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剧情 阮玲玉(张曼玉 饰)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底层的贫民家庭,她六岁的时候,父亲不幸离世,阮玲玉便跟随母亲来到上海有名的富商张家做仆人。15岁的阮玲玉容貌秀丽、美丽动人,看到她的男人都会忍不住为之倾倒。阮玲玉从小在张家长大,和张家四少爷张达民(吴启华 饰)也算是青梅竹马,虽然阮玲玉的母亲一再告诫阮玲玉要注意两人的身份,千万不能高攀,但是怀春少女并没有听进耳中,并与张达民正式谈起了恋爱。张达民的父母极力反对两人的恋情,认为两个人门不当户不对,会让张家因此成为上海滩的笑柄。于是从没离家独立生活过的张达民带着阮玲玉离家出走了。
张达民是豪门公子,既没有谋生的手段和能力,也丝毫没有考虑过出去找工作。张达民每天带着阮玲玉四处玩乐,很快就花光了自己的存款,两个人开始陷入了窘境之中。面对这样的状况张达民不以为意,认为回家后父母总会收留自己的,而倔强的阮玲玉不甘心就这么回去,就去求张达民做演员的哥哥张慧冲帮她找个工作。张慧冲把阮玲玉介绍到片场,阮玲玉在此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接连拍摄了《挂名夫妻》《故都春梦》等多部作品。而张达民逐渐显露出游手好闲、沾花惹草的脾性,流连于声色场所,不光在赌桌上花光了自己的钱财,还逼迫阮玲玉帮他还高利贷。1930年,阮玲玉凭借《故都春梦》里的妓女一角被选为《野草闲花》的女主角,并凭借这部戏一炮而红。
九·一八事变后阮玲玉等一行人暂时到香港躲避,在这里茶叶大亨唐季珊(秦汉 饰)被舞池里的阮玲玉所吸引。回到上海后,阮玲玉用自己真诚的态度打动了导演并获得了《三个摩登女性》的出演资格。影片上映之后大获成功,被影评报道为“中国影坛上的重磅炸弹,具有伟大的未来性”。在律师的见证下,张达民和阮玲玉签下了分手协议,这段感情也就此结束。不久,唐季珊和阮玲玉便在一起了,唐季珊的体贴入微让阮玲玉觉得他是个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
1933年阮玲玉拍摄了《城市之夜》和《小玩意》两部电影。艾霞是响应“左翼电影运动”号召进入电影界的进步女性,因为情感问题自杀,这没有让小报记者感到惋惜,反而肆意编排她,蔡楚生(梁家辉 饰)为纪念他的好友艾霞之死,控诉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便决定筹拍《新女性》。蔡楚生觉得阮玲玉的经历与女主角原型艾霞相似,便邀请阮玲玉出演自己的新电影《新女性》。影片一上映,《明报》等媒体认为电影刻意诬蔑记者,强烈抵制电影上映。上海新闻工会让制片厂登报道歉并删除所有污蔑记者的镜头。没多久,张达民登报控诉阮玲玉与唐季珊通奸并表示阮玲玉不配出演《新女性》这部电影,阮玲玉被记者围追堵截后请求蔡楚生带自己离开上海,蔡楚生推脱自己有其它的事情要办并没有答应阮玲玉的请求。在《新女性》的庆功宴上,阮玲玉依次亲吻了当初帮过她的各个导演。
1935年3月8日凌晨两点,阮玲玉将三瓶安眠药倒入碗中,搅动一番后吃了下去,终年25岁。留下写着“人言可畏”的一纸遗书。
演员与角色 阮玲玉张曼玉饰二、三十年代中国女星。16岁出道,共拍摄了29部电影,被称为“悲剧皇后”。15岁时与张家四公子张达民离家出走,为谋生在张慧冲的介绍下进入影坛。拍摄了《挂名夫妻》、《故都春梦》等多部作品后一炮而红,机缘巧合下遇到了东南亚富商唐季珊,做了他的情妇。后不堪舆论压力,寻求导演蔡楚生帮助无果后,在唐季珊公寓中服用安眠药自杀,留下“人言可畏”的一纸遗书 蔡楚生梁家辉饰中国早期著名导演。电影《新女性》的导演。在阮玲玉深陷和张达民、唐季珊二人的舆论纠纷感到无助时,拒绝了阮玲玉的求助,间接的导致了阮玲玉的自杀 唐季珊秦汉饰茶叶大亨,四处留情的情场老手。在联华制片厂黎民伟的劝说下,成为了阮玲玉所在的电影制片厂的最大投资人。