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鸿门宴》(英文名:White Vengeance),又名《鸿门宴传奇》,是由李仁港编剧并执导,黎明、张涵予、刘亦菲、冯绍峰、黄秋生、陈小春等人主演的剧情片。本片于2011年11月29日在中国内地上映,截至2011年12月25日,累计票房超1.5亿。而后本片陆续于新加坡、中国香港、日本等地上映。

本片讲述了动荡的秦末时期项羽、刘邦双雄争霸的故事,塑造出项羽、刘邦、范增、张良等有勇有谋的人物形象,以一场剑拔弩张的鸿门宴,呈现出局中有局、计中有计的楚汉博弈局面。

2012年,《鸿门宴》获得包括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以及第11届中国长春电影节的多项提名,获评第1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2011年度推荐电影。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鸿门宴的:剧情简介、角色介绍、影片制作、影片特色、所获荣誉、票房、作品评价等介绍

中文名

鸿门宴

英文名

White Vengeance

别名

鸿门宴传奇

最高票房

CNY ¥1.5087亿(中国大陆,截至2011年12月25日)

语言

粤语

影片片长

138分钟

导演

李仁港

主演

黎明

编剧

李仁港

制片人

宋光成 

监制

倪鹰

出品人

宋光成

摄影

张东亮

剪辑

邓文滔

服装

黄明霞

化妆

李艳平

美术

方奕享 

灯光

周志辉 

配乐

黎允文

录音

马杰 

艺术指导

李仁港

动作指导

王昆

制片公司

星光国际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画面色彩

彩色

拍摄地点

中国

制片国家/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发行公司

北京光线影业有限公司

上映时间

2011年11月29日(中国大陆)

剧情简介

汉高祖驾崩后十二年,太傅带领太学生来到鸿门殿进行祭拜。神秘人张良(张涵予 饰)出现,将对楚汉战争的回忆娓娓道来。

秦末暴政,天怒人怨。西楚项羽(冯绍峰 饰)自立霸王,赤旗刘邦(黎明 饰)斩蛇起义,两人刺秦不成,但惺惺相惜,共组义军、合力抗秦。楚怀王身为义军之首,深知刘项二人野心,因此从中挑拨,以“先入咸阳可封秦王”之令引诱项羽、刘邦相争,意图坐收渔翁之利。项羽击破秦军主力后,才得知刘邦使诈抢先入京。

刘邦急谋对策,此时谋士张良献计,让刘邦对外宣称只是代管咸阳,同时告知城内百姓项羽将来咸阳屠城,并组织官民联手进行防守。项羽的首席谋士范增(黄秋生 饰)识破刘邦的计谋,决定将计就计,刺杀怀王,并开办宴席刺杀刘邦。刘邦一方经由韩信(安志杰 饰)得知项羽的计划。

鸿门宴上,刘邦将玉玺向项羽奉上并沥血请罪,范增邀张良进行对弈,樊哙断指帮张良赢得先下棋的优势,但张良五局全输。与此同时,刘邦部下被处以酷刑,项庄舞剑意图趁机击杀一旁的刘邦,众人陷入打斗的混乱局面。千钧一发之时,韩信取楚怀王圣旨赶回鸿门救刘邦,并表示楚怀王将迎项羽称王。范增使离间计,帮助项羽扣下张良,而后放走刘邦一行人。鸿门宴此时才正式开始。

张良辅佐项羽后,成功离间了项羽和范增。范增死后,项羽一步错步步错,杀死楚怀王令诸侯有了讨伐借口。之后项羽遭遇十面埋伏,四面楚歌,和虞姬(刘亦菲 饰)一同赴死。

刘邦登基之后,由于被范增留下的锦囊离心,将昔日爱将一一诛杀:韩信被乱箭射死、萧何被乱棍打死、樊哙自刎殿前,而张良坠崖才躲过一劫。刘邦在鸿门殿内立无字碑以祭奠所有为他而死的人。

