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姬(?-公元前202年),是楚汉争雄时期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姬,名虞(yú)(有一种说法为姓虞),在项羽被汉军围困的情况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垓下歌》为她而作。

后人根据《史记》中记载“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推测虞姬应于公元前202年死于垓下,并有了“霸王别姬”的典故。虞姬的结局,是自杀、成为俘虏、还是在乱军中被杀害,也没有固定交代,在今安徽省灵璧县和定远县均有虞姬墓。虽然正史记载不多,但虞姬的各种艺术形象内容较为丰富,有诗词如《虞姬怨》《戏马台》、戏曲如《霸王别姬》,以及各种游戏如《王者荣耀》对虞姬形象的塑造等。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虞姬的:历史记载、墓葬记载、艺术形象、后世纪念、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虞(姓还是名尚未定论)

朝代

秦末汉初

去世日期

公元前202年(根据《史记》推测)

项羽

历史记载

虞姬在历代史书中记载不多,在《史记》和《楚汉春秋》中简单的几句话中可以看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原文为:“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几句话叙述了西楚霸王项羽在垓下被汉兵击败后慷慨悲歌,美人即指虞姬,她作为项羽的宠姬在项羽兵败后陪伴左右,还与项羽和歌而唱。《汉书·项籍传》亦记载“有美人姓虞,常幸从”。但两段史料均未说明虞姬是姓虞还是名虞,其姓名至今尚无定论。

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引用的《楚汉春秋》中《美人和项羽歌》中唱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据记载这是虞姬所和的歌,后人多根据“贱妾何聊生”推测虞姬死于垓下,《史记》《汉书》都没有收载这诗,只有《史记正义》将其引录,才开始流传到现在。宋人王应麟认为这首诗是中国最早的一首五言诗,认为其在中国诗歌史上地位重大。

墓葬记载

定远墓

《括地志》中说虞姬的墓在濠州定远县东边六十里处。根据《太平寰宇记》载,定远虞姬墓在阴陵(今安徽定远西北),是项羽垓下突围后迷路的地方,虞姬是追随项羽一起突围,并在阴陵被汉军赶上,同项羽一起死于此地。

灵璧墓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记载虞姬墓在虹县(今安徽宿州泗县)北边,即灵璧县。

二墓说

《方舆胜览》中记载虞姬家在定远县南,不仅在定远有墓,在宿州也有墓。灵壁县葬着虞姬的身,定远县葬着虞姬的首级。

艺术形象

诗歌形象

在历朝历代的诗人笔下,虞姬的形象从一个不断哀怨的悲情女子,逐渐被塑造成了忠贞不二、情感丰富、刚正有节操的烈女形象。

诗人

诗歌名称

相关名句

(南北朝)庾信

《拟连珠》

帐里悲歌,而虞姬永别

(唐)冯待征

《虞姬怨》

妾本江南采莲女,君是江东学剑人。...................终天隔地与君辞,恨似流波无息时。使妾本来不相识,岂见中途怀苦悲。

(北宋)苏轼

《濠州七绝·虞姬墓》

仓黄不负君王意,独有虞姬与郑君

(北宋)徐积

《虞姬别项羽》

贱妾须臾为君死,将军努力渡江波

(南宋)楼钥

《灵壁道中》

高丘祠汉祖,荒草葬虞姬

(南宋)辛弃疾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至今草木忆英雄,唱著虞兮当日曲,便舞西风

(元)王恽

《虞姬墓》

感君伉俪恩,死不为汉鬼

(明)汪广洋

《戏马台》

虞姬痛别难再逢

(清)曹雪芹

《五美吟·虞姬》

肠断乌骓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

戏曲形象

关于虞姬的戏曲形象家喻户晓的便是折子戏《霸王别姬》这部剧本,这是根据《史记》和《汉书》等记载虞姬的历史事实,汲取《西汉演义》小说中的丰富情节,加上唐、宋、元、明、清时期文人墨客的演绎而成。

但是虞姬戏曲形象首先在北宋张芸叟的作品《虞姬答霸王》中体现,这部作品中的“贱妾须臾为君死,将军努力渡江波。”生动体现了虞姬与项羽生离死别的场景。之后元杂剧(元代戏曲艺术)如张时起编写的《霸王垓下别虞姬》中略微提及了虞姬为不牵连项王而拔剑自刎的场景,王伯成在《兴刘灭项》中明确写出了虞姬“绝凝的宝剑挥圆颈”的自刎场景,还描绘了虞姬自刎后“翠蛾低敛,粉泪双擎”的形象,钟嗣成《录鬼簿》对虞姬的形象也略有涉及,宋元时期的戏曲舞台中虽然已经出现了虞姬的戏曲形象,但只是不重要的配角形象。

