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1984年6月在四川大学外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6月在西南交通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4年7月分配到西南财经大学任教;1995年3月调入西南交通大学任教。 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教育学院做访问学者,与Raymond Smith博士 合作研究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句法复杂性现状。
主讲课程
第二语言习得(硕士生)。
英语语法,英语词汇学、语言学概论、英语应用文写作(本科生)。
在当代中国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研究方向
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
主要贡献
主要成果:已正式出版专专著1部、编著1部,发表论文10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国家基础教育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项目1项,主持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项
科研项目:
(一)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大学生英语句法能力与句法多样性的相关研究”。(09BYY065)
(二)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单位长度、单位密度和句式类型——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句法复杂性的研究”。(10YJA740108)
(三)主持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项目“我国中学生对英语关系从句习得的实证研究”(JJWYZCYB2009036)
(四)主持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项目“单位长度、单位密度和句式类型对 我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句法复杂性的研究”。(SCWYH10-37)
(五)主研西南交通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文科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质量调查》。 (2009年)
论文成果
一)正式出版专著1部:
《图解英语长难句----实用英语语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
(二)正式出版编著1部:
《零起点托福渐进教程——听力理解》,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年。
(三)发表论文10余篇:
(1)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法能力的变化和发展(第一作者)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3期
(2)显性语法教学与中国大学生对英语非限定分句的使用
——一项基于单组实验的探索性研究(唯一作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3)从英译唐诗看中国酒文化信息的再现与失落(唯一作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2期。
(4)紧缩子句中认知因素的调动(第一作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5)A probe into “avoidance” manifestation of English non-finite clauses
by the Chinese students (唯一作者)
《中国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2006年会暨
第三届中国交际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集》(陈建平)(主编),
北京:外语教学研究与出版社,2010,417-436。
(6)从句法分析看L2英语非限定分句的习得(唯一作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7)大学生英语语法能力与英语写作能力的相关研究(第一作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2期。
(8)英语是非问句疑问标示元的功能(唯一作者)
《南昌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9)英汉语疑问词句法特征对比研究(唯一作者)
《成都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0)关系从句知识与语言水平的相关性
——对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调查(第二作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11)词汇记忆策略与词汇成绩的关系
——对西南交通大学新生词汇记忆的调查(第二作者)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荣誉奖励
(一)校级优秀教学奖1项(三等奖)。
(二)论文“单位长度、单位密度和句式类型——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句法复杂性的研究”
获“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第17次学术年会”论文评审二等奖。
(三)“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二次。
科研团队
(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大学生英语句法能力与句法多样性的相关研究”(09BYY065)
团队人员:夏伟蓉 王维民 徐晓燕 兰萍 宋冰 闫静 孙念红 曾详敏 陈思本 管锐 潘小燕
(二)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项目“我国中学生对英语关系从句习得
的实证研究”(JJWYZCYB2009036)
团队人员:王维民 徐晓燕 闫静 孙念红 曾详敏 徐露
(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单位长度、单位密度和句式类型
——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句法复杂性的研究”(10YJA740108)
团队人员:孙念红 曾详敏 王焰 杨世蓉 孙莉萍 陈思本 蒋婧 闫静 管锐
(四)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项目“单位长度、单位密度
和句式类型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句法复杂性的研究”(SCWYH10-37)
团队人员:孙念红 曾详敏 闫静 陈思本 蒋婧
获奖记录
获校级优秀教学奖1项(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