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曲靖市下辖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曲靖市南隅,滇、黔、桂3省(区)结合地。截至2022年末,罗平县户籍总人口66.44万人。国土面积3018平方千米,下辖3个街道、4个镇、6个乡。县政府驻罗平县明珠路2号。

罗平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向黔西南高原和桂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 ,呈不规则菱形分布。主要的地貌有山地和岩溶地貌。罗平县境内河道属珠江流域,境内最大的河流为九龙河。罗平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罗平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置罗雄州。万历十五年(1587年),罗雄州改名罗平州。1950年3月,成立罗平县。1997年,隶属地级曲靖市,名称沿用至今。

罗平交通便利,是背靠云南,面向广西、贵州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东大门,已建成公路、铁路、水运的立体交通网络。罗平县坚持旅游和工业为主导,重点打造以生姜、油菜、冬春马铃薯、热区水果、中药材、畜牧、蜂产、水产、烤烟等九大产业为主的扶贫带贫产业,以生物资源加工业为主导产业,以锌产品为主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及装备制造业为第一辅助产业,以新型材料(中高端建材加工业)为第二辅助产业,以现代物流业为配套服务业。2022年罗平县内生产总值342.15亿元,位居曲靖市第六位。三次产业结构为19.7:35.1:45.2。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34元。

罗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远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罗平布依族文化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的文明”,罗平生物群是“世界珍稀的三叠纪海洋生物化石库”。罗平县文化多样,内有以九龙瀑布、百万亩油菜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文化,以美丽县城为代表的城市文化,以云上、维古、棠梨凹村为代表的民宿文化,以布依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罗平是云南有名的旅游胜地,其中金鸡峰丛喜获“中国最美峰林”美称,九龙瀑布群荣获“中国最美瀑布”美誉,油菜花海获得“世界最大天成花园” 美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桂冠,油菜花文化旅游节跻身“全国节庆50强”、“中国节庆产业年会十大花卉类节庆”之列,鲁布革电站被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罗平旅游进入“中国旅游名县”、“中国旅游文化大县”、“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 、“云南省旅游强县”。素有“鸡鸣三省”、“滇黔锁钥”、“滇东明珠”之称。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罗平县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事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罗平县

英文名

Luoping County

面积

3018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云南省东南部

地理坐标

北纬24°30′00″~25°22′30″,东经103°56′15″~104°41′15″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云南省

所属市

曲靖市

行政类别

市辖县

下辖地区

3个街道、4个镇、6个乡

行政区划代码

530324

人口

66.44万人(2022年户籍人口)

方言

罗平方言

民族

汉族、彝族、布依族、苗族、回族等23种民族

GDP

342.15亿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29634元(2022年)

著名景点

九龙瀑布、百万亩油菜花等

邮政编码

655800

政府驻地

罗平县明珠路2号

电话区号

0874

知名高校

罗平县职业技术学校

火车站

罗平站

名称由来

“罗平”原名“罗雄”,相传为盘瓠后裔罗雄居此。明代平定土知州者继荣叛乱,遂易“雄”为“平”,以志其平叛之功。万历十五年(1587年)改罗雄州为罗平州,始用罗平地名。1913年,改名罗平县,始用罗平县地名,沿用至今。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罗平历史悠久,远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罗平地区属西南边陲的漏卧古国。

秦为夜郎属国漏卧侯国。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漏卧县,属牂牁郡。

蜀汉、两晋、南北朝仍名漏卧县改属兴古郡。

隋朝至宋朝时期

隋为南宁州总管府属地,县境属昆州,名塔弊纳彝甸。

唐设于蛮、为塔敝纳夷甸。武德七年(624年)置盘水县,属盘州(西平州)。

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为郎州都督府属地。

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年),为盘瓠后裔罗雄者所踞,至其孙普恐,塔弊纳彝甸改为罗雄部,属南诏国石城郡。

