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期》(英语:My Original Dream)是郝杰编导的青春喜剧电影,由包贝尔、孙怡联合主演,由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发行。影片讲述了生于80年代的小镇青年赵闪闪一路成长,闯荡北京电影圈,想用电影留住青春的故事。由导演本人亲身经历改编而成。

影片于2015年11月11日在中国内陆上映,2015年获得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奖提名,累计票房收入1255万人民币(票房统计截止2022年12月22日)。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我的青春期的:影片剧情、演员与角色、影片制作、影片特色、获奖记录、反响与评价、票房、网站评分等介绍

中文名

《我的青春期》

英文名

My Original Dream

别名

我的青春

最高票房

1255万人民币(票房统计截止2022年12月22日)

语言

普通话

影片片长

91分钟

导演

郝杰

主演

包贝尔

编剧

郝杰

制片人

执行制片人

监制

赵方

出品人

联合出品人

摄影

杨瑾

剪辑

朱琳

美术

美术指导

配乐

那日森

制片公司

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中国)

制片国家/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行公司

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中国)

上映时间

2015年11月11日(中国)

影片剧情

赵闪闪(包贝尔 饰)是一位纯真的少年,他作为全家的希望考进了县城中学。这里不仅有几十个男孩挤一张床的大通铺,还有地痞流氓。老师被小混混威胁,连校长也挨板砖,要把“四大天王”请到学校做学生维护治安。赵闪闪把这些社会青年当作偶像,想要跟着他们一起混。在这期间他也对漂亮女孩李春霞(孙怡 饰)一见钟情。他在和“四大天王”小伙伴共同对抗校外古惑仔的同时,与李春霞一直保持着不温不火、若即若离的关系。

直到赵闪闪和李春霞考入了同一所高中,两人不仅同班,甚至还成了同桌。爱情终于有了萌芽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青涩的感情渐渐在相处中生根发芽,发展成了早恋的高中生。然而好景不长,学校和家长对他们施压,社会流氓陈浩南(李子彦 饰)也因为喜欢李春霞来找他麻烦,李春霞不得不和赵闪闪提了分手。虽然他们许下承诺要共同努力考入同一所大学,然而赵闪闪却意外落榜了,他深受打击,整日郁郁寡欢。不过历经波折后,赵闪闪总算“补录”进入了理想的大学。

然而,灯红酒绿的大城市再次让赵闪闪迷失了方向,他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在看电影时,赵闪闪找到了另一种快乐。于是他跑到电影学院,毕业后混迹北京影视圈,一度穷困潦倒。终于有一天有位女富豪要给他投资,他开着女富豪的豪车返乡,又遇见了李春霞。李春霞为了保护赵闪闪跟了陈浩南,嫁给了陈浩南后过不下去,又跟赵闪闪当年认的四哥四猴同居,怀着四猴的孩子。两人相见后终于补上了当年未完成的肌肤之亲。李春霞提议他俩凑合过吧,赵闪闪却不愿意,他认为电影才是他心之所向。

电影的结尾,女富豪的投资是个骗局,赵闪闪的父亲不知死因,维权无效后被赔了9万块钱。赵闪闪拿着这笔钱拍了电影,让母亲做制片主任,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演员与角色

我的青春期赵闪闪包贝尔饰八十年代的小镇青年,为人善良单纯,青春期时喜欢同村的漂亮女孩李春霞,因受到阻挠不得已与李春霞分开。高考落榜后又意外补录,进入北京电影圈做导演后与李春霞再次相遇。后意识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拿着父亲的赔偿款完成了自己的电影梦想我的青春期李春霞孙怡饰被赵闪闪爱慕的漂亮女孩,与赵闪闪考入同一所高中,与他恋爱后出于保护目的提出分手。被迫跟了流氓陈浩南,后与四猴同居,怀了四猴的孩子我的青春期陈浩南李子彦饰街头小混混,喜欢李春霞,在得知赵闪闪与李春霞交往后恼羞成怒去学校找赵闪闪麻烦,被赵闪闪捅了一刀

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导演郝杰的自传,他在很多年前就有计划拍这部片。他当初想做这部片子主要是因为他自己的初恋,不过这也并不能说是献给初恋的。郝杰认为对他自己而言,初恋特别重要,他自己青春期时的萌动和成长与青涩,是生命那个阶段最热血最难忘的。郝杰的前三部电影都是在讲他自己的生命体验,而这部是他最想拍的。