如范增死前所言:有一种棋,叫满盘皆输。

角色介绍

鸿门宴刘邦黎明饰枭雄,义军首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平民老百姓成为皇帝的人,称“布衣皇帝”。赢得楚汉之争后建立汉朝,成为汉高祖鸿门宴项羽冯绍峰饰西楚霸王,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一代英雄豪杰。重情重义,优柔寡断,在楚汉之争中兵败乌江。本片刻画了项羽的霸王本色,延展出一个有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悲情英雄形象鸿门宴虞姬刘亦菲饰虞美人,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姬。在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项羽身边。虞姬能歌善舞,“霸王别姬”的段落是影片最后的高潮戏。此外,虞姬在本片中与刘邦也产生了情感上的纠葛鸿门宴张良张涵予饰第一谋士,“汉初三杰”之一,刘邦的主要谋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帮助刘邦成功击败项羽立下功劳。电影通过张良的回忆口吻讲述,展现了他与项羽谋臣范增之间的谋略斗争,也刻画了两人之间英雄惜英雄的感情鸿门宴韩信安志杰饰“汉初三杰”之一,为刘邦打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影片着重表现了韩信骁勇善战的一面,刘邦称帝之后将韩信处死的一幕令人扼腕叹息鸿门宴范增黄秋生饰项羽的主要谋士,被项羽尊称为“亚父”。在鸿门宴刺杀刘邦的计谋失败后,范增由于张良的离间计,遭到项羽猜忌,愤然回乡,在途中因发病而死

影片制作

剧本创作

《鸿门宴》的创作在导演李仁港心中酝酿已久,史书对这一楚汉争霸的关键事件只有寥寥数语的记载,因此李仁港用现代人的视角去重新解读这段历史,有取舍地放大给观众看。

本片在还原历史场景的同时,另辟蹊径,以张良的回忆为主线进行叙事,用纪录片的手段再现一个个片段,进而拼凑出“鸿门宴”全貌。

李仁港大胆舍弃了许多人们所熟悉的情节,予以重新编排,增加了许多具有颠覆性的细节。如张良在项羽身边“卧底”和范增死后算计刘邦等情节,在人物设置上也相应有所有所变化。最突出的改动是将“鸿门宴”这一著名饭局改造成一场“棋局”,项羽、刘邦的博弈演变成麾下两大谋士范增、张良的棋力与智谋斗争。

选角与表演

《鸿门宴》汇聚三大影帝黎明、张涵予、黄秋生,更有刘亦菲、冯绍峰,老将新秀齐上阵。诸多动作演员的加盟,也为本片增添不少色彩。

李仁港力排众议选择冯绍峰出演项羽,表示关键是因为他的潜力和内涵,并发话:“如果不能把冯绍峰拍好,今后就不再拍电影。”冯绍峰也没有辜负导演的期待,直言《鸿门宴》是自己第一部以命相搏的电影作品,在动作戏中他亲自上阵,甚至因太过拼命而多次受伤脱臼。

对于选择刘亦菲出演这部男人戏中关键的女性角色,是因为她“清纯美丽中有一种倔强”的性格。另一个关键角色刘邦,导演李仁港表示只有黎明能演好独属于第一枭雄的王者风范。

饰演“第一谋士”张良的张涵予,为《鸿门宴》献出自己从影以来的首次打戏,亲自上阵、拒绝使用替身。为了呈现拳拳到肉的武戏氛围,张涵予训练到腰酸背痛。

取景

《鸿门宴》的主场景包括横店和敦煌两地。内场戏份在横店秦皇宫广场取景,土色的城墙与青灰的天空相连,苍凉古朴,恰好贴合影片的历史感。

本片的多处战争场面则实景拍摄于敦煌戈壁滩。彼时敦煌正值夏天,由于需要出动数千人的群众演员和大批马队造势,剧组在拍摄时候需要经常接水管往片场洒水降尘。在拍“四面楚歌”这一场戏时,突然刮起沙尘暴。李仁港表示,沙尘暴的悲壮感正好符合项羽四面楚歌的末路命运,这是电脑特效无法还原的。

拍摄意外

《鸿门宴》剧组在戈壁拍摄时,突暴雨造成道路塌陷,近三百人滞留戈壁公路上,与外界失去联系。在剧组后方人员紧急报警后,被困人员一夜后获救,全体人员全部平安。

视效制作

《鸿门宴》的后期特效制作,由曾参与制作《三国之见龙卸甲》《锦衣卫》的韩国顶级特效团队来完成,力求呈现出完美的视觉效果。

在本片细节上如项羽马上持枪冲击时枪尖划过镜头的画面,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全片最为关键的场景“鸿门宴”上,范增与张良之间的棋战虽不见刀光剑影,但快速的剪辑和紧张的配乐,给观众制造了一个紧张的氛围,呈现出强烈的视效。