宋仍为罗雄部,为云南东爨乌蛮三十七部之一,隶属于大理国石城郡。

南宋晚期,云南东部土司从大理国分裂出来,建自杞国,罗雄境为自杞国中心地区。

宋宝佑元年(1253年),忽必烈灭大理。1254年,云南统一,建云南行中书省,罗雄部归附,隶普摩千户所。

元朝至清朝时期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夜苴部、罗雄部改置罗雄州,辖亦佐县(即夜苴部改置今富源县南部),隶曲靖路。

明初仍置罗雄州。成祖永乐初年(1403年),析亦佐县,直隶曲靖府。

万历十三年(1585年),定雄守御千户所并入罗雄州。

万历十五年(1587年),罗雄州改名罗平州,属曲靖军民府,州治移至今罗雄镇。

清初因之,康熙八年(1669年)裁亦佐县并归平夷县。罗平州仍存,隶属于曲靖府。

中华民国时期

1913年,州改县,隶滇中道,不久道废,直隶于省。

1929年,废道,曾直隶省。

1935年12月29日,析“飞地”仁安镇、振义乡归师宗、泸西二县。

1937年,属宜良督察专员公署。

1944年,师宗析小红班、小马街二村入罗平县。

1948年9月,建立罗盘特区,县属罗盘特区辖;12月,罗平县城解放。

1949年1月初,成立罗平县人民解放委员会。3月1日,罗平县临时人民政府在板桥建立,隶属于罗盘区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50年3月,成立罗平县,罗盘特区撤销,县属宜良专区。

1954年,宜良专区并入曲靖专区。

1958年10月,撤销罗平县建制,师宗、罗平、泸西3县合并为师宗县。

1959年1月,从师宗县划出原泸西县归红河州,师宗县政府迁驻罗雄镇,称罗平县。

1961年7月,师宗县从罗平县分出,恢复师宗、罗平2县建制,同属曲靖专区。

1963年10月,师宗县分出高良区六棚、六鲁、当别3公社归入罗平县;11月,罗平县裁竹基区入师宗县。

1970年,曲靖专区改为曲靖地区,罗平县属曲靖地区行政公署。

1997年,隶属地级曲靖市,名称沿用至今。

2004年8月15日,《云南省政府关于撤销罗平县罗雄镇和环城乡新设立罗雄镇的批复》(云政复[2004]82号):同意撤销罗平县罗雄镇和环城乡合并设立新的罗雄镇,镇政府驻原环城乡政府驻地。

2013年10月20日,省政府(云政复[2013]77号)批准同意撤销罗雄镇、九龙镇。罗平县撤销罗雄镇,设立罗雄街道、腊山街道;撤销九龙镇,设立九龙街道。

地理

位置境域

罗平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曲靖市南隅,滇、黔、桂3省(区)结合地,位于北纬24°30′00″~25°22′30″,东经103°56′15″~104°41′15″之间。东沿黄泥河与贵州省兴义市接壤,东南沿南盘江、清水江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隔河相望,西南与师宗县为邻,西至北界分别与陆良、麒麟、富源3县(区)交界。罗平县境东西宽75千米,南北长99千米,国土面积3018平方千米。

罗平县

气候

罗平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夏季多大雨和暴雨,冬季常阴雨绵绵。多年平均气温15.3℃,气温最低1月平均气温6.7℃,极端最低气温-13.5℃(1983年12月29日);气温最高7月平均气温21.3℃,极端最高气温36℃(1994年5月2日)。平均气温年较差14.5℃,无霜期年平均3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639.9小时,年总辐射115.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700毫米,极端年最大雨量2216毫米(1971年),极端年最少雨量1029.3毫米(2011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8月,7月最多。

地质

罗平县位于云南山字型构造的东翼及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的西延部位,三迭纪后,经多次复杂的构造变动。北东向构造,法本至高桥构造带,是县内较老的构造成份,在古代末,二迭之前已基本形成。东北南弧形构造是云南山字形东翼的主要构造成份之一,这种弧形构造在县境内分布最广。新华夏系构造,由一系列断带组成,表现出明显的切割、破坏,改造和归并先期构造的特点,老厂、以洪、罗平坝属此类构造。

