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20年8月1日,周璇出生于江苏常州市,原名苏璞。1923年,周璇被吸食鸦片的舅舅拐骗到王家,更名为王小红。王家夫妇离异后,周璇又被送去上海一周姓人家,随周姓。周璇的养父名为周文鼎,任上海工部局翻译,养母叶凤珠曾为粤剧演员,养母的亲生儿子周履安是中国最早期的明星电影公司的演员,周璇正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1928年,因周家家境衰败,周璇险被卖去妓院,好在被养母搭救,幸免一难。小学时,周璇显现出能歌善舞的艺术天赋,唱歌成绩总是第一名,常常担任节目主角,出演节目《苏武牧羊》《麻雀与小孩》《可怜的秋香》等。
演艺经历 崭露头角
1931年,周璇加入联华歌舞班(前明月歌舞团),成为她命运的转折点。1932年,她成为歌舞剧《特别快车》主演,并演唱歌曲《特别快车》,这首曲子被制成唱片后,周璇也初登歌坛;1933年2月,周璇参演救国进步歌剧《野玫瑰》,演唱主题曲《民族之光》,其中一句唱词“往前进,周旋于沙场之上”赢得观众赞赏,在剧团创立人黎锦晖的建议下,改名为周璇。歌影双栖
1935年,周璇进入新华歌剧社,参与录制儿童歌舞剧和歌舞表演曲《小羊救母》等的唱片,她主演的歌舞剧《秋风落叶》受到上海市民的喜爱。同年5月,周璇被上海《大晚报》评为“三大播音歌星”第二名,电台称赞她的嗓音“如金笛般沁入人心”。次年,她重录《桃花江》《特别快车》,又录制《杨柳丝丝》,以及古曲《苏武放羊》和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等,周璇在歌坛知名度得到较大提升。
1935年5月,周璇参与电影《风云儿女》的拍摄,作为一名舞蹈演员表演一段双人舞,这是她初次在银幕亮相。随后她又客串电影《美人恩》表演歌舞。同年,周璇又加入上海歌剧社,并成为社内第一台柱。不久,周璇登上《歌星画报》第二期封面,并发表文章《秋之晨》,表达了一位少女的独特感受。1935年年底,周璇拍摄《花烛之夜》,饰演女二号彩云,此角色为她第一个拥有姓名的角色。1936年,周璇又出演了《化身姑娘》等几部商业片,此后周璇片约不断。
金嗓子
1937年,周璇参演的《马路天使》《满园春色》等多部影片上映。她在《马路天使》中扮演的卖唱歌女小红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角色,该角色充分发挥了周璇歌唱的优势,她的演唱自然真切,为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插曲《四季歌》《天涯歌女》也因此传遍上海滩。同年,周璇又拍摄《三星伴月》等电影,其中插曲《何日君再来》随电影放映后在国内外迅速流传,周璇也为其录制了唱片。至此,年仅17岁的周璇已是中国演艺界的明星人物。
1937年末,周璇随万花歌舞团到达菲律宾巡回演出,受到了当地华人和居民的热烈追捧。1938-1942年,周璇迎来音乐上的高产期,其录制的歌曲不下50首,包括《卖杂货》《爱的归宿》《梦断关山》等。1939年,周璇开始被新闻媒体称为“金嗓子”。1945年3月28-30日,周璇于中国上海金都大戏院举办她的首场独唱音乐会。
电影皇后
1938年底,周璇加入国华影片公司,她在银幕上出现的频率大大增加,出演《孟姜女》《苏三艳史》《恼人春色》等十几部作品,并演唱多首主题曲和插曲。其中,《孟姜女》为周璇拍摄的第一部古装电影。此外,周璇在《三笑》《梅妃》等影片塑造的秋香、江采萍等古代妇女形象也为观众留下了深刻记忆。1941年,上海日报将周璇评为“电影皇后”,周璇随后发表一则启事,称自己“性情淡泊,不尚荣利”,“对于影后名称,绝难接受” 来婉拒此称号。
