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南京!》(英译:City of Life and Death)是导演陆川执导的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战争电影,由刘烨、高圆圆、范伟、秦岚、中泉英雄等主演。影片通过数位中国军民和普通日本士兵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经历,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同时揭示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该片于2009年4月22日在中国内地上映,引起中国媒体广泛热议,截止到2023年2月22日在中国内地收获总票房1.68亿元,该片也获得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金贝壳奖、 第46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摄影奖等奖项。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南京!南京!的:剧情、演员与角色、影片制作、风格特色、获奖记录、发行与票房、口碑与评价等介绍

中文名

南京!南京!

英文名

City of Life and Death

别名

Nanking Nanking

语言

汉语普通话、日语、英语、德语

影片片长

132分钟

获得奖项

亚洲电影大奖最佳导演、亚洲电影大奖最佳摄影、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摄影等

导演

陆川

主演

刘烨、高圆圆、范伟、中泉英雄等

编剧

陆川

制作人

杜扬、覃宏、Steffen Wild、任杰、邢松、韩三平、陆川

制片人

韩三平

摄影

曹郁

剪辑

Yun Teng

美术

郝艺、林潮翔

配乐

刘彤

录音

来啓箴

制片公司

星美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寰亚电影有限公司、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上海百量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发行公司

香港寰亚电影发行公司、Applause Entertainment、Lark Films Distribution、Shaw Organisation [新加坡]

上映时间

2009年4月22日

剧情

1937年,日本侵华战争发生不满半年,南京保卫战刚结束,日军在12月13日攻陷了时为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虽然有大量无良官员弃城逃亡,但是仍然有不少爱国兵将留守,誓死保卫这座危如累卵的沦陷城市。其中宋希濂部的军官陆剑雄(刘烨 饰)即是一名英勇的抗战义士,他集结了仅剩的战友与日军殊死搏斗,展开了激烈的巷战,然而终因敌众我寡而被日军击败,南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撕破,日军犹如猛兽一般长驱直入,数以万计的中国军民成为俘虏,引发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在短短的六周内,至少三十万中国士兵和平民遭到日军屠杀。

在南京全城沦为一片死地之际,只有金陵女子学院的“安全区"留有一丝生机,于是南京城里大量逃命的难民涌到这里寻求救助。在安全区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John Paisley 饰)、归国女教师姜淑云(高圆圆 饰)等人积极营救中国难民,并勇敢地与日本人周旋,但日军依然兽性大发,对藏身于此的中国妇女虎视眈眈。

在民族危亡之际,众多手无寸铁的中国平民站了出来,用自己的身躯筑牢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血肉长城。其中长期生存在社会最底层的舞女小江(江一燕 饰)为了拯救其他妇女,果敢地站了出来,只身走进日本人的虎穴。唐先生(范伟 饰)本是一名懦弱的知识分子,早期对残暴的日军处处忍让,委曲求全,甚至为了保护自己家人而不惜出卖同胞,在痛失两名亲人之后,爱国大义终于被激发,舍小家、保大家,对日本人以死相拼,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同胞。

战争的残酷把人的最后一丝良知吞噬殆尽,日本十六师团的一名普通士兵角川正雄(中泉英雄 饰)作为占领者,本来涉世未深,却在这场战争中成为了一个麻木无情的杀人机器,对中国军民展开了疯狂的杀戮,早已泯灭了良知,玷污了灵魂,终日活在空虚和罪恶之中,精神也一步步走向崩溃。最后,他把两名中国幸存者送出南京城 ,并在痛苦的折磨中举枪自杀。

演员与角色

南京!南京!陆剑雄刘烨饰民国时期国民党精锐部队的下级军官,在南京城被攻破之际,与众多士兵一起陷入日军重围,在人们纷纷溃逃之际,他和众多顽强抗敌的士兵一起誓死抵抗,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溃败,并亲历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南京!南京!姜淑云高圆圆饰坚强的中国女性,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的秘书,也是一名女老师,她用自己的勇敢和毅力与日本人周旋,奋力守护安全区同胞的性命,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南京!南京!唐天祥范伟饰懦弱怕事的知识分子,对日本军队抱有幻想,为日军处处讨好,然而残酷无情的日军终究让他失去了亲人,生活彻底陷入了无底深渊时,他决定奋起反抗南京!南京!小江江一燕饰固执又爱美的舞女,在民族危难时刻却奋不顾身,当日军要求难民区交出一百个妇女的时候,自愿站出来牺牲自己,为更多人换取活下去的机会南京!南京!唐太太秦岚饰唐天祥的妻子,一个拥有良好家境并生活精致小巧的上海女人,读书颇多,育有一女,怀有身孕的她带着生命的希望离开了南京南京!南京!角川正雄中泉英雄饰日军十六师团中的一名普通士兵,涉世未深,在日军攻陷了南京之后被命令执行各种惨无人道的杀戮行为,最终被战争机器摧残了精神

