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体操队,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管辖、中国体操协会管理的一支团队。中国体操队成立于1953年,首任队长为陆恩淳。1955年,中国体操队第一次出国参赛,赴波兰参加国际青年比赛。1979年12月,年仅15岁的马燕(艳)红在美国沃斯堡举行的第二十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与原民主德国名将格瑙克并列第一,成为中国在世界体操比赛中首获金牌的运动员,同时也成为当时中国体坛最年轻的世界冠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马燕(艳)红又成为第一位为夺得奥运金牌的体操运动员。

在中国奥运代表团中,中国体操队的位置举足轻重。他们是中国奥运代表团单届夺得最多金牌的队伍。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体操队举拿下9枚金牌。1979年至2022年,中国体操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三大赛中共获得155枚金牌。其中奥运会金牌29枚(男子22枚,女子7枚)、世锦赛金牌90枚(男子68枚、女子22枚)、世界杯金牌36枚(男子26枚、女子10枚)。曾先后涌现出了李宁、楼云、李小双、李小鹏、杨威、陈一冰、樊迪、程菲和刘璇等名将。

现任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中国体操协会主席为缪仲一,副主任为袁守龙、冯玉娟。体操队教练组人员包括:金卫国、王红卫、滕海滨、徐惊雷、王群策、陆乐、陈伟、陆斌、郑浩、王丽明、何花、程继伟等。

2023年9月25日,杭州亚运会体操女子资格赛暨团体决赛,由张欣怡、左彤、章瑾、虞琳敏、唐茜靖组成的中国队获得冠军,实现亚运会女团13连冠。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中国国家体操队的:团队历史、中国体操世界三大赛冠军、世界冠军、现役运动员列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领导成员、中国国家体操队教练组、团队评价等介绍

中文名

中国国家体操队

英文名

The Chinese national gymnastics team

成立日期

1953年11月17日

运动项目

体操

代表人物

李宁、楼云、李小双、李小鹏、杨威、陈一冰、樊迪、程菲和刘璇等

现任主教练

金卫国、王红卫、滕海滨、徐惊雷、王群策、陆乐、陈伟、陆斌、郑浩、王丽明、何花、程继伟

团队历史

早年经历

上世纪50年代,中国体操的水平很低。1953年,前苏联体操队访问中国时,中国体操队员才第一次了解什么是竞技体操。在此之前,体操只是学校体育和军事训练的一种运动手段,对于国际上的竞技体操,并没有具体概念。在观看前苏联体操队的表演之后,中国体操队员感受到了中国体操与世界体操的巨大差距。

1953年10月2日,第一次全国性体操比赛——“全国田径、体操、自行车运动大会”在北京先农坛体育场举行。体操比赛的情况表明,中国原来比较落后的体操运动已有了长足的进步。1953年11月17日,第一支国家体操队在天津市重庆道100号成立,共有21名运动员,其中男运动员11名、女运动员10名。当时入选中国国家体操队的运动员很多都来自于八一队。因为单杠、双杠和跳马等体操项目是军事训练的必修课,战士们需要常年训练,部队之间也经常比赛。1952年八一体操队成立时,队员就是从全军的单杠、双杠等比赛中选拔出来的普通战士。

为了尽快提高中国竞技体操的水平,中国体操队在1955年6月派出17人去莫斯科斯大林体育学院学习四个月,由前苏联最好的教练员指导。这是中国体操队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请外教。这次留洋,使得中国体操队从无知到启蒙,不仅练了动作,并且了解到体操还有理论课,还要讲究营养。1955年8月,中国体操队参加了第二届青年友谊运动会,这也是首次参加国际赛事。1956年,新中国的第一批49名运动健将中,体操运动员占了12名。由于体操是所有运动项目中,最先进行评选运动健将的,因此获得当年奥运会选拔赛全能第一名的鲍乃健就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1号运动健将。

宋子玉时代(1953年-1981年)

1953年中国体操队建队不久,宋子玉成为第一任主教练。1958年,中国体操队首次亮相世锦赛,中国男队获第11名,女队以第7名的成绩完赛。1962年,于烈峰在第15届世锦赛上获得了鞍马的第三名,这也是中国体操在大赛中获得的第一枚奖牌。

1979年,在美国沃思堡举行的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上,马燕(艳)红与原民主德国名将格瑙克并列第一,成为中国在世界体操比赛中首获金牌的运动员,同时也成为当时中国体坛最年轻的世界冠军。1980年,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第5届世界杯比赛,黄玉斌在吊环项目上排名第一,成为了中国体操史上第一位男子体操世界冠军。