1943年,周璇进入中华电影联合股份有限公司,出演《渔家女》《鸾凤和鸣》《红楼梦》等电影。她主演的《渔家女》在大光明电影院公映时取得了较高的票房。在影片《红楼梦》中,周璇扮演的林黛玉也获得了观众的认可,这也是第一部被介绍到日本的中国电影。
奔赴香港
1946年,周璇应邀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初次露面在香港银幕,出演《长相思》女主角,并献唱《花样的年华》《夜上海》等电影歌曲,成功在香港扩大了她的影响力,收获大批影迷和歌迷。随后,周璇又参演了《各有千秋》《莫负青春》等影片。在《各有千秋》中,周璇饰演香港底层挣扎的女青年,深度演绎了女性在家庭和事业间艰难抉择的主题,这也是除《马路天使》外最令周璇喜爱的影片。
1948年,周璇拍摄永华影片公司出品的《清宫秘史》,她所扮演的珍妃一角获得媒体的广泛赞誉。1949年,周璇在香港大长城影片公司旗下又拍摄了《彩虹曲》《花街》两部电影,前者为她拍摄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
匆匆谢幕
1951年,周璇拍摄大光明影业公司影片《和平鸽》,因在片场突发疾病,遗憾错过剩余部分拍摄,结尾由替身完成。
1995年,周璇受颁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
个人生活 情感经历
1931年,周璇初识严华。1938年,周璇和严华在北平西长安街的春园饭店举办婚礼。1941年,周璇与严华的婚姻破裂。
1949年,周璇和绸布商朱怀德于香港同居并登记结婚。1950年,周璇怀孕后回到上海,后和朱怀德结束关系,9月16日,诞下长子周民。
1951年8月,周璇开始与美术教师唐棣交往。然而因唐棣被指控犯下“诈骗罪和强奸罪”,两人恋情失败。1952年8月31日,周璇二儿子周伟出生。
因病离世
1951年4月,周璇受邀担任电影《和平鸽》的女主角,影片拍摄期间,她因受到别的演员一句台词刺激,突发精神失常,进入上海虹桥精神病院休养,患病后,周璇的病情受到社会各方关注。
1957年5月,上海电影界、新闻界数位人士到精神病院看望暂时康复的周璇,并拍摄了《访周璇》纪录片,媒体的报道引起了国内外观众对周璇复出的期待。
1957年9月22日20时55分,周璇因脑炎在上海第一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逝,结束37年的短暂人生。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风云儿女饰舞女甲1935-05 美人恩饰-1935 花烛之夜饰彩云1936 化身姑娘饰朱耐芳1936-11 狂欢之夜饰曼丽1936 喜临门饰李玉英1936-10 百宝图饰杨秀琴1936 满园春色饰-1937-02 女财神饰侍女1937 马路天使饰小红1937-07 三星伴月饰王秀文1938-02 孟姜女饰孟姜女1939-02 影城记饰-1939 李三娘饰李三娘1939-06 新地狱饰女子甲1939-09 七重天饰丁玉芝1939-11 董小宛饰董小宛1940-02 三笑饰秋香1940-06查看全部 (43) 资料来源:
参演舞台剧 演出时间
作品名称
担任工作
饰演
演出地
1932年
《特别快车》
演员
-
中国,上海
1932年
《野玫瑰》
演员
