、新生界组成伊犁凹陷、喀什凹陷等;此外还存在北东向挤压构造线,但其规模远小于东西构造,且分布零星,主要是由上古生界(少数中、新生界)组成的褶皱及断裂,并有海西晚期的花岗岩慢入在背斜的核部。

地形地貌

伊宁市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呈平坦下降趋势;地貌单元分为中低山地,冲洪积扇和河谷阶地,北部为中低山地,北高南低,海拔750米—2200米,有起伏的岗峦沟壑,占全市总面积的57.8%;南部为冲洪积扇和河谷阶地平原,由东北向西南倾斜,海拔580米—730米,地势平坦,属自流灌溉区;全市平均海拔1083米,其中城区平均海拔620米。

水文水利

水文

伊宁市地表水资源丰富,地表水径流主要有伊犁河、人民渠、北支干、团结渠、北山沟及10多处泉水等。伊犁河的主源特克斯河发源于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天山主峰汗腾格里峰北坡,在昭苏县西部流入中国,自西向东,穿过特克斯—昭苏盆地,在恰甫其海峡谷处折向北,出山口后与东支巩乃斯河汇合后为伊犁河,由东向西在雅马渡处接纳北支喀什河,其后又接纳了左右两岸众多小河,在三道河子水文站以下13.9千米处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最后注入巴尔喀什湖。伊犁河从本市南沿由东向西蜿蜒流过,在本市流程为35.3千米,在中国境内的流程150余千米,集水面积5万余平方千米,年平均径流量118.06亿立方米。

水利

人民渠水系是以喀什河为渠首的大型调水枢纽工程,引入总干渠后,分人民渠、团结渠和北支干渠,市境内流程分别为24.8千米、1千米和8千米,灌溉面积1.1万公顷,占全市灌溉面积的83%;年引用水量0.8亿立方米,全市的农田灌溉用水主要依赖这些灌渠供给。

2022年,新疆伊宁市续建和计划新建水利项目2个,总投资2.97亿元,计划完成投资7996万元。

土壤

伊宁市土壤有4个土类、7个亚类、5个土属、14个土种,主要类型有潮土、灌耕土,其他还有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亚高山草甸土、草甸土、沼泽土等土壤类型,其中潮土及灌耕土占全市土壤面积的绝大部分;灰钙土分布带热量条件好,无霜期较长,宜于种植多种作物,宜于冬麦区复播早熟作物;黑钙土肥力高,属温凉地带,宜于发展油料生产;栗钙土处于两个土壤类型之间;半荒漠、草原灰钙土构成伊宁市春秋草场,亚高山草甸土构成了夏草地,是牲畜度夏长膘的夏草场。

自然资源

水资源

伊宁市处于伊犁河谷北岸的二级阶地与冲积—洪积扇区前缘交界的部位,境内有十余条处泉水,80年代初测定年平均流量为6.587立方米/秒,年径流量为2.16亿立方米,年平均引用水量为0.42亿立方米,其余水汇流入伊犁河,测定其总长为48.38千米;地下水补给总量为3.463亿立方米,其中泉水排泄量为2.159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量为0.22亿立方米。当地下水位变幅为0.5米时,调节储量为0.845亿立方米,尚有0.239亿立方米未开采地下水排泄入伊犁河,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储量比较丰富。

土地资源

全市土地可划分为五级,一、二级地面积3.25万亩,占土壤普查总面积的11%;三,四级地面积22.8万亩,占77.3%;五,六级地面积2.4万亩,占8.1%。

植物资源

林种类型有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一般用材林、果树林、其他经济林等类型。经济林为平原人工林。果树林优势树种主要有苹果、梨、桃、红枣、杏、李子、葡萄、酸酶,其他经济林有桑树。主要木材种类有杨树、榆树、柳树、果木等。培育苗木种类有杨树、柳树、苹果树、杏树、桃树、槐树、杉树、松树、柏树等,观赏树种主要有榆叶梅、贴根海棠、丁香、枫树等,苗木种源有乡土树种、内地及南方高档观赏树种,常规造林苗林自给自足。

