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麦麦这个平凡的小人物,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知识分子,被“讲哥们儿义气”的“江湖流毒”所害,突然被投进一个完全陌生的牢笼,面对一群获罪于强奸、抢劫、杀人、偷盗的嫌疑人,面对一幕幕陌生、残酷、压抑、乖戾变态的场景,他的心灵将受到怎样的震撼、历练?他又将如何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
人的更大劣性在于:忍耐的美德和变通的机巧——当一种价值受到另一种价值的强奸,所有概念化的东西都被偷换或者打碎,秩序需要重新整和建立的时候,什么叫尊严,什么叫道德,什么叫友情和真理,都被重新定义,心被撕裂后要经历阵痛,阵痛之后的抉择将是血淋淋的更大更长久的痛苦,而选择妥协(这恰恰是我们最容易做出的抉择),无疑会让这种痛苦降低到最小,降低到只剩下“悲、哀”两字。
试读
老三走了,老七还在锲而不舍地跟刘大畅探讨:“你说那DNA鉴定结论啊——不排除送检的内裤上精斑为江大明所留——操,什么叫‘不排除’!?大哥你说——”刘大畅无辜地说:“就是不排除呗。”“照这么说,不仅不排除我江大明,也不排除别人啊,是男的,只要血型符合的都不能排除,弄好了,不仅不排除我江大明,还不排除XXX哪!”江大明不计后果地说出了一个全国人民爱戴的名字,恕我不能如实记录,希望“XXX”的表达方式也不会涉嫌不敬。我听他侃得云山雾罩,就冲刘大畅同情地笑笑,出门去了隔壁,找龚小可聊天去。龚小可告诉我:何永惨了。我笑着说:“刘大畅也惨了,让你们三中一大冤案给缠上了。”“DNA吧?那是一神经病,连队长都躲着他走,逮住谁他就跟你聊起没完啦。”“这家伙到底怎么回事?”“哼,操人家一13的小闺女,那裤衩上的松跟他血型一样,DNA都给鉴定出来了,他还不认帐呢,现在法律多厉害,DNA啊。”龚小可玩味着这个神秘的新名词….

作品目录
第一单元C看 | 第一章入门课——基础知识 | 第二章观摩课——前排就坐 | 第三章教练班——头领生活 |
第四章选修课——另类狂欢 | 第五章补习班——高级学员 | 第六章肄业——无可怀念 | 第二单元W市局第七章资格验证 |
第八章素质教育 | 第九章换汤熬药 | 第十章积患重重 | 第十一章情商 |
第十二章突破与游离 | 第三单元艰难地“转正” | 第十三章中转站——模范监狱 | 第十四章再教育 |
第十五章实习期——新收组 | 第四单元操练 | 第十六章落网 | 第十七章圈地运动 |
第十八章新格局 | 第十九章波澜 | 第二十章搅局 | 第二十一章冷战 |
第二十二章疯狂 | 第二十三章混战 | 第二十四章毕业 | 结局整理运动——出监队 |
作品评价
不可不来,不可再来。哪里有权威,哪里就有卑微。——墙中警句
这是一个“不能惹也不能躲的世界。”疯狂的脏话,冷酷的刑罚,牢友之间的勾心斗角……这一切给了我们真实的监狱生活。
读完《四四面八方,才真正地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了解更多。——黑色光明
看着《四面墙》才发现以前自己说话做事是多么的艰稚,如果早有《四面墙》中描写的比那些狗屁“办公室三十六计”“实用孙子兵法”强一万倍的生活智慧,很多事情会顺利的多……不过,我希望这里的很多生活智慧永远不会用到。
张太龙
2006年年初,那年我十七岁,也是在看守所的报纸连载里看了这个小说,今天再次看来,很欣慰,记得那时候在里面认识一个校长,他说:“将来我也写一本书,就叫六面墙。”里面有那么一句话,不会做饭的女人不叫女人,没做过监狱的男人不叫男人。
路八说
读着那一句句或粗俗、或精辟、或狡诈、或“直白”的对话,扁平的文字“立体”而生动,黑乎乎的方块上好像有魔法棒挥过,一幅幅声、光、影俱全的影像出现在面前。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竟然能够像看一部长篇电视剧那样来欣赏一部小说!
正将
一个人的本性,只有在黑暗之中,在绝境之中才能够体现出来。不过所谓的真实又是什么呢?《四面墙》给出了一个答案。它用一个个可以深深触及到灵魂的故事,一个人有血有肉的人物给了我们一个答案
洛天月
他的作品的含金量一点也不比那些有着深厚的“诺贝尔”情结的作品差……不关注哥们儿这亲的作家,是评论界的失职,也是评论界的失败。如果我们的文学评论懂得与时俱进,以读者为中心去展开文学批评的话,那一定要感谢哥们儿以及《四面墙》模式提供的有价值的评论资源。——人性的光彩
作者简介
张春雷,男,天津武清区人,1969年生。以自传性的网络长篇《四面墙》一炮而红,被网络评论家誉为“监狱文学的旗手”,自《四面墙》后,同类作品迭出,但均无能出其右者。截至2010年,已出版的长篇作品有《四面墙》、《黑马甲》、《背叛》、《外遇》、《线人》等。由其参与编剧并已完成拍摄的电视连续剧有《远东第一监狱》和《现场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