-
中国,上海
1934年
《秋风落叶》
演员
-
中国,上海
资料来源:
参加综艺 访周璇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1957资料来源:
音乐专辑 周璇 金嗓子 (原音珍藏版 三十年代原版錄音)1940 / 18首天涯歌女 花样的年华 月圆花好 夜上海 龙华的桃花 四季歌 葬花 银花飞 永远的微笑 五月的风 采槟榔 莫负青春 想郎 拷红 难民歌 卖杂货 黄叶舞秋风 襟上一朵花 周璇 夜上海 第一輯 (''金嗓子''唱紅上海灘)1946 / 13首夜上海 合家欢 忆良人 四季歌 永远的微笑 花外流莺 黄叶舞秋风 告诉我 银花飞 爱神的箭 知音何处寻 街头月 可爱的早晨 周璇 夜上海 第二輯 (''金嗓子''唱紅上海灘)1946 / 13首叮咛 天涯歌女 陋巷之春 襟上一朵花 五月的风 渔家女 星心相印 疯狂世界 采槟榔 春之晨 交换 月圆花好 送君 周璇 夜上海 第三輯 (''金嗓子''唱紅上海灘)1946 / 16首月儿弯弯照九州 香格里拉 玫瑰玫瑰我爱你 天涯歌女 月亮在那里 蔷薇处处开 秋的怀念 大地回春 夜来香 梦中人 郎如春风 第二春 不变的心 初恋女 四季歌 秋水伊人 永遠的周璇 (歌曲代表作精選)1946 / 19首夜上海 花样的年华 月圆花好 天涯歌女 四季歌 采槟榔 银花飞 五月的风 拷红 龙华的桃花 莫负青春 难民歌 想郎 永远的微笑 卖杂货 葬花 襟上一朵花 黄叶舞秋风 何日君再来 周璇金曲 經典年代 (漁家女)1946 / 15首渔家女 疯狂世界 拷红 月圆花好 夜上海 星心相印 真善美 不变的心 可爱的早晨 凤凰于飞 钟山春 百花歌 合家欢 何日君再来 永远的微笑 周璇金曲 经典年代 (葬花)1947 / 15首葬花 知音何处觅 月下的祈祷 交换 讨厌的早晨 春之晨 红歌女忙 慈母心 龙华的桃花 许我向你看 银花飞 诉衷情 叮咛 送大哥 苏三采茶 周璇金曲 经典年代 (四季歌)1947 / 15首四季歌 天涯歌女 莫负青春 小小洞房 襟上一朵花 街头月 花样的年华 黄叶舞秋风 桃李春风 高岗上 歌女之歌 爱神的箭 陋巷之春 五月的风 三年离别又相逢 周璇 金嗓子 精選集 第一輯 (經典老歌)1948 / 20首天涯歌女 四季歌 夜上海 渔家女 采槟榔 秋水伊人 香格里拉 永远的微笑 忆良人 叮咛 合家欢 疯狂世界 星心相印 月圆花好 可爱的早晨 街头月 送君 交换 爱神的箭 黄叶舞秋风查看全部 (27) 资料来源:
音乐单曲 时代曲
发行时间
歌曲名称
作词
作曲
备注
20世纪30-50年代
《桃花江》
黎锦晖
黎锦晖
20世纪30-50年代
《特别快车》
黎锦晖
黎锦晖
20世纪30-50年代
《杨柳丝丝》
黎锦晖
黎锦晖
20世纪30-50年代
《苏武牧羊》
蒋荫棠
田锡候
20世纪30-50年代
《凤阳花鼓》
-
-
安徽民歌
20世纪30-50年代
《心儿跳》
黎锦晖
黎锦晖
20世纪30-50年代
《睡的赞美》
黎锦晖
黎锦晖
20世纪30-50年代
《鸽子》
黎锦晖
伊拉迪尔
20世纪30-50年代
《夜来香》
黎锦晖
黎锦晖
20世纪30-50年代
《蔷薇处处开》
黎锦晖
黎锦晖
20世纪30-50年代
《红玫瑰》
黎锦晖
黎锦晖
20世纪30-50年代
《攀不倒》
黎锦晖
-
20世纪30-50年代
《长亭柳》
-
张簧
20世纪30-50年代
《红泪悲歌》
张簧
张簧
20世纪30-50年代
《爱的新生》
黎锦晖
黎锦晖
20世纪30-50年代
《五芳斋》
黎锦晖
黎锦晖
20世纪30-50年代
《扁舟情侣》