在剧本创作阶段,芦苇老师给郝杰打了半小时电话,聊完后郝杰醍醐灌顶。郝杰最早写的故事主要关于80后青春成长的方方面面,有点散。芦苇老师跟他强调最重要的还是初恋,要用初恋这条线贯穿全片。

从《光棍儿》到《我的青春期》,从纯粹自由的创作,到上院线的一些妥协,这个过程中郝杰的改变是极其痛苦的。但郝杰认为改变是有必要的,他不能永远在张家口拍电影。即使与万达这样的大发行方合作,但郝杰并不过问营销宣传,只操心创作这一块,即便懂得自己必须要向电影工业靠拢,但郝杰拍的还是心中所想,坚持“作者电影”。

拍摄取景

本片的舞台是是郝杰的故乡张家口,郝杰之前的作品也是在这里制作的。张家口其实距离北京并不是很远,像片中出现的场景其实即便是现在在中国很多内陆地区,边远地区仍然广泛存在。郝杰认为对于这些,是有纪录他们的意义在。

选角过程

因为欣赏文艺独立导演郝杰,包贝尔主动争取在《我的青春期》中担纲男主角,甚至愿意自降身价不谈片酬。万达影视和监制邝文伟也向郝杰推荐了他,估计是从商业角度看到了他的潜质。

郝杰一开始还有点不太愿意,当时他特别想找一个香港演员来演。但接触之后,郝杰就感觉他以后必然大火。他认为包贝尔内在有不忘初心的特质,这和人物很契合。后还是定了包贝尔演。

郝杰之前选了很多演员做女主角的人选,但都不合适。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有人推荐了孙怡,照片一发过来,郝杰和万达那边所有人都表示满意,在一天内一致通过,就这么定了。

饰演赵闪闪父亲的演员冯四,在郝杰上一部作品《美姐》中饰演中年铁蛋,现实中他是名“二人台”演员。为拍《美姐》他还推掉很多商演,损失十几万。《美姐》让他在大银幕上看到自己,觉得很有价值,这种魅力是舞台上没有的。这次郝杰邀请他来演,他立马就答应了。

除了男女主角,其他人都是非职业演员,郝杰想要什么人,就从生活中移植过来。像片中的“四大天王”和小赵闪闪,都是从张家口的四区十三县看了所有初中、高中、职中,10万个小孩全部看完最后挑出来的。郝杰在初选的时候主要挑选有魅力的人,他认为有些人天生就是演员,无论长相还是性格,都在人群中出挑。他最后再从这些人里挑适合的角色。

幕后花絮

郝杰的上个作品《美姐》在金马奖拿了影评人奖,《我的青春期》这个项目就进了金马的创投会,于是和万达项目部的人碰头并顺利达成合作。

包贝尔的看片量远远超过郝杰这个做导演的。只要是休息的时候,包贝尔就在车里拿着ipad拉片。拍摄的那一年,除了大年三十、初一、初二休息了三天,他全部时间都在组上。据导演郝杰说,包贝尔是郝杰在这个圈子里见过的人中最努力的一个。

包贝尔作为一个学院派演员和一帮非职业演员拼戏,这对他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他甚至跟郝杰导演直言:你这是在毁我。郝杰挑的人不光是非职业演员,还是活灵活现的人,他们不是在演戏,是在真实的生活,把包贝尔一个职业演员植入到这里面挑战就特别大。但包贝尔的处理远远超过了郝杰的想象。

包贝尔与郝杰导演磨合了许久,先崩溃后习惯。包贝尔认为郝杰是用生命来拍电影,一个镜头拍几十遍,包贝尔也曾询问过郝杰是否是自己的问题,郝杰却说和他没关系,是他认为机器既然在这里,拍摄就要拍过瘾。为了拍摄雪中场景,郝杰甚至带着剧组杀到零下40度的大兴安岭。在郝杰以前的作品里,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电影里必然也会有大尺度的戏份。郝杰有要求包贝尔去演这些戏份,虽然包贝尔表示过不了会被剪掉,但郝杰还是坚持要求。包贝尔演了,最后果然还是被剪了。