花絮

《鸿门宴》原定由陆川导演,计划在2010年贺岁档上映。但由于陆川与出品方未达成一致,2010年7月,星光国际最终锁定导演李仁港。对楚汉战争题材情有独钟的陆川则找来星美和中影支持,改拍《王的盛宴》。2012年11月上映的《王的盛宴》,不仅涵盖了“鸿门宴”这一耳熟能详的典故,更再现了刘邦与项羽、韩信三位历史人物波澜壮阔的一生。

影片特色

电影主题

《鸿门宴》的主题是对楚汉争霸这场输赢的重新解读。《鸿门宴》围绕楚汉相争的转折故事“鸿门宴”展开,以独特的角度对这段历史进行艺术加工,从悬疑的角度去揭开“鸿门宴”这一历史谜题背后的“秘密”。李仁港表示,大多人认为刘邦赢了天下取得胜利,但他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反而项羽在这一过程中有所成长、有虞姬愿一起共赴黄泉,范增死后又反败为胜,因此我们后人不能仅仅关注历史的表象。

作为中国饭局文化的著名代表,“鸿门宴”事件是有关“饭局政治”的经典教材。鸿门宴包含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网和利益链,绝不止单纯的吃饭。刘邦项羽在鸿门宴上所进行的面对面交锋,是为了争夺关中地区的统治权,吃的不是饭而吃的是"天下"。

《鸿门宴》特意将“饭局”变为“棋局”,变成张良和范增对弈的斗智斗勇,更有竞技的输赢之感。此外,这场局还不仅在于鸿门殿上,而是终止于宴席结束之后的数年,如张良所言:“鸿门宴终于结束了。”谋士范增则一语点破了所有人的结局:“有一种棋叫两败俱输。”

叙事结构

《鸿门宴》主要以张良的第二视角进行叙述,以张良的亲身经历,加以倒叙手法,围绕这场楚汉两阵营的对决展开。这种叙事手法在摆脱史实羁绊的同时,对历史进行新的包装和个性化的呈现,进而使影片故事获得观众的认同。同时,棋局是贯穿全片的线索,由一盘棋一子落转入秦宫大门上的纹络,穿回到张良的叙事中,使影片叙事连贯。

另一方面,本片一改传统历史片的叙事方式,改用悬疑的手法来呈现,从棋盘上到棋盘下,张良、范增使出“离间计”“卧底计”“苦肉计”种种计谋,有影评人将其称为古代版“无间道”。影片通过悬疑把平铺直叙的情节营造出紧张氛围,让复杂冗长的历史故事与商业故事叙事有机结合,实现了历史故事剧情的戏剧化。影片明暗线索相互交织斗智游戏,表面看是谋士的对弈,背后是双雄争夺天下的谋算,整个过程人人设局、人人入局、局中有局、计中有计。

人物塑造

李仁港指出《鸿门宴》是一部斗智斗勇的群戏,就像一次智斗游戏,没有输赢,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冯绍峰表示,《鸿门宴》对于项羽的塑造打破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常规印象,增加了更多人性化的特征,将其从脸谱化的西楚霸王,变成有情感的悲情英雄,比如他跟范增之间的父子情,跟项庄、龙且等大将间的兄弟情以及和虞姬的爱情。项羽在本片中是一个成长的、丰满的形象。刘邦则被表现为表面虚怀若谷、宽厚仁义,实则工于心计的野心家。

摄影

《鸿门宴》延续了导演李仁港一贯的独特影像风格。影片开场,太傅率一班太学生赴鸿门宴旧址拜谒高祖灵,影片用灵活的场面调度和丰富的机位,烘托出了鸿门大殿阴森、压抑的气氛,为后文做了铺垫。而在影片的重头戏鸿门宴场景中,李仁港使用快速的镜头组接,交待了鸿门大殿狭小封闭的空间里的各种冲突,节奏张弛有度,画面动静交错。