影片制作

创作缘起

导演陆川曾经曾在南京上过4年军校,因此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杀戮和抵抗早就在他心中缭绕。最初想到拍摄《南京!南京!》时想法比较简单,就是想拍一个中国人抵抗侵略的电影。从影片萌发想法到最终完成制作总共历时4年,陆川同时担任导演和编剧,期间对剧本不断修改,电影也从对侵略的抵抗逐渐延展到对战争、对人性的探讨。4年的制作过程让陆川异常痛苦,他每日浸泡在南京大屠杀的史料中,常常有心力交瘁、生不如死的感觉。

影片筹备

导演陆川早在2003年拍摄《可可西里》时就有拍摄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的打算,在决定开拍前前曾征求过吴宇森、吕克·贝松等大事前辈的以前,其中曾吴宇森建议类似的题材需要积累10年再拍,但吕克·贝松认为这样的影片才是正餐,必须优先安排,于是让陆川很快下定了开拍的决心。为了更真实地还原南京大屠杀的场景,剧组在影片历史资料的考证和分析上花费了半年时间,仅这部分费用就占到了全部投资的四分之三,如此严谨地进行考究除了希望还原一个物理上的南京城,还希望在观众心里营造一个承载着国家兴亡民族精神的南京城。

场景搭建

导演陆川希望拍出一部真正像样的中国战争灾难片,因此对场景、道具、服装等构建场景的内容要求做到足够逼真。影片中有许多上万人的大场面,为了更接近真实,剧组在长春斥资3000多万,复原了达800亩的废墟南京城,包括当年南京城的城墙、护城河、总统府、街道等所有影片所要拍摄的画面,其中的大小比例、房屋的位置均一一还原到设计图纸上。为保真实,拍摄现场所有的道具都是根据当时的文物仿制的,当时国内最大的民间博物馆创建人樊建川提供了许多技术支持,他向剧组送来一批包括军服、军刀、手摇式警报器、望远镜、餐具等抗日战争期间的文物,还将一些当年参加侵华战争的日本老兵带到了剧组,让他们详细讲解了当年的日军战斗队形,甚至手把手地教演员打绑腿、穿军服,力求让所有出场人物和细节与史更好地对应。

演员选择

影片的主要演员是导演和他的团队用投票的方式选出,其中高圆圆对南京大屠杀这段特殊的历史有抗拒情绪,最终因为相信陆川的能力和诚意才同意接拍。原本为高圆圆的角色设计了强奸的戏,但是因其情绪崩溃而放弃。而对于男主角刘烨,陆川导演早在《可可西里》制作时期就与他有过合作接洽,且在《南京!南京!》筹备期间两人也有过沟通,刘烨也一直期待能够跟陆川合作,他认为陆川能够给演员更多的创作空间。同时刘烨本人一直有种战争情结,总想演一个刚强的战士,影片中的角色设定与他的期望有一定的契合度。范伟则原本在养伤状态,暂时不打算出演电影,但是陆川多次执着地邀请他出演,最后范伟被陆川的诚意打动,同时也看中剧本和影片所反映的历史意义,于是决定出演。

南京!南京!

影片中的日本演员大部分是在中国留学的日本留学生,其中饰演角川正雄的中泉英雄是陆川在轮番看了200多个日本演员之后选中的,其爷爷当年就参与了中日战争。中泉英雄在拍摄以及宣传期间一度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拍完影片后把在日本的家人全部接到中国来定居。

拍摄花絮

南京!南京!