罗平县地层处于扬子地层区和华南地层区的分界处,根据罗平地质资源,从晚古生代(2.5-4亿年前)到新生代(200-300万年前)都有地层出露,中生代(7000万-2.25亿年前)和晚古生代的地层比较发育。泥盆系是县内出露老岩层,发育不全,岩性单一,主要分布于阿岗乡,面积约20平方千米。县内石炭系发育比较完善,主要分布于西、西北部地区。迭系发育齐全,生物化石丰富,下统在县境内变化不大,为滨海——浅海相沉积岩,上统在西部和东部地区差异显著,西部在晚二迭系早期有玄武岩喷发活动,中晚期沉积了以陆相为主的含煤地层。三迭系县境内分布广,各地均有出露,地层发育齐全,生物化石丰富,以大水井乡为界,以北属滇东型三迭系,以南属广西型。早第三系始新统路美邑组,分布于腊庄、革宜。晚第三系上新统河头组,在腊戈、桃源等地零星分布。第四系更新统残坡洪积层,分布于阿岗盆地,全新统冲积、冲糊积层分布于桃源。

地形地貌

罗平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向黔西南高原和桂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呈不规则菱形分布。主要的地貌有山地和岩溶地貌。境域西部和北部是高山,中部属岩溶断陷湖形盆地,东部和南部受河流侵蚀、切割,形成中低山和峡谷相间的地貌。山区面积占78%,坝区面积占22%,千亩以上的坝子40个。罗平县是典型的岩溶地貌地区,岩溶地貌占90%以上,在数百平方千米的岩溶山区,分布着成千上万个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山峰,是中国乃至世界岩溶分布最典型的区域之一。主要山峰有白腊山、石龙山、牛头山、五里箐梁子、刷竹山等,境内最高峰白腊山位于县城以西2千米处,海拔2468米;最低点位于滇、黔、桂交汇的三江口,海拔722米。

罗平县

水文水利

水文

罗平县境内河道属珠江流域,流域面积2933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级河南盘江,长24千米;二级河黄泥河,长49.3千米;三级河多依河、九龙河、清水河、块泽河、牛街河、篆长河6条,总长266千米;四级河大干河、初纳河、玉马小河、桃源小河、板桥小河、以堵勒小河、色戈小河7条,总长122千米。河流总长度461.3千米,河网密度0.2千米/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24.7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九龙河,由西北入境,自西而东横穿罗平,流经境内阿岗镇、九龙镇、长底布依族乡,在岔江汇合黄泥河,长62千米,径流面积492.4平方千米,年均流量4.5亿立方米/秒。主要支流大干河、初纳河、以堵勒小河等。罗平县有玉带湖、太液湖等自然湖泊,坑塘水面面积205.81公顷。其中玉带湖位于罗平县城东南4千米,在白腊山主峰的山脚下,傍山蓄水,湖水面积0.2平方千米,水深13-15米。

水利

罗平县水库水面共有310.8公顷,有大(2)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1座,库容1014万立方米;小(一)型水库4座,库容1322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9座,库容202万立方米;坝塘118个,可蓄水140万立方米;建成机电排灌站44站47台,水轮泵站15站34台。除涝面积1.26万亩。另外罗平县还有中国第一座引进外资兴建的大型水电站-鲁布革电站(装机容量60万千瓦),以及中国最大的县级电站腊庄电站(装机容量6万千瓦),现有18座大中小型水电站。

阿岗水库工程位于罗平县阿岗镇,是一座以城乡生活供水、工业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改善九龙瀑布景观用水条件等综合利用的大(2)型水利工程。水库设计总库容超1.29亿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9.44万亩,多年平均供水量1.37亿立方米;水库控制径流面积109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约超6.26亿立方米。

