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市,别名勐卯,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下辖县级市,位于云南最西南,德宏州西南,东连国家级口岸畹叮、自治州首府芒市所在地潞西,北接省级口岸章凤,东南与缅甸主要对华口岸木姐市相依,西南和缅北重镇南坎相望。截至2022年9月,瑞丽市下辖3镇2乡1街道,全市总面积1020平方千米,国境线长169.8千米,常驻人口22.66万。市政府驻地瑞丽市新建路2号。

瑞丽全境地形平面似袋状,具宽谷盆地的特征,主要由一山一坝一江一河构成。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向西南倾斜。属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全年只分旱雨两季。瑞丽历史悠久,被誉为“傣族的摇篮"。公元前364年,傣族先民建立了勐卯古国。秦汉后属古哀牢地、永昌郡、大理腾越府,元代为麓川路辖区,明代为麓川平缅宣慰司辖境,清代为勐卯安抚司境城。明末清代设勐卯安抚司,民国初先后设勐卯弹压委员、勐卯行政委员,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设瑞丽设治局,与勐卯土司并存;1950年5月瑞丽和平解放,建立各民族民主联合政府;1952年设瑞丽县;1992年6月撤县设县级瑞丽市。

瑞丽市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是大中华经济圈、南亚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交汇点,是泛亚铁路西线的出境枢纽。瑞丽市以“四支柱五倍增一标杆”为发展目标,以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要产业,以边境贸易、玉石翡翠贸易和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此外,境内还发展了装备制造、电力冶炼、制糖加工等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摩托车和服装制造业、音响电子配件、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2022年瑞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3.1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4.2%,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0.7:12.1:77.2。此外,2020年,瑞丽市在云南129个县(市、区)人均GDP排名中,位列第14位。

瑞丽历史底蕴丰富,是“勐卯古国”“麓川王国”文化区域的活动中心,素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口岸明珠”等美誉。2006年5月,傣族孔雀舞和景颇族目瑙纵歌节同时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截至2023年2月,辖区内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06项,文保单位56处。此外,境内还有泼水节等极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截至2022年,瑞丽市国家A级旅游景(点)区主要有莫里热带雨林景区(AAAA)和一寨两国景区(AAAA)等5个。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瑞丽市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自然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瑞丽市

英文名

Ruili City

别名

勐卯

面积

1020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

地理位置

云南省最西南,德宏州西南

地理坐标

东经97°31′~98°02′和北纬23°38′~24°14′之间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云南省

所属市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行政类别

县级市

下辖地区

3镇2乡1街道

行政区划代码

533102

人口

22.66万(2021年常住人口)

方言

傣语、景颇语等

民族

汉族、傣族、景颇族等

GDP

153.18亿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36592元(城镇,2022年)

著名景点

瑞丽莫里热带雨林景区、独树成林、畹町边关文化园等

邮政编码

678600

政府驻地

瑞丽市新建路2号

电话区号

0692

设市时间

1992年6月

政府官方网站

https://www.rl.gov.cn/web/index.do

名称由来

瑞丽原称“勐卯”为傣语音译,即雾蒙蒙的地方。市名由瑞丽江名派生而来,据古籍记载:“令催备属查存前令拟议更改士名译音名称,并查有无更改之必要,以凭核办”的训令,瑞丽原名勐卯,为傣语译音,当在改之列。又载:“瑞丽勐卯与英缅甸系瑞丽江、分界,取此名称,乃保存历史,永垂不朽之意。”因之在1932年,改勐卯设治局名为瑞丽设治局。瑞丽作为行政区划名开始出现。195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瑞丽县。瑞丽原意为“金水”,后渐演变,雅化为吉祥、秀丽之意。从公元前425年在伊洛瓦底江东岸的达光建立达光王国开始,历经达光王国、果占壁王国、麓川王国三个历史阶段,共1900余年。

历史沿革

先秦

瑞丽,古称勐卯,历史悠久,是德宏开发最早的地区,是傣族先民的发祥地,被誉为“傣族的摇篮”。瑞丽地区在三、四千年前就有先民在这里生息、劳动。公元前364年,傣族先民就在今瑞丽江河谷建立了勐卯果占壁王国(勐卯国),揭开了瑞丽古史的篇章。

秦汉至南北朝

秦汉时,果占壁国属古哀牢地,西汉时属隽唐、不韦两县范围,东汉属永昌郡哀牢县。南北朝时,约在公元568年,相传天神之子根仑,根兰扶黄金之梯下降于瑞丽江谷道,分封七子于太公,勐养,勐拱等地,根兰则以瑞丽江为中心,在七世纪建立了“勐卯国”。

隋唐至宋元

唐代名“乐城”,属南诏国永昌节度管,宋代名“布茫甸”,隶大理腾冲府辖。元宪宗三年(公元1253年),蒙古军入云南取缔大理割据政权,中统初(公元1260年)勐卯归附,次年属金齿安抚司,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属西路安抚司,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属建宁路,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置麓川路军民总管府,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属金齿路宣抚司。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属大理金齿等处宣抚司。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属大理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元天历三年(公元1330)置麓川路军民总管府。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仍置平缅宣慰使司。

明清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置平缅宣慰使司,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改置平缅军民宣慰使司,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改置麓川平缅宣慰使司,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麓川地方政权覆灭后,废麓川平缅宣慰司,将勐卯划属陇川宣抚司管辖。

明太祖朱元璋平定云南之后,在“麓川”地区设置麓川平缅宣慰使司,并任命当地的部落首领为世袭宣慰使,实行“以夷制夷”的土司制度。作为中央统治麓川地区的代表力量,思氏家族在麓川百夷地区不断对外扩张。麓川思氏势力从元朝开始强大并不断的进行领土扩张,侵扰邻近地区,一直延续到明朝中期,直到其灭亡。洪武时期,中央王朝对思氏进行了讨伐,史称“定边之役”,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思氏的势力。永乐年间,明朝实行了“析麓川地”进一步分化了麓川思氏的势力范围。正统时期,经过地方军官几次失败的军事征缴后,明朝政府决定大力出兵,彻底消灭麓川思氏。明英宗分别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和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三次派王骥统帅大军,前往麓川剿灭思氏,史称“三征麓川”。王骥三征麓川,思氏势力被瓦解。自此,统治麓川百夷地区长达一百三十多年的思氏集团覆灭。

瑞丽市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置宣抚同如于此。公元1441-1448年“三征麓川”后,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建平麓城。

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改土酋长,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蛮莫安抚使思忠奔干崖,沐国公收之,改名珩忠,安插于勐卯,设勐卯安抚司,授珩忠为安抚使之职,后改宣抚司副使。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仍设勐卯安抚司,隶腾越厅。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萨戛历1140年),勐卯弄冒寨傣族卞章戛写成《黑勐沽勐》一书,记述了公元前424年至公元1778年间2200多年的古代勐卯及其附近地方史事;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勐卯司珩约法之子珩金法继位,司署由姐勒迁往勐卯城;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英国根据《中英北京条约》规定,拟租借勐卯三角地;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大理提督军门兼界务大臣刘万胜奉命至边划界时,英方拟修缅北公路,正式将天马、汉龙二关之勐卯三角地租与英人,租期25年,至民国14年止,年租金印洋2000盾,一半上交腾越厅,一半留勐卯土司;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十二月,中英官员在勐卯芒艾会案,议定涉及边塞赔偿目16条款及处理边案办法6条。

中华民国

民国初,在勐卯添设弹压委员,将遮放划入勐卯为一区,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改设勐卯行政委员会,遮放划出。改勐卯和陇川为一区,称勐陇行政委员。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将陇川划出,改为勐撒行政委员,将勐撒划入勐卯为一区,是时隶属滇西腾越道。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改瑞丽设治局,与勐卯土司并存,总属第一殖边督办。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日军侵入,设治局人员撤走,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日本投降,瑞丽光复,瑞丽设治局恢复驻弄岛,与勐卯土司并存。并存期间,“土流”相争剧烈,土司居地称雄,有时设治局形同虚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5月,瑞丽和平解放,设治局撤销,建立各民族民主联合政府。

1952年设瑞丽县;1953年7月起隶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区。1956年瑞丽改属德宏州,同年1月,中共瑞丽工委改为中国共产党瑞丽县委员会,同年5月,改瑞丽县各族人民政府为瑞丽县人民委员会;1958年11月30日,陇川、瑞丽合并为瑞丽县,12月1日正式合署办公,县府设勐卯镇;1959年11月1日,陇川、瑞丽分设,恢复原建制;1969年,瑞丽县随德宏州并入保山地区,1971年随州恢复属德宏州。

1980年12月,改瑞丽县革命委员会为瑞丽县人民政府;1987年7月,国务院批准瑞丽为国家一类口岸;1990年国务院批准瑞丽为旅游开放县;1992年6月9日,国务院决定瑞丽为中国沿边开放城市,实行沿海地区一些开放政策;6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瑞丽县,设立瑞丽市(县级),由原县辖行政区划改为市辖行政区划,为德宏州辖。

1999年2月8日,国务院决定撤销畹町市,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瑞丽市,设立畹町经济开发区(副县级)。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瑞丽市地处云南省西部,德宏州西南部。位于东经97°31′~98°02′,北纬23°38′~24°14′之间。陆路距省会昆明752千米,距州府芒市103千米。西北、西南、东南三面与缅甸接壤,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69.8千米,全市面积1020平方千米。瑞丽城区距缅甸国家级口岸木姐4.5千米,距缅甸旅游城市南坎32千米,距缅甸水陆码头八莫138千米,距缅甸首都仰光981千米。

瑞丽市

气候

瑞丽市地处北回归线北侧,属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全年只分旱雨两季,气温高、湿度大,雨量多,具有夏长冬短、日照时间长、冬季多雾等特点。常年林木苍翠,四时花开,果结终年,旱季稍凉多雾,雨季较长湿热,基本无霜,在中国四季类型区划中,是典型的无四季区分之地。据1978-2005年气象数据,瑞丽年平均气温20.6℃,最热月平均气温24.8℃,最冷月平均气温13.3℃,极端低温1.4℃,出现在1979年1月11日,极端高温36.4℃,出现在1979年5月31日。年平均降雨量1445.9毫米,年内降水11月到次年3月雨量均少,从4月开始逐月增加,到7月雨量最多,8-10月雨量逐月减少。年均日照时数2326.1小时,年均相对湿度78%,霜日很少,无霜期较长,全年盛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0.9米/秒。年均空气优良率达99.2%以上。

地质

瑞丽江上游的浸蚀构造河谷盆地,属滇缅结晶杂岩带。其地质构造属艾滇地槽褶皱系的横断山地槽,褶皱带的一部分,构造较为复杂,褶皱断裂相当发育。盆地内于恕心大断裂之西的龙陵——端丽大断裂带。在整个地质构造发展过程中,断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盆地属于陇川——瑞丽复式背斜构造南部,王子村——南京里倒转背斜(东)南翼,轴向NE35°,轴长90千米,自北东而南西,至南京里成为正常背斜。(西)北翼倾角25°-43°(东)翼倾角40°,区内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断裂和褶皱基本沿NE向轴线延伸。大断带中岩石挤压剧烈,糜棱岩发育,推断可能为逆断层,次一的东西向及南北向断层规模小,一般为正断层,都切NE向主构造线和褶皱轴,并见它们切割了上第三系,故次断层多应属喜山期断层。