动物资源

牲畜种类有马、驴、牛、绵羊、山羊、猪等,家禽有鸡、鸭、鹅等,经济动物有天山马鹿、水貂、大白兔、麝鼠、旱獭等。

草场资源

伊宁市草场总面积8.53万公顷,可利用草场面积8.13万公顷。其中夏草场2.65万公顷,产草量12.75万吨,冬草场1.64万公顷,产草量1.72万吨,春秋草场4.23万公顷,产草量5.7万吨。市境内春秋草场分布在海拔700—3500米之间,春秋场载畜量9.9万只标准畜,其中夏草场12.24万标准畜,冬草场3.9万只标准畜,利用率88%;草场类型主要为半荒漠草原草地、草原草甸草地。

森林资源

伊宁市森林资源由平原人工林和伊犁河谷次生林构成。平原林地总面积4387.9公顷,其中人工林3438.23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78%,国家公益林959.67公顷,占22%;人工林资源主要集中在以灌溉为主的人工绿洲区,河谷次生林主要分布在伊犁河两岸滩涂地。

矿产资源

境内主要有煤、石油、金、银、铜、铁、镍、铅、锰、铀、云母、水晶、石棉、石膏等。

生物多样性

动物

伊宁市野生动物种类繁多,禽类有麻雀、猫头鹰、鹤等,蛇虫类有河蚌、四爪陆龟等;鱼类有鲤鱼、青黄鱼等。

植物

伊宁市拥有烟草、棉花、马莲草等烟草麻棉类,贝母、甘草、枸杞等中草药类、文竹、天竹等花类。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末,伊宁市下辖8个街道、2个镇、7个乡。伊宁市人民政府驻新华西路665号。

伊宁市行政区划

区划类别

下辖地区

街道

萨依布依街道、墩买里街道、伊犁河路街道、喀赞其街道、都来提巴格街道、琼库勒克街道、艾兰木巴格街道、解放路街道

巴彦岱镇、潘津

英也尔乡、汉宾乡、塔什库勒克乡、哈尔墩乡、托格拉克乡、克伯克于孜乡、达达木图乡,

参考资料:

政治

现任领导

中国共产党伊宁市委员会

书记

李伟

伊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台来提·吐尔逊

伊宁市人民政府

市长

哈米提·阿克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伊宁市委员会

主席

邹志刚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年7月29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19年末,伊宁市常住户籍人口582744人,其中城镇人口448187人,城镇化率为76.9%;户籍人口男女性别比为0.95:1;全年出生人数7068人,死亡人数2624人,迁入15252人,迁出8074人;全市人口出生率11.19‰,死亡率2.9‰,自然增长率8.21‰。

民族

伊宁市是新疆地区最为典型的多民族城市,各民族以大杂居小聚居为主要分布特点,城镇、农区多民族杂居,牧区民族成份相对单一。据伊宁市第七次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市拥有40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272323人、汉族215005人、哈萨克族28918人、回族43399人,蒙古族2730人,锡伯族5829人,乌孜别克族4903人,满族2200人,东乡族3301人;维、汉、哈、回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46.7%、36.9%、5%和7.4%。

语言

伊宁市有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锡伯、塔吉克等13个世居民族,其中,汉族、回族、满族使用汉语汉文,其他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部分民族有自己的文字。

维吾尔语

5世纪时,维吾尔人的祖先回鹘人用突厥文字来拼写自己的语言,后来接受了粟特文字,在此基础上形成回鹘文;到察合台汗国时代,回鹘人的语言在西域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行;由于受波斯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以阿拉伯文字母为基础的稳定的书面语言,即察合台语,最终形成维吾尔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维吾尔语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执行公务的法定通用语言。