中国国家体操队

宋子玉,作为中国体操队的首任主教练,先是男、女统管,后来主管男队,后来又任男女队总教练,同时还亲手带组训练,带领整个队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1981年世界体操锦标赛是宋子玉最后一次带队参赛。最终,男队获得了团体第四名的好成绩。后来,宋子玉教练被称作是中国体操的奠基者和引路人。

二健时代(1982年-1997年)

在宋子玉担任中国体操队总教练后期,张健于1979年回到国家队担任教练工作。1982年,张健、高健同时被任命为中国体操队副总教练。当时,张健培养了李宁、童非两位全能高手,黄玉斌、李月久、李小平、楼云等高手则是高健的爱将。1982年在萨格拉布举行的第6届世界杯赛上,李宁一人独得全能、自由体操、鞍马、吊环、跳马、单杠6块金牌,创造了中国体操史上的奇迹。1982年,李宁当选为“世界最佳体操运动员”和“世界十佳运动员”。1983年10月23日,在第2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中,中国体操队首次获得男子团体冠军。

1984年,张健升任国家队总教练,两年后担任国际体委训练局副局长,高健接任国家队总教练。1984年第23届洛杉矶奥运会中,在中国运动员许海峰获得中国历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之后,李宁共获3金2银1铜,成为该届奥运会获奖牌最多的运动员。

1986年,体操世界杯第一次在中国举行,李宁在这届赛事中一人独得全能、自由体操、鞍马三块金牌。根据统计,在17年的运动生涯中,李宁共获得国内外重大体操比赛金牌106枚。

1988年奥运会,楼云蝉联男子跳马金牌,从而成为第一位连续两届获得奥运会男子跳马冠军的中国运动员。1990年第8届世界杯赛,杨波成为了第一位获得女子平衡木世界冠军的中国运动员。1995年,李小双为中国体育填补一项重要空白,他在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击败众多欧亚高手,成为第一位夺得世锦赛个人全能冠军的中国运动员。1996年世界单项锦标赛,奎园园打破了中国体操女子自由体操世界大赛金牌零的突破。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李小双在个人全能决赛中夺得金牌,成为中国体操界第一个尝到奥运会“王中王”滋味的运动员。

黄玉斌时代(1997年-2017年)

黄玉斌1985年起开始担任国家体操队教练,1992年任副总教练。1997年,张健成为体操运动管理中心首任主任,高健又一次成为他的副手,指挥中国体操队打了一场又一场漂亮战;也就是在1997年,黄玉斌出任中国体操队总教练。

1997年,李小双等名将引退,李小鹏、黄旭、杨威等新秀先后崛起,他们迅速接过老将衣钵,为中国体操书写新的辉煌。1999年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是中国首次承办世界体操锦标赛,也是这一赛事创办近百年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在本次比赛中,中国男子体操队以较为明显的优势击退了所有对手获得男子团体冠军,完成四连冠。2000年悉尼奥运会,黄玉斌率领李小鹏、黄旭、杨威首次问鼎奥运会男团冠军宝座。进入21世纪,中国体操在保持世界强队风范的基础上,不断迈上新的历史台阶:2006年世锦赛,中国女队成功冲破美国、俄罗斯、罗马尼亚传统三强的包围圈,以决赛零失误的惊人表现夺得团体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永远值得回忆的盛会。其中,中国体操队一举夺得9枚金牌,这是迄今以来中国军团各支国家队在单届奥运会的夺金最高纪录。中国女队首次获得奥运会团体金牌,李小鹏也收获了个人在世界大赛的第16枚金牌,创造中国体操史的新纪录。

但盛极之后往往是衰落。北京奥运会之后,随着一批老将的退役或状态下滑,中国体操队的领先优势逐渐消失直至出现危机。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体操队获得3枚金牌,男子项目暴露出全能型选手严重不足的缺陷,女子项目则重现跳马这一跛脚项目。2013年全运会后,陈一冰、何可欣、眭禄和邓琳琳等一批老将全面退役。在10月举行的安特卫普世锦赛上,中国体操队以年轻队员参赛,最终获得两枚金牌,进一步显现出全队整体实力下滑的迹象。