严华
严华
20世纪30-50年代
《送情郎》
严华
严华
20世纪30-50年代
《海月情花》
严华
严华
20世纪30-50年代
《趁芳春》
严华
严华
20世纪30-50年代
《四季等郎来》
严华
严华
20世纪30-50年代
《一颗甜心》
严华
严华
20世纪30-50年代
《佳人嫉花》
金玉谷
金玉谷
20世纪30-50年代
《女人》
李七牛
李七牛
20世纪30-50年代
《蜜意情怀》
姚敏
姚敏
20世纪30-50年代
《明月相思夜》
严华
严华
20世纪30-50年代
《离别酒》
金玉谷
金玉谷
20世纪30-50年代
《小鸡小羊》
严华
严华
20世纪30-50年代
《梦中梦》
金玉谷
金玉谷
20世纪30-50年代
《月下歌》
顾仲彝
黄贻钧
20世纪30-50年代
《大地之春》
洪菲
李厚襄
20世纪30-50年代
《离愁》
姚敏
姚敏
20世纪30-50年代
《恨事多》
侯湘
侯湘
20世纪30-50年代
《百花开》
佚名
佚名
20世纪30-50年代
《秋风》
淑岑
李厚襄
20世纪30-50年代
《望星儿》
洪菲
侯湘
20世纪30-50年代
《夜深沉》
仓宋
林枚
20世纪30-50年代
《莲花开》
赵竞
赵竞
20世纪30-50年代
《妹相思》
梅阡
侯湘
20世纪30-50年代
《梅花寄意》
漫影
厉迟
20世纪30-50年代
《玫瑰》
洪菲
李厚襄
20世纪30-50年代
《杜鹃》
洪菲
厉迟
20世纪30-50年代
《新对花》
-
-
东北民歌 严华选编
20世纪30-50年代
《五更同心结》
严华
严华
20世纪30-50年代
《卖杂货》
-
-
广东民谣 黎锦光编曲
20世纪30-50年代
《爱的归宿》
吉士
吉士
20世纪30-50年代
《想郎》
严华
李七牛
20世纪30-50年代
《探情》
金钢
金钢
20世纪30-50年代
《卖烧饼》
吉士
吉士
20世纪30-50年代
《凄凉之夜》
吉士
吉士
20世纪30-50年代
《花花姑娘》
鲁旭
严华
20世纪30-50年代
《花开等郎来》
鲁旭
嘉玉
20世纪30-50年代
《月下佳人》
陈栋荪
姚敏
20世纪30-50年代
《麻将经》
严华
严华
20世纪30-50年代
《采槟榔》
殷忆秋
-
湖南花鼓戏双川调 金玉谷编曲
20世纪30-50年代
《青楼恨》
金玉谷
金玉谷
20世纪30-50年代
《忆良人》
洪菲
李厚襄
20世纪30-50年代
《处处吻》
江涛
陈歌辛
20世纪30-50年代
《四季相思》
-
-
金玉谷选曲
20世纪30-50年代
《叮咛》
李七牛
李七牛
20世纪30-50年代
《银花飞》
任慕云
严华
20世纪30-50年代
《留兰香》
蕴泉
严华
20世纪30-50年代
《跳舞场》
蕴泉
严华
20世纪30-50年代
《神仙伴侣》
陈栋荪
姚敏
20世纪30-50年代
《小小溪水》
江音
林声
20世纪30-50年代
《五月的风》
伊丽
金玉谷
20世纪30-50年代
《送哥行》
李七牛
姚敏
20世纪30-50年代
《蝴蝶飞》
漫影
侯湘
20世纪30-50年代
《几时相逢》
江涛
厉迟
20世纪30-50年代
《相思的滋味》
陈歌辛
陈歌辛
20世纪30-50年代
《候郎曲》
陈栋荪
侯湘
20世纪30-50年代
《三月之莺》
颜颉
庄宏
20世纪30-50年代
《燕春归》
陈栋荪
侯湘
20世纪30-50年代
《你太美丽》
李厚襄
李厚襄
20世纪30-50年代
《新月吟》
吕宁
吕宁
20世纪30-50年代
《丁香》
萍戈
姚敏
20世纪30-50年代
《送大哥》
-
-
绥远民歌
20世纪30-50年代