哈萨克语

哈萨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现行哈萨克文字是20世纪初对察合台文进行改革后,形成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现代哈萨克文;20世纪60年代,哈萨克文被称作老文字,1965年,开始推广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哈萨克新文字,1982年又全面使用老文字;居伊犁河谷的黑宰部方言,是中国哈萨克标准书面用语。

宗教信仰

伊宁市地处中哈边境,民族宗教工作以“多”“少”“长”“大”“边”“贫”为六大特点;截至2015年,全市共有212座宗教场所,以及20多种宗教派别。

伊斯兰教是伊宁市最重要的信仰,伊斯兰教涉及一个少数民族和个别因族际通婚等原因成为穆斯林的汉族,信教人数超过城市总人口的半数以上;东正教是俄罗斯族的传统信仰;部分锡伯族和蒙古族等信仰萨满教或藏传佛教;其他宗教如佛道教、民间宗教、天主教、基督教等的信奉者主要是汉族。

经济

综述

伊宁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是伊犁河谷地区的经济中心,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新疆段的重要节点。近年来,伊犁市以煤炭煤化工产业、现代物流业、文化旅游业、商贸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农牧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作为六大优势产业。伊宁市作为北疆旅游集散中心,是新疆地区的交通节点和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节点,旅游业成为伊宁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022年伊宁市实现生产总值350.2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4:33.4:63.2,呈现“三二一”型发展态势。

第一产业

近年来,伊宁市坚持稳粮、强果、兴畜、促特色方针,不断调整产业结构。该市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大豆为主,发展蔬菜、花卉、水果、中药材等特色经济产业,特色水果主要有苹果、树上干杏、西梅、树莓等;畜牧业以饲养牛、猪、羊、马为主;渔业以鲤鱼、草鱼、鲢鱼、鳙鱼、黄辣丁等水产养殖为主,并且拓展出养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经营模式;伊宁市农特产品有花茶、熏马肠、鸵鸟蛋草等。

2022年全市实现地方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24.17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5.19亿,各乡镇(场)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温室大棚蔬菜、林果园艺等,全市拥有大棚面积11597亩;全市林业完成植树造林面积14200亩,其中,经济林5000亩、防护林854亩、用材林8346亩;全市牲畜年末存栏总头数27.12万头,牲畜出栏21.18万头;全市畜牧业产值78523万元;全年水产品产量2850吨,渔业产值3278万元。

第二产业

伊宁市第二产业以生物制造、煤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为优势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有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酒、饮料和精致茶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食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医药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等;新兴产业有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

2022年,伊宁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4.1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52.8亿元,重工业产值161.3亿元;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4.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225.48亿元。

第三产业

伊宁市已经有文化旅游业、现代物流业、商贸服务业等重点产业,其中,文化旅游业是伊宁市支柱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文化旅游方面,伊宁市形成了喀赞其、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伊犁河浪漫文化休闲、丝路之光旅游小镇和伊犁不夜城·丝路步行街夜游经济区组成的三大重点功能区,拥有六星街文旅融合、喀赞其景区石榴花展览馆、杨柳青街巷等多个文旅项目,2022年全年旅游接待人数934.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38亿元;现代物流方面,伊宁市统筹邮政、供销、快递、铁路、公路、航空等物流资源,构建市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拥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伊犁粮食物流产业园、大宗商品物流园等项目;商贸服务方面,伊宁市打造“互联网+社会服务”体系和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带动消费。

2022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9.33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80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5.82亿元,金融业增加值34.97亿元,房地产业增加值16.05亿元,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25.29亿元。