罗平县

土壤

罗平县土壤共分为9个土类、19个亚类、34个土属,79个土种。9个土类包括赤红壤、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土、冲积土、草甸土、水稻土,其中红壤、石灰土、水稻土分布较多,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29.06%、26.91%、17.38%。红壤有山原红壤、黄红壤两个亚类,主要分布在阿岗、马街、富乐、罗雄、老厂等地。石灰土有黑色石灰土、黄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次性红色石灰土四个亚类,主要分布在罗雄、板桥、钟山等地。水稻土有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等亚类,主要分布在钟山、板桥、富乐、阿岗等地。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罗平县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铅锌、硫铁、铁、金、铜等。其中煤储量为67.5亿吨,已开发8个矿区,位于阿岗、富乐、马街、老厂、九龙等乡镇,矿区面积72.7平方千米,年产量150万吨;铅锌矿储量358.2万吨,保有矿石量258.5万吨,开采面积8.1平方千米,年产量5万吨。其中铅锌是罗平县主要矿产之一,已探明工业储量为358.2万吨,矿石平均品位达4.69%,主要分布在富乐镇老君台、拖牛、骥子塘、尾芦塘,现建有铅锌冶炼厂。硫铁储量为5000万吨,可开采量2766万吨。建材非金属矿有石灰岩、砖用页岩、石英砂岩、河砂等,保有储量4亿吨,开采面积9.6平方千米,年设计开采量486万吨。

土地资源

根据罗平县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罗平县国土总面积301800公顷。以耕地、林地为主,面积分别为84534.08公顷和160654.69公顷,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8%和53.23%。耕地中,旱地占95.17%,水田占4.76%,全县耕地均位于一年两熟制区域,主要分布在罗平坝子、山间小盆地及坡度在25度左右的山区,有30-3000亩的山间小盆地80余个,千亩以上的坝子40个。另外还有园地1369.21公顷;草地13342.32公顷;湿地222.35公顷,为内陆滩涂;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161.4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3161.4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707公顷。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末,罗平县森林面积213.79万亩,森林蓄积量751.82万立方米,森林碳汇1424.6万吨,森林覆盖率47.2%。主要有纯林、混交林、乔木经济林、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其他灌木林、未成林造林地、宜林地等,全县杉木乔木林平均单位蓄积量94.3立方米/平方百米,年净生长率为8.48%,主要的乔木种类有有华山松、云南松、圆柏、扁柏等,主要的灌木种类有石杉、桃、李、金丝桃、黄檀、木兰等。

水资源

罗平县水资源总量为24.58亿立方米,年均降水总量为43.52立方米,地下水总量8.33亿立方米,年均出境水总量为19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为4585立方米,略高于全市2906立方米的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795立方米)。由于全县境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属部水环境恶化、洪旱灾害频繁,水资源控制利用程度低,全县水资源形势十分严峻,水量短缺现象严重。

生物多样性

动物

罗平县野生动物达20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7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黑颈长尾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貉、黄喉貂、豹猫、白鹇33种,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哺乳动物猕猴、穿山甲、果子狸、金猫、豹猫和林麝等。

罗平县

罗平县

植物

罗平县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6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贵州苏铁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金毛狗、中华桫椤、蛇足石杉、福建观音座莲等25种,珍贵树种黄连木、榉木、银杏、红春等古树300余株。

罗平县

罗平县

自然保护地

截至2022年,罗平县共有自然保护地类5个,总面积74641.7公顷,在全县国土面积中占比为20.4%。

万峰山市级自然保护区

2003年曲靖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万峰山林业类市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岩溶森林植被生态系统,野生珍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或繁殖地。万峰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曲靖市罗平县东南部,东以黄泥河为界与贵州省兴义市隔河相望,南以多依河为界,西南与师宗县接壤,西北与罗平坝子相邻,北界至钟山乡清水河,总面积58327.6平方百米。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中的“大型”规模的自然保护区。万峰山自然保护区内拥有7个植被型9个植被亚型和15个群系;拥有维管束植物190科674属1096种,其中有中华桫椤、金毛狗、百日青、大叶木莲、大叶榉树、七叶一枝花、硬叶兜兰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5种;拥有陆生脊椎动物4纲29目90科261种,其中有黑颈长尾雉、黄胸鹀、穿山甲、大灵猫、小灵猫在内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虎纹蛙、眼镜王蛇、白胸翡翠、白腹锦鸡、猕猴、豹猫、黄喉貂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29种。