《三年离别又相逢》
陈栋荪
姚敏
20世纪30-50年代
《两条路上》
李隽青
庄宏
20世纪30-50年代
《许我向你看》
严宽
庄宏
20世纪30-50年代
《告诉我》
严宽
庄宏
20世纪30-50年代
《永远的微笑》
怀玉
林枚
20世纪30-50年代
《风雨中的摇篮歌》
陈歌辛
陈歌辛
20世纪30-50年代
《栗子大王》
鲁旭
庄泽
20世纪30-50年代
《龙华的桃花》
李隽青
李七牛
20世纪30-50年代
《不要唱吧》
李隽青
李厚襄
20世纪30-50年代
《南风吹》
江涛
李七牛
20世纪30-50年代
《郎是风儿姐是浪》
金钢
金钢
20世纪30-50年代
《永远不分离》
梅阡
厉迟
20世纪30-50年代
《西子姑娘》
傅清石
刘雪庵
资料来源:
电影歌曲
发行时间
歌曲名称
作词
作曲
备注
1937年7月
《天涯歌女》
田汉
贺绿汀
“明星”影片《马路天使》插曲
1937年7月
《四季歌》
田汉
贺绿汀
“明星”影片《马路天使》插曲
1938年2月
《何日君再来》
贝林
晏如
“艺华”影片《三星伴月》插曲
1938年2月
《春游》
刘雪庵
刘雪庵
“艺华”影片《三星伴月》插曲
1938年2月
《三星》
陈歌辛
陈歌辛
“艺华”影片《三星伴月》插曲
1938年2月
《工场》
陈歌辛
陈歌辛
“艺华”影片《三星伴月》插曲
1939年2月
《百花歌》
吴村
严华
“国华”影片《孟姜女》插曲
1939年2月
《春花如锦》
吴村
严华
“国华”影片《孟姜女》插曲
1939年2月
《相思怨》
吴村
严华
“国华”影片《孟姜女》插曲
1939年6月
《梦断关山》
范烟桥
严华
“国华”影片《李三娘》主题歌
1939年6月
《春风秋雨》
范烟桥
严华
“国华”影片《李三娘》插曲
1939年11月
《送君》
严华
严华
“国华”影片《七重天》插曲
1939年11月
《难民歌》
徐卓呆
严华
“国华”影片《七重天》插曲
1939年11月
《歌女泪》
任慕云
严华
“国华”影片《七重天》插曲
1939年11月
《天堂歌》
徐卓呆
严华
“国华”影片《七重天》插曲
1940年2月
《董小宛》
程小青
严华
“国华”影片《董小宛》主题歌
1940年2月
《缥缈歌》
程小青
严华
“国华”影片《董小宛》插曲
1940年6月
《诉衷情》
范烟桥
黎锦光
“国华”影片《三笑》插曲
1940年6月
《画观音》
范烟桥
严华
“国华”影片《三笑》插曲
1940年6月
《心愿》
范烟桥
严华
“国华”影片《三笑》插曲
1940年6月
《点秋香》
范烟桥
严华
“国华”影片《三笑》插曲
1940年6月
《庆团圆》
范烟桥
严华
“国华”影片《三笑》插曲
1940年9月
《灯花开》
吴村
吴村
“国华”影片《苏三艳史》插曲
1940年9月
《长相思》
吴村
吴村
“国华”影片《苏三艳史》插曲
1940年9月
《心头恨》
吴村
严华
“国华”影片《苏三艳史》插曲
1940年9月
《苏三采茶》
金玉谷
金玉谷
“国华”影片《苏三艳史》插曲
1940年12月
《月圆花好》
范烟桥
严华
“国华”影片《西厢记》插曲
1940年12月
《拷红》
范烟桥
金玉谷
“国华”影片《西厢记》插曲
1940年12月
《嘲张生》
范烟桥
严华
“国华”影片《西厢记》插曲
1940年12月
《蝶儿曲》
范烟桥
严华
“国华”影片《西厢记》插曲
1940年12月
《男儿立志》
范烟桥
金玉谷
“国华”影片《西厢记》插曲
1940年12月
《团圆(一)》
范烟桥
严华
“国华”影片《西厢记》插曲
1940年12月
《团圆(二)》
范烟桥
严华
“国华”影片《西厢记》插曲