经济功能区

伊宁市主要有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中小微企业园三大工业园区。

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

伊宁边境经济合作区始建于1992年,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截至2022年末,辖区共注册各类企业1706家,已初步形成了现代煤电煤化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现代生物、新型建材等现代化产业发展格局,着力打造新天煤化工、苏拉宫两个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示范园区,2021年完成生产总值80.9亿元,2022年完成生产总值约95.5亿元。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伊宁园区发展定位是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和优势资源转化加工区,以生物医药、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绿色建筑为三大先导产业,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为三大主导产业;拥有川宁生物高端原料药、苏源生物阿斯巴甜等重点项目;2023年上半年伊宁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6.6亿元。

中小微企业园

中小微企业园以带动更多就业为目标,重点培育特色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引进更多“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发展、集群发展,构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协同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将其打造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孵化器”。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2年年末,全市地方共有学校88所,其中小学57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普通初中16所,九年一贯制8所,高中6所,在校生11.92万人,专任教师813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升入普通高中的升学率54%。

文化事业

2022年,伊宁市坚持“四馆一站”即图书馆、文化馆、汉家公主纪念馆、体育馆和乡镇(街道)文化站常态化免费开放。截至2023年2月,伊宁市图书馆已建成22个分馆、165个图书流动点、设立了7个对外服务窗口;伊宁市文化馆挂牌了22个文化馆分馆,每周活动人数达到2000多人,全年受益群众达10万余人次;伊宁市文化活动中心组建活动队伍共42支,每周参与活动人数达2000余人次,并提供5大类青少年学习艺术特长类的项目,每年培训总人数达到64000人次。

伊宁市主要博物馆

名称

地址

隶属关系

级别

伊犁州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犁州文化馆对面

国属

国家三级博物馆

伊犁·丝绸之路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

/

/

参考资料来源:

体育事业

截至2023年2月,全市共有体育场地202个,每个街道平均拥有晨晚练体育活动点5个以上,新建乡镇级农民健身工程9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个,村级农民健身工程46个,健身路径212条,“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和“农牧民体育健身工程”覆盖率达100%,市级单项体育协会19个,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体育组织覆盖率达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22年年末,全市辖区拥有卫生机构335个,其中医院卫生院40个,卫生机构床位数6740个,卫生技术人员数8539人。伊宁市主要卫生医疗机构有伊宁市人民医院(二级甲等)、伊宁市维吾尔医医院(二级甲等)等。

科技事业

截至2022年末,伊宁市共有注册商标9280件,其中驰名商标1件为“解忧公主薰衣草”,地理标志商标3件为伊犁苹果、伊犁蜂蜜、伊犁薰衣草,地理标志产品1件为伊犁薰衣草精油;2022年,全市共授权专利339件,其中发明专利15件、实用新型专利306件、外观设计专利18件,申请商标注册2350件,已注册成功1855件;申报建设自治区级星创天地2个,申报建设自治州级众创空间2个,自治州级“星创天地”2个,自治州级科技孵化器1个,全年为50余个科技创业机构和组织提供了创新创业专业化服务;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举办了伊宁市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伊犁州第8届创新创业大赛。

社会保障

2022年,全市共审核发放低保15383户23400人,累积资金14247.81万元;参加养老保险25.93万人,失业保险7.45万人,工伤保险9.06万人;累计发放临时救助、各类救助金及物资5463.14万元,救助人次达9.68万人次;累计发放企业社保补贴6694人2074.51万元,灵活就业及自主创业社保补贴3514人2254.68万元;组织开展培训5.3万人次,其中,职业技能培训7800人,高技能人才培训510人,新型学徒制培训209人,提供培训补贴支持1168.42万元;城镇新增就业1.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实现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5.08万人次。

人居环境

2022年,伊宁市优良天数313天,优良率85.8%,PM2.5平均浓度36μg/米³,PM10平均浓度为60μg/米³;千吨万人以上集中饮用水源水质控制在《地下水质量标准》三类水质标准以内,伊犁河流域伊宁市段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二类水质标准;建成城市公园绿地及街头小游园63个,完成村庄绿化15个,新增绿地面积4144亩,增加8处口袋公园,敷设以218线为重点的城乡排水管网46.7千米;完成城乡道路提级改造48.8千米,维修道路4.7万平方米,施划道路标线0.5万平方米,获得国家级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市称号;实施城市更新改造3985户、老旧小区改造135个小区440栋楼15269户,公共厕所等级达标率达100%、城市道路照明亮灯率达98%。