瑞丽市所在区域内大片分布着变质岩和岩浆岩,其中主要有黑云母长石片英岩,板岩、千板岩等,前者属于太古代,后者当属于震旦纪,它们构成了基底层,是本区内分布最广、最主要的岩层,尤其是前者,有些地方被花岗结晶岩、石英岩二者所穿插,缺少盖层,已见到的大致属于下生代的奥陶纪地层,它是一个相当稳定的地貌,应属于滇缅结晶的杂岩带。其南部与梯部高原带紧邻,属于横断山块、断带的拉萨——腾冲右凸的南部边缘,这里的片麻岩北面可与拉萨黑云母片麻岩、眼球状花岗片的麻岩连接,南面与摩若片麻岩连接,这一构造单元普遍受燕山运动干扰,本区也不例外,尤其是喜马拉雅运动承随着老的构造发生断岩和岩浆活动。位于南北的大断岩最为重要,它对地貌的发育与现在地貌形态的排列都起到了控制作用。

地形地貌

瑞丽全境地形平面似袋状,由高黎贡山西坡支脉北南向的王子树——南京里倒转背形成的结晶岩块断中山,瑞丽江莫里峡谷中山及其东南沿断层发育的新生代山间河谷盆地,两个相关地貌单元构成。地貌具宽谷盆地的特征,主要由一山一坝一江一河构成。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向西南倾斜,倾斜角10度左右。山系高黎贡山的南延支脉,山间河谷盆地依山而延伸,地形互相并列,由东北向西南走向。全市平均海拔1881米,最高点为户永山,海拔2019.7米,其次是营盘山,海拔1826米,市最低点为榕棒旺,海拔743.2米,相对高差1276米,山坝比例为3:1。瑞丽市山区面积768平方千米,占瑞丽全市总面积的75.29%,坝区面积252平方千米,占全市34.71%。1980年2月16日,国家天文台曾在营盘山设日全食观测点。

从地貌看,全市由高黎贡山余脉及山间盆地两部分组成,山坝各半,其结合部多丘陵台地,平坝上多沼泽、湖塘,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由于古瑞丽江改道,留下的低洼地形成星罗棋布的湖塘较多,有弄莫等大小不一的十余个湖塘。

水文水利

水文

  • 地表水

瑞丽市两侧有瑞丽江、南宛河环绕,夹一山一坝的地形平面,是云南省两个三面临边县市中的一个,具有一坝两国三城的特点。瑞丽市境内河流属伊洛瓦底江水系,主要为瑞丽江、南宛河和畹町河三条河流,其它支流较短,径流面积小。截至2022年,境内共有55条河流,2座重要湖泊,其中径流面积大于5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7条。瑞丽过境河流南碗河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域面积365.3平方千米,占瑞丽市总面积42.5%,产水量2.87亿立方米,瑞丽江及其支流流域面积494.7平方千米,占瑞丽市面积57.5%,产水量3.86亿立方米。

  • 地下水

瑞丽为德宏州中雨区,云南省西部多雨区,但因海拔低,年降雨量和德宏州邻县相比偏少,瑞丽市地下水径流量2.14亿立方米,平均地下径流深248.8毫米,占天然径流量的12%,其中南碗河径流量0.905亿立方米,平均地下径流深247.7毫米;瑞丽江流域地下水径流量1.235亿立方米,平均地下径流深249.6毫米,瑞丽市地下水径流深在100~500毫米之间,高值区在中部山区,从东北的户永山到西南的班岭附近为500毫米,从此区向东、西、南三面递减,低值区为东部、南部地区、瑞丽江沿岸,地下水径流深仅为100毫米。

水利

截至2019年1月,瑞丽境内中型水库有姐勒水库、芒林水库、勐卯水库;小一型、小二型水库8座,主要包括红石河、勐典、法坺、帕色、天鹅湖、弄弄、弄阳等。水库总面积约3400亩,池塘面积7500亩。瑞丽江干流上建有戛中水文站;一级支流芒市大河上建有木康、等戛两个基本水文站;一级支流南宛河上麻栗坝、陇川、瑞八桥三个基本水文站,瑞丽市境内有2个气象站的资料。

瑞丽市

土壤

根据成土自然条件,土壤形成过程及分布规律划分,共分6个土类,11个亚类,19个土层,34个土种,总面积1162781亩,水域23450亩,非生产用地106769亩。6个土类中,地带性土壤有黄壤,砖红壤性红壤,红壤三类,非地带性土壤有石灰土、草甸土、水稻土三类。

瑞丽市土壤分布表

土类

海拔

分布

特性

面积(亩)

占总面积比例(%)

地带性土壤

黄壤

1760~2019米

境内第一高山——勐卯镇勐力村的户永山和第二高山——勐秀、户育两乡交界处的营盘山一带的高山区

瑞丽所处位置最高的土壤,该土壤分布地带,年均气温14-15℃,雨雾多,日照少,年降雨量1900毫米,植被保存好,土壤裸露少,水土流失不重,土壤发育于粗粒结晶的花岗岩肥量较高

7506

0.46

红壤

1400~1760米

勐秀,户育两个山区乡

分布区年降雨量1600~1800毫米之间,年均气温15.4~17.09℃,成土母质为粗粒结晶岩,发育完整

123713

10.64

砖红壤性红壤

750~1400米

瑞丽市山区,半山区和盆缘低丘及5乡1镇

发育于泥质岩、变质岩、混合岩及粘土夹褐煤层的母质,盆地边缘的丘陵阶地,多发育于湖积母质,是随地壳上升而脱潜形成

862140

74.15

非地带性土壤

石灰土

勐卯镇芒令和勐力一带瑞丽江边,与畹町和潞西接壤部分

有机质,氮磷含量较高,钾肥偏低,偏碱

26447

2.27

草甸土

勐卯镇、姐相乡和弄岛镇所辖范围内

又名冲积土,发育于河流冲积物,主要在瑞丽江,南碗河及主要支流的河滩

11531

0.99

水稻土

745~1640米

/

由于耕作,土壤逐渐改变,以母土遗留属性形成了水稻土特有的理化性状和生产性能,土壤肥力普遍高

131444

11.31

统计时间:2023年2月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据2018年9月瑞丽市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全市主要地类有耕地17.5817万亩;园地19.5580万亩;林地84.0553万亩;草地1.1576万亩,瑞丽市无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二种地类;湿地0.2390万亩,瑞丽市涉及其中1个二级地类,即内陆滩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7443万亩;交通运输用地2.8822万亩,全市无轨道交通用地1个二级地类的分布;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978万亩,全市无湖泊水面及冰川及常年积雪2个二级地类的分布。截至2023年2月,瑞丽市土地总面积102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2.22万亩,其中水田11.35万亩,旱地10.88万亩。山区面积占80%,坝区面积占20%;有耕地面积22.45万亩,其中,水田11.68万亩,旱地10.78万亩;森林面积47603.5公顷,森林覆盖率达55.02%。

矿产资源

瑞丽市地处“潞西铜、铅、锌、铁、金、锡、钨矿带(Ⅳ5)”南端,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但地质勘查程度低。截至1996年,瑞丽境内矿藏资源,还未全面勘查,其矿物资源的种类和储量不甚清楚,初步已知的非金属矿藏煤矿,集中分布在勐秀乡勐典村附近,最厚层2.5米,最薄层仅几十厘米,初步估计蓄藏量在42万吨以上,为低灰高硫长焰煤,除煤、铁外,境内还发现石油、铅锌、绿柱石、独居石、宝石等矿,以及石灰石,窑泥、陶土等资源,其中石油已初步勘查。

截止2020年底,瑞丽市共发现各类矿产15种,占云南省已发现矿产157种的9.55%,占全州已发现矿种34种的44.12%。其中,第一类矿产有金、锰;第二类矿产有煤、地热、铁、硅藻土、花岗岩、大理岩、片麻岩、矿泉水;第三类矿产有建筑石料用灰岩、砖瓦用砂岩、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砖瓦用页岩。纳入储量统计库管理的矿产为煤。瑞丽市共发现大小矿床(点)97个,按矿床规模划分:均为小型;按勘查程度划分:达到勘探程度的3个(占3.09%)、详查程度的1个(占1.03%)、普查程度的93个(占95.88%)。其中,瑞丽市矿产资源主要以普通建筑用砂石、砖瓦用页岩及地热为主。普通建筑用砂石、页岩及地热保有资源储量大,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此外,优势矿产资源相对集中。建筑用砂石矿集中分布于勐秀、勐卯、畹町等乡(镇)。矿产集中分布,对集约经营、规模化开采极为有利;页岩矿主要分布于勐秀乡,且连片分布,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可观;地热资源是瑞丽市得天独厚一大优势资源,分布广、热量高。

瑞丽市主要矿产保有资源量表

矿种

单位

资源量

原煤万吨

48.7

地热

万立方米/年

498.0

矿石万吨

328.0

建筑石料用灰岩

矿石万立方米

1064.0

砖瓦用砂岩

矿石万立方米

67.8

建筑用砂

矿石万立方米

150.0

砖瓦用页岩

矿石万立方米

594.4

砖瓦用粘土

矿石万立方米

412.9

建筑用花岗岩

矿石万立方米

118.0

片麻岩

矿石万立方米

935.1

矿泉水

万立方米/年

2.0

统计时间:2020年末,参考资料:

水资源

瑞丽市境内水资源丰富,有自产水6.73亿立方米,过境水96.4亿立方米,水质较好。瑞丽全境水资源丰富,其总量为10313亿立方米,过境水量为964亿立方米,自产水量为673亿立方米(地表水为5亿立方米,地下水为173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为7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装机容量约25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3479%,水能开发潜能大。地下水资源分布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松散岩孔隙水,主要沿瑞丽江北侧组成的井级台地,宽3~4千米,面积约60平方千米,地下水大体垂直于瑞丽江运移。二是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出现于盆地边沿,伏于第四系之下的上第三系,地表水出露面积143平方千米,含水层覆盖部分埋深小于100米,地下水向盆地中部运移。三是基岩裂隙水,分布于山区寒武系的变质岩裂隙含水层,泉水出露较少,枯季地下径流模数1~3升/秒平方千米。其中具有开采价值的是埋藏较浅,水源丰富,水质较好的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碎屑岩裂隙孔隙水,其量为6132万吨/年。

森林资源

瑞丽市森林分为7个植被系、17个亚植被系、30个群系。截至2020年6月,瑞丽全市森林面积47603.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8.4%,林木绿化率达69.9%,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达840万立方米。分布呈垂直地带性特点明显。坝区分布有番龙眼、菠萝蜜、多头花、重阳木、八宝树、柚木、凤凰木、大榕树等典型热带树种。主要森林类型有热带山地雨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山地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和竹林。珍稀林材物种有滇桐、合欢木、滇楠、西南紫微,瑞丽山龙眼等数十种。

