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芳,原名刘书琴,1944年1月11日出生于辽宁沈阳,满族人,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文联荣誉委员。

刘兰芳5岁开始学习东北大鼓,14岁拜杨丽环为师,后加入鞍山曲艺团,1976年刘兰芳成为首个在鞍山市人民广播电台电台说大书的人。1979年起,刘兰芳的长篇评书《岳飞传》先后在百余家电台里播出,引起全国轰动。在从业60年里,刘兰芳编写并录制播讲了60余篇中长篇评书,如《白牡丹行动》《红楼梦》。刘兰芳曾多次获国家级文艺大奖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刘兰芳有多篇自编的优秀中长篇评书作品入选《中国评书精华》讲史卷和新作卷,其中《岳飞传》和《杨家将》选入《中国传统十大评书经典》并出版。2008年,刘兰芳代表文化艺术界入当选并担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的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专委。

刘兰芳于2019年10月30日获评“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2019年12月29日,刘兰芳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入选为二〇一九“中国年度非遗人物”;2020年9月25日,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称号。2022年1月9日,刘兰芳获评“戏剧中国”终身成就艺术家。2022年6月,刘兰芳成为辽宁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结果,获评优秀。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刘兰芳的:人物经历、艺术风格、主要作品、赴外交流、任职记录、荣誉奖项、个人生活、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刘兰芳

本国语言名

刘书琴

外文名

Lanfang Liu

性别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满族

出生日期

1944年1月11日

出生地点

辽宁沈阳

最高学历

大专

职业

评书演员

重要奖项

代表文化艺术界入选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代表作品

评书《岳飞传》《杨家将》《红楼梦》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刘兰芳于1944年出生于辽宁省辽阳市的贫困家庭,原名刘书琴。刘兰芳的母亲、姨母是东北大鼓演员,在辽宁解放之前,刘兰芳的母亲深知演员之路艰苦,不想女儿深陷其中,因此从未教授她任何与东北大鼓相关的技巧。直至1948年2月6日辽阳解放,艺人从“下九流”称呼脱离,成为确定的文艺工作者,此时刘兰芳5岁,她的母亲开始教授刘兰芳唱东北大鼓。刘兰芳后来因家里孩子太多,供学困难,初三就辍学了。

求学经历

1957年,刘兰芳拜入杨丽环门下,学习西河大鼓,与师父走南闯北的出演,使得她对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一年后,市场不景气,工作不好找,吃不起棒子面粥,师傅就让刘兰芳回家,回家后她每天跟二姨学说大书,有空就去茶社、书场里听书。15岁时就在编词、说唱上展现出了过人天赋。

16岁时,茶社来了一位说大书的著名演员杨呈田在唱长篇西河大鼓《精忠说岳》,刘兰芳每天都去听,在当时女孩听书是件怪事儿,就让杨呈田也注意到了她,一次散场后,杨呈田与她交流,得知她学过艺、拜过师,就让她唱了两段,杨呈田认为她唱得好,鼓励她去鞍山曲艺团学艺。在她的努力和执著下成功加入鞍山曲艺团,受到了杨呈田、赵玉峰、阎春田等一众名师的点拨与教导。后来团里的老师们发现女孩子把“书”说得太硬,便邀请孙慧文老师深入辅导。此间,原名为刘书琴的她被孙慧文老师正式赐名为刘兰芳,一直伴随她的艺术生涯。

职业生涯

业界新星

刘兰芳在出师后成为有工资的正式演员。当时,说书界倡导说新书,这让上了两年初中的刘兰芳说新书比老同志轻松,她说的新书《战斗的青春》《小城春秋》颇受观众喜爱,1965年的,刘兰芳在鞍山的说书界小有名气。后来因为时代背景因素,刘兰芳去了电子局当工人。至上世纪70年代初期,刘兰芳被选定作为复兴东北大鼓的苗子来培养,刘兰芳也担起了重任,后来她表演的东北大鼓《千里送婴儿》《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刑场婚礼》《红枣情》在辽宁也得了奖,1972年刘兰芳在鞍山电台播讲《海岛女民兵》《闪闪红星》等6部新书。

电台说书

后来刘兰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过大鼓新曲目《刑场婚礼》和《千里送婴儿》。1976年,刘兰芳受鞍山市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主任李喜元邀请,成为首个在电台说大书的人。