交通

综述

伊宁市自古以来就是祖国内地与中亚、西亚交通的咽喉之地,是“一带一路”倡议的西部桥头煲和连接中亚的重要枢纽之一;伊宁市以公路、铁路、民航为框架的开放性大交通格局已初步形成,使伊宁市成为承接东部沿海经济增长区和里海沿岸经济增长区连接互动非常重要的枢纽和桥梁。截至2023年2月,伊宁市中心城区道路网总里程达1078千米,建成区路网密度为5.2千米/平方千米。

公路

截至2023年2月,伊宁市中心城区道路网总里程达1078千米,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146.4千米,等级公路占比100%,辖区内乡镇三级公路通达率100%;连霍高速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上的重要交通大动脉,直通伊宁市和霍尔果斯市口岸;312国道经过上海、江苏、安徽、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8个省市自治区,贯通上海和霍尔果斯市口岸。2022年,全市公路客运量616.81万人次,公路货运量1201.15万吨。

航空

伊宁机场是新疆第三大城市机场,位于伊宁市北郊3.5千米处,距市中心5千米,是全国距离市区最近的机场;该机场飞行区等级为3c,可起降波音737—700型以下客机,客流量连续10年排在新疆前三;伊宁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成都、南京的直飞航线。

公共交通

截至2023年2月,伊宁市由国有公交集团公司运营全市公交线路,运营公交线路共30条,公交车辆共457辆,新能源公交车占比31%;全市城区及各乡镇建制村公交覆盖率达到100%,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与邻近的察布查尔县、可克达拉市开通了城际公交;完成城市主干道公交候车亭改造199个,设置安检、防撞400余个,安装驾乘隔离设施457个;公交实时动态监控系统安装使用率100%,大力推广伊宁“掌上公交”APP应用,推行银联卡、云闪付、支付宝等多元化支付方式。2022年,实现客运总量3639.17万人次。

人文

综述

伊宁市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37个民族在这里生活,而在历史上,伊宁市所属的伊犁是西域历史上东西方文化、游牧和农耕文化、多民族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交汇的典型地区,因此伊宁市形成了带有中原气息和欧亚风格的独特地域文化;红星街、前进街、六星街等历史遗迹,各民族的传统民居和金顶寺废址、陕西大寺、宣礼塔等多种宗教建筑遗迹,都是伊犁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汇和继承发展的重要体现。

饮食文化

伊宁市的饮食,肉类以牛羊肉为主,主食有以特色的馕为主,也有米饭面条等;伊宁市民族多元,其中的哈萨克等族饮食与畜产品肉、乳汁有关,用畜肉做烤肉、肉灌肠、炒肉片、煮肉等饮食,用乳汁制作各种饮料和食品;根据原材料,食物可以分为肉食品、粮食食品、乳制品和综合食品。

肉馕

伊宁市

馕是新疆各族群众喜爱的食品,肉馕使用肉、皮牙子(俗称洋葱)、面粉等常见食材经过煎炸焖煮制作而成,外表金黄酥脆,内里柔软醇香。

一把抓

伊宁市

一把抓,类似于新疆维吾尔族主食之一“帕尔木丁”(维吾尔族传统的风味食品,成马鞍形,皮酥脆,肉鲜嫩),属于新疆回民自己研发的新疆清真食品之一。

熏肉、马肠子

伊宁市

熏肉和马肠子是哈萨克族最具特色的传统肉制品之一,每年11月底和12月份,是哈萨克族牧民熏肉的旺季,他们在这个时候,挑选一些膘肥体壮的马、牛、羊宰杀后供过冬食用;为了使这些肉能够保存较长时间,他们采用了熏的方法,即先将肉剁成块,撒上盐,搭在木架上,四周是土块墙或用其他物品遮挡,下面用松枝柴来烟熏,直至熏干成熏肉。

