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经历 1932年,胡金铨出生于北平(今北京)。他的父亲早年留学于日本京都大学,母亲擅长工笔国画。幼时武侠小说家还珠楼主(李寿民)是其家中座上客,在他的熏陶下,胡金铨开始迷恋起了武侠文学。
1949年,胡金铨移居香港。1951年,21岁的胡金铨在蒋光超的引荐下进入龙马电影公司画广告,随后转入长城电影公司从事电影美工。
演艺经历 演员出道 1954年,胡金铨在严俊执导的电影《吃耳光的人》中饰演一个小角色,以演员身份进入演艺圈。因为在这部电影里面他的表演受到赞赏,他后来便在永华公司专心做了演员。由于永华片库发生火灾,他失去了工作。但胡金铨并没有气馁,又在“丽的呼声”有线电台担任广播员,同时兼任《丽的呼声》周刊的编辑。期间辗转于多家电影公司拍戏。同时,他在片场的学习也丰富了自身的拍戏经验。1958年,在香港影坛已经颇有声望的李翰祥与他成为好友并介绍胡金铨进入邵氏公司当演员、编剧、助理导演。次年,胡金铨凭借李翰祥执导的戏曲片《江山美人》中“大牛”一角而获得了亚洲影展最佳男配角奖。胡金铨在邵氏一共出演了《一树桃花千朵红》《隔墙艳史》《福星高照》等多部电影,在此期间,他还积极参与电影制作,不仅创作了《 花田错》 ,还担任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 的副导演。
跨界导演 崭露头角
1964年,胡金铨自编自导了戏曲片《玉堂春》,从此开始了导演生涯。紧接着他自编自导自演了抗日战争片《大地儿女》,但最终因迎合东南亚市场被大量删减,但却在台湾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与商业收益,并成为了第一批受到政府鼓励发行的外埠政宣电影,凭借该作品他获得了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最佳剪辑。1966年,胡金铨拍摄了经典武侠片《大醉侠》,因为是公司所指派的工作,所以他在剧作上并没有太大的创作空间,但是在本片中还是崭露了他在美术与动作上的才华,其真正的电影风格也开始显露。胡金铨将京剧式动作美学与郑佩佩的舞蹈功底相结合,使影片中的打戏极具美感。片中有一个郑佩佩头戴斗笠,在小桥流水客栈的背景前走过转头面向镜头的画面,称得上是中国武侠电影史上的经典瞬间。该片将日本武士电影以及美国西部片的精华与中国山水画意境相融合,从而形成了胡金铨独特的电影美学,开启了新派武侠片潮流。
1967年,胡金铨因与邵氏产生了分歧,便离开了邵氏电影机构,前往台湾国联电影公司寻求发展,才得以真正拍摄自己筹备多年的武侠作品《龙门客栈》。胡金铨对待电影有着严谨的态度,他电影中的事物,必有出处。为了还原影片明代锦衣卫和东厂的服饰,他走遍博物馆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研究,最终找到了明代锦衣卫的工笔画像。他的武侠片以时代精神作为立足点,讲究山水性情、设计打斗节奏,成为了一种有诗意的电影产品。同年10月,《龙门客栈》在台北首映,总收入438万元(时间截至1967年10月21日至11月24日),是台湾地区当年的票房冠军。该片于次年在香港公映,在当时创香港开埠以来,中外影片卖座最高纪录。最终该片获得了第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优等剧情片,他凭借此片获得了最佳编剧。
扬名海外
电影《龙门客栈》取得成功后,胡金铨耗时三年拍摄了《侠女》。他对每个镜头的要求都很苛刻。拍摄前期,他历时九个月搭建仿古建筑场景,甚至烧毁部分建筑以达到做旧的效果。为了拍摄满街芒草的景色,胡金铨不惜停机一年,拍摄出理想的效果。在拍摄动作戏时,胡金铨坚持不用威亚,他让演员在弹簧床上跳,然后用剪辑的技巧将跳起的动作拼接到一起,达到人物飞起的效果。这样一个10分钟的动作镜头拍了25天。胡金铨因从小受母亲影响,他的电影灵感大多来自于中国传统戏剧及山水画墨。竹林打斗戏的剪接及镜位调度以及武术指导使用弹簧床的创新技巧,都是该片在影史上创造出的艺术经典。影片于1972年公映,但商业状况并不乐观。直到1975年,该片参加海外影展,并获得了第28届戛纳影展“最高技术委员会大奖”。自此,胡金铨也成为首位获得国际承认的中国电影人。他抓住发展契机,紧接着拍摄了武侠电影《忠烈图》,胡金铨为了找到片中所需的拍摄角度,在山顶上坐了五天来勘察地形。片中的倭寇装扮是以明代的卷轴画为参考,并且主角之间的对打是由他亲自剪接制造出来的。最终,该片也于同年获得了芝加哥国际电影节特别艺术贡献奖、苏格兰爱丁堡国际影展最佳外国影片技术奖和澳洲雪梨影展特殊技术设计奖。1978年,胡金铨被英国杂志《国际电影指南》评为世界五大导演之一,这是华人导演首次获此荣誉。