1941年1月
《梦》
吴村
吴村
“国泰”影片《天涯歌女》插曲
1941年1月
《襟上一朵花》
吴村
李七牛
“国泰”影片《天涯歌女》插曲
1941年1月
《街头月》
吴村
张昊
“国泰”影片《天涯歌女》插曲
1941年1月
《小夜曲》
吴村
吴村
“国泰”影片《天涯歌女》插曲
1941年1月
《寂寞的云》
吴村
严华
“国泰”影片《天涯歌女》插曲
1941年1月
《漂泊吟》
吴村
张昊
“国泰”影片《天涯歌女》插曲
1941年1月
《秋天里开了春天的花》
吴村
杨渭汉
“国泰”影片《天涯歌女》插曲
1941年1月
《今宵今宵》
吴村
李七牛
“国泰”影片《天涯歌女》插曲
1941年4月
《霓裳羽衣曲》
程小青
严华
“国华”影片《梅妃》插曲
1941年4月
《梅花词》
程小青
严华
“国华”影片《梅妃》插曲
1941年4月
《梅亭宴》
程小青
金玉谷
“国华”影片《梅妃》插曲
1941年10月
《解语花》
范烟桥
金玉谷
“国华”影片《解语花》主题歌
1941年10月
《农人忙》
范烟桥
林牧
“国华”影片《解语花》插曲
1941年10月
《天长地久》
范烟桥
姚敏
“国华”影片《解语花》插曲
1941年10月
《插秧歌》
范烟桥
林牧
“国华”影片《解语花》插曲
1942年2月
《钟山春》
范烟桥
金玉谷
“国华”影片《恼人春色》插曲
1942年2月
《种花曲》
程小青
姚敏
“国华”影片《恼人春色》插曲
1942年2月
《划船歌》
程小青
姚敏
“国华”影片《恼人春色》插曲
1942年2月
《春来了》
凯夫
严个凡
“国华”影片《恼人春色》插曲
1943年9月
《渔家女》
李隽青
陈昌寿
“华影”影片《渔家女》主题歌
1943年9月
《疯狂世界》
李隽青
李七牛
“华影”影片《渔家女》插曲
1943年9月
《交换》
李隽青
梁乐音
“华影”影片《渔家女》插曲
1943年9月
《婚礼曲》
李隽青
陈昌寿
“华影”影片《渔家女》插曲
1944年1月
《不变的心》
李隽青
陈昌寿
“华影”影片《鸾凤和鸣》主题歌
1944年1月
《红歌女》
李隽青
梁乐音
“华影”影片《鸾凤和鸣》插曲
1944年1月
《歌女忙》
李隽青
严工上
“华影”影片《鸾凤和鸣》插曲
1944年1月
《讨厌的早晨》
李隽青
李七牛
“华影”影片《鸾凤和鸣》插曲
1944年1月
《可爱的早晨》
李隽青
陈昌寿
“华影”影片《鸾凤和鸣》插曲
1944年1月
《真善美》
李隽青
侯湘
“华影”影片《鸾凤和鸣》插曲
1944年1月
《HUMEMIMA》
李隽青
刘惠斯
“华影”影片《鸾凤和鸣》插曲
1944年6月
《葬花》
曹雪芹
金玉谷
“华影”影片《红楼梦》插曲
1944年6月
《悲秋》
曹雪芹
梁乐音
“华影”影片《红楼梦》插曲
1945年3月
《凤凰于飞1》
陈蝶衣
陈昌寿
“华影”影片《凤凰于飞》主题歌之一
1945年3月
《凤凰于飞2》
陈蝶衣
陈昌寿
“华影”影片《凤凰于飞》主题歌之二
1945年3月
《前程万里》
陈蝶衣
陈昌寿
“华影”影片《凤凰于飞》插曲
1945年3月
《霓裳队》
陈蝶衣
陈昌寿
“华影”影片《凤凰于飞》插曲
1945年3月
《寻梦曲》
陈蝶衣
陈昌寿
“华影”影片《凤凰于飞》插曲
1945年3月
《慈母心》
陈蝶衣
黎锦光
“华影”影片《凤凰于飞》插曲
1945年3月
《嫦娥》
陈蝶衣
金玉谷
“华影”影片《凤凰于飞》插曲
1945年3月
《合家欢》
陈蝶衣
姚敏
“华影”影片《凤凰于飞》插曲
1945年3月
《感谢词》
陈蝶衣
姚敏
“华影”影片《凤凰于飞》插曲
1945年3月
《晚宴》
陈蝶衣
侯湘
“华影”影片《凤凰于飞》插曲