2014年南宁世锦赛,中国队以3金3银1铜名列金牌榜第二。在“分量最重”的团体赛中,中国男队夺得冠军,女队也获得亚军;但男团六连冠的光芒却难掩男队人才断层以及实力下滑的尴尬,女队则面临更多的问题。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中国体操遭遇滑铁卢。缺金少银,只摘得两枚铜牌,这是里约奥运会中国体操队所交出的答卷。这也是自1984年体操重返夏季奥运会以来,中国体操首次遭遇“零金牌”,同时,在双杠、吊环、高低杠、平衡木等优势单项全面溃败。

2017年,黄玉斌确认卸任中国体操队总教练。自1992年任中国体操队副总教练一职以后,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男子体操队三次夺得奥运会男子团体冠军,在七届奥运会共夺得15枚金牌。十次夺得世锦赛男团冠军,男队在此期间夺得43个世锦赛冠军。

2017年-至今

随着黄玉斌离任,中国体操队男队教练组组长由王红卫担任,乔良则担任中国体操队女队主教练。2017年世界体操锦标赛,中国体操队以3金1银2铜占据金牌榜头把交椅,也是时隔6年之后重新在世界大赛傲视群雄。显而易见,中国体操队已经一扫13个月前兵败里约奥运的阴霾,证明自己依然是国际体操界的强者。

中国国家体操队

2018年,中国体操队共参加了17项国际赛事,累计获得金牌54枚,银牌34枚,铜牌31枚,奖牌总数119枚,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在雅加达第18届亚运会上,中国体操队克服了场地灯光、温度和赛会组织工作方面的重重困难,获得8金5银5铜,为中国代表团赢得金牌、奖牌总数第一,以及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做出了贡献。在多哈第48届体操世锦赛上收获了4金1银1铜。

中国国家体操队

2019体操世锦赛,中国体操队仅收获3银2铜,在奖牌榜上位列第8名。这也是1993年之后,中国体操队首次在世锦赛上无金入账。2020年6月20日,中国体操功勋教练陆善真突发心脏病逝世,享年63岁。东京奥运会,中国体操队以3金3银2铜收官,实现了打翻身仗的目标。2022年11月,巴黎奥运周期的首届体操团体世锦赛在英国利物浦进行,本届赛事也是巴黎奥运会的首场资格赛。中国体操队共斩获3金2银,并顺利收获巴黎奥运会男子团体参赛资格。

中国国家体操队

2023年9月24日晚,杭州亚运会体操项目的首块金牌诞生。在杭州亚运会体操男子资格赛暨团体决赛中,由张博恒、邹敬园、肖若腾、林超攀、兰星宇组成中国队,以总分262.025分战胜日本队,夺得金牌,卫冕冠军。9月25日,杭州亚运会体操女子资格赛暨团体决赛,由张欣怡、左彤、章瑾、虞琳敏、唐茜靖组成的中国队以161.896分获得冠军,实现亚运会女团13连冠。9月26日,在杭州亚运会竞技体操男子个人全能比赛中,张博恒以89.299分的总成绩得到金牌,兰星宇以84.965分的总成绩拿到铜牌。

中国体操世界三大赛冠军

赛事

男子

女子

总计

奥运会

22

7

29

世锦赛

68

22

90

世界杯

26

10

36

数据截至2023年03月18日

世界冠军

奥运会

年份

届数

项目

选手

1984年

 

 

 

 

洛杉矶奥运会

 

 

 

 

男子自由体操冠军

李宁

男子鞍马冠军

李宁

男子吊环冠军

李宁

男子跳马冠军

楼云

女子高低杠冠军

马燕(艳)红

1988年

汉城奥运会

男子跳马冠军

楼云

1992年

 

巴塞罗那奥运会

 

男子自由操冠军

李小双

女子高低杠冠军

陆莉

1996年

亚特兰大奥运会

男子个人全能冠军

李小双

2000年

 

 

悉尼奥运会

 

 

男子团体冠军

李小鹏、杨威、黄旭、肖俊峰、邢傲伟、郑李辉

男子双杠冠军

李小鹏

女子平衡木冠军

刘璇

2004年

雅典奥运会

男子鞍马冠军

滕海滨

2008年

 

 

 

 

 

 

 

 

北京奥运会

 

 

 

 

 

 

 

 