马奶酒

伊宁市

马奶酒是哈萨克、蒙古等民族最喜欢的饮料,牧民们将刚挤下来的马奶装在牛皮制成的皮桶里,放进陈奶酒曲,置于保温处,使之发酵,每天用木杵搅动数次,几天过后,就成了略带咸酸、微喷酒香、清凉适口、沁人心脾的马奶子;马奶子虽然含酒精1.5-3度,但不易醉人。

传统节庆

穆斯林传统肉孜节

肉孜节是新疆信仰伊斯兰教的维吾尔、回、哈萨克、塔塔尔、塔吉克等世居民族的盛大节日之一;肉孜节又称“开斋节”,每个成年穆斯林在斋月(伊斯兰教历)必须封斋一个月,斋月结束后,穆斯林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按照维吾尔族的传统习俗,所有亲戚朋友都要在开斋节欢聚一堂、载歌载舞。

古尔邦节

中国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将古尔邦节音译为“库尔班节”,古尔邦节的时间在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过节前,牧区农区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把房舍打扫得干干净净,忙着精制节日糕点,节日清晨,穆斯林沐浴熏香,严整衣冠,到清真寺参加会礼;无论城市农村,都要在广场上举行盛大的麦西来甫歌舞集会,广场四周则布置色彩缤纷的伞棚、布棚、布帐、夹板房内铺设着各式各样的木桌、板车、地毯、毛毯、方巾,上面备有花式繁多的小吃甜点;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乌兹别克等民族在节日期间还举行叼羊、赛马、摔跤等比赛活动。

开斋节

开斋节是回族穆斯林俗称,即阿拉伯语“尔德·菲特勒”意译;伊斯兰教律规定,是日每个穆斯林成员(黎明前出生的婴儿也在内)必须捐献“三斤小麦”等价金钱,施舍给贫困穆斯林;是日清晨,清真寺举行“会礼”,参加者沐浴盛装,沿途高诵“大赞词”,有的地区选择一块广场举行万人会礼;会礼结束,照例举行“仪式”,互相握手祝贺“斋戒全美”,有助于增进彼此团结,消除往日芥蒂;游坟是会礼后的一项重要活动,群往墓园悼念亲人,虔诚向真主为亡者祈恕,尽生者告慰之意。

圣姑太节

希吉来历6月15日,是伊斯兰教五大杰出女性之一的法蒂玛的忌日,每年这一天,世界的各地的清真寺都会在举行祭祀活动,由阿訇宣讲“圣母”法蒂玛的懿德善行,提高穆斯林妇女的德行和修养,同时也为清真寺募集善款;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是广大阿拉伯国家所通用的历法,在我国被称为“回历”;法第玛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之女、什叶派穆斯林第一代伊玛目阿里之妻,加之其品行高尚、端庄贤淑,被广大穆斯林奉为“圣母”。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2月,全市已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24处,其中包括国家级5处、自治区级5处、自治州级6处和市级8处;还有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27处。

伊宁市主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分)

名称

等级

时代

类型

批次

伊犁将军府

国家级

石窟寺及石刻

第四批

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

国家级

民国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第六批

伊宁陕西大寺

国家级

古建筑

第七批

拜吐拉清真寺宣礼塔

国家级

古建筑

第七批

三区革命政府旧址

国家级

1944~1949年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第七批

资料来源:

伊宁陕西大寺

伊宁陕西大寺伊宁回族大寺位于伊宁市新华东路南侧(市人民医院对面),始建于1751年(乾隆十六年),是伊犁最早落成的清真寺之一,同时也是清代伊犁九城中最大的伊斯兰教清真寺。