瑞丽市森林资源分布表

主要森林群落

海拔

分布

特点

水冬瓜林

1600米以上

勐力,户永山一带

干形高大通直,最大的高25米

南亚热带季风阔叶林

900米~1600米

南京里、户育、等嘎、勐秀、勐力等地

大部分是次生植被。典型的森林群落有栲类林、石砾、楠木、木荷、桦木

亚热带山地苔藓林

900米以下

低山河谷阶地

无完整森林群落,常见的乔木有云南石梓、马蹄果、栲类、红木荷等

统计时间:2023年2月,参考资料:

地热资源

瑞丽地热资源丰富、属高温地泉,分布范围广,地热流的生成条件好。瑞丽市地热资源蕴藏丰富,截至2020年末,全市有40余处地热井,拥有超深、高温地热井,最高水温达102℃,开发利用潜力大,预期在全市范围内新增地热(水)资源量约100万立方米。据部分地区调查,每深100米,水温增加3℃,最高层地高达334℃,天然热流量为腾冲热海的1/2,但地层热为腾冲热海2倍。从出露的温泉来看,最有代表性的是棒蚌孔雀泉,温度高达97℃,最低扎朵温泉,水温38℃,一般在60-70℃之间。把地热用于发电,一年发电量可达8000千瓦/年。

生物多样性

动物

瑞丽市根据西南林业大学组综合考察和德宏州林业局1999年12月调查工作,表明境内野生动物有:兽类97种,隶属9目,27科,69属。分别占全国兽类种数587种的16.52%,云南兽类种数300种的32.33%。约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10种,Ⅱ级重点保护动物14种,17种濒危兽。濒危兽中有10种为保护动物。在如此狭小的地域内,有这样繁多的兽类物种,在中国是少有的;约有鸟类18目,52科246种,145亚种,占中国鸟类总数的19.8%,占云南鸟类分布总数的31.1%。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二级保护鸟类43种,属于云南省级保护和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的有20种;约有两栖类动物共3目、9科,约43种,占全国种类的15.7%,占云南省记载种类的40.6%。其中,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有2种;爬行类共2目,11科,约61种,占全国种类的22.6,占云南省的40.6%,其中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云南省级保护动物3种,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的5种。此外,在瑞丽市瑞丽江流域中缅边境中方一侧,长期栖息着5种鹦鹉,均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瑞丽市

瑞丽市

植物

1977-2000年10月,德宏州高等植物调查组对瑞丽市高等植物进行调查,查明瑞丽市共有高等植物284科,943属,3733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45种,有云南石梓、四数木、山白兰、柚木、楠木、桢楠、苏铁和树蕨等,省级保护植物24种,珍稀林材物种有滇桐、合欢木和滇楠等数十种,这些珍稀植物多分布于自然保护区内,此外,还有微生物、绿肥、染料等多种资源。在云南“植物王国”录中,以瑞丽地名命名的植物有“瑞丽兰果树”、“瑞丽荷包果”和“瑞丽蒲桃”等24种,珍稀保护树种有华南苏铁银杏,秃杉和鹅掌秋等69种,还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

瑞丽市

瑞丽市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19年6月数据,瑞丽市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即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云南省铜壁关自然保护区

云南铜壁关省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86年3月20日,面积51650.5公顷,位于中国热带区域的最西部,德宏州瑞丽市西部,与缅甸接壤,纵跨盈江、陇川、瑞丽3市县,靠近印度的东阿萨姆,是中国唯一具有伊洛瓦底江水系热,带生物区系地区,区内热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主要保护对象为印缅季雨林及亚洲象、长臂猿。保护区内有着云南娑罗双、盈江龙脑香等标志性热带雨林植被,以及犀鸟等热带动物,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唯一的森林生态系统类别的自然保护区。

瑞丽市

自然灾害

瑞丽市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地震、干旱、风雹、病虫害等。瑞丽的降水主要集中在5-10月,累积雨占全年的88%,且逐月降雨分布不均,局部性大雨、暴雨突出,加之江河密集,水流含沙量大,河床变异突出及“一山一水一坝”的地貌特点,几乎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发生。瑞丽市干,湿两季分明,每年从11月开始转人干季,直至次年4月底,累积雨量只占全年的12%,加之回春快,春温高,风速大,蒸发旺盛。春旱明显,如雨季开始期推迟,则易出现春夏连旱。同时,瑞丽历史上曾发生过不少灾害性地震。风速达到每秒17米的8级以上大风,在瑞丽市坝区以3-5月份最多,也造成局部危害;由于瑞丽山不高,坡不陡,地势平坦开阔,所以降雹的次数与那些山高坡陡地势狭窄的地方比较,为数很少;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所致,瑞丽市病虫草害较多,据不完全调查,共564种,其中病害159种,虫害276种,草害105种,鱼敌24种,病害虫,动物56种,作物103种;虫害中,畜牧水产53种,作物223种,草害105种,这些病,虫、草害、绝大部分在热区,并具有一定危害性。2004年11月至2005年5月,瑞丽气温持续偏高,降水总量偏少。截至2005年6月9日降雨量仅占多年平均年雨量值的12%,5月30日高气温升至36.0℃,地表最高气温达67.9℃。干旱导致瑞丽大部分小河断流,大河流量均比历年同期偏少,库塘蓄水偏低,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瑞丽市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2月,瑞丽市下辖1街道,3镇,2乡,29个村委会,229个村民小组,283个自然村,1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市政府驻地瑞丽市新建路2号。

瑞丽市所辖区划

类型

数量

名称

3

畹町、弄岛、姐相

2

勐秀、户育

街道

1

勐卯

统计时间:2023年8月27日

政治

瑞丽市现任领导班子

部门/机构

职务

姓名

中国共产党瑞丽市委员会

书记

毛晓

瑞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排云祥

瑞丽市人民政府

市长

尚腊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丽市委员会

主席

散孟

统计时间:2023年8月25日

人口

人口数量

据瑞丽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市总人口(常住人口)为267638人。全市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46544人,占总人口的54.75%;女性人口为121094人,占总人口的45.25%,总人口性别比为121.02。0-14岁人口为48702人,占总人口的8.20%;15-59岁人口为195693人,占总人口的73.12%;60岁及以上人口为23243人,占总人口的8.6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4407人,占总人口的5.38%。截至2021年,瑞丽市常住人口数226639人。男性122513人,女性104126人。城镇人口174115人,农村人口52524人,出生率8.89%,死亡率7.80%,城镇化率76.82%,自然增长率1.09%。0-15岁47289人,16-59岁158649人,60岁及以上20658人,65岁及以上13613人。0-14岁41316人,15-59岁156000人。出生人数:2183人,出生率8.89%,死亡人数1915人,死亡率7.80%。

民族

瑞丽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县级市,居住着傣、景颇、德昂、傈僳等23个少数民族。其中傣、景颇、德昂、傈僳、阿昌为世居民族,其余为外来民族,大多数是1950年后陆续迁人的。截至2021年,瑞丽市五种少数民族合计:76321人,其中:傣族56882人,景颇族15455人,阿昌族951人,傈僳族1230人,德昂族1803。

由于历史、自然条件和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原因,形成“傣近水住坝,德昂住半坡,景颇、傈僳住山顶,汉族杂居”的居住状况。傣族和德昂族,是瑞丽的土著民族,较晚迁入瑞丽的是景颇、傈僳、汉及其他民族。在五大世居民族中,以傣族人口最多,且渊远流长,景颇和汉两族人口次之,历史亦较短,境内傣族以水傣居多,分布在坝区3乡1镇,瑞丽江畔。

瑞丽市主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民族特色

民族

分布及特色

傣族

是瑞丽主要世居土著民族之一,分布在坝区的勐卯镇、弄岛镇、姐相乡、瑞丽农场和市直机关单位。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能歌善舞,尤以舞蹈见长,瑞丽是傣族孔雀舞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传人从未间断

景颇族

景颇族是瑞丽的主体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从东到西的一带山区,西起于与缅甸隔河相望的等嘎,东止于潞西遮放、陇川相连的勐力。景颇族居住的地区,海拔均在1000~2000米左右的山林带,解放后,已有部分迁往坝区边沿居住

德昂族

瑞丽的土著民族之一,1986年前称崩龙族。是瑞丽山区最古老的茶农。解放前,从户兰至勐秀的山梁上,几乎都有德昂族的分布。由于历史上的民族械斗,原住的崩龙居民纷纷迁出国境,至解放前夕,人数锐减。解放后,人口又逐渐增多。德昂族的居住地,多在海拔900-1000米的盆地边沿和亚热带的半坡山林中,是一个居住较分散的民族,并且其村寨多夹在傣族、景颇族、汉族的村落之间

傈僳族

傈僳族是瑞丽山区仅次于景颇、德昂、汉等族的又一少数民族,但人户较少。比较集中的分布地是勐秀乡的等扎行政村和户育乡的班岭、班养等村寨。居住地多在山区和半山区,其分布特点为大分散、小聚居

统计时间:2023年9月9日,参考资料:

语言

瑞丽市的方言有景颇语、傣语等。瑞丽傣族多数为土著,部分由异地迁入,因地区差别,该区域内傣族大体上分傣勒、傣卯和傣德三个语支。勐卯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德宏方言,即傣那语,有少数为傣德方言,傣语中除特有的词汇外,因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影响,因而从巴利语、梵语、缅语中借入了部分词汇。傣文是一种由左右横书的拼音文字,瑞丽傣族使用的傣文为“黎托哇’’和“黎洞满”,有19个声母,84个韵母,6个声调,35个字母。景颇族有自己的文字,通用的是19世纪末形成的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20世纪50年代曾创制载瓦文。景颇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景颇语支。在瑞丽的景颇族,以景颇和载佤为主,其方言有景颇方言和载佤方言两种。有少量的喇期和浪速方言,与载佤语相近,在景颇方言中,又有恩昆、石东、高日、蒙支话的区别,但在词汇、语法等方面,差异不大。德昂族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语支,德昂语又分为“布雷”、“汝买”、“若进"3种方言,但没有文字。因长期以来与傣、汉、景颇等族相处,他们中的不少人能通晓傣语、汉语和景颇语。在德昂族语中借用了部分傣语和其他语言词汇,并通用傣文。傈僳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居住在市境内的傈僳族,在家中或本民族之间操傈僳语。由于和山区的景颇、汉族为邻,在彼此交往中,讲景颇语和汉语。本民族虽有拼音文字,但不通用,一般多使用汉文。汉族通用汉语,属汉藏语系。居住在山区的汉族人民,多数通晓景颇语;居住在坝区的汉族人民,不少亦会讲傣语,汉族使用汉文,能运用少数民族文字的不多。