事业低谷
1979年,胡金铨在韩国拍摄的《空山灵雨》是他后期的作品,与《空山灵雨》同期的《山中传奇》则是他向鬼怪题材迈进的一步。胡金铨眼光独到,在拍摄《山中传奇》时,有一个镜头是书生何云青去抄经的路上,看到小溪对面有一位身着白衣的丽人在吹笛。这个镜头是在韩国山中一条非常普通的小溪旁拍摄的,他选择了用逆光来拍,而且制造了白烟腾腾的效果,整个画面瞬间化为仙境。这个画面所达到的境界是把中国水墨山水画与古代女性美相结合起来,这是胡金铨中国文化底蕴的一次完美呈现。这两部影片是胡金铨的晚年之作,他将对宗教感与空灵禅意的追求融入片中,无奈70年代末的港台娱乐圈进入高度商业化的新时代,因此像《空山灵雨》和《山中传奇》这种走艺术路线的作品难以得到观众的青睐,两部作品的票房都不太理想。这使他失去了卖座导演的身份。但是,凭借《山中传奇》他获得了第1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导演以及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奖。
胡金铨并非不懂得变通,他也尝试走现代喜剧路线,拍摄了通俗时装喜剧《终身大师》。 也与李行、白景瑞合作拍摄奇幻片《 大轮回》 以及古装武侠喜剧《天下第一》。虽然迎合了商业化的市场需求,但胡金铨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骨。例如,1983年的《 天下第一》 中,服饰道具等仍然十分考究,影片获得了第2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造型设计以及最佳美术设计提名。同时影片《大轮回》也获得了同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提名等奖项。可惜这些影片都遭到了市场的冷遇,无法再现当年的辉煌。自此,他基本处于沉寂状态。
1989年,胡金铨受徐克之邀导演《笑傲江湖》,他从人物造型、布景、服装设计等方面开始参与工作,后因胡金铨身体不适且与徐克理念不合而退出。该片保留了胡金铨的美术设计和一些大远景,并将胡金铨挂名为总导演。1992年,胡金铨拍摄的最后一部作品《画皮之阴阳法王》上映,该片主角包括王祖贤、洪金宝、郑少秋、午马、林正英等,阵容强大。但片方为了市场的需要将片长剪成95分钟,导致成片观感很不好,在香港仅上映6天便下架。此后很久,胡金铨无戏可拍,他的生活也陷入困顿。
1996年,胡金铨终于找到投资人,准备筹拍他早在1975年就已将剧本完成的电影《华工血泪史》,希望将清末华工在美国淘金和修建铁路的那段历史搬上银幕。为了能够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电影的拍摄中,他在医生的劝说下决定做心脏导管气球扩张手术。次年,胡金铨因手术失败而逝世,并被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予终身成就纪念奖。
个人生活 感情经历 1976年,胡金铨到哥伦比亚大学演讲时,与女博士钟玲相识。次年,两人在纽约结婚。在拍摄《笑傲江湖》时,胡金铨与钟玲离婚。
手术逝世 1997年1月14日,胡金铨入院接受心脏导管气球扩张手术,术后昏迷不醒并出现心律不整的症状,抢救无效后去世,享年65岁。
主要作品 导演作品 公映时间
片名
主演
编剧
类型
1964年
《玉堂春》
赵雷、乐蒂、顾文宗
胡金铨
戏曲
1965年
《大地儿女》
陈厚、乐蒂、胡金铨
胡金铨、程刚
电影
1966年
《大醉侠》
郑佩佩、岳华、陈鸿烈
胡金铨
电影
1967年
《龙门客栈》
石隽、上官灵凤、白鹰
胡金铨
电影
1970年
《喜怒哀乐》
胡锦、薛汉、陈慧楼
胡金铨
电影
《侠女》
徐枫、石隽、田鹏
胡金铨
电影
1973年
《迎春阁之风波》
李丽华、徐枫、乔宏
胡金铨、王冲
电影
1975年
《忠烈图》
白鹰、徐枫、乔宏
胡金铨
电影
1979年
《空山灵雨》
田丰、孙越、徐枫
胡金铨
电影
《山中传奇》
石隽、张艾嘉、徐枫
胡金铨、钟玲
电影
《无冕皇后》
张艾嘉、胡金铨
胡金铨
短片
1981年
《终身大事》
张艾嘉、胡慧中、陶威
胡金铨
电影
1983年
《天下第一》
田丰、唐宝云、曹健
胡金铨、吴念真、小野
电影
《大轮回》
石隽、彭雪芬、姜厚任
张永祥
电影
1990年
《笑傲江湖》
许冠杰、张敏、叶童
关文亮、黄鹰、林纪陶、刘大木
电影
1992年
《画皮之阴阳法王》
王祖贤、郑少秋、刘洵
胡金铨、钟阿城
电影