男子团体冠军

李小鹏、杨威、黄旭、肖钦、陈一冰、邹凯

女子团体冠军

杨伊琳、程菲、邓琳琳、江钰源、何可欣、李珊珊

男子全能冠军

杨威

男子自由操冠军

邹凯

男子鞍马冠军

肖钦

男子吊环冠军

陈一冰

男子双杠冠军

李小鹏

男子单杠冠军

邹凯

女子高低杠冠军

何可欣

2012年

 

 

 

伦敦奥运会

 

 

男子团体冠军

冯喆、郭伟阳、陈一冰、邹凯、张成龙

男子自由体操冠军

邹凯

男子双杠冠军

冯喆

 

女子平衡木冠军

邓琳琳

2016年

里约热内卢奥运会

2020年

 

 

东京奥运会

 

 

男子吊环冠军

刘洋

男子双杠冠军

邹敬园

女子平衡木冠军

管晨辰

数据截至2023年03月18日

世锦赛

年份

届数

项目

选手

1979年

第20届

女子高低杠

马燕(艳)红

1981年

 

第21届

 

男子自由体操

李月久

男子鞍马

李小平

1983年

 

 

第22届

 

 

男子团体

童非、李宁、楼云、李月久、李小平、许志强、黄玉斌

男子自由体操

童非

男子双杠

楼云

1985年

 

 

第23届

 

 

男子自由体操

童非

男子单杠

童非

男子吊环

李宁

1987年

 

第24届

 

男子自由体操

楼云

男子跳马

楼云

1989年

 

 

第25届

 

 

男子双杠

李敬

男子单杠

李春阳

女子高低杠

樊迪

1991年

 

第26届

 

男子双杠

李敬

男子单杠

李春阳

1992年

 

第27届

 

男子鞍马

李敬

男子双杠

李敬

1994年

 

 

第29届

 

 

男子双杠

黄力平

女子高低杠

罗莉

男子团体

李小双、李敬、黄力平、国林耀(跃)、范红斌、李大双、黄华东

1995年

 

 

第31届

 

 

男子团体

李小双、黄力平、范红斌、黄华东、张津京、范斌、沈剑

男子个人全能

李小双

女子平衡木

莫慧兰

1996年

第32届

女子自由体操

奎媛媛

1997年

 

第33届

 

男子团体

李小鹏、黄旭、范斌、沈剑、肖俊峰、张津京、卢裕富

男子双杠

张津京

1999年

 

 

 

第34届

 

 

 

男子团体

黄旭、李小鹏、杨威、邢傲伟、董震

男子吊环

董震

男子跳马

李小鹏

女子平衡木

凌洁

2001年

第35届

男子个人全能

冯敬

2002年

 

第36届

 

男子跳马

李小鹏

男子双杠

李小鹏

2003年

 

 

 

 

第37届

 

 

 

 

男子团体

黄旭、李小鹏、杨威、邢傲伟、肖钦、滕海滨

男子跳马

李小鹏

男子鞍马

滕海滨

男子双杠

李小鹏

女子平衡木

范晔

2005年

 

第38届

 

男子鞍马

肖钦

女子跳马

程菲

2006年

 

 

 

 

 

 

 

第39届

 

 

 

 

 

 

 

男子团体

陈一冰、冯敬、梁富亮、肖钦、杨威、邹凯

男子个人全能

杨威

男子鞍马

肖钦

男子吊环

陈一冰

男子双杠

杨威

女子团体

张楠、程菲、庞盼盼、周卓茹、何宁、李娅

女子跳马

程菲

女子自由体操

程菲

2007年

 

 

 

 

第40届

 

 

 

 

男子团体

黄旭、杨威、肖钦、陈一冰、梁富亮、邹凯

男子个人全能

杨威

男子鞍马

肖钦

男子吊环

陈一冰

女子跳马

程菲

2009年

 

 

 

 

 

第41届

 

 

 

 

 

女子高低杠

何可欣

女子平衡木

邓琳琳

男子单杠

邹凯

男子鞍马

张宏涛

男子吊环

严明勇

男子双杠

王冠寅

2010年

 

 

 

第42届

 

 

 

男子团体

吕博、滕海滨、冯喆、严明勇、陈一冰、张成龙

男子吊环

陈一冰

男子单杠

张成龙

男子双杠

冯喆

2011年

 

 

 

第43届

 

 

 

男子团体

滕海滨、张成龙、邹凯、冯喆、严明勇、陈一冰、郭伟阳

男子吊环

陈一冰

男子单杠

邹凯

女子平衡木

眭禄

2013年

 