宗教信仰

瑞丽市境内宗教主要有上座部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传入瑞丽之前,瑞丽各族人民均信奉原始宗教。13世纪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瑞丽地区后,多数傣族、德昂族改信上座部佛教的同时,也信仰原有的原始宗教。20世纪初,基督教、天主教相继传入瑞丽地区,部分景颇族和傈僳族开始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多数群众仍信仰原始宗教。伊斯兰教传入瑞丽的时间较晚。有部分回族信仰。汉族中有部分群众信奉汉传佛教。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落实了民族宗教政策,宗教活动逐渐恢复。

至1990年,瑞丽市信教群众3万余人,占总人口的38%。至2005年末,瑞丽市正式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有134个,其中:南传上座部佛教114所,基督教15所,天主教5所;有5个宗教团体,即佛教协会、基督教“三自”爱国会、基督教协会、天主教爱国会和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共有教职人员142人,其中:佛教108人,基督教26人,天主教8人;信教总人数5万多人,占瑞丽市总人口的40%。

经济

概述

瑞丽是国家一类口岸,同时也是对外的窗口,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门户,是古“南方丝路”的通道之一,地处中缅边境,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口岸明珠”“东方珠宝城”等美誉,是中国西南最大的内陆口岸,是重要的珠宝集散中心,是国家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是中国17个国际陆港城市之一。瑞丽市以“四支柱五倍增一标杆”为发展目标,以第三产业服务业为主要优势产业。境内经济具有“口岸、热区、旅游、珠宝”四大优势和“边疆、民族”两大特点,以边境贸易、玉石翡翠贸易和旅游作为支柱产业,以装备制造、电力冶炼、制糖加工、珠宝红木、纺织服装、电子电器、食药品等为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了摩托车装备制造业、服装鞋帽制造业、音响电子配件生产、食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基本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外向型产业基地。

2022年瑞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3.2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4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5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8.3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0.7:12.1:77.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9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23元。此外,2020年,瑞丽市在云南129个县(市、区)人均GDP排名中,位列第14位。

第一产业

瑞丽市第一产业以农业为主,粮食、甘蔗、橡胶、生猪等为瑞丽传统主产业;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甘蔗、烟叶、油菜等;该市畜牧业以饲养猪牛羊为主。渔业以养殖罗非鱼、鲤鱼及“四大家鱼”及鲫、黄颡鱼、叉尾鮰为主。大力发展跨境农业,派出技术团队到缅甸腊戌开展农业高产示范推广,建立境外西瓜、甘蔗、肉牛等农产品基地,返销进口的缅甸西瓜占全国冬季西瓜市场的70%以上。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试点境内工作全部完成,肉牛产业园建成试生产。截至2022年末,该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企业有35个(龙头企业带动型30个,其它企业5个),其中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个、州级重点龙头企业23个、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个、其它5个。

2022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5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5.7亿元,林业产值1.0亿元,牧业产值 5.5亿元,渔业产值0.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7亿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61599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 132124亩,甘蔗种植面积16466亩,油料种植面积1061亩,蔬菜种植面积95803亩,烟叶种植面积3600亩。2023年上半年,瑞丽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42亿万元,德宏州排名第三;其中:农业产值12.81亿万元,林业产值0.27亿万元,牧业产值1.88亿万元,渔业产值0.32亿万元。

第二产业

瑞丽市第二产业以汽车制造业和电力供应业为支柱产业。主要产业有制糖业、家具制造业等,有中国(瑞丽)红木家具产业基地之称。电力供应业一直是瑞丽规上工业的主力军,其2022年增加值累计9.16亿万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4%。瑞丽工业起步较晚,直至1978年,工业总产值仅为1129万元。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发展缓慢。至2018年,瑞丽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0.1129亿元增至52.17亿元,增长461.1倍。2023年,瑞丽着力引进打造纺织服装、通信电子、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装备制造等四个主导产业集群,配套发展保税业务、跨境业务、现代物流等服务业,构建“4+3”产业体系。

2022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3.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26.3亿元,规模以下工业完成产值7.6亿元,其中:制糖业完成增加值0.25亿元,家具制造业完成增加值0.08亿元,电力供应业完成2.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9户,营业收入为31.31亿元,营业成本30.73亿元;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3.54亿万元,实现利润总额2520.4万元;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3.1亿元,商品房销售额10.0亿元。

第三产业

瑞丽市第三产业以珠宝翡翠贸易、旅游为主导产业。其中,瑞丽作为中国对缅甸的最大内陆通商口岸,临近翡翠原产地缅甸,是国内最大的玉石交易市场之一。瑞丽市75%的GDP来自第三产业,其中主要来自珠宝翡翠行业和旅游业。瑞丽还推行“跨境电商+保税物流”新模式,创建中缅“贸促通”贸易平台,云南省首个中缅跨境电商产业园开园运营。中国首创“珠宝玉石直播基地”模式,吸引天猫、抖音、京东等10余家知名平台落户,2020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获评“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排名中国第四、云南省第一。同时还吸引了中国各地近10万人前来从事珠宝玉石直播交易相关业务。2022年,市珠宝玉石销售额58亿元,其中电商基地销售额达31.5亿元,占比54%。2023年1-7月,瑞丽市全市共接待游客478.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1.25亿元。其中接待游客数量以A级旅游景区最多,4月泼水节期间共接待游客16663人次,实现门票收入23.6482万元,五一小长假期间接待游客35834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6.5832万元,端午节小长假期间接待游客6545人次,实现门票收入7.2863万元。2022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6.9万人次,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25.4亿元。

瑞丽市

经济功能区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核心区为姐告边境贸易区,辐射周边功能区——瑞丽市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畹町经济开发区、瑞丽边境经济合作区(弄岛)、瑞丽国际陆港新城。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

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实施范围位于瑞丽市,处在中华经济圈、南亚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交汇点,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枢纽和战略节点,片区规划面积29.74平方千米,2019年8月30日正式挂牌,区内包括瑞丽市主城区和中国唯一实行“境内关外”监管模式的姐告边境贸易区。德宏片区立足于“沿边”开发开放特点,主要以跨境产业合作为主,形成了以跨境电商、跨境金融、跨境产能合作为主的产业集聚。

瑞丽市

  • 姐告边境贸易区

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区——姐告边境贸易区位于瑞丽市东南方向,总面积2.4平方千米,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唯一实行“境内关外”海关特殊监管模式、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优惠政策叠加的贸易特区,是云南省进出口贸易额最高、货物吞吐量最大、进出境人员最多的边境口岸。姐告是连接中国西部与东南亚、南亚国际市场的黄金通道,是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的中心区,是中缅经济合作的窗口。重点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跨境金融、跨境旅游、跨境产能合作咨询服务、国际商业贸易、服务贸易、国际会展、国际旅游购物、现代服务业、大健康产业、文化艺术产业。

瑞丽市

  • 瑞丽市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

瑞丽市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规划面积14.42平方千米,位于杭瑞高速瑞丽西出口至弄岛延长线约8千米处,一期已开发面积4平方千米,主要规划产业为摩托车、机械电子及零配件、红木产业及家具制造、服装鞋帽纺织品加工、电子信息、日用百货、电子视听制造等为主以及小微企业集中发展区。截至2021年末,基地正在进行二期开发,规划面积3600亩,以特色资源为主导,兼顾发展创新产业和传统产业。重点发展跨境产能合作、机械装备制造、电子电器产品加工、零配件制造、金属材料制造、智能化装备制造、珠宝玉石加工、家具制造、服装鞋帽制造、旅游产品加工、新型建材制造、新兴产业孵化等产业。

瑞丽市

  • 畹町经济开发区

畹町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9年2月8日,其前身是畹町市。畹町位于泛亚铁路西线国际、国内段的重要节点,是云南建设经陆路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最重要的国际陆港。截至2021年末,畹町拥有1个国家一类口岸、2个出入境通道,1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1个省级生物产业园。重点发展以大通道枢纽为支撑的跨境产能合作区,依托满芒通道发展商贸物流服务产业;以康体休闲、民族文化、历史文化为重点的旅游文化产业;以生物制药、食品加工、天然气能源开发利用为重点的集群产业。

瑞丽市

重要企业

瑞丽市鹏和农业食品发展有限公司

瑞丽市鹏和农业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于2017年8月,注册资金5亿元。作为上海鹏欣(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湖南大康国际农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云南城投集团合资企业,是一家以进口肉牛屠宰为基础,集肉牛交易、饲料加工销售肉牛养殖、牛肉食品研发销售、精细化加工、生物制药、冷冻储存、仓储物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化现代农业公司。截至2023年8月,公司项目总占地约410余亩,在瑞丽市项目包括年屠宰加工肉牛50万头屠宰厂及万吨物流冷库,坐落于瑞丽市弄岛镇食品工业园区。

瑞丽市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末,瑞丽全市拥有幼儿园51所,在园幼儿7991人。小学38所,其中:完小25所,校点12所,独立设置的少数民族小学1所,在校生数18025人。中学7所,在校学生11107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431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99.83%;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入学率98.5%。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95.57%。

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

瑞丽一中创建于1958年。1985年胡耀邦总书记亲自为该校题写校名。2001年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三等完全中学,2004年被云南省教科院确定为“云南省教育科研实验学校”。截至2023年7月,学校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16183平方米,绿化面积逾3000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28664平方米。有4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32人。在编教职工185人,其中专任教师179人(正高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5人、一级教师105人、其他教师17人)。

瑞丽市

瑞丽市民族中学

瑞丽市民族中学位于瑞丽市城区北部芒喊路8号,是一所城市全寄宿制初级中学。该校1986年建校,校园占地面积43亩。学生90%以上来自农村,65%以上为当地少数民族。2017年9月,总投资1400多万,建筑面积4800多平方米的2栋学生宿舍和1栋学生餐厅正式投入使用,获得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德宏州德育示范学校,德宏州文明学校,州教学改革先进学校,瑞丽市教育综合目标一等奖,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教育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在瑞丽市中小学第二轮教育督导评估中荣获"优级丙等"的称号,瑞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昂族水鼓传承学校。2021年1月,入选2020年中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名单。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学班17个,学生941人,有教职工6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0人,中学一级教师20人,州级骨干教师2人。

瑞丽市

瑞丽市职业中学

瑞丽市职业中学创办于1989年7月,2005年12月通过云南省合格职业高级中学验收,是直属瑞丽市教育体育局的一所全日制公办职业高级中学,是云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德宏州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培点、瑞丽市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培点和劳动技能培训基地。截至2023年6月,学习位于瑞丽市勐卯大道238号,占地面积14623平方(约21亩),校舍建筑面积6436平方米。配有计算机室、多媒体室、音乐室等功能室,有近500万元的教学设备服务于各专业教学。本地学生以汉族和少数民族傣族、景颇族为主,有少数傈僳族、阿昌、德昂、达斡尔族学生;外省学生以汉族为主,有个别回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占比60%。截至2023年6月,学校有在职在岗专任讲师31人,专业教师24人,双师型讲师19人;专任讲师中含硕士1人,本科29人,专科1人;按最新职称评审有高级讲师8人,讲师15人,助理讲师7人。