1945年3月
《笑的赞美》
陈蝶衣
梁乐音
“华影”影片《凤凰于飞》插曲
1947年1月
《燕燕于飞》
范烟桥
李七牛
香港“大中华”影片《长相思》主题歌
1947年1月
《凯旋歌》
范烟桥
李七牛
香港“大中华”影片《长相思》插曲
1947年1月
《黄叶舞秋风》
范烟桥
李七牛
香港“大中华”影片《长相思》插曲
1947年1月
《星心相印》
范烟桥
黎锦光
香港“大中华”影片《长相思》插曲
1947年1月
《花样的年华》
范烟桥
林枚
香港“大中华”影片《长相思》插曲
1947年1月
《夜上海》
范烟桥
林枚
香港“大中华”影片《长相思》插曲
1947年1月
《童歌》
范烟桥
林枚
香港“大中华”影片《长相思》插曲
1947年10月
《忆江南》
田汉
张文纲
“国泰”影片《忆江南》主题歌
1947年10月
《人人都说西湖好》
田汉
黎锦光
“国泰”影片《忆江南》插曲
1947年10月
《采茶歌》
田汉
费克
“国泰”影片《忆江南》插曲
1947年10月
《罗大嫂和王二姐》
田汉
费克
“国泰”影片《忆江南》插曲
1947年
《大年初一头一天》
-
-
“文华”影片《夜店》插曲 东北民歌
1947年
《歌女之歌》
陈式
林枚
香港“大中华”影片《歌女之歌》主题歌
1947年
《知音何处寻》
陈式
庄宏
香港“大中华”影片《歌女之歌》插曲
1947年
《爱神的箭》
陈式
金钢
香港“大中华”影片《歌女之歌》插曲
1947年
《陋巷之春》
陈式
侯湘
香港“大中华”影片《歌女之歌》插曲
1947年
《一片痴情》
陈式
侯湘
香港“大中华”影片《歌女之歌》插曲
1947年
《晚安曲》
陈式
金流
香港“大中华”影片《歌女之歌》插曲
1947年
《花外流莺》
陈式
林枚
香港“大中华”影片《花外流莺》主题歌
1947年
《诉衷情》
陈式
姚敏
香港“大中华”影片《花外流莺》插曲
1947年
《春之晨》
陈式
金钢
香港“大中华”影片《花外流莺》插曲
1947年
《月下的祈祷》
陈式
李厚襄
香港“大中华”影片《花外流莺》插曲
1947年
《高岗上》
陈式
林枚
香港“大中华”影片《花外流莺》插曲
1947年
《桃李春风》
陈式
姚敏
香港“大中华”影片《花外流莺》插曲
1948年4月
《莫负青春》
吴祖光
陈歌辛
香港“大中华”影片《莫负青春》主题歌
1948年4月
《小小洞房》
吴祖光
陈歌辛
香港“大中华”影片《莫负青春》插曲
1948年4月
《三个斑鸠》
李隽青
李七牛
香港“大中华”影片《莫负青春》插曲
1948年12月
《御香缥缈曲》
李隽青
林枚
香港“永华”影片《清宫秘史》插曲
1948年12月
《冷宫怨》
李隽青
林枚
香港“永华”影片《清宫秘史》插曲
1949年
《彩虹曲》
陶秦
侯湘
香港“长城”影片《彩虹曲》主题歌
1949年
《鸡牛猫狗》
陶秦
李厚襄
香港“长城”影片《彩虹曲》插曲
1949年
《想娃儿》
陶秦
李厚襄
香港“长城”影片《彩虹曲》插曲
1949年
《青春之歌》
尤明
黄寿龄
香港“长城”影片《彩虹曲》插曲
1949年
《扫地歌》
叶金
侯湘
香港“长城”影片《彩虹曲》插曲
1949年
《厨房歌》
陶秦
厉迟
香港“长城”影片《彩虹曲》插曲
1949年
《媳妇受折磨》
克亮
去白
香港“长城”影片《花街》插曲
1949年
《秋江曲》
漫影
司徒容
香港“长城”影片《花街》插曲
1949年
《歌虚荣》
陶秦
司徒容
香港“长城”影片《花街》插曲
1949年
《母女俩》
尤明
黄寿龄
香港“长城”影片《花街》插曲
1949年
《韭菜花开》
克亮
去白
香港“长城”影片《花街》插曲
1949年
