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1962年7月生,毕业于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辽宁医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于洋的:人物经历、主要贡献、获奖记录等介绍

出生日期

1962年7月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毕业院校

吉林大学

职业

科学家,教授

代表作品

《动物寄生虫病》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初步构建”获得第五届全国农业职教育成果奖三等奖;

人物经历

2010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专业。

主要贡献

近几年主持了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绒山羊优质高产新品系开发”、“应用细管冷冻精液提高辽宁绒山羊受胎率综合技术研究”;“高效优质奶牛生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与开发”;辽宁省财政厅“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辽宁省教育厅“布鲁氏杆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试剂盒研制”、“禽流感和新城疫一步法二联RT-PCR检测方法建立及试剂盒研制”、“猪链球菌耐药性机制及分子检测”主持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0余项经费达200余万元,为农业增收,农产品安全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

自任职以来,编写了中国农业出版社:《动物病理》、《禽病防制》;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兽医基础》《动物生理学》、《畜牧业经济管理与市场营销》及相关院内教材8部,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

主持了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研究”;全国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课题“高职教育畜牧兽医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研究”;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发展研究课题“高等农业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研究”、“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及院内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

获奖记录

在研究的课题成果转化过程中: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获得辽宁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获得辽宁省畜牧科技贡献奖一等奖;“

禽流感和新城疫一步法二联RT-PCR检测方法建立”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

“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的研究”获昨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中期表奖优秀成果三等奖;

“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获得辽宁省第六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动物寄生虫病》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初步构建”获得第五届全国农业职教育成果奖三等奖;

“动物寄生虫病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获得全国农业职教育成果奖三等奖等奖励1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