此外,本片中除了宏大的战争场面使用全景镜头以外,大部分镜头以小景别为主——近景和特写颇多。小景别的参与性很强,主观视点很明显,能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在张良和范增对弈的片段中, 对张良以俯拍视角进行近景拍摄,给人一种压迫感,实力的悬殊跃然眼前。

布光

《鸿门宴》中室内布光多用窗口光线投射到角色脸上,使得角色的面部处在只有一半光源的状态下,侧光源的使用增加了人物造型的立体感和画面精神,不受光的一面也体现出浓浓的历史厚重感。例如,项羽来的特写一般都使用逆光,有时脸上还会出现大块的光斑,凸显项羽老成持重的霸气。此外,本片还使用了大量的蜡烛光和窗口光形成对比,如在鸿门宴刘项对峙一场戏中,刘邦所处一侧只有窗口光,呈现出冷色调的半面脸, 而项羽这边是温和的暖色,强弱之势对比鲜明。

服装

美术功底深厚的李仁港对《鸿门宴》的服装、道具精益求精。李仁港指出,即使是戏里的剑也有着自己的性格。从衣服上的花纹、发型胡须的长短形状,到一把道具剑、一件铠甲战袍,都由他一笔一笔亲手绘出,与服装师们共同商讨、设计。为了打造出理想的刘邦造型,李仁港为黎明定妆长达十几个小时,仅胡须就试了十几款。此后,《鸿门宴》凭借制作精良的影片画面和服装造型获第31届香港金像奖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所获荣誉

获奖年份

奖项名称

提名/获奖对象

结果

2012年

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美术指导

李仁港

提名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

莫均杰

黄明霞

提名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

黎允文

提名

最佳音响效果

郑颖园

林绍儒

提名

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  

最佳剪接

邓文滔

提名

最佳造型设计

莫均杰

黄明霞

提名

第1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

2011年度推荐电影

《鸿门宴》

获奖

第11届中国长春电影节

金鹿奖 最佳摄影

张东亮

提名

金鹿奖 最佳音乐

黎允文

提名

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观众票选最受瞩目男演员

冯绍峰

提名

票房

2011年11月29日,《鸿门宴》在中国内地正式公映,以近三成的排片强势开局,排片率一直保持在近三成,遥遥领先于其他同期影片,陆续两周占据票房冠军,截至2011年12月25日累计获得票房1.51亿人民币。随后本片相继在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日本等地先后上映。

作品评价

截止到2023年4月6日,超过10.4万人在豆瓣电影网站上对《鸿门宴》进行了评分,35.3%以上的评分观众给出了4颗星(8分)及以上的评分,大众评价褒贬不一,影片平均分为6.4分(满分10分)。在烂番茄网站上,100余名观众的点评让影片拥有44%的新鲜度。

影片评价

影评人毕成功评价《鸿门宴》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贺岁大片,并称赞主演冯绍峰演得有层次。影评人王旭东表示李仁港在历史表述与野史演义之间闪转腾挪,肯定了这种挑战传统、力图构建李仁港式的光影传奇的艺术追求。宋子文指出本片的摄影和剪辑渲染出大场面,而灰冷的画面和故事的热血,在反差中把视觉部分提升至美学层面。

搜狐娱乐评论指出,《鸿门宴》对于历史的改动较为成功,使故事在曲折里令观众瞠目结舌。但本片为追求离奇而刻意制造曲折,使得影片变得冗长起来,颇有“流水账”之嫌。导演想表达了输赢关野心过大,有着较为刻意的说教色彩,使得结尾草草收场,颇有些蛇尾之憾。

饶丹华记者评论《鸿门宴传奇》试图构建一种大众化、世俗化的“英雄美学”。影片一方面淡化了刘邦、项羽等主要人物蕴含的政治情怀、政治抱负和旷达胸怀,一方面强化了战场兄弟情,战乱夫妻情。但正是因为影片过于突出智斗,使得范增和张良喧宾夺主,使得本应最具风采的项羽和刘邦则不幸沦为配角,因而导致影片困在厚黑权谋有余、英雄气概不足的狭小圈子里。

MTV评论认为,本片中令人振奋的部分占比过少,剩余的部分略为冗长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