后不断接近阮玲玉,其成熟男人的魅力吸引了阮玲玉,阮玲玉与张达民签了分手协议后,就和唐季珊开始同居 张达民吴启华饰张家四少爷,游手好闲的浪荡公子。与家中佣人的女儿阮玲玉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并看上了亭亭玉立的阮玲玉。在家人的反对下带着阮玲玉离家出走。阮玲玉成名后不断压榨她为自己还钱,最终用舆论压力逼死了阮玲玉影片制作 前期筹备 关锦鹏在看了阮玲玉的一系列电影后,被她的表演所打动,萌生了拍摄阮玲玉的想法。1988年初,香港艺术中心举办了一个名为“三十年代银幕女神”的回顾展,展出了阮玲玉、玛琳·黛德丽和葛丽泰·嘉宝主演的几部电影。关锦鹏很喜欢《神女》这部电影,这场回顾展使他徜徉于中国早期的默片时代。阮玲玉仅仅通过自己的形象、身体和表情,就能让观众被她的角色所吸引。她表演时忘我的状态让关锦鹏非常欣赏。为了拍摄影片《阮玲玉》,关锦鹏到内地查阅和搜集资料。总共花了3个星期,2个星期在上海取景,1个星期在北京搜集资料。在北京办公期间,他结识了许多与阮玲玉同龄的女演员,从她们身上,他更多地了解了阮玲玉的生平和性格。此外,已故老导演孙瑜的儿子还借给关锦鹏八部阮玲玉的电影,通过观看这些影片,他们也更加了解阮玲玉。
导演关锦鹏与梅艳芳合作过电影《胭脂扣》,关锦鹏很欣赏梅艳芳优秀的表演才能,便为她量身打造了一部电影——《阮玲玉》。梅艳芳年少出道,演艺经历与二十年代炙手可热的女演员阮玲玉颇为相似,是阮玲玉一角的最佳人选。然而关锦鹏和梅艳芳在影片的拍摄方式上存在分歧,关锦鹏采用了时空交错的“戏中戏”的拍摄方式,梅艳芳认为这种拍摄方式缺乏时代感,她提议以现代女演员的心态,加上自身在感情和事业上遭受舆论压力时的感受,来演绎阮玲玉说‘人言可畏’这句话的心情。关锦鹏不接受梅艳芳提出的建议,再加上梅艳芳不愿意到内地拍摄,于是决定让张曼玉来演绎阮玲玉一角。
起初《阮玲玉》有两个剧本。第一个剧本写的是演员阮玲玉的一生,但关锦鹏拍摄这部电影的目的不在于重现阮玲玉辉煌而短暂的一生,而是想通过电影这个媒介来探索电影的真真假假。所以关锦鹏最终选择了将30年代与90年代两个时空交错的第二个剧本。这样既可以避免电影无法百分百呈现真实故事的问题,也能够在90年代的演员和30年代的角色之间形成一种对照,对比两个不同年代的人对人事与感情的看法,达到启迪人们思考生命的目的。
拍摄过程 中国早期的黑白默片大多是在玻璃棚里拍摄的。技术有限的缘故,电影制作人只能够在白天拍摄,棚子是捕捉自然光的最佳的方法。《阮玲玉》中的很多场景都是在剧组搭建的玻璃工作室里拍摄的。通过这种形式,关锦鹏连接了两个时空。关锦鹏在看了老电影后找到了灵感,决定尝试用版画来表现小巷和工厂等场景。
暴露摄影机,暴露电影制作,暴露表演;继续拉开再进入关锦鹏拍摄《阮玲玉》的幕后时空,黑白时空再次成为想象性的怀旧故事,再次暴露摄影机呈现纪实形态,一直拉开的镜头本身是另一个已经暴露的摄影机。张曼玉作为演员在一个场景、一个镜头中完成了多个时空、多个人物、多重身份和多种电影表演形态的创作。通过采用暴露电影制作的机制,以变现人物的传奇性。
妆容与服装 张曼玉在香港试定妆的时候,因舍不得自己的眉毛,拒绝了美术指导提出的细眉的要求,剧组只能用胶水把眉毛弄细,后来到了上海拍摄现场依旧是使用胶水。工作人员看样片的时候,张曼玉看过自己镜头下的妆后,次日就将自己的眉毛剃成了细眉。细眉更加符合阮玲玉的形象设定,体现出上海女人的妩媚,温婉。
《阮玲玉》的女主角张曼玉在影片中自始至终都穿着旗袍出现。这18套旗袍是用各种面料制成的。除此之外,修身合体的剪裁让张曼玉对称的身材显得更加精致细腻。她的各种华丽的旗袍造型生动地体现了东方女性的温柔魅力,这一点从旗袍的图案上就可以看出来。在影片中,张曼玉所穿的旗袍,其中一件是民国时期流行的云水纹“马甲旗袍”,这是她在拍摄时的服装,另外两件则是阴丹士林布旗袍。她用旗袍来感受女主角的内心。不仅显示出阮玲玉是一个前卫的女性,也透露出她极力压抑的反抗精神。
影片亮点 主题与人物 《阮玲玉》这部电影是故事片和记录片相结合,展现了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默片时期最具影响力的一代影星阮玲玉短暂而辉煌的一生。阮玲玉不幸的婚姻,她与三个男人的情感纠葛,导致她最终被当时的社会舆论逼死,揭示了人言可畏的残酷现实。