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

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位于新疆伊犁州伊宁市人民公园内,始建于1948年,1949年夏竣工;三区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为一座典型的欧式建筑群,坐西向东。

拜吐拉清真寺宣礼塔

拜吐拉清真寺宣礼塔拜吐拉清真寺宣礼塔位于伊宁市新华东路,相传建于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是清政府直接拨款在伊犁修建的第一座伊斯兰教寺院;该寺占地面积约为1800平方米,由宣礼塔、礼拜殿、讲经堂组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伊宁市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3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4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1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7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08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个、州级传承基地2个、市级传承基地(传习点)5个;自治区级传统工艺振兴目录3项。

伊宁县非主要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部分)

名称

级别

类别

公布时间/批次

保护单位

恰克恰克

国家级

民间文学

第三批

伊宁市文化馆

维吾尔族民歌

国家级

传统音乐

第四批

伊宁市文化馆

俄罗斯族巴扬艺术

国家级

传统音乐

第五批

伊宁市文化馆

参考资料:

恰克恰克

维吾尔族“恰克恰克”,翻译成汉语为“笑话”,源于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习俗,是维吾尔族民间口头的一种讽刺文学形式,多在麦西莱甫、喜庆婚礼、朋友聚会、相互聊天、节庆假日等场合说趣;表演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传统的“拉提帕”,汉语意为“幽默故事”,即说趣者一个人为观众讲述短小精悍的幽默故事;另一种是说趣者之间的唇枪舌战,通过各种艺术手段达到“笑”的目的。

俄罗斯族巴扬艺术

伊宁市

巴扬属于手风琴的一种,由欧洲传入新疆与当地民族音乐相融合,成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与传统键盘式手风琴不同,巴扬的键盘是由一粒粒纽扣组成,呈蛇行排列,又称键钮式手风琴,它由于键钮的紧密排列,故右手可以在两个八度范围内轻松演奏,音域更宽,音色较键盘式手风琴音色更富金属性;左手键盘既可演奏键盘式手风琴的传统低音,还可通过自由低音转换装置切换演奏四个八度音高的自由低音,这种布局使得演奏者在演奏复杂曲目时限制相对减小,音色变得更加丰富。

建筑

伊宁市

伊宁市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通称为“伊犁民居”;传统伊犁民居多为“一”子型或曲尺型砖混结构形式的平屋顶,色彩上多采用白、蓝。赭石色来涂饰,整体感是冷,暖,明,暗对比鲜明,院落也因用地大小,分解为前院和后院,其庭院的功能分的更为清晰。。维吾尔族民居建筑中之各个房间一般均采取横向布局(极少以组团式布局的),房间布局由一明两暗三间房间组;为取得各室之间的联系又不致露天来往,故大都采用加建室外连廊的措施,连廊的布局丰富了维吾尔族民居的空间处理,与房间的不同组合和廊体特殊的装饰也丰富了民居造型,使其更具地方特征。

地方特产

伊宁蜂蜜

伊宁蜂蜜是中国新疆伊宁地区的特产,在新疆当地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产品之一,由于新疆伊宁的地理环境条件和饮食文化的不同,以及地方风土人情的差异,使得伊宁蜂蜜在新疆特产中独具一格。

伊犁白猪

伊宁市

伊犁白猪为肉脂兼用品种,具有体质结实、耐粗饲、抗严寒的优点,大多表现为被毛白色,毛较密而有光泽;平均体重215.85公斤,母猪平均体重158.87公斤,头长、宽比例在2倍左右,体长、头长比例为4倍左右;主要分布在伊宁、霍城、察布查尔等县市。

新疆贝母

伊宁市

新疆贝母,是一种与川贝、浙贝齐名的贵重中药材,其中包括:伊犁贝母、费尔干贝母、滩贝母等几个品种,统称为新疆贝母;除滩贝喜生于沙滩涯地外,其它三种贝母多生于山地草原及灌木丛下;伊贝主产于伊宁、霍城。