罗平县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风雹、山体滑坡、干旱、冷冻等。涝灾多发生于夏季,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80年8月,受灾面积8.8万亩,重灾7.7万亩。冰雹灾害多出现在2~5月,年平均20次,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83年6月,县内受风暴冰雹袭击,受灾676户,受灾面积4万亩;房屋被冲淹,刮倒83户,打伤6人;刮断、刮倒成材树1015棵;打死牛2头、羊8只、鸡18只、猪13头;损失粮食4960千克。旱灾多出现在冬春季,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小春作物受灾80.7万亩,成灾80.7万亩,绝收31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1.9亿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2.5亿元,受灾人口48.3万人。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罗平县下辖3个街道、4个镇、6个乡。罗平县县政府驻罗平县明珠路2号。

罗平县

名称

行政区划代码

下辖乡镇(街道)数目

下辖政区详情

罗平县

530324

4个镇

板桥镇、阿岗镇、富乐镇、马街镇

6个乡

老厂乡、钟山乡、大水井乡、鲁布革乡、旧屋基乡、长底乡

3个街道

罗雄街道、腊山街道、九龙街道

参考来源:

政治

罗平县主要领导人

组织机构

职务/职位

姓名

中国共产党罗平县委员会

书记

海建才

罗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沈宏波

罗平县人民政府

县长

王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罗平县委员会

主席

王冬梅

资料引用*表格最后更新日期:2023年8月9日

人口

人口总量

2022年,罗平县户籍总人口66.44万人,常住人口为53.2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0.56%。户籍人口中,男性35.24万人,女性31.20万人,男女比例为113:100。2022年罗平县户籍出生人口6907人;户籍死亡人口3493人,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2022年年末常住人口中,0-14岁(含不满15周岁)人口占26.19%,15-59岁(含不满60周岁)人口占58.17%,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15.64%。

民族

罗平县地处滇、桂、黔三省(区)结合部,辖区内居住着汉族、彝族、布依族、苗族、回族等23种民族,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街道)。截至2022年年底,罗平县有少数民族人口9.6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7%。有鲁布革、长底和旧屋基3个民族乡,35个民族村(居)委会,256个少数民族聚居自然村,460个少数民族聚居点。罗平县少数民族群众多生活在海拔720米至2400米之间的低热河谷槽区和高寒石山区,少数民族呈现大聚居、小杂居的特征。罗平县长底乡是云南省唯一的布依族乡,地处云贵两省、三县市结合部,是进出云南的“东大门”,素有“滇黔锁钥”之称。辖6个村(社区)59个自然村,有汉、彝、布依等民族。

语言

罗平方言属北方方言系统的西南官话体系,语音方面,声母除个别组外,其余与普通话基本一致;韵母较为普遍的是无撮口呼,前后鼻韵无区别或实际语音有区别但分辨不出。局部地区一些在普通话中发为洪音的,在方言中却发成细音,而另一些在普通话中发作细音的韵母,罗平话则比较普遍地保留了中国古汉语的原貌仍读成洪音,声调类别上跟普通话一致,也是三声四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不同的是调值一般都比普通话低平。罗平方言在其内部又有一些小的分歧,大致可分为北路话、东路话、罗平话、九龙河上游话四种。北路话主要分布在富乐老厂、马街、阿岗等乡镇,其中富乐话由于邻县富源腔的影响,加之历史上到这里开采铅锌的外来人口多为湖北、江西、广东、四川等省人的原因,使这里的方言显得尤为特殊;东路话主要分布在板桥、钟山等乡镇;罗平话主要分布在罗雄镇及环城乡大部分地;九龙河上游话主要分布在牛街乡的阿耶、堵木、撒召、腊庄、阿岗乡的罗作、阿窝等地。罗平方言内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语调上,词汇、语法无差异。