阮玲玉是一个深陷生存悖论的女性。她的自杀,既是社会原因所导致,也离不开性格原因。每个人都可以随意地表达对她的爱慕,她所拥有的权利和存在的意义便被他人所忽略了,她与生俱来的中国传统女性惯有的容忍,最终导致了她人生的悲剧。
叙事手法 电影《阮玲玉》的结构是过去(20世纪20年代)和现在(90年代)交错的时空。过去时空的表演是对阮玲玉的追忆和回顾,现在的时空是电影《阮玲玉》的幕后花絮和阮玲玉见证人的采访记录。这部电影不断地标注丢失的字幕,并插入了张曼玉扮演的阮玲玉的历史故事。插入现有原件的片段,插入导演和演员采访并讨论相关问题的片段。
影片采用历史与现实时空并置的套层结构,再现和解读了民国女明星阮玲玉从1929年进入联华公司到1935年自杀的个人生活和电影作品。由于“戏中戏”的结构,在叙事技巧上巧妙地将史实、虚构、写实、重构、纪录等等诸多元素融合。每一个叙事层面都相互辉映,既有时空变化的美感,又使影片的思维和表达更有穿透。
音乐 在《阮玲玉》的13首乐曲中,有许多是以主题曲《葬心》的旋律主题为基础,以悲伤的音乐动机展开的。旋律整体呈下降趋势,似乎令人悲叹不已。《阮玲玉》的配乐表现了轻音乐和西方交响乐的音乐风格和形式。影片中,中国轻音乐的音乐风格和形式共有六首,大部分以单一的钢琴为主旋律。虽然形式简单,但音乐却不枯燥,如《旧梦无痕》和《爱恨沉浮》等。这两首乐曲只有钢琴演奏的单音旋律,没有复杂和弦织体的伴奏。旋律多变,音色起伏,细腻柔和的音乐语言仿佛在给我们讲述一个故事。此外,舒缓优美的节奏,暗淡柔和的小调色彩,又使人在电影现场,沉浸在憧憬、悲伤、焦虑的情绪中。主题曲《葬心》的出现,衬托了阮玲玉的悲剧人生,也为电影《阮玲玉》添加上了浓浓的悲剧色彩。
影片没有长时间的音乐表现,只有一段短暂的飘逸、空灵、忧伤的旋律,补充和描述了画面的气氛和意境。尤其是钢琴和小提琴的歌曲婉转而忧伤,这是阮玲玉短暂却又美好而骄傲的一生的音乐概括———美丽而忧伤。此外,它更多地运用了上世纪30年代大上海的夜总会和舞厅中的原声音乐,以醉人的音乐形象描绘了中国早期电影人的纸醉金迷的生活,也暗示了阮玲玉的悲剧命运。影片的情感力量随着影片的剧情发展达到了高潮。感人的主题曲《葬心》轻轻吟唱,表达了世人对阮玲玉的无限惋惜、慨叹。
色彩与光影 《阮玲玉》在影像色彩结构上分为两个部分。故事的主体使用彩色调,这部分是张曼玉演绎阮玲玉的生活,情感的片段。第二部分是由纪录片资料、图片、演员和导演的对话、老电影的采访组成的黑白色调。运用黑白色调是为了追求真实感和历史感。这两种色调的使用是为了区分不同的时空。
影片光影的运用凸显了人物的精神状态,深化了影片的主题。布光方面采用人工照明的方法,突出了主观光效。在过去的时空中另一条线索、充分调动了戏剧性光效的表现力,影片通过光影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塑造剧情氛围、创造出具有美感的画面。
获奖记录 获奖年份
奖项名称
获奖主体
结果
1991年
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女主角
张曼玉
获奖
最佳摄影
潘恒生
获奖
特别评审团
威禾电影制作有限公司
获奖
最佳影片
《阮玲玉》
提名
最佳导演
关锦鹏
提名
最佳原创剧本
焦雄屏
邱刚健
提名
最佳剪辑
张崇德
提名
最佳造型设计
朴若木
提名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
朴若木
提名
最佳原创歌曲
陈焕昌
提名
最佳原创音乐
陈焕昌
提名
最佳录音
《阮玲玉》
提名
第11届法罗岛电影节
评委会奖
关锦鹏
获奖
最佳影片
《阮玲玉》
提名
1992年
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银熊奖最佳女演员
张曼玉
获奖
金熊奖最佳影片
《阮玲玉》
提名