完整的虞姬形象第一次出现在元明之际无名氏所作的杂剧《汉公卿衣锦还乡》中,此剧中虞姬梳髻头,身着补子袄、裙儿,脚穿布袜和鞋,非常鲜明具体。明人沈采作的传奇《千金记》,在第三十七出“别姬”重,详细叙述了虞姬和项羽绝别、虞姬以死明志的情节。之后清人丁耀亢在他的传奇《赤松游》中重点描写了虞姬对项羽的爱慕之意,将项、虞二人塑造为互为知己的“英雄美人”故事,感染力十分深刻,戏曲《霸王别姬》的故事也在此定型。从北宋到元明清的戏曲演绎中,虞姬的形象逐渐由一个身不由己的弱女子,演变成了一个忠贞刚烈、情感丰富、带有浓厚悲情色彩的奇女子,虞姬逐渐丰满的戏曲形象同霸王项羽造就了一段至今仍脍炙人口的戏曲剧本——《霸王别姬》。1922年2月15日,梅兰芳、杨小楼第一次出演了这个剧本,成为了经典名剧,此剧在多种地方戏中久演不衰,使得戏曲中虞姬的形象深入人心。

小说形象

虞姬的爱情故事体现在了冯梦龙小说集《情史》中。冯梦龙遍采前代笔记小说和其他著作中的男女之情故事,将虞姬的故事编入其作品二十四类中的情贞一类中。冯梦龙综合了戏曲、诗文、传说中的虞姬事迹,赞美了虞姬的纯洁和忠贞的高尚情操。在项羽被围困时,虞姬不愿被他人所染,以死报答项羽的宠爱。冯梦龙对虞姬的悲剧结局深表怜惜。

影视形象

电影

出品时间

片名

导演

演员

1994年

西楚霸王(香港)

冼杞然、卫翰韬

关之琳

2011年

鸿门宴传奇

李仁港(香港)

刘亦菲

2012年

王的盛宴

陆川

何杜娟

电视剧

出品时间

片名

导演

演员

1991年

淮阴侯韩信

郭宝昌

刘茜

1993年

汉王刘邦

刘浩学

傅艺伟

1998年

汉刘邦

高建国

周露

2004年

楚汉骄雄

李添胜

吴美

2004年

大汉巾帼

李平

颜丹晨

2005年

楚汉风云

黄伟明

杨恭如

2009年

战神韩信

范秀明

孙雅

2012年

楚汉争雄

陈家林

金晨

2012年

楚汉传奇

高希希

李依晓

2015年

秦时明月

李国立

金晨

纪录片/专题片

出品时间

片名

出版方

1998年

虞姬(音乐电视艺术片)

石家庄电视台(谢亚平、杨若章、尹铁良编导)

2009年

汉代风云人物之吕后

央视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王立群主讲)

2010年

西楚霸王

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

游戏形象

虞姬在游戏中的历史人物形象,是一种特定的技能、一种符号化的形象,这使得游戏形象与历史人物具有文性的联系。在群雄逐鹿的《英雄杀》中。虞姬的两项技能是舍身和诀别,这是流传的霸王别姬传说的游戏文字表达。游戏中虞姬的女声台词为“想要牌吗?”“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等,既结合了游戏又将古语表达出来,突出了其女性形象和历史文化。在爆火的《王者荣耀》中的虞姬,技能为“树神佑护”“楚歌起”“阵前舞”,在性质上也都与之相似。总之,这种新的表达方式以全新的交流和故事模式重构起了全新的人物形象,虞姬此时既具有历史底蕴,又具有女性特色,更作为了一名“巾帼英雄”参与群雄的争霸。

形象评价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杨倩如对虞姬的女性形象塑造做出了高度评价,她认为:“虞姬的相关故事虽基本出于虚构,且蕴含着浓厚的封建伦理道德色彩,但其美丽、温柔的形象,忠贞、节烈的品格,对于爱情的追求和坚守,临重大抉择时的勇气与智慧,却在由男性书写的“是非成败转头空”的历史中,增添了一抹女性的柔美坚毅。这一形象所散发出的人情美、人性美,至今仍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后世纪念

虞姬村

虞姬村在现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的东边,其名字来源于楚汉时代项羽的宠姬虞姬,虞姬村也因虞姬而出名。

虞姬墓

1986年虞姬墓被评为安徽省级的文物保护单位,这是项羽爱姬虞姬的墓葬。据《史记》载,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垓下被汉军围困,在突围无望中慷慨悲歌,宠姬虞姬在旁边和完“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歌曲后自刎而亡,被项羽的部下安葬在垓下(今安徽宿州灵璧县)。墓园占地3942平方米,有新修建的墓冢和墓碑。之后还在虞姬墓的基础上扩建了虞姬文化园(现为AAA级景区),有虞姬故事长廊、虞姬文化广场、虞姬展示区等纪念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