郝杰称自己本身挺有幽默感,影片中那些喜剧元素并不是强加进去的,那就是他们成长的经历。同时他也表示,包含喜剧元素并不表明他的青春期是非常幸福开心的。

影片特色

主题风格

《我的青春期》是青春片热潮中较为独特的一部作品,像郝杰此前的作品一样,基于导演自身的经历和认识,关注偏远乡村的生存状态,有着浓厚的“郝式色彩”。具有典型的怀旧特色的同时,着力“纪实”,作品风格与郝杰此前的作品相比有一些明显的变化,包含了夸张的幽默、打斗、青春期性心理等“流行”或者“商业元素”。虽然与商业片制作公司开展合作,但其仍然是一部作者电影,基础还是文艺片,最后呈现出来的风格介于文艺片和商业片之间。

梦境手法

《我的青春期》是一部典型的怀旧电影。郝杰在怀旧美学上的执拗体现在他的关于青春和电影的梦境中。影片在有三个明显风格迥异的梦境:甜腻的少年春梦,黑色的成人现实和结尾超现实的白色梦境。在剧情上影片主要分为青春梦和电影梦,导演在梦境之间转换和游走。两个梦之间看似有断裂感,其实有着非常密切且奇妙的联系。

青春梦发生在地处西北的小县城,电影梦发生在灯红酒绿的都市。北京电影学院观影一场戏就是两场梦境的衔接。当青春期的故人们齐聚剧组,电影开拍,影片的情节叙事呈现出一种首尾相接的环形结构——青春梦引发了电影梦,电影梦又企图重温一场青春梦。导演怀旧的真正意义就在于这种环形结构并非是打破时间顺序的回环式叙事,而是将线性叙事理解为倒叙,将青春梦与电影梦的两个段落理解为相互映照、看似断裂却回环相连的独特结构。“青春梦”和“电影梦”构成相互因果。

除了青春梦与电影梦外,结尾赵闪闪的白色梦境也是段很抽象的表现,那是他纯白的初心。因为现实很不美好,赵闪闪想追求一种美好的意境。在表达这个意境的时候需要跟现实拉开一定的距离。这里还使用了蒙古风情的音乐,对于张家口的人来说,走西口根深于民族记忆。蒙古草原是张家口人祖祖辈辈移民的一个方向。虽然现在蒙古草原的感觉变了,但是追溯到农耕文明的时代,那里就是张家口人心目中美好的乐土的象征。赵闪闪的白色梦境就是对他美好初心的回忆与向往。

获奖记录

获奖年份

奖项名称

获奖主体

结果

2015年

第2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

金麒麟奖

郝杰

提名

反响与评价

《我的青春期》和《天堂电影院》一样,认为电影是关于记忆的隐喻,只有电影可以保存记忆,因此可以说《我的青春期》并不是一部真正的青春片,是导演梦想的寄托。有人质疑影片里关于记忆和梦想的“波澜壮阔”只属于导演自己,“并不值得观众花钱来看”。这是因为郝杰的这部影片是“私人化”的,属于他个人的记忆并未转换为80后人群的集体记忆。——赵利利(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陈捷(南京艺术学院影视学院电影电视学院院长)

《我的青春期》是郝杰的第三部作品,万达影视投资是千万级别的,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制作。该片当年的票房与评分对于首次执导商业片的郝杰来说并不算低。但这部影片对郝杰的打击很大:“我以为自己多么才华横溢,有多少人等着看我的片子,结果,电影上映了才发现票房不行,商业上不成功,艺术上也是。我的三部片子,豆瓣评分,《光棍儿》8.1分,《美姐》7.8分,《我的青春期》6.1分,一部比一部差。”郝杰反思,“我发现对剧作和视听的表达以及讲故事的能力方面,我其实是只有直觉,内功还要加强。”——祖薇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票房

数据来源

影片累计票房

统计时间

猫眼专业版

1254.5万人民币

2022年12月18曰

灯塔专业版

1257万人民币

2022年12月18曰

艺恩娱数

1257.11万人民币

2022年12月18曰

Box Office Mojo

1,671,957美元

2022年12月18曰

网站评分

豆瓣网

豆瓣评分:6.1分/10分

好于63%爱情片片,好于52%剧情片

20154人评分

猫眼网

猫眼口碑:6.7分/10分

14067人评分

时光网

6.0分/10分

434人评分

IMDb网

5.7分/10分

46人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