第44届

 

男子双杠

林超攀

女子高低杠

黄慧丹

2014年

 

 

第45届

 

 

男子团体

张成龙、刘洋、邓书弟、林超攀、尤浩、程然

女子高低杠

姚金男

男子吊环

刘洋

2015年

 

第46届

 

男子双杠

尤浩

女子高低杠

范忆琳

2017年

 

 

第47届

 

 

男子个人全能

肖若腾

男子双杠

邹敬园

女子高低杠

范忆琳

2018年

 

 

 

第48届

 

 

 

男子团体

肖若腾、孙炜、邹敬园、林超攀、邓书弟

男子鞍马

肖若腾

男子双杠

邹敬园

女子平衡木

刘婷婷

2021年

 

 

 

 

第50届

 

 

 

 

男子个人全能

张博恒

男子吊环

兰星宇

男子双杠

胡旭威

男子单杠

胡旭威

女子高低杠

韦筱圆

2022年

第51届

男子团体

孙炜、张博恒、杨家兴、尤浩、邹敬园

男子双杠

邹敬园

女子高低杠

韦筱圆

数据截至2023年03月18日

世界杯总决赛

年份

届数

项目

选手

1980

 

第5届

 

男子吊环

黄玉斌

男子双杠

李月久

1982

 

 

 

 

 

第6届

 

 

 

 

 

男子全能

李宁

男子自由操

李宁

男子吊环

李宁

男子鞍马

李宁

男子单杠

李宁、童非

男子跳马

李宁

1986

 

 

 

第7届

 

 

 

男子全能

李宁

男子鞍马

李宁

男子自由操

李宁

男子双杠

许志强

1990

 

第8届

 

男子鞍马

李敬

女子平衡木

杨波

1998

 

 

 

 

第9届

 

 

 

 

男子鞍马

张津京

男子双杠

张津京、李小鹏

男子自由操

李小鹏

女子平衡木

刘璇

女子高低杠

毕文静

2000

第10届

女子高低杠

凌洁

2002

 

 

第11届

 

 

男子跳马

陆斌

男子双杠

李小鹏

女子平衡木

孙晓姣

2004

 

第12届

 

男子鞍马

肖钦

男子跳马

陆斌

2006年

 

 

 

第13届

 

 

 

男子鞍马

肖钦

男子双杠

李小鹏

女子跳马

程菲

女子平衡木

李娅

2008年

 

 

 

 

第14届

 

 

 

 

男子鞍马

张宏涛

男子双杠

冯喆

女子跳马

程菲

女子自由操

程菲

女子高低杠

何可欣

数据截至2023年03月18日

现役运动员列表

球员

性别

出生年

出生地

参考文献

张博恒

2000

湖南

孙炜

1995

江苏

杨家兴

1998

湖南

尤浩

1992

江苏

邹敬园

1998

四川

侍聪

2001

江苏

苏炜德

2000

广东

尹德行

2001

贵州

刘洋

1994

辽宁

肖若腾

1996

北京

林超攀

1995

福建

陈治龙

2001

贵州

唐茜靖

2003

广东

欧钰珊

2004

广西

罗蕊

2005

四川

韦筱圆

2004

广西

章瑾

1997

重庆

何骊澄

2004

安徽

孙欣怡

2004

湖北

虞琳敏

2003

福建

邱祺缘

2007

福建

数据截至2023年03月18日

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领导成员

职位

姓名

主任、党委书记

缪仲一

副主任

袁守龙、冯玉娟

数据截至2023年03月18日

中国国家体操队教练组

教练组成员

金卫国、王红卫、滕海滨、徐惊雷、王群策、陆乐、陈伟、陆斌、郑浩、王丽明、何花、程继伟

数据截至2021年12月30日

团队评价

“中国体操是世界体操的榜样,中国体操健儿是世界上最好的体操运动员。”

——渡边守成(国际体操联合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

“巴黎奥运周期的首届体操团体世锦赛,男队的新老结合阵容所交出的答卷让我们可以对这支‘王者之师’的新周期前景继续抱以较高期望,而依旧未能解决的上一周期‘积弊’的女队却不得不继续面对竞争力持续下滑的现实。”

——宫珂(体坛周报全媒体记者)

“中国体操队将不断总结和解决问题,帮助队员向着高难度、高质量、高稳定性的'三高'目标继续精进。”

——袁雪婧(中国体育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