第28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
最佳女主角
张曼玉
获奖
最佳导演
关锦鹏
获奖
1993年
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女主角
张曼玉
获奖
最佳摄影
潘恒生
获奖
最佳美术指导
朴若木
获奖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陈焕昌
获奖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陈焕昌
获奖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朴若木
提名
最佳编剧
邱刚健
提名
最佳导演
关锦鹏
提名
最佳影片
《阮玲玉》
提名
制片与发行 制片公司
1
威禾电影制作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
1
Swift Distribution(法国)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中国台湾
1991年11月29曰
中国香港
1992年2月20日
德国
1992年2月
(柏林国际电影节)
加拿大
1992年9月11日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
日本
1992年9月
(东京国际电影节)
美国
1992年10月
(芝加哥国际电影节)
法国
1999年12月1日
希腊
2001年11月14日
(塞萨洛尼基国际电影节)
澳大利亚
2005年2月23日
(阿德莱德电影节)
韩国
2005年10月
(釜山国际电影节)
反响与评价 《中国电影报》评价:“张曼玉在剧中不仅展现了阮玲玉辉煌而短暂的一生,表现她的无奈与悲苦,还以自己的演员身份探索与阮玲玉的微妙关系,并出演了阮玲玉饰演过的经典角色,完美地诠释了这三种身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评价“同传统故事片相比,影片《阮玲玉》从艺术手法到设计理念都是超越常规的。”清华新闻中心李经在《电视研究》上发表的文章中评价到:“这部被影评界称为‘超越时间感、超越空间障碍的戏中戏’的影片,堪称华语影片的经典,无疑为电影工作者提供了许多可贵的借鉴。”著名艺术家蒋勋评价到:“《阮玲玉》是一个拼图,是一群90年代的电影工作者把一个他们觉得很好的电影时光,上海默片时代拼凑出来。”《澎湃新闻》中写到:“电影以阮玲玉为载体追溯消逝的中国早期电影局部版图,引领有心的观众借助关锦鹏的私人收藏,找到了进入华语电影大花园的某条路径。”
影响 《阮玲玉》上映后,获得国内外广泛认可,斩获了第28届金马奖、第12届金像奖、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女主角奖等诸多奖项,2005年,作为中国电影诞生一百周年,经修复的足本《阮玲玉》首次推出,成为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的特备影片。2019年青岛国际影视博览会的群演公社社员们演绎了电影《阮玲玉》中的经典片段,让游客们享受到东方影都的视觉盛宴。2021年3月12日电影《阮玲玉》上映了4K修复版,重现一代影星辉煌而悲惨的一生。
网站评分 豆瓣网
豆瓣评分:8.6分/10分
好于95%剧情片,好于96%传记片
107168人评价
猫眼网
猫眼口碑:8.3分/10分
311万人评分
1905电影网
评分:6.0分/10分
8人评分
烂番茄网
新鲜度(TOMATOMETER):93%
爆米花值(AUDIENCE SCORE):- -%
500+Ratings
IMDb网
评分:7.5分/10分
2400人评分
数据统计截止时间:2022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