宗教信仰

罗平县属典型宗教散杂居地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五大宗教均有分布。佛教有罗雄镇白腊观音寺、腊山寺、龙泉寺、观云寺,大水塘观音寺,九龙镇南祥寺,板桥镇灵仪寺、白云寺、青龙寺,长底发达观音寺,富乐镇必米观音洞等11处寺庙。在罗平境内,信奉伊斯兰教的均属回族,主要分布于富乐、桃园、罗雄、明格村4地。截至2023年3月,罗平县有佛教协会1个宗教团体,全县有合法宗教场所26处,登记备案的宗教教职人员24人,信教群众约2850余人,并驻有曲靖市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协会2个罗平工作组。

经济

综述

罗平县坚持旅游和工业为主导,重点打造以生姜、油菜、冬春马铃薯、热区水果、中药材、畜牧、蜂产、水产、烤烟等九大产业为主的扶贫带贫产业,以生物资源加工业为主导产业,以锌产品为主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及装备制造业为第一辅助产业,以新型材料(中高端建材加工业)为第二辅助产业,以现代物流业为配套服务业。罗平县是2018年云南省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先进县、2019年、2020年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10强县”,2021年位列西部百强县第74位。

2022年罗平县内生产总值342.15亿元,位居曲靖市第六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7.35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0.0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4.7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9.7:35.1:45.2。全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634元。

第一产业

罗平县的主要农产品为粮食作物、玉米、油菜籽、烤烟、蔬菜等。2022年,罗平县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17.68亿元。截至2020年末,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1000余家。累计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71个,培育农业龙头企业73户,生猪规模化养殖率达32.1%,被认定为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全省“一县一业”特色县。

小黄姜是罗平县的传统支柱产业。罗平县享有“小黄姜之乡”美誉,种植历史已有300余年,是中国知名生姜生产区和世界优质小黄姜核心产区。罗平小黄姜入选中欧地理标志谈判保护清单,2023年初,共有产业种植基地1.41万亩,该县拥有生姜加工企业18个、专业合作社98个,扶持姜农3万余户。2022年,罗平县生姜产量37.22万吨。

罗平县依托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油菜种植产业,是云南油菜种植大县,也是全国31个油菜籽生产基地县之一,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连片播种油菜面积最大的区域。罗平县油菜籽产量居全国第一,享有“滇东油库”之称。2022年全县油菜种植面积100万亩、油菜籽产量20万吨,实现种植产值10亿元。

罗平县蜂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是国家优质蜂产品生产基地、云南最大的商品蜜生产基地,是当地的特色产业,蜂产业已成为罗平10个亿元产业之一。2022年,罗平县养蜂5箱以上的农户达2000户,蜂蜜年产量2100吨,产值达2.4亿元。先后获得了“中国蜜蜂文化第一村”“全国优秀蜜蜂文化基地”“全国蜂业优秀繁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第二产业

罗平县第二产业以铅锌、煤炭等为传统产业,以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为支柱产业,以生物资源加工、新能源、新型建材等为新兴产业。2022年罗平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70.72亿元,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7月,全县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9家。

罗平县矿产资源以煤炭、硫铁矿和铅锌矿为主,且储量大、易开采,其中铅锌矿经详查,储量为550万吨。县内拥有全省唯一一家县级上市公司——罗平锌电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铅锌采冶、水力发电、硫化工于一体的罗平县属国有控股企业。锌电公司现有的硫酸厂、锌粉厂以及阿东矿业有限公司、胜凯锌业的锌合金等可以为项目的实施提供原料支撑。

