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钦(1920年12月5日—1995年1月8日),男,汉族,出生于北京,籍贯河北束鹿,中国共产党党员,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剑桥大学维尔基斯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曹天钦的:人物经历、主要成就、荣誉与获奖、人物关系、影响与后世纪念、人物评价、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曹天钦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性别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20年12月5日

去世日期

1995年1月8日

籍贯

河北束鹿

民族

汉族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毕业院校

英国剑桥大学

最高学历

博士研究生

主要成就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代表作品

《肌球蛋白的分子裂解》(英文)

简介

曹天钦194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52年后担任中国科学研究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副研究员。1958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1960年到198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95年1月8日曹天钦在上海逝世。

曹天钦主要从事蛋白质和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先后出版《神经科学前沿》《肌球蛋白的分子裂解》(英文)等著作。1956年肌肉与肌肉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人物经历

早期与学业经历

曹天钦1920年12月5日出生于北京,籍贯河北束鹿。1932年到1935年在燕京大学附属中学学习。1935年到1937年在潞河中学学习。1937年到1938年在北平私立育英中学学习。

1944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46年10月经李约瑟介绍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前往英国留学。

1951年获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化学系博士学位,同年被选为英国剑桥大学维尔基斯学院院士。在剑桥留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曹天钦一共发表了6篇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研究领域集中在与肌肉收缩相关的肌球蛋白、肌动蛋白以及原肌球蛋白上,测定了以荧光色素标记的肌动蛋白的偏振消光,得到了F肌动蛋白的位移相当于G肌动蛋白二聚体的结果。

曹天钦

工作经历

1952年5月从美国抵达英国和曹天钦举行了婚礼。1952年后担任中国科学研究院生理生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开展了对肌球蛋白、神经蛋白质等的研究,发表了一系列论文,1953年发表了《肌球蛋白的分子的裂解》,证实了肌球蛋白存在两种亚基,分子量16000的小亚基即著名肌球蛋白轻链。

195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肌肉与肌肉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58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研究员。

1960年到1984年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副所长。1979年至1988年被任命为中国生物化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3年当选为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84年至1988年当选国际科学联合会理事会(ICSU)理事、执行局委员。

人物逝世

1995年1月8日曹天钦在上海逝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曹天钦在肌肉蛋白质、神经蛋白质、蛋白水解酶和抑制剂、马王堆古尸肌肉保存、植物病毒、植物类菌原体、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等方面,均获重要研究成果,肌球蛋白轻链的发现获得国际同行的公认。领导建立了蛋白质结构分析技术(包括氨基酸组成、末端分析、肽段分离和顺序分析等)以及蛋白质的物理化学分析技术(如电泳、扩散、圆二色性和电子显微镜等),为提高蛋白质化学研究的水平(包括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提供了技术基础。

主要论著

主要论文

曹天钦发表论文多篇,在剑桥留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共发表了6篇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研究领域集中在与肌肉收缩相关的肌球蛋白、肌动蛋白以及原肌球蛋白上,部分论文如下:

论文名称

作者

刊载于

发表时间

我国第一例双联病毒——烟草曲叶病病毒的分离及电镜检定

龚祖埙;沈菊英;郑巧兮;陈作义;曹天钦;陈瑞泰;韩晓东;张文丽

科学通报

1982年11月27日

原肌球蛋白和副肌球蛋白晶体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曹天钦; 龚祖埙; 邹永水; 张友尚; 彭加木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63年5月1日

几个烟草花叶病毒毒株的化学和物理化学的比较研究

张友尚; 裴美云; 曹天钦; 周家熾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63年3月2日

兎原肌球蛋白在不同溶剂中的构型变化

张友尚; 曹天钦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62年5月1日

油菜花叶病毒(YMV15)的大小、形状、结构及其蛋白亚基的化学特征

张友尚;裴美云;任梅轩;钱元任;曹天钦;周家炽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64年4月30日

水稻齿叶矮缩病毒双链RNA的体外翻译

陆惠华; 吴建华; 龚祖埙; 曹天钦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87年10月28日

对虾原肌球蛋白晶体和纤维的电子显微鏡观察

龚祖埙; 曹天钦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64年8月28日

绿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猪胰蛋白酶复合物的晶体学研究

张荣光;林光大;严友为;唐伟中;戚正武;曹天钦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5年7月30日

胰岛素人工合成的科学意义

曹天钦

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

1966年3月2日

生物高分子在溶液中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研究概况——讨论会纪要

鲁子贤;曹天钦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74年3月2日

出版著作

曹天钦代表作有《肌球蛋白的分子裂解》(英文)等。

出版时间

著作名称

出版社

1986年

《神经科学前沿》

知识出版社

《肌球蛋白的分子裂解》(英文)

人才培养

曹天钦与同事通过培养研究生、办训练班、到大学兼课、进修等方式,培养了数百人的蛋白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专业人才。代表性学生有中国分子生物学领域、基因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领域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李载平,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戚正武。

荣誉与获奖

个人荣誉

时间

奖项

1951年

英国剑桥大学维尔基斯学院院士

1980年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3年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科研获奖

时间

奖励名称

获奖项目

1956年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肌球蛋白等肌肉结构蛋白的研究

人物关系

关系

姓名

介绍

妻子

谢希德

1946年春订婚

儿子

曹惟正

影响与后世纪念

  • 纪念曹天钦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纪念曹天钦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于2020年12月由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组织举行。

  • 曹天钦先生铜像

曹天钦先生铜像于2013年2月25日落成,位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与细胞所。

人物评价

科普中国网用“中国现代蛋白质研究的奠基人”高度评价曹天钦。

中国社会科学网表示:“曹天钦,用报国之志、爱国之心、强国之行,奉献于中国现代蛋白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他怀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报国求学之志。他秉持忠于国家、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把浸透汗水的丰硕成果抒写在中国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