以上资料来源:
其它指导作品 时间
片名
备注
1954年
《春天不是读书天》
助理导演
1955年
《有口难言》
助理导演
1956年
《金凤》
副导演
1960年
《倩女幽魂》
副导演
1963年
《梁山伯与祝英台》
副导演
1977年
《忠烈精武门》
助理导演
以上资料来源:
编剧作品 时间
片名
类型
1962年
《花田错》
戏曲
1964年
《玉堂春》
戏曲
1965年
《大地儿女》
电影
1966年
《大醉侠》
电影
《山贼》
电影
1967年
《龙门客栈》
电影
1970年
《喜怒哀乐》
电影
《侠女》
电影
1973年
《迎春阁之风波》
电影
1975年
《忠烈图》
电影
1976年
《丁一山》
电影
1979年
《空山灵雨》
电影
《山中传奇》
电影
《無冕皇后》
短片
1981年
《终身大事》
电影
1983年
《天下第一》
电影
1986年
《蝴蝶梦》
话剧
1992年
《画皮之阴阳法王》
电影
2006年
《新忠烈图》
电影
以上资料来源:
作词作品 三更冤1967艺术指导 上映时间
片名
导演
主演
1990年
《笑傲江湖》
徐克、程小东、李惠民
许冠杰、叶童、张学友
监制作品 上映时间
片名
导演
主演
编剧
1990年
《客途秋恨》
许鞍华
张曼玉、陆小芬、李子雄、田丰
吴念真
参演电影 有口难言饰/1955 雪里红饰小麒麟1956 金凤饰店小二癞子1956 长巷饰康叔强1956 春色无边饰/1957 两傻大闹摄影场饰/1957 月落乌啼霜满天饰小刘三1957 马路小天使饰/1957 蓬莱春暖饰/1957 三姊妹饰/1957 黄花闺女饰/1957 窈窕淑女饰/1957 恰恰姑娘饰小高1957 金凤凰饰/1958 妙手回春饰胡图1958 全家福饰/1958 安琪儿饰萧清1958 小情人饰/1958查看全部 (45) 以上资料来源:
文学著作 出版时间
作品名称
出版社
作者
1977年
《老舍和他的作品》
香港文化生活出版社
胡金铨
1979年
《山中传奇》
台湾四季出版有限公司
林清玄、胡金铨、钟玲
1979年
《山客集》
台湾远景出版社
胡金铨、钟玲
2013年
《胡金铨谈电影》
复旦大学出版社
胡金铨
2013年
《胡金铨随笔》
复旦大学出版社
胡金铨(胡维尧编)
以上资料来源:
荣誉奖项 影视奖项 第6届亚洲影展 · 最佳男配角获奖1959 / 江山美人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 最佳发扬民族精神特别奖获奖1966 / 大地儿女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 最佳编剧获奖1966 / 大地儿女第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 最佳剪辑获奖1966 / 大地儿女第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 最佳编剧获奖1968 / 龙门客栈第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 优等剧情片获奖1968 / 龙门客栈展开人物评价 我觉得胡金铨的电影,拍得很工整,他对电影的语言非常的熟识。他对电影的要求:除了是一个电影之外,还是一幅画。他要求电影每一帧画面都是一幅画,他的视觉效果很优美,很传统,但同时也很诗意。但因为太过要求像一幅画,有的时候也会点到为止。他要求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都有一个节奏,这个节奏来自一份他心目中所想的一份音乐,所以他的电影你会觉得剪辑很成功,有一种蛮强烈的音乐的节奏感,或者是韵律感,胡金铨是很仔细的。 ——导演:吴宇森
他的电影角色是脸谱化和禁欲主义的。胡导自传统戏曲中汲取了叙事手法的脸谱化倾向,角色多属直线型性格,逢事遇难,性格也不会改变。人物的行为多重必然性发展,很少有偶然举动。各种人物忠奸立判,善恶分明,类似传统戏剧的生、旦、净、丑,基本上都具备着禁欲主义的冷漠性格。 ——《当代电影》
虽然胡金铨已经仙逝,但他留下的那些经典作品,仍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他的热情、专注和一丝不苟的性格,他对知识的渴求、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电影的热爱,这些特质都依然感染着每一个人,给每个热爱生活的人注入前进的动力。 ——电影烂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