《逃亡》
陶秦
侯湘
香港“长城”影片《花街》插曲
1951年
《和平鸽》
任涛 沙里
陈歌辛
“大光明”影片《和平鸽》插曲
资料来源:
荣誉奖项 影视奖项
上海《大晚报》 · “播音歌星竞选”亚军获奖1934《上海日报》 · “电影皇后”1941广电部电影局、中国电影家协会、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电影出版社 · 中国电影“世纪奖”女演员奖获奖1995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 · 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获奖2005资料来源:
人物评价 周璇已经成为中国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她主演的经典电影以及演唱的众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已经成为联系中国大陆和海外华人的纽带。她的艺术形象也将永载史册。——网易报道
她不但是中国近代演唱流行歌曲领域的先驱者,也是在中国电影史上,表演音乐歌舞片的空前绝后的第一人。——赵国庆(《周璇之谜》作者)
周璇从没有学过什么成套的准备角色的科学方法,可是在她某些作品的片段中,依旧显示出她的表演才能和直觉的感应与适应。凭了她这些秉赋,凭了她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复杂的人生阅历,她的角色虽然没有经过事先的充分准备,临到现场她能够触机而发,即兴地进行表演。她的表演朴素而自然,带着若干抒情的气息。——郑君里(中国著名电影导演、演员)
她的歌太动人了,人家去看她的戏就是为了听她的歌。人家都学她,但是都学不像。——凤凰(中国早期电影女演员)
周璇的表演已跃出了古装美人和时装歌女的樊笼,达到了炉火纯青之境。——上海媒体评价《清宫秘史》
周璇是上帝特意安排她下凡来唱歌的。上帝赐给她一副优美的发音气管,使她运用自如。什么样的曲调由她演唱,都能唱出感情、韵味。——吕恩(话剧《雷雨》繁漪扮演者)
周璇的身影和歌声,长时间地活在人们的记忆里,形成了一道音乐史和电影史上亮丽的景观和独特的“周璇现象”,十分难得,绝无仅有。——吴剑(周璇歌曲全集编者)
她总之是一位好女孩儿,遵守师长的教导,从来不曾违犯社规,又能自动的勤学,很沉静地与人竞争,在暗地里学习技巧。——黎锦晖(中国流行音乐奠基人)
后世影响 艺术创新 周璇开创性地结合传统的民族声乐发声和话筒演唱方式,制造出别具一格的舞台效果,形成独特的自然如诉的风格。电影演员舒适曾指出周璇是“是现代利用话筒唱歌的鼻祖”,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后港台歌手的流行唱法,最早可溯源到周璇。
纪念作品
出品时间
作品类型
作品名称
主演
导演
1955年
电影
《金嗓子》
董佩佩
陈焕文
1982年
电影
《夜上海》
沈丹萍
胡小峰
1987年
电视剧
《一代歌后》
潘迎紫
-
1989年
电视剧
《天涯歌女》
陈松伶
萧笙
1995年
电视剧
《周璇》
王璐瑶
潘霞
2008年
电视剧
《天涯歌女》
张柏芝
严浩 / 杨文军
2005年
音乐舞台剧
《周璇》
伊能静
白勇成 / 王佳纳
2010年
舞剧
《周璇》
宋洁
陈维亚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