瑞丽市

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10月,瑞丽市医疗机构瑞丽市辖区内共96户。三级医院1户,二级医院5户,一级医院5户,未定级医院3户、未定级卫生院3户,母婴保健技术医疗机构11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户,疾病预防控制计划生育妇幼保健中心1户,门诊部7户,诊所41户,卫生室25户,服务站2户。同时,瑞丽市登革热、新冠疫情、艾滋病传染性疾病等得到有效防治,是云南省唯一具备基因测序能力的县级市。

截至2022年末,瑞丽全市拥有卫生机构93个,实有床位2171张。卫生技术人员183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08人,注册护士792人,其他卫生技术人员434人。全年诊疗914928人次,其中:门急诊907083人次,入院26212人次,出院 26326人次,病床使用率34.35%。

瑞丽市医院简介

名称

概况

图片

参考资料

瑞丽市人民医院

瑞丽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51年4月,1998年经卫生部审定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是瑞丽市多功能综合性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同时,是德宏职业学院教学医院,是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加盟医院,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业务联盟医院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联体医院。截至2021年末,医院占地30亩,编制床位400张,年门诊量约42余万人,住院量2.3万余人。在岗职工666人,设有临床、医技、行政后勤等科室45个。瑞丽市人民医院成为德宏州内首家通过云南省提质达标验收的县级医院(二级甲等),也是德宏州内首家率先完成“五大中心”创建验收的县市级医院,其中胸痛中心是云南省西南片区首家

瑞丽市

瑞丽市妇幼保健院

瑞丽市妇幼保健院隶属于瑞丽市卫生健康局,是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瑞丽市妇幼保健院院区占地面积3887.0平方米,业务用房3145.1平方米。编制床位20张、牙椅1张,实际开放床位26张。现主要设有儿童保健部、妇女保健部、孕产保健部、计划生育服务部四个业务部门。新院区正在施工建设中。保健院业务开展主要围绕着指导和参与乡村两级妇女儿童健康、计生药具的管理等工作。截至2022年8月19日,全院职工138人,在编在职72人,聘用人员66人

瑞丽市

瑞丽景成医院

瑞丽景成医院于2016年12月经云南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批准设置。2018年9月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12月18日正式开业。经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工管委研究决定2020年8月28日正式挂牌设立“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德宏片区区域性国际诊疗保健合作中心”。医院收治南亚、东南亚国际患者,进行国际医疗合作、跨境紧急救援工作,配合工管委探索开展涉及医疗方面的改革试点任务。 景成医院是云南省唯一一家民营三级综合医院。截至2021年末,医院总占地面积近64亩,总建筑面积约9万余平方米,编制床位518张,医院可后续总体可开放床位可达1200张;全院共有职工556人

瑞丽市

统计时间:2023年9月9日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瑞丽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4个。其中:国有文艺院团1个,群众文艺团队119个,社会文艺表演团体4个;电影院5座,文物管理所1个,文化馆2座,公共图书馆2座。纪念馆1座。截至2023年8月,瑞丽市现有登记文物点共56处,注册登记备案的博物馆3家,文物管理所馆藏文物526件;有2个县(市)级图书馆、2个县(市)级文化馆、1个县(市)级国有文艺院团、9个文化站(文化中心),29个村级文化活动室,群众(含农村)文艺团队119个,社会文艺表演团体4个;纳入管理和服务的文旅经营单位共93家,其中景点景区5家(AAAA级2家)、社会艺术培训机构27家。

2023年8月23日至24日,云南省边境“国门文化”极边好声音赛歌会在瑞丽市姐告国门广场举行,期间还同步开展了“国门文化市集”“文创产品、非遗展示、旅游推介体验”“国际免税名品、东南亚特色商品展”“边境特色美食街”和“文旅青年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

瑞丽市

德宏州瑞丽市文化馆

德宏州瑞丽市文化馆位于瑞丽市友谊巷北段2号,2011年被中国文化部评为国家三级文化馆,馆舍1500平米,下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1年被中国文化部评为国家三级文化馆,下设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瑞丽市文化馆获得“傣族孔雀舞、水鼓舞”保护单位资格。

畹町文化中心

畹町文化中心(图书馆、文化馆)于1958年建馆,1984年从国防街8号迁址到国防街23号。现馆址建于1992年,2000年竣工使用。该馆舍为钢混结构,建筑面积1324.62平方米,畹町影剧院划归文化馆建筑面积2078.56平方米,合计3403.18平方米。馆内已免费开放了1个综合展览室、1个多功能教室、2个舞蹈教室、1个音乐教室等公共空间设施场地;此外,畹町文化馆还根据群众需求,免费开展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葫芦丝、摄影摄像等免费培训。1958年时畹町图书馆只是文化馆的一个科室,1981年从图书室正式成立为图书馆。1989年馆藏图书突破万册,全年借阅图书8000册次,接待读者9000人次。馆内设成人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外借室、资料室、装订室、地方文献室和多功能媒体室、多功能教室及综合会议室。

瑞丽市图书馆

瑞丽市图书馆是1980年独立建馆。建筑面积为831.91平方米。截至2022年2月,馆内有工作人员8人;本科学历2人,大专学历5人,中专学历1人;馆内开展业务服务工作的科室有书刊外借室、报刊综合阅览室、少儿综合阅览室等8室,有期刊、报纸库各1个。馆内除正常开放接待读者外,还经常到全市各乡镇举办实用农业科技知识培训班、讲座、图书阅读活动等。馆内有藏图书5.4万册,电子阅览室有电脑22台,8台办公自动化用机,馆内图书、期刊的采编、借阅已全部实行自动化管理,图书馆内所有设施及图书资料均执行免费服务。

瑞丽市

体育事业

截至2020年,瑞丽市有社会体育指导员49名,其中一级指导员7名、二级36名,都分布在各乡镇社区,做流动性的体育健身运动指导;瑞丽市每年2月份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2015年老体协组织基层协会体育骨干培训共四期,参训人员达到418名。获得云南省、德宏州补助的“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65个,“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14个。截至2022年末,瑞丽市尚未建成标准的公共的体育场(馆),拟建设瑞丽国际文体中心和瑞丽市老年人活动中心2个综合性体育运动场馆,其中,瑞丽国际文体中心PPP项目用地面积为248.42亩,总建筑面积109462.14平方米,瑞丽市老年人活动中心项目预计总用地面积18亩,总建筑面积9918.72平方米。已建成社会体育足球场地6块,分别为勐卯镇西门足球场、新村足球场、畹町足球场、户育乡足球场、弄岛镇足球场、弄岛镇弄木崃足球场,2020年已经确定瑞丽第三民族中学、第四民族中学作为体育场地对外开放试点学校。2022年8月畹町少体校参加云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决赛获得2金2银4铜的成绩。

此外,瑞丽市多次举办体育赛事活动。2019年10月2日,瑞丽市举办了“一带一路七彩云南”中缅瑞丽-木姐跨国双城自行车挑战赛,在瑞丽江边广场开赛。比赛起点为瑞丽江边广场,经国门进入缅甸木姐市区,终点瑞丽弄莫湖公园,全程约44.3千米。当天共有来自中国、缅甸、俄罗斯、爱尔兰、芬兰、瑞典、西班牙7个国家的323名选手参赛。。艾维车队成为本场比赛最大赢家,队内杨启航和史庆兰分别夺得男子公开组和女子组桂冠。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5日,瑞丽市举办2022中缅德宏瑞丽——缅甸木姐跨国马拉松赛,活动采取线上形式,运动员通过网络成功报名,在指定的赛事日使用悦跑圈App记录跑步距离,完成的千米数达到相应的组别距离要求,即视为完赛。该赛事自2017年开办以来,先后被评为中国田径协会铜牌赛事、中国田径协会银牌赛事、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云南体育旅游精品赛事、云南对外宣传十大优秀案例。

瑞丽市

瑞丽市

科技事业

2020年,瑞丽市共争取到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14项,科技经费234万元。全市未获各级科学技术奖项。2021年,全年共争取到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2项,科技经费36万元。全市未获各级科学技术奖项。2017年,瑞丽市获云南省“三区”科技人才选派7人,获省财政经费支持14万元,选派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4人,云南省农科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瑞丽站3人。2020年10月19日,瑞丽市姐告贸促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瑞丽市宏星好运科技有限公司、云南清森蜂业有限公司入选2020年第一批备案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2023年4月,云南省区块链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瑞丽畹町小镇科研工作站落户瑞丽畹町经济开发区。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云南省德宏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DTARI),始建于1962年12月,位于云南省瑞丽市瑞京路29号,是隶属于云南省农垦局的四个科研院所之一。全所占地面积1470亩,其中科研试验示范基地约1333亩。建有瑞丽咖啡种质资源圃、瑞丽石斛种质资源圃,天然橡胶产业技术体系德宏综合试验站,橡胶、咖啡、石斛等3个良种繁育基地,以及咖啡、石斛及辣木等3个标准化种植示范园等科研平台。研究所主要承担国家和地方的关键性、战略性的热带经济作物基础性科学研究和创新性应用研究任务。截至2018年,有在职职工99人,有研究员5人,副研究员11人,助理研究员28人,研究实习员14人。全所设有6个专业研究中心(橡胶、咖啡、药用植物、园艺植物、检测及成果转化等),3个职能办公室(科技管理、行政及财务等),2个科技辅助部门(科技培训中心、城北农贸市场)。

人居环境

瑞丽地处亚热带热区,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适宜于各种类型的植物生长,植物生态环境多样,种类纷繁,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小植物王国"之称,年均空气优良率达99.2%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8.4%,PM2.5常年小于10,负氧离子常年均值都在1200-2600个/立方厘米之间,常年发芽、落叶;花开、花谢;果结终年,四时常绿,被誉为“绿色宝地”。2022年,瑞丽市全年完成农村生活水污染环境污染治理项目21个,全市国控、省控地表水达标率100%;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9.94%;城市区域环境噪音50.2等效分贝。可吸入颗粒物(PM10)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环境监测站1个。2023年6月,瑞丽市围绕“创新创业、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口岸城市”发展定位,以建设“园林城市、森林城市”为目标,按照“增绿提质、裸地绿化、建管并重”的思路,完成垦地融合文化长廊、同心广场等10个“口袋公园”建设,创建完成2个绿美社区,完成绿化种植面积33780平方米。建设团结大沟健康步道、休息长廊等。2022年,瑞丽市完成南木哼哈河、瑞丽大道东南侧主排沟等7条河道建设,全市地表水国控、省控断面均达到水功能区要求,8座河湖获评“州级美丽河湖”。推行落实林长制,完成义务植树30万株。

瑞丽市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98万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0.90万人,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29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2.5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1.4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8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80万人。截至2021年12月,共有381户526人领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637户3786人领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年累计发放保障金1473.34万元,其中:城镇居民 284.97万元,农村居民1188.37万元。全市有敬老院3座。实际床位158张,护工9人,特困供养(五保户)老人入住15人。2021年全年,瑞丽市向13家盲人按摩店发放11.2万元的补贴,将持证残疾人纳入市级疫情专项补助范围,发放资金340余万元,给予26名居家创业的残疾人帮扶资金22.8万元,向21名残疾人发放了6.34万元的康复医疗救助,向105名精神残疾人发放10.5万元的服药补助金,向51名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发放16.05万元的助学金,慰问324名贫困残疾人11.6万元。此外,还为瑞丽全市3622名持证在有效期内的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为6名残疾人发放了1.2万元的驾驶技能培训补助。