为了在电台说大书,刘兰芳与丈夫王印权决定说《岳飞传》,于是开始翻新创作《岳飞传》,当时相关说书资料只剩钱彩的《精忠说岳》,就以此为蓝本开始创作。自此白天工作,晚上照顾儿子、料理家务,晚上9点继续创作。二人一遍遍地捋顺书梁子,立刻整理成文字。创作中曾发生地震,与公婆同住,一家六口住在家十几平米小屋里,过道是厨房也是书房。创作时与丈夫反复修改,五六点起床,反复斟酌每一个字,还曾气的直哭,为了让作品与时俱进,他们在改编时,大胆删减陈旧思想,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还原岳飞忠心报国的感人故事,终于在1979年9月1日,夫妻二人翻新创作的《岳飞传》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首播,全书累计117回,共计60多万字。也凭借写完的《岳飞传》获得240元稿费。《岳飞传》在播出一年内被全国66家电台复录播出,引发观众共鸣,获得观众喜爱。随后陆续在全国百余家电台广播,并获得全国广播评书一等奖,刊印100多万册相关图书,吸引多家报刊转载,一度被改编成京剧、连环画,还被灌制成唱片。也是在1979年刘兰芳决定不唱东北大鼓,因为东北大鼓的四大口、六大口都很慢,这种节奏已经不被喜欢了,但也没有忘记东北大鼓,因辽宁省领导对东北大鼓非遗的重视,刘兰芳后来也收了徒弟,传承东北大鼓。

次年,刘兰芳荣获辽宁省人民政府文艺创作奖,并应邀到北京参加《评书岳飞传座谈会》。随后,刘兰芳的评书《岳飞大战金兀术》获全国曲艺表演一等奖和创作一等奖,刘兰芳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刘兰芳与时任曲协主席陶钝首次到宝丰“马街书会”观看表演。

1984年,刘兰芳受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邀请到到中南海欢度春节。两年后,刘兰芳鞍山市春节拥军慰问团到广西云南前线慰问,并且在鞍山举办首届千山书荟,在全国曲艺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成为南北方曲艺交流的重要桥梁,得到中国曲协大力支持。1988年,刘兰芳以主席团成员身份出席第五次全国文代会,并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表演评书《评书贯口》。1990年,刘兰芳率领鞍山市曲艺团助力马街书会。

1992年,刘兰芳带领鞍山市曲艺团奔赴土耳其参加第三十一届民间艺术节。四年后,刘兰芳调到北京,担任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并出席了第六次全国文代会,在任职期间,先后组织举办了两届全国曲艺节、五次相声小品大赛、两次鼓曲大赛,1997年到2003年,刘兰芳相继录制播新编评书《三打乌龙镇》《白牡丹行动》《红楼梦》。

2001年12月,刘兰芳当选中国文联副主席,次年当选中国曲协主席。2004年,率代表团赴日文化交流访问,刘兰芳在早稻田大学讲演与表演,同年,刘兰芳成为北京朝阳区麦子店地区的人大代表,并把社区建立“百姓书场”。,次年,刘兰芳先后率代表团赴美国文化交流访问和澳大利亚演出访问,并录制播讲新编评书《一代儒将陈毅》。第二年,刘兰芳在中央电视台录制播讲新编系列评书《古今荣耻谈》,并带中国曲协“送欢笑小分队”前往宁化、平果、百色等地演出慰问。2007年,刘兰芳录制播讲百集系列评书《中国母亲风采》,次年,录制播讲新编百集系列评书《中华好人颂》和播讲评书《猎贼英雄传》。

2009年,刘兰芳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举办的“刘兰芳舞台生活五十年纪念活动”和中共鞍山市委宣传部、鞍山市文化局举办“书归正传——刘兰芳艺术生涯五十年故乡展”,并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新编评书《虞舜大传》;录制新编评书《话说泰山》,还荣获中国曲协“突出贡献艺术家”,荣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人民喜爱的艺术家”。三年后,刘兰芳参加“全国道德模范”巡演和“送欢笑”演出,并友情参演电视剧“精忠岳飞”的说书人。

2013年,荣获全国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次年,参加中共中央文艺座谈会,刘兰芳受到习近平同志接见。2015年,刘兰芳开始从事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的活动,并形成“传统文化进校园—刘兰芳大讲堂”的独特品牌,还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关于推动评书教育进校园的提案》。并且刘兰芳大讲堂”先后在灯市口小学、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等京内中小学开设讲座,向学生们传播评书的起源、发展、种类,努力从娃娃抓起,发展评书。并且刘兰芳与鞍山师范学校达成一致,决定开设一门曲艺学,刘兰芳并为此整合相关刊物、系统研究相关课题,深入挖掘评书现有成果,企图把评书曲艺的声、像、文建立相关的数据库。同年,刘兰芳还参加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授旗的国字号反恐劲旅——武警猎鹰突击队慰问演出,参加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出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完成录制播出新编历史评书《琼崖女子特务连》。

