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该片改编自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小说《童年》,由马克·顿斯阔依执导,甫·奥·马莎里吉诺瓦、穆·格·特洛亚诺夫斯基、耶·阿列克谢也瓦、阿略莎·梁尔斯基等领衔主演。
剧情简介
阿列克谢·别斯阔夫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过着贫寒、艰苦的生活。他周围的环境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损害。他的童年代表了生活在社会“底层”中而成长起来的千千万万个孩子的童年。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贪婪金钱腐蚀着他的灵魂。外祖母是阿列克谢生活中的光明因素,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指引。因此,阿列克谢仍然保持着善良、光辉、高尚的品质。阿列克谢·别斯阔夫所走过的道路是作为人民的命运的一部分而加以展示的。人民的精神通过影片中的这三个主要人物形象得到了反映。

播出信息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细节) |
苏联 | 1938年6月18日 |
美国 | 1938年9月27日 |
瑞典 | 1939年1月14日 |
法国 | 1946年10月30日 |
芬兰 | 1948年8月27日 |
芬兰 | 1971年2月5日 |
美国 | 2005年5月22日 |
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 1. Soyuzdetfilm |
发行公司 | 1. Amkino Corporation 美国 2. International Historic Films Inc. (IHF) 美国 |
以上资料来源
作品评价
原著无情的揭露了底层人们的愚昧和可怜。导演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史、诗、抒情诗等各种因素熔于一体,提供了独特的电影处理。人物刻画很丰富,但真正出彩的是视觉形象的表现力,尤其是伏尔加河的魅力。整个三部曲较忠实于原著,对沙皇俄国的描写非常真实,叙事则比较松散,但充满了抒情的浪漫气息。影片不太注重镜头的连贯性,但单个镜头往往很有诗意,演员表演饱满。
演职员表
演员表
演员 | 饰演角色 | 配音 | 备注 |
甫·奥·马莎里吉诺瓦 | 阿古立娜·伊万诺夫娜 | 蒙纳 | 外祖母 |
穆·格·特洛亚诺夫斯基 | 加石林 | 车轩 | 外祖父 |
耶·阿列克谢也瓦 | 瓦尔瓦拉 | 孙忠志 | 母亲 |
阿略莎·梁尔斯基 | 阿列克谢·别斯阔夫 | 刘钢 | ---- |
甫·诺威阔夫 | 牙阔夫 | 苑航丽 | ---- |
阿·茹考夫 | 米海勒 | 马陋夫 | ---- |
德·莎卡尔 | 小瓦良 | 赵子明 | ---- |
斯·吉红拉沃夫 | 绰号“好事情”的邻居 | 肖南 | ---- |
伊阔尔·斯米尔诺夫 | 寥尼卡 | 陈占河 | ---- |
伯·拉德盖威奇 | 朋友队 | 陈宝茹 | ---- |
恩·包阔晋 | 朋友队 | 满汝毅 | ---- |
甫·马斯拉阔夫 | 朋友队 | 尚德复 | ---- |
阿·阔尔涅也夫 | 朋友队 | ---- | ---- |
阿·列别杰夫 | 朋友队 | ---- | ---- |
耶·马马也夫 | 沙沙牙阔夫 | 张健佑 | ---- |
甫·霍洛申奇阔夫 | 沙沙米海勒 | 崔子江 | ---- |
职员表
职位 | 姓名 |
作曲 | 勒·施伐尔茨 |
译制导演 | 任颖 |
原著 | 高尔基 |
译制翻译 | 刘迟 |
译制剪接 | 周骅 |
译制音响 | 汪大儒 |
译制录音 | 吕宁昌 |
导演 | 马克·顿斯阔依 |
摄影 | 普·耶尔毛洛夫 |
编剧 | 马克·顿斯阔依、玛克西姆·高尔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