影片拍摄期间遇到了资金困难的问题,曾一度停拍了40天左右,也因为资金短缺的问题原先设计好的南京城并没有完全按照图纸设计出来;由于题材敏感,在拍摄过程中中国演员和日本演员一度有情绪对立甚至肢体冲突的问题,刘烨在拍摄期间坚决不理睬日本演员,在拍摄祭司这场戏的时候,一日本鼓手不满一位中国群众演员说笑挥手而对其挥拳相向,那批武校的群众演员立即围了上去,幸亏工作人员及时制止才避免了更大的冲突;片名“南京!南京!”是一句军事口令,它是侵华日军作战指挥部下达进攻南京的指令。

风格特色

叙事视角

由于《南京!南京!》不是第一部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因此导演陆川希望用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行拍摄,将影片定义为:“一部以中国民众的抵抗意志和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挣扎为主线的电影,提供出一个与以往的历史叙述完全不同的南京。”他要讲述的不是单纯的施暴者和受暴者之间的故事,而是两个民族的共同灾难。因此跟众多战争题材的电影相比,《南京!南京!》选择了特殊的视角来还原历史,其中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中国人的视角,一个是日本兵的视角。影片除了用中国人的视角去观察同胞被屠杀的场面,也用很大的篇幅去描绘南京大屠杀中日本兵在屠杀之外的行为和内心世界,用日本人的眼光去看这场战争。为此影片特意找了一些纯日本的演员来出演日本兵,并设置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日本兵角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角川既是罪人也是受害者,而他的同乡长官伊头则是一头彻头彻尾的战争野兽和军国主义的

爪牙。

色彩运用

南京!南京!

影片选择了历史战争片所偏爱的黑白色彩,全部画面仅使用黑、白、灰三种颜色,包括鲜红的血液和娇艳的口红等颜色都是黑白色,从而为影片奠定了低沉而悲痛的基调,使得影片处处弥漫着毁灭与绝望。这样的色彩安排,一方面避免观众直视无情的炮火、残缺的城墙、遍野的尸体等残酷画面,有利于拉远观众与残酷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历史纪录片常用的黑白色彩来呈现也能够使得画面而更加真实,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所犯下的种种恶行清晰地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包括攻占南京城后举行祭祀以庆祝胜利的场面依旧沿用了黑白色彩,表现了这场胜利背后的迷惘和正义的缺失。

获奖记录

第46届台湾金马奖 · 最佳摄影获奖2009第46届台湾金马奖 · 最佳视觉效果提名2009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 最佳亚洲电影提名2010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 金贝壳奖获奖2009第57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 最佳摄影获奖2009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 · 最佳电影提名2010展开

获奖参考资料

发行与票房

上映时间

上映国家/地区

上映日期

中国内地

2009年4月22日

中国香港

2009年5月7日

中国台湾

2009年10月30日

法国

2010年7月7日

阿根廷

2009年11月7日

澳大利亚

2010年7月24日

芬兰

2010年9月19日

希腊

2010年1月28日

美国

2011年5月11日

荷兰

2010年1月29日

俄罗斯

2010年3月11日

新加坡

2009年10月8日

韩国

2009年10月10日

波兰

2009年10月12日

英国

2009年10月28日

上映时间参考资料

票房情况

《南京!南京!》自上映以来机获得良好的票房表现,在中国内地上映12天便达到达到1.22亿元。截止到2023年2月22日,该片收获总票房1.68亿元。

口碑与评价

网站评分

网站

评分

参评人数

豆瓣网

7.6/10

178750

时光网

7.3/10

29000

猫眼电影

8.0/10

650

1905电影网

7.3/10

596

IMDb

7.7/10

11000

注:以上评分截止到2023年2月22日。

专业评论

新快报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影片,仅中国就拍了几十部,但大多数的影片都是将南京受害者的形象大肆渲染,并未对战争本身进行思考,也从未将战争中的反抗加以表现。《南京!南京!》最不同的就是让所有的观众看到中国人在那场战争中的反抗和不屈的民族气节。

中国青年报评:作为牢记苦难的一种必要形式,应肯定《南京!南京!》的积极意义。牢记历史的方式,不应该把南京大屠杀当成辱骂、仇恨普通日本人的契机,这部影片和仇恨无关。

新华社评:《南京!南京!》让人震撼,以日本士兵为主角的叙述与从前国产电影中愚蠢的“仁丹胡”大相径庭,伊田、角川都很人性:老兵伊田在占领南京之后体验到种种惨烈的人性代价;年轻的角川把两名中国幸存者送出南京城,再举枪自杀。

大众日报评:不同于同类题材的《地道战》、《地雷战》,甚至同一事件的《南京大屠杀》,它不是简单的控诉,它是真相的还原,是用事实诉说:那是一场浩劫,不单是中国人,德国人,那是整个人类的浩劫,包括日本普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