2017年,由刘兰芳发起,人民东方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和北京华夏汉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北京市海淀区作家协会和北京市八一学校承办的“讲好中国故事:刘兰芳曲艺进校园”首场活动在北京市八一学校举行。刘兰芳与多位曲艺家表演多个节目,普及曲艺知识。同年,刘兰芳参加北京电视台录制《北京评书大会》。

2018年2月28日,河南宝丰县政府修建“刘兰芳艺术馆”开馆仪式与刘兰芳从艺60周年仪式同时举行。在刘兰芳的推动和倡导下,马街书会被国务院侨办确定为“中国十大民俗”,国务院批准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界纪录协会认证其为世界最大民间曲艺大会,而宝丰县也被文化部批准为说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庆祝岳飞诞辰915周年,启动“拜岳王庙听刘兰芳评书《岳飞传》”仪式。10月14日,刘兰芳与丈夫——著名快板表演艺术家王印权先生参加辽宁鞍山师范学院刘兰芳艺术研究中心落成典礼,夫妻二人成为鞍山师范学院特聘教授。10月24日,中共湘潭县委、县人民政府,隆重举行了“纪念彭德怀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刘兰芳参加座谈,并在大礼堂开播发布新作长篇评书《彭大将军》;12月27日,刘兰芳参加“中国文联知名老艺术家艺术成就展”,展会用照片、实物、视频等多种形式回顾老艺术家的艺术生涯,让观众近距离艺术家们的艺术风貌,以及改革开放40年来文艺工作的发展历程。

2019年,人民网录制《刘兰芳两会评书》,3月2日时,第一期《刘兰芳两会评书》音频在喜马拉雅、蜻蜓FM首发后,经多方面推广,一天时间里,单条节目的全网收听阅读量便达249.4万,其中,音频头部平台收听量10.8万,“两微”阅读量63.1万,秒拍播放量突破175.5万。同年5月23日,刘兰芳参加从艺60周年暨《岳飞传》播出40周年座谈会;后来刘兰芳积极参与对于弘扬和保护东北大鼓的相关事宜,参加了由多个曲艺家协会承办的“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遗艺术”东北大鼓理论研讨会,对东北三省的东北大鼓这一曲种近年的现状、发展、存在的问题、未来发展趋势等重大问题进行了讨论,在7月18日由刘兰芳亲自授课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的《东北大鼓艺术人才培养》在沈阳音乐学院开班。随后新作长篇历史评书《大汉刘邦》开播,刘兰芳、王印权的精品评书集《四大将》出版。10月31日,刘兰芳获评“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12月29日,刘兰芳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入选为二〇一九“中国年度非遗人物”。

2020年9月25日,刘兰芳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曲艺艺术家”称号。2020年,刘兰芳响应人民网联合《中国作家》杂志社联合发起“人民战‘疫’”征文,第一时间与王印权、望钧合作完成了抗疫评书《钟院士,百姓心中的一座山》,让评书跟随时代,为抗疫加油!2021年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授予刘兰芳“戏剧中国”终身成就艺术家等荣誉,荣誉在身,刘兰芳也不放弃学习,把看网络小说当做一种学习新的语言的机会,并把网络小说改编成评书,12月中旬,与王封臣一起把穿越玄幻小说《斗罗大陆》改编成为新编评书《新斗罗大陆》,在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App上线。虽然对于78岁的刘兰芳来说那些魂魄技能、兵器名称等奇异玄怪的东西挑战很大,但她状态不减当年,节目播出后获得观众好评。多部评书在喜马拉雅点击率加起来有几十亿。2022年6月,刘兰芳成为辽宁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活动结果,获评优秀。

艺术风格

刘兰芳的评书,根据人物性格,规定情境和人物评书特点运用人物对话,独白和插白,最具代表的就是《岳飞传》。刘兰芳创造性地吸收传统戏剧中生、旦、净、末、丑等各种人物的语言,并将文字造型与语音造型结合起来,成功地作到了“声如其人,人见其性”。

刘兰芳有高亢明亮的嗓音条件,吐字发音清晰坚实,神完气足,因为她早年习唱大鼓书,嗓音受到过良好训练,有很扎实的基本功,对音乐的感悟也被自然地带到了评书说演之中。张弛有度的语言节奏在刘兰芳评书时运用得出色,语速、语气、语流恰当。原本以散叙平说为主的评书表演中,善于将这些韵语说演的手法技巧有机地穿插其间,从而使其评书表演在语言节奏上,高低起伏,散韵交织,色彩斑斓,错落有致。再者,刘兰芳的评书说演中声音造型清脆俏美,十分有个性,立得住情节、人物、情感变化。刘兰芳作为当时少有的评书女演员,增加了评书表演的色彩,扩大了评书听赏的美感特制和审美空间,给女性从事评书表演提供了信心。