交通

综述

瑞丽是中国陆地连接东南亚、南亚,通往印度洋最便捷、最经济的通道,是通往缅甸最便捷、最安全、最稳定、最成熟的陆路通道,是滇缅公路、史迪威公路、中缅通讯光缆、中缅油气管道四大通道的出入口,是铁路通道和高速公路通道的出入境枢纽。瑞丽距云南省会昆明729千米;距缅甸腊戌182千米、曼德勒445千米、内比都670千米、仰光981千米、皎漂866千米;瑞丽弄岛至缅甸八莫116千米。此外,从陆地瑞丽口岸出境,经缅甸腊戌、曼德勒、马奎,行程约1000千米,即可不经马六甲海峡,直接抵达仰光港、实兑港、皎漂港等孟加拉湾港口,进入印度洋,运输时间平均节省58%,运输费用平均节省42%,可帮助中国国际贸易流通化解“马六甲困局”,降低与欧洲、非洲、中东货物运输成本,提升货物周转效率。

瑞丽市

瑞丽全面启动龙瑞高速、瑞陇高速、腾陇高速先后建成通车,瑞弄高速建设,加快大瑞铁路建设。援助缅甸建成畹町芒满至缅甸105码二级公路,帮助实施缅甸木姐至腊戌一级公路改造和105码货场硬化项目。配合推进境外段高速公路、铁路前期工作。中缅油气管道全面投产达效,成为中国第四条国际能源进口通道。

公路

截至2015年8月,瑞丽市已形成了以国道、省道为主线,以市区为中心、市乡公路为支线的公路。截至2016年12月,瑞丽市已基本形成东联畹町、芒市至昆明,西联缅甸芒允至八莫,南联缅甸木姐、南坎至腊戌和仰光,北联陇川、腾冲至保山的公路辐射网络。截至2021年末,瑞丽共有公路线路195条,公路里程899.371公里,有客运站1个即瑞丽综合客运枢纽站。截至2022年,瑞丽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为758.522千米。其中:县道27条356.123千米,乡道34条155.881千米,村道145条246.518千米。拥有瑞丽高速公路、320国道、556国道、H320,还有云南省道S234、S321等。2015年12月,全长134千米的龙瑞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德宏州首次连通高速公路。

铁路

截至2023年8月,瑞丽市尚未通有火车,同时也尚未建成火车站。瑞丽市规划建设有大瑞铁路,在瑞丽市规划设有瑞丽站,预计2023年内建成通车。大瑞铁路是中缅国际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面向辐射南亚东南亚中心和云南“八出省五出境”铁路网的重要通道,东起云南省大理市,西至中缅边境城市云南省瑞丽市,全长330千米,分大理至保山、保山至瑞丽两段建设。大瑞铁路桥隧比76.5%,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重要项目。德宏州铁路线路规划建设由中国瑞丽口岸出境连接缅甸木姐,南抵缅甸兰里岛正在规划的印度洋深水港皎漂港,建成中缅铁路大通道(瑞丽段)。德宏州规划建设瑞丽东站为一级货运枢纽,承担中缅进出口货物运输,建设由瑞丽东站至瑞丽物流园区、芒令-芒满通道的快速联系通道。

瑞丽市

口岸

截至2020年末,瑞丽拥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瑞丽口岸和畹町口岸),联动带动发展2个省级二类口岸(章凤口岸和盈江口岸),19条通道,17个渡口,68条便道。瑞丽口岸是国家一级口岸,是中国对缅甸贸易最大的陆地口岸,由国门通道、中缅街通道和货场通道三条不同功能的通道组成,分别承担着人员(含公务和持护照人员)、摩托车和小型车辆、货车及大型车辆的出入境检查任务。截至2023年1月,瑞丽口岸拥有16条自助查验通道,44条人工查验通道,22条车辆验放通道,能同时满足82人的验放检查,最快能保证14秒完成一名旅客的验放,是中缅边境口岸中流量最大的口岸。瑞丽口岸、畹町口岸市中国首批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畹町口岸成为云南省唯一的“非即食性”冰鲜产品进口指定口岸;瑞丽口岸弄岛通道为进口口蹄疫动物指定通道。

瑞丽市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3月,瑞丽市拥有城市公交企业5家,公交车60辆,开通公交线路10条,线路总长209.8千米,日发班次318个,日运送乘客4000余人次。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东连畹町、西接弄岛、南联姐告的城市公交营运网络。有3家出租车企业,共计273辆出租车,取得经营许可的网约车公司4家,11家客运企业,其中有31条客运班线和444辆客运车辆。此外,2010年8月10日,境内开通景成酒店至景成体育运动中心(傣王宫)2路公交车;2012年2月29日开通瑞丽至姐告3路公交车,4月16日开通瑞丽至弄岛城乡1路公交车;2013年2月在3路公交车沿线设工商银行、农业植保站、勐卯镇政府、玉瑞温泉花园酒店等8个(双向)公交站台,并安放了公共汽车停靠站牌;截止2013年12月,全市已有3条城乡公交客运线路,共投放公交车28辆,总座(站)位1080个,全年全市城市公交完成客运量127.17万人次,周转量763万人千米。

瑞丽市

人文

综述

瑞丽历史底蕴丰富,是“勐卯古国”“麓川王国”文化区域的活动中心,龙江河谷古人类分布地之一。瑞丽市内畹町桥、平麓城遗址等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包括傣族孔雀舞、景颇族目瑙纵歌舞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截至2022年,瑞丽市辖区内共有文物点56处,非遗保护名录共123项。此外,瑞丽市还拥有包括傣族泼水节、傈僳族阔时节等在内的各种传统节庆。饮食、特产上也极具地方特色。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末,瑞丽市辖区内共有文物点56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为畹町桥。云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德宏州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未定级文物点15处。其中,文物管理所馆藏文物文物532件(含州局借展的83件),其中二级文物1件,三级文物2件。

畹町桥

畹町桥建造于1938年8月,畹町桥长21.7米,宽3.8米,高9米,以方木铺为桥面,两侧有钢架栏杆。在当时用于运送援华物资到抗日前线。在抗日战争时作为运送物资的桥梁,后来作为商贸名桥连接中国与缅甸。畹町桥于2019年10月7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丽市

广母贺卯

又称姐勒金塔,位于姐勒寨旁的小丘之上。塔群数十七,为实心砖塔,系小乘佛教建筑,中为大塔,环以小塔。据傣文史籍《迷罕》载:塔建于迷塔贡麻纳王子统治时代。相传为埋佛骨之地,故建塔祀之。其后年久失修而倒塌,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土司罕软法在原塔基上重建新塔。1807年9月塔被狂风吹折,1809年再建,后遇地震,塔尖震断。清成丰十年(公元1891年)塔尖被凤吹断,1893年修复。1967年“文革”初期,塔被“造反派”用炸药炸毁,夷为平地。1981年,中国佛协拨款7万元重修主塔,群众筹资建立16个小塔。1981年11月10日奠基,1983年3月4日竣工,举行了盛大的佛塔开光仪式,中缅边民万余人参加庆祝活动。主塔高39米,中塔高19米,小塔高10米(原主塔高32米,中塔高13米,小塔高8米)已成为小乘佛教徒朝拜圣地。

瑞丽市

雷奘相塔

瑞丽市

雷奘相塔又称白象塔,位于姐相乡芒约村后雷奘相寺旁的小丘上。塔建于1990年,后毁。今之新塔除主塔外,有小塔4座,四角塑有白象4头,系1987年兴建。

平麓城遗址

在今勐卯镇老城。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为云南巡抚陈用宾在沿边筑八关,大兴屯田时所筑。因系明平定麓川之后修造,故称平麓城。又为历代勐卯安抚司司署驻地,又称勐卯城。城系南北向,呈长方形,南北长884米,东西宽504米,城有东西南北四门,城门洞深17米,宽6.3米,城残墙高4.8米,厚10米。城墙外砖厚55公分,高2.7米,内层用粘土夯压而成,全城总面积0.47平方千米。土司司署位于城内东北部,占地0.03平方千米。民国时期,古城墙、城门犹存。50年代初期,建新城瑞丽时,城墙砖被拆,其砖石被用于盖房。但仍可见到部分残存城墙、石板铺砌的街道,塔状水井,召散达庙遗址,城门原址,及四门外的古榕,土司司署旧址。

瑞丽市

传统村落

截至2023年9月,德宏州入选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的共有19个,其中瑞丽市拥有1个,即喊沙村。

喊沙村

喊沙村,是瑞丽市勐卯镇姐东村委会的一个自然村,位于瑞丽市勐卯镇,在瑞丽市西部,距瑞丽城区约7公里。“喊沙”是傣语,意即“黄金休憩地”。瑞丽傣族孔雀舞被列入200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喊沙村是瑞丽傣族孔雀舞的传播和传承地。村落内部拥有民族织锦、工艺首饰加工作坊,并开办有傣族孔雀舞培训班。还有有喊沙傣族奘寺、典型傣民族特色民居和宜人的田园风光,是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傣族自然村。2008年10月,被列为首批云南乡村旅游特色村。瑞丽市喊沙村在2015年CCTV“寻找中国最美乡村”推介活动中,荣获“中国十大最美乡村”荣誉称号。喊沙是瑞丽市一个古朴的傣族村落,有着秀丽的乡村美景、浓厚的民族文化,被称之为“德宏傣族风情第一寨”。2014年12月,德宏州瑞丽市勐卯镇姐东村委会喊沙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

瑞丽市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末,瑞丽市共有非遗保护名录共123项,其中国家级名录2项,省级名录5项,州级名录23项,市级名录93项,共评审认定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40名。

瑞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名称

评级

类别

单位

傣族孔雀舞

国家级

传统舞蹈

瑞丽市文化馆

水鼓舞

国家级

传统舞蹈

瑞丽市文化馆

德昂族乐器嵿尚

省级

传统音乐

德宏州瑞丽市

尝新节

省级

民俗

德宏州瑞丽市

傣族象脚鼓舞

州级

传统舞蹈

瑞丽市文化馆

统计时间:2023年9月9日,参考资料:

傣族孔雀舞

傣族孔雀舞,云南省瑞丽市民间传统舞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傣族孔雀舞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潞西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达、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形成孔雀舞。2006年5月20日,傣族孔雀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Ⅲ-27。