在食品制造业方面,罗平县先后培育油菜籽加工龙头企业5家。2022年,全县加工油菜籽10万吨,加工菜籽油3.5万吨左右,副产物油枯近5万吨,实现菜籽油加工产值7亿元。蜂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家,相继打造了“罗悦”“云岭”“罗康”“腊峰”“甜园蜜语”“滇蜂堂”等品牌,注册“罗平蜂蜜”地理商标,全县年加工蜂产品能力5000吨以上。

另外罗平绿色能源发展,着力打造十亿级绿色能源产业。推进煤炭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促进水电产业健康发展,推动“风光水储”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绿色能源产业。罗平西风电场项目加快实施,阿岗光伏发电等10个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垃圾焚烧发电运行正常,水电企业安全平稳运行,2022年完成投资8.84亿元,产值21亿元。

第三产业

罗平县第三产业以旅游、酒店、餐饮、娱乐、交通等服务行业为主。

罗平县平文化厚重,有着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罗平油菜产业已由传统农业种植业发展成现代观光农业,形成了以田园风光、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体验为主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新格局。截至2021年,罗平县已连续举办了23届云南罗平国际油菜花文化旅游节。2018年被省政府认定为云南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019年被省文化旅游厅认定为云南省旅游强县。2022年,罗平县全县旅游人数达768.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63.14亿元。

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着力打造十亿级数字经济产业。培育发展数字产品制造、数字产品服务、数字技术应用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聚焦4G补短板、千兆宽带、5G网络覆盖等重点,加快推进智慧县城、数字乡村、智慧交通、智慧水利等建设。2022年实施电子科技及信息产业园等重点项目8个,新建5G基站200个以上。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2年末,罗平县有罗平县工业园区1处省级工业园区,有在建设的罗平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罗平县工业园区

罗平县工业园区于2013年认定为省级工业园区,2018年总体规划修编后面积为20.77平方千米。园区总体产业定位以生物资源加工业为主导产业,以锌产品为主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及装备制造业为第一辅助产业,以新型材料(中高端建材加工业)为第二辅助产业,以现代物流业为配套服务业,并向绿色能源等产业延伸的综合型现代化的产业集聚园区。2022年,罗平县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6亿元、增长7.13%,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30亿元。

罗平县

罗平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总规划面积为63.65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总面积为4.98平方千米。立足油菜花、小黄姜、蜂蜜等优势农业产业基础,拓宽金鸡峰丛、九龙瀑布、多依河风景区等旅游资源优势,开发建设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健康养生等新兴产业,建设集“花园、蜜园、油园、菜园、游园”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园,建成辐射带动能力强、示范引领作用显著的“农业+文旅+康养”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罗平县

重要企业

罗平金丰油脂有限公司

罗平金丰油脂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2018年投资6000万元兴建标准化厂房,年加工菜籽能力6万吨,采用国内一流水准的绿色环保增香型物理压榨、物理精炼油生产线,年产浓香菜籽油1.98万吨,饼粕4.02万吨,产值4亿多元。2019年11月,罗平金丰汇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罗丽江入选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了347名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如今,罗平金丰油脂有限公司发展为云南省绿色(有机)食品创业协会的会员单位,曾获“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3.15放心消费信用示范企业”“罗平县电子商务示范企业”等荣誉。

宁夏大地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宁夏大地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平罗工业园区开发区内,成立于2002年,占地约8000亩,现有员工7600余人,总资产130亿元。2019年实现产值80亿元,税收3.2亿元。大地公司是宁夏60户龙头企业之一,宁夏循环经济重点代表企业,中国民营企业和中国化工500强企业,位列宁夏民营企业第3位,2017年被国家工信部列为第一批“绿色制造示范企业”,2019年被自治区工信厅列为第二批“资源综合利用示范企业”,2018年神州轮胎被评为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PVA等产品2019年被评为自治区“领先示范产品”。