主要作品

评书作品

《杨家将全传》

《岳飞传》

《呼家将》

《赵匡胤演绎》

《五凤朝阳刀》

《乱世王者之荣耀兵法》

《西唐演义》

《朱元璋演义》

《混世魔王程咬金》

《新水浒后传》

《大唐侠女》

《洪武剑侠图》

《彭大将军》

《一代儒将陈毅》

《红楼梦》

《小将岳云》

《五女七贞》

《小将杨排风》

《尧母传奇》

《白牡丹行动》

《红顶清风》

《包公上疏》

《小将呼延庆》

《轩辕皇帝》

《花果山传奇》

《王华买父》

《话说泰山》

《古今荣耻谈》

《燕泉香传奇》

《喋血魔窟》

《抗日英雄杨靖宇》

《猎贼英雄传》

《樊梨花》

《大辽太后》

《烈女英雄》

《鸳鸯扇坠》

《挺进苏北》

《三大五龙镇》

《玉堂春秋图》

《腾马辽东罕王》

《矿工的孩子》

《海岛女民兵》

《闪闪红星》

《刑场婚礼》

《薛家将》

《洪武大帝》

《彭大将军》

《大汉刘邦》

《岳飞大战金兀术》

《红枣情》

《义犬救主》

《刘兰芳评书精选》

《话说泰山》

《琼崖女子特务连》

《虞舜大传》

以上信息来源于:

影视作品

刘兰芳黑影杀手饰-1989刘兰芳环保剑饰-2006刘兰芳中国股市记忆饰自己2010刘兰芳精忠岳飞饰说书人2013刘兰芳老爷升堂饰八王妃2016刘兰芳中国评书大会饰自己2017刘兰芳抗联英雄传饰自己2019

赴外交流

交流时间

具体内容

1992年

带团奔赴土耳其参加第三十一届民间艺术节

2004年

率代表团赴日文化交流访问

2005年

率代表团赴美国文化交流访问

率代表团赴澳大利亚演出访问

2005年

率中国曲艺代表团赴加拿大温哥华和多伦多两城市访问演出

以上信息来源于

任职记录

任职时间

任职职位

1984年

鞍山曲艺团党支部书记、团长

1995年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1996年

中国曲艺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1998年

第八届全国妇代会执行委员

1999年

东南大学特聘客座教授

2001年

中国文联副主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当选)

2002年

中国曲协第五次全国代表会主席

2004年

中国文联副主席

中国曲协主席

北京朝阳区麦子店地区的人大代表

2006年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7年

国曲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

以上信息来源于

荣誉奖项

其他奖项

辽宁省人民政府文艺创作奖获奖1980年评书《岳飞大战金兀术》获全国曲艺表演一等奖和创作一等奖获奖1981年全国三八红旗手鞍山市特等劳模辽宁省劳模获奖1983年全国拥军先进个人称号全国优秀文化艺术工作者全国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奖1987年辽宁省人民政府优秀文艺成果奖获奖1989年首届全国电台《小说连播》节目听众喜爱的演播艺术家称号获奖1991年展开

以上信息来源于

个人生活

刘兰芳的爱人是著名快板书表演艺术家王印权,两人都住在古襄平,都是曲艺家庭,从小学习曲艺。大儿子王岩、二儿子王玉都是曲艺演员。刘兰芳与丈夫一起书写多部评书,最出名的就是《岳飞传》。

刘兰芳与丈夫相濡以沫的生活也有吵吵闹闹,生完大儿子44天就开始说书,白天让别人帮忙带孩子,晚上夫妻二人换着带,大儿子十一个月大时海城地震,孩子给了爷爷奶奶带,后来二儿子出生遇见文化大革命后期,形式不好,刘兰芳被迫当家庭妇女,王印权一个月42.5元供一家人生活。后来下放到厂里,刘兰芳当了酸洗电镀工人,为了省钱自己用手套给孩子做衣服,自己剃头,什么都学。到1972年,剧团恢复,为了跟上业务,孩子跟爷爷奶奶一直住到大儿子小学四年级下半年,给孩子印象最深的还是在广播里的声音,生活里不记得孩子脚尺码,让刘兰芳觉得一直都很亏欠孩子。2019年,刘兰芳、王印权合作书写的的精品评书集《四大将》于11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