瑞丽市

德昂族水鼓舞

德昂族水鼓舞,一般在“浇花节”的庆典活动中表演,演奏时把水注入鼓中,音色低沉悠远,犹如德昂族悠久的文化在历史的山谷中回音。水鼓舞历史悠久,明代进士李思聪《百夷传》曾记载过德昂族水鼓舞的盛况:“其乡间饮宴,则击大鼓,吹芦笙,舞(盾)牌为乐。”水鼓,德昂族独有的打击乐器,以具有10年以上树龄的“状元红”制作鼓身,优质牛皮或蟒皮制作鼓面。鼓身的中央有一围棋子大小的圆孔,使用水鼓前,需取一至二斤清水自小孔注入鼓身内,在鼓面的皮上涂上黄泥,待鼓面和鼓身湿润后,再把剩余的水倒出来。据说这样可以使鼓发出更加清脆洪亮的声音,水鼓亦因此而得名。水鼓舞表现了德昂族人民对浇花节神圣的礼仪和对水鼓的尊崇。德昂族水鼓舞,一般在“浇花节”的庆典活动中表演。

瑞丽市

景颇族目瑙纵歌

景颇族目瑙纵歌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目瑙纵歌又称“总戈”,意为“欢聚歌舞”,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聚居区。目瑙纵歌节是景颇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数万人踩着同一个鼓点起舞,规模宏大、震撼力很强,是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族狂欢节,有“天堂之舞”,“万人狂欢舞”的美称。“目瑙”是景颇语,“纵歌”是载瓦语的直译,意思是大家一起来跳舞。在德宏州景颇族聚居地,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就是目瑙纵歌节,村村寨寨都要举办目瑙纵歌。2006年5月20日,云南省陇川县申报的“景颇族目瑙纵歌”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瑞丽市

傣剧

傣剧,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傣剧发源于有一定人物情节的傣族歌舞表演及佛经讲唱,后吸收滇剧、皮影戏的艺术营养,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形式。傣剧在演出中着傣装,其表演动作中融入傣族民间舞蹈的步态,伴奏方面增加了葫芦丝、二胡及象脚鼓等乐器,民族风格更加浓郁。2006年5月20日,傣剧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瑞丽市

德昂族浇花节

德昂族浇花节(又称泼水节),于每年清明节后七天举行,是把佛陀诞生、成道、涅盘三个日期合并在一起举行的纪念活动,为期三天。是德昂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能集中体现德昂族传统文化的一项活动,既是德昂族人民欢度新年的典礼,又是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寻找心上人的好时机。 云南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处东瓜村的浇花节,是较完整地保持着本色的一个节日。浇花节于清明节后的第7天开始,一般为3至5天。浇花节与傣族“泼水节”内涵相同,但活动内容差异较大。2008年6月7日,德昂族浇花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瑞丽市

民俗

瑞丽地区不同民族之间民俗各有不同,傣族男子有纹身习俗,实行一夫一妻制,恋爱自由,就整个民族而言多居住坝子,好洗澡,讲卫生。景颇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尤以祭祀、欢庆性大型集体舞“目瑙纵歌”著名,实行一夫一妻制,男女青年社交自由,民风豪爽骁勇,热情好客,服饰特色鲜明。德昂族男子有纹身习俗,中年以上男子喜嚼槟榔,尤其擅长种茶,被誉为“瑞丽山区古老的茶农”。傈僳族习惯用自然历法,借助自然景物的变化,将一年划分为花开月、鸟叫月、烧山月、饥饿月、采集月、收获月、煮酒月、狩猎月、过年月、盖房月10个季节月。

泼水节

泼水节起源于印度,曾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俗也日益流行起来。现在,这一节日已成为傣族最主要的民俗节日。节日期间,傣族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泼出的清水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年轻人还把手里明亮晶莹的水珠,视作甜蜜的爱情。泼水节是傣族、德昂族的重大节日。傣历6月17-19日(以农历清明节后第七天计),一般欢庆3-7天。它是佛教节日也称为浴佛节或佛诞节。1980年德宏州政府发文,正式把泼水节定为傣族民间传统节日。节期固定为阳历4月12日至14日,节期内族男女老少都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赶大“摆”,举行浴佛和互相泼水祝福。白天城乡各地处处吉祥水花飞舞,笑语连天,一片欢腾;晚上唱傣戏,跳嘎秧舞,放孔明灯。

瑞丽市

目瑙纵歌节

颇族目瑙纵歌,又称“总戈”,意为“欢聚歌舞”,流传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景颇族聚居区,是景颇族最为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一般于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后的九天内择双日举行,节期三至五天不等。目脑作为一种大型的群众性歌舞活动,其由来已久,历史上,每逢丰年,出征、凯旋、婚姻嫁娶、敬祭鬼神等重要活动,均要跳“目瑙”。传统的目瑙舞,行进路线严格按照目瑙柱上所示的花纹线路进行,即俗成的舞蹈规则,跳完两圈后,就要变换队形,分成两路:一路仍由领舞人带领,一部分人按照花纹的线路往前跳;另一路则变换舞姿,跳起自由的舞式,由舞蹈水平较高的人领头,这种舞式称为“瑙巴”。跳到第三天收场时,舞队中的人手持花束跳,做饭的拿起锅铲跳,管酒的抱起酒筒跳。解放后,这一传统的民族歌舞节日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拓新。在节日期间不仅有传统的目瑙舞会还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同时,还有书展、土特产品交流等活动。

瑞丽市

阔时节

傈僳族主要节日有“阔时节”,每年正月初九举行。阔时节又称“拉歌”节,意即新年歌舞节,是傈僳族重大的节日。1983年4月9日,德发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将每年正月初九定为傈僳族阔时节,节日为期两天。届时,各地选定场址,搭起台棚,附近村寨的人们聚集在一起跳三弦、芦笙或“木瓜瓜切”舞,举行火枪,弩箭射击比赛及对歌等活动。

饮食

瑞丽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之地,不同民族饮食呈现出不同特点。瑞丽傣族精通农耕,是最早的水稻种植民族之一。主食大米,喜饮酒,好酸辣,常以“撒苤”“巴撒”,“撒达鲁”等传统佳肴待客。景颇族主食大米,略烈酒,喜酸辣,常以各种春筒菜和特制的水酒待客。傈僳族以大米、玉米、荞为主食。

撒苤

撒苤是瑞丽傣家人的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有苦撒和柠檬撒两种,做法是将用棒子敲得一丝筋也不留的精瘦生牛肉与特殊的野香菜和韭菜捏拌,使两者合为一体。柠檬撒的蘸水采用当地产的柠檬榨汁兑成,特别开胃。吃法是用米线或牛肚丝、肉片在撒苤汁里沾一下即食,和多数酸辣的傣家菜不同,它略微带点苦凉,吃起来非常爽口,深受当地人和外地游客的喜欢。

瑞丽市

泡鲁达

泡鲁达是瑞丽的特产,是傣味里的一种饮料,也有的说是从泰国引进的一种冷饮甜食,风靡除冬天以外的整个季节。透明的杯子上,有焦焦的面包小片,面包片上是新鲜的椰丝,底下是漂着冰块的乳白色的水,插着麦管,色彩丰富。泡鲁达用西米露、炼乳、特制面包干、新鲜椰丝加上冰块和水做成,香甜扑鼻。

瑞丽市

景颇绿叶宴

绿叶宴是景颇山寨中既古朴又带点野性的名宴。以当地极为丰富的山菜和野味为主,采用传统的烤、煮、炸、腌等手法烹制,用肥大的树叶或芭蕉叶包盛饭菜,用树叶叠成勺、盆盛汤,因满席翠绿、全不用碗筷而得名。逐一打开“绿包”:有喷香的糯米饭,有鲜美的鱼腥草,有蜂蛹荷包蛋,还有飞蚂蚁煎饼、舂烤绿斑鸠、帕滚酸菜鱼等。

瑞丽市

特产

瑞丽市有瑞丽柠檬、云南鸡枞、傣族葫芦丝、户撒刀、傣味蜂蛹、酸笋等地方特产。

瑞丽柠檬

瑞丽市勐秀乡资源丰富、区位独特、特色鲜明,属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柠檬一年开三次花,四季都可结果,其中春花果居多,能够实现周年生产供应,具有发展柠檬反季果的天然优势,曾赢得“云南柠檬看瑞丽,瑞丽柠檬看勐秀”的美誉。勐秀乡柠檬产业已荣获“一村一品”国家地理标识。瑞丽柠檬在平稳、健康、有序的发展中已经成为瑞丽市优质特色农产品代表之一,2016年“瑞丽柠檬”地理标志产品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批准,2017年经国家工商局商标局核准,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23年度,瑞丽全市柠檬种植总面积将达1.92万亩(含新植面积0.53万亩),预计2023年鲜果产量达1.8万吨。所种植生产的柠檬鲜果销往浙江、上海、深圳等沿海城市,部分出口俄罗斯、菲律宾、印尼等国家。

瑞丽市

瑞丽石斛

石斛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分布非常广泛,具有花形奇特、花色鲜艳等特点。石斛生长在高大的树枝或岩壁上,假鳞茎形似古代盛粮食的容器“斛”而得名“石斛”。云南是中国石斛的主要原产地和主产区,而全球最大石斛种源库——干邦亚庄园就位于云南省瑞丽市。截至2016年,干邦亚野生石斛庄园已获得“云南省科普示范基地”、“中国野生石斛示范基地”、“中国林下经济生态示范基地”和“中国林学会干邦亚野生石斛种源库”等多项荣誉。

瑞丽市

户撒刀

户撒刀(又名阿昌刀)出产于陇川县户撒乡。阿昌族人民的生活中离不开户撒刀,户撒刀成为阿昌族的代名词,阿昌族也被誉为刀的民族。一刀斩断14毫米钢筋而刀刃不损,25条毛巾裹于刀刃一挥即断;刀刃锋利至此,刀身却可弯折成圈。一块钢铁变成一把锋利的户撒刀,由选料、下料、锻打初胚、修胚、打磨、淬火、抛光、雕饰、配鞘、开刃等十余道工序构成,完全由刀匠手工完成。户撒刀之所以坚韧锋利,是阿昌族运用自如的局部淬火法,沾水于毫秒之间,全仗手指在末梢神经里的分量变化。2006年,户撒刀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瑞丽市

艺术

舞蹈

傣族舞主要有鼓舞、鋩舞、仿鸟舞、鱼舞等种类。其中以集体舞为主,也兼有独舞。凡喜庆佳节,不分昼夜,傣族群众都载歌载舞,欢度节日。景颇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主要有目瑙纵歌舞、丧葬舞、整歌舞、刀舞等种类,其舞蹈以群舞为主,表现出山地民族的刚毅性格,喜怒哀乐的情绪,歌声激扬,舞步奔放,气势磅礴,独具风采。德昂族(崩龙族)的舞蹈有象脚鼓舞、孔雀舞、嘎光舞等。与傣族的舞蹈有相似之处。其不同的特点是节奏稳健、舞姿古朴。傈僳族舞主要是“打歌”舞,不受时令、人数限制,舞时男女围成圆圈,在三弦、口弦的伴奏下,跳起“雄鸡摆尾”、“苍蝇蹉腿”。“三翻身”等多种舞姿。