罗平县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年,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49所。其中初级中学20所,公办普通高中3所,民办高中2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242所(含63个教学点),幼儿园178所(公办62所,民办116所)。共有教职工8208人。2022年,学龄前3年毛入园率为88.5%。2022年,全县小学在校生53307人,入学率为99.86%,辍学率为0%;初中在校生27930人,毛入学率为107.99%,辍学率为0%。

罗平县职业技术学校

罗平县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81年,现校址位于腊山街道云贵路687号,学校占地175.45亩,藏书21万册,学校先后获得云南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云南省优质专业建设学校,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平安校园,云南省级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和国家级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省市县级表彰荣誉四十余项。有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

罗平县

罗平县第一中学

罗平县第一中学始建于1932年,云是南省一级高中,云南省教育厅指定结对帮扶薄弱高中(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第三中学)学校。学校始建于1932年,截至到2022年,学校已为国家为社会培养4万余名人才。多次被评为省、市、县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校本培训示范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先后获得“全国百强中学”“全国美育实验基地”“西北工业大学优质生源基地”“云南大学优质生源基地”“昆明理工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全国生涯教育实验学校”“全国人文与审美素养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罗平县

科技事业

2022年,罗平县用于科学技术支出为0.04亿元。截至到2021年全县共申请国家专利278件,其中发明专利39件、实用新型专利204件、外观设计专利35件。全县165项优秀专利获得专利激励金及专利转化激励金30.91万元,现有高新技术企业4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专家工作站2个、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1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4家,云南省农业科技示范园10个、优质种业基地5个、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6家、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6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个、科技特派员和农村科技辅导员62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2个(市级1个、省级1个)。

卫生健康

截至2022年末,罗平全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54个。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中有三级综合医院1所;二级甲等医院1所,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1所,一级甲等卫生院6所,一级乙等卫生院6所。全县各级各类机构共开设床位4173张,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444人,其中:中执业(助理)医师1208人,注册护士2764人。2020年末,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90%,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率达100%。

罗平县部分医疗机构

名称

等级性质

简述

罗平县人民医院

三级综合医院

罗平县人民医院成立于1939年,是一所集急救、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养老、临终关怀于一体的三级综合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800余亩,设有主院区、松毛山分院、红星街门诊综合院区、南片区精神病治疗中心暨残疾人康复中心,望城坡艺术文化陵园等五个工作区域,总编制床位1099张,实际开放床位2000张,临床医技科室39个。建有16个北京、上海等地国内外知名专家工作站,有六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罗平及周边三省区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院内登记转院率持续维持在0.5%以内,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的医改目标

罗平县中医医院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罗平县中医医院成立于1989年7月,医院编制床位559张(其中新区460张,老区99张),实际开放660张,是云南省卫计委首批评定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是罗平县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工伤保险定点医院。医院拥有新、老两处院区,老区位于县城中心罗雄街道红星街89号,占地2.58亩,病人就诊极为方便;新区位于县城北部腊山街道鲁布革大道16号,占地25亩。设有临床科室18个

罗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罗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是县政府举办的公益性妇幼健康服务机构。前身为罗平县妇幼保健站,于1997年3月从原址整体搬迁至云贵路467号,更名为罗平县妇幼保健院;1997年9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世界卫生组织授予“爱婴医院”称号;2017年11月13日经曲靖市卫生计生委核定为二级妇幼保健院;2022年3月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中心编制床位31张,实际开放床位50张

参考来源:

文化事业

2022年,罗平县共建成罗平县图书馆1个、罗平县博物馆1个、罗平县文化馆1个、文化站13个,保证了每个乡镇均有一个文化站。有罗平老年艺术团等艺术团体。有155个农家书屋基层服务点。

罗平县部分文化场馆

名称

等级性质

简述

罗平县图书馆

国家一级图书馆

罗平县图书馆新馆位于县城南片区文化公园内,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总分馆制基本完成,以县图书馆为总馆,13个乡镇(街道)文广中心为分馆,合计有文献信息资源36万余册