新疆鹅

伊宁市

新疆鹅俗称伊犁飞鹅、塔城飞鹅、灰鹅、草鹅、雁鹅,是我国唯一的一个灰雁驯化品种;鹅肉营养价值高,蛋白质、尼克酸含量高于鸡肉、鸭肉、牛肉,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赖氨酸等含量均高于鸡肉,鹅肥肝、血、胗等都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有的被制成医药产品;全疆存栏20万羽,年存栏6万羽,出栏15万羽,生产优质鹅肉约475吨,主要分布在伊犁河谷和塔城盆地。

风景名胜

综述

伊宁市风景秀美,历史底蕴浓厚,主要旅游景区(点)有伊犁河核心区风景区、极富民俗特色维吾尔民居一条街、喀赞其民俗旅游景区和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等。截至2023年,伊宁市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5个,国家AA级旅游景区1个。

伊宁市主要景区(部分)

等级

景区名称

AAAA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伊犁河风景区、六星街景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

AAA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城、丝路之光旅游小镇、紫苏丽人薰衣草创意产业园、林则徐纪念馆、伊犁河酒文化产业园

AA

喀尔墩乡东梁村“小巷情深“巷遒

参考资料:

重要景点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

伊宁市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位于伊宁市老城区,总面积约22.9平方千米,旅游区以展示伊犁维吾尔民俗风情为主,力求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的民居、民风、民情,旨在将其打造成一个集文化、民情于一体的原生态大型人文旅游景区,具有数百年历史的喀赞其,已成为新疆民族多元文化聚集的特色区域。

伊犁河风景区

伊宁市

伊犁河又称伊水、伊丽水等,位于伊宁市郊16千米处,它是新疆流量最大的内陆河,全长1500千米,自东向西在霍尔果斯河口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最终流入巴尔喀什湖;离伊宁河最近的河段处有著名的伊犁大桥,这里是拍摄落日的绝佳地点,“伊桥落日”已经成为摄影爱好者的良好题材。

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

伊宁市

六星街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的一个古老街区,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2010年,六星街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命名为历史文化街区;伊宁市六星街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约为0.7平方千米,由黎光街、工人街、赛里木街3条街道交错至中心广场向外辐射出6条主干道,把街区分成六个扇形小区域,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六边形街区,故被称为六星街。六星街有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回族、俄罗斯族等多个民族的居民聚局。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

伊宁市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创建于1993年8月,原名“伊犁地区博物馆”,馆址在市人民公园内的“三区革命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旧址”,2000年4月,州、地合并后改作今名,新馆占地面积8亩,位于飞机场路122号;博物馆藏有珍贵文物2700多件,藏品中有不少草原文物精品,大型的草原青铜器、鹿石,波马古墓金银器、丝织刺绣遗宝,以及草原石人、察合台银、铜币都非常地著名,一些文物珍品还参加过出国展出。

著名人物

人名

简述

段奕宏

1973年5月16日出生于新疆伊犁伊宁市,中国内地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2003年,凭借电影《二弟》获得印度新德里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雪克来提·扎克尔

男,维吾尔族,1953年8月生,新疆伊宁市人,1970年12月参加工作,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十九大代表。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

格拉吉钉欧斯满

塔塔尔族,新疆伊宁人。中共党员。研究员。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迎春序曲》,散文集《翻越冰山》,译作《毛泽东诗歌集》,译著《青春之歌》、《红楼梦》等

参考资料来源:

荣誉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参考来源

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

2019年

2020中国净水百佳县市

《小康》杂志社

2020年

2020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

《小康》杂志社

2020年

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

《小康》杂志社

2020年

“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示范市县村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21年2月1日

“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竞争力智库、中国经济导报社、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

2021年9月

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文化和旅游部

2021年11月03日

参考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