瑞丽市

音乐

傣族是个爱歌唱的民族,在伐木、砍柴、挖竹笋、割茅草、寻野菜、采集“赏建花”、掘土虫蛹和蚁卵、捉鱼摸虾及田间、山地劳作憩息时,都放喉歌唱,歌声悠扬,甜脆入耳。傣族民歌,源于“滴水成歌调”,音高起伏流畅,环韵连意,顺口表达。分为颂调与歌调两种。景颇族在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歌,其歌声如高山清泉,音色甜美圆润,抒情欢快。据调查主要分4大类10余种。德昂族的民歌丰富多采,主要有古歌、历史调、芦笙哀调、进注歌等。但居住在瑞丽的德昂族人数不多,解放前又移居境外,故保留下来的民歌已为数甚少。

戏曲

瑞丽本地戏曲代表为傣戏,是瑞丽当地傣族自编、自导、自演、自赏的民族剧种。剧目一般根据民间故事改编,也有部分移植汉族戏剧。瑞丽傣戏,据傣文《广母贺卯》载:“萨嘎历1258年,广母贺卯的摆场上,有勐卯司署戏班演出,服装精良,唱技极佳”。据此推算,瑞丽傣戏活动始于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业余傣戏队于每年秋收后,家家户户谷粒满仓,稻草堆成墙时,傣戏团队开始组建,选择剧本,分配角色,抄唱词,熟记背唱,排练场次,添置服装道具。春节开始,先在本村演出,后应邻村邀约出村巡回。一般为每年11月中旬开始至次年4月,为傣戏活动时间。代表戏剧有《京省勐晃》《娥并与桑洛》《孔雀公主》等20多个。译植汉族戏剧剧目的有《西游记》《杨家将》《三门街》等。

瑞丽市

建筑

瑞丽市

傣族居民房原为干栏式带晒台的草顶竹楼。1978年后,随着经济收人的逐步提高,有的建盖镀锌铁皮盖顶木楼,有的建盖钢筋混凝土楼房。景颇族居竹木结构干栏式住房。此外,当地德昂人的住房普遍为干栏式建筑,住房的主要材料是竹子和木材,屋脊之上还装饰有草制饰物,干栏式民居上层住人,下层作畜厩,有主副两座楼梯。歇山式草顶为圆弧形的民居,当地又称“毡帽形”,风格粗犷。民居构架为穿斗式木梁柱,楼面、隔间均用竹片或木板铺设。

风景名胜

综述

瑞丽王牌旅游资源是边境风景、异域风光、民族风情,主要的旅游资源点大多都在抵边乡镇区,截至2022年8月,瑞丽市有文旅经营单位99家,其中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点)区5个,分别为莫里热带雨林景区(AAAA)、一寨两国景区(AAAA)、畹町边关文化园(AA)、独树成林景区(AA)、淘宝谷景区(AA)。

境内A级及以上景区名单

景区名称

等级

评定时间

瑞丽莫里热带雨林景区

AAAA

2020年8月13日

瑞丽一寨两国景区

AAAA

2021年12月31日

畹町边关文化园

AA

2019年9月11日

独树成林景

AA

2001年6月24日

淘宝谷景区

AA

2001年6月24日

统计时间:2023年8月30日,参考资料:

重要景点

瑞丽莫里热带雨林景区

莫里热带雨林景区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勐卯镇莫温路瑞丽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2020年8月13日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总面积7平方千米,属热带雨林景观。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6%以上,生长着1540种植物种类,479种花卉及香料,国家保护的珍稀物种达十几种。景区温暖湿润,日照充沛充足,莫里河从北向南,穿过盆地流入瑞丽江,河流蜿蜒而过,溪水清澈透明,溪流两畔异石奇树,景观清幽秀雅。沿河谷步行约4千米,可欣赏到“佛脚印”、“植物化石”、“树包石”、“扎朵瀑布”等奇特景观以及各种珍惜的植物与花草。

瑞丽市

一寨两国景区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一寨两国景区位于瑞丽市姐相乡顺哈村云井社,由瑞丽旅游集团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通过采用“公司+村寨+农户”模式沿中缅边境线进行提升改造,景区占地面积208亩,2021年12月31日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矗立寨中,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组成的国界线从该寨中央蜿蜒划过,将整个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称为芒秀,形成了“一个寨子分属两个国家”的独特景观。

瑞丽市

景区内设有“中缅情人木道”“一桥两国”“一树两国”“一石两国”“一井两国”“一屋两国”“一桥观两国”等特色景点及“缅式柚木民居”“佛临三界”“临水布道”“护经使者”“放生池”“微缩仰光金塔”“蒲甘塔林”等独具缅甸风情景观,并配备“火龙果园区”“荷塘月色区”“翠竹幽道”“水上休闲厅”等独具特色的田园式休闲功能区。

畹町边关文化园

德宏畹町边关文化园景区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畹町镇国防街13-15号,截至2022年8月,园内有中国远征军抗战纪念馆、世界名车古董车收藏馆、世界珠宝博览馆、世界邮票馆、钱币馆、中缅民族民俗馆、世界民族古兵器馆、中缅友好纪念馆8个博物馆,2019年9月11日被降级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建设面积达8万余平方米,建设投资达2.6亿元,博物馆群各种藏品达4万余件。畹町边关文化园主要体现中国远征军抗战文化、宝玉石文化、和平外交文化、民族文化等多元文化,是一个集文化旅游、观光购物、休闲娱乐、餐饮住宿、创意研究为一体的体现边关特色的综合性文化园区。

瑞丽市

独树成林景区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独树成林景区位于瑞丽市勐卯镇芒林村,320国道北侧、独树成林景区对面,距离市区12千米,占地约24.8亩,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独树成林”景区是瑞丽旅游集团海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经营的景区,景区距离市区10千米,通达景区的道路为三级公路;距离最近的机场——景成直升机场14千米,芒市机场为96千米,距离缅甸北部国家级口岸城市木姐市16千米,缅甸水陆重镇八莫140千米。2001年6月24日被评定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景区榕树林仅由一株大榕树生长而成,因母株树干向四周发展,又从枝干生出气根,气根入土又长成粗干,再向更远的地方发展,成为了独树成林奇景。

瑞丽市

淘宝谷景区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淘宝场景区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瑞丽市弄岛镇等嘎公路北侧,占地198亩,2001年6月24日被评定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与世界著名的缅甸宝石出产地同处一条矿藏带。

瑞丽市

姐告国门

姐告国门属于瑞丽口岸4条通道之一的综合通道,位于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姐告边境贸易区国门大道最东端,距中缅边界81号界桩中心以西17.458米处,距离国界线最近处为14.959米。占地面积4734.36平方米,其中:国门建筑物占地629.28平方米,国门广场占地4105.08平方米。建筑项目功能为公务、商务、旅游人员和车辆出入境通道,分设进出口共4个机动车道,两侧分设出口、进口8个进出人员通道。国门主体建筑物为四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688.27平方米;国门高度34.48米,其中建筑高度24.68米,避雷针高9.8米。

瑞丽市

对外交流

瑞丽市友好城市名单

城市名

国家

缔结时间

缔结情况

木姐市

缅甸

2012年10月

瑞丽市与缅甸木姐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镇平县

中国

2014年10月

瑞丽市和镇平县成为友好城市

海门市

中国

2018年1月

瑞丽市与海门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统计时间:2023年8月27日

著名人物

瑞丽市部分主要人物

人名

简述

思汉法

(公元1295年——公元1369年)

傣族民间尊为“思南王”。思汉法是思氏王朝的开国元勋,勐卯王朝有姓氏的开创者,思氏家族的祖先。元朝末年,思汉法统治下的勐卯国,其势力范围极大。明洪武三年(公元1369年),思汉法去世,年75岁。思汉法死后,由他的孙子(满散之子)继位

卞章戛

(生卒年不详)

男,傣族,瑞丽市弄贸寨人,傣族史学家,生于清乾隆年间。年少入佛寺为僧,潜心研习佛教经典、傣族历史、历法。成年后被尊称为“召帕雅坦玛铁”,即大佛爷。1786年3月,完成傣文历史著作《嘿勐沽勐》(意为“傣族诸王国史”)。著作记述了瑞丽及其附近各傣族地区从公元前424年至公元1773年间的历史,还记述了当地人民的一些生活习俗,采用佛历、萨戛历、傣历干支和帝号等多种纪元方式

召尚弄

(公元1848年——公元1916年) 

男,傣族,佛名苏伦达,又名尚弄芒艾,瑞丽市芒艾村人。因家境清贫,曾两度进入奘房当和尚。1874年,年仅26岁的尚弄芒艾便创作整理了《娥并与桑洛》和《果占璧》等66部不同题材的叙事长诗。后来,由于过度劳累,导致双目失明。后请人代笔,用口传授,继续收集整理各类傣族民间长诗。1916年病逝后,乡民破例以高僧的规格将其厚葬,并为他修建了一座塔墓,以志不朽

陈江

(1937年——2011年)

男,1937年12月19日生于大姚。1963年7月毕业于云南大学文史系少数民族史专业,后分配到瑞丽县工作。先后担任瑞丽县勐秀区委办公室秘书、瑞丽一中教师、瑞丽县委党校教员、瑞丽市史志办主任等职务。2002年9月退休后,担任《瑞丽市志》特邀编审,为第二轮志书的编纂和出版作出重要贡献。2011年9月8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在瑞丽逝世,享年74岁

艾傈木诺

(1970年——)

原名唐洁。女。德昂族。云南瑞丽人。2000年瑞丽党校经济管理大专班毕业。1989年在瑞丽供电公司工作至今。1988年发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以我命名》。组诗《蝴蝶情绪》2005年获云南省边疆文学奖,2008年获全国第九届少数民族创作骏马奖

统计时间:2023年8月30日

重要荣誉

2015年2月,瑞丽喊沙被评为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等十一部委将瑞丽列入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9年8月,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名单出炉,瑞丽市榜上有名。

2020年,瑞丽市入选2019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市,代表景点为莫里热带雨林景区。

2020年5月,被评为云南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11月,2020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揭晓,瑞丽市榜上有名。

2021年2月,瑞丽市上榜2021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第51名。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瑞丽市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11月,瑞丽市上榜2021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

2022年5月,瑞丽市入选2022年度县市电商竞争力百佳样本第89位。

2023年7月,瑞丽市获评为2023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

注释

[a]

聚焦聚力“开放兴边、强园兴工、彰文兴旅、特色兴农”建支柱;着力实施“口岸贸易、工业经济、市场主体、文旅经济、财税收入”五个倍增

[b]

云南省档案馆民国《关于更改县名及设始局土名译音》卷

[c]

战国周显王扁五年

[d]

勐卯古代诸王史

[e]

一山:户永山——营盘山——三达山;一坝:瑞丽坝;一江:瑞丽江;一河:南碗河

[f]

勐秀户育山梁、瑞丽坝

[g]

瑞丽江、南宛河、畹町河、南卡河、南惹河、南管河、南兰河

[h]

南兰河、唐平河、南尤河、南面卡河、南姑河、南惹河等

[i]

含亚种、变种、多变型种

[j]

对祖先、图腾、灵魂和鬼神的崇拜

[k]

青、草、鲢、鳙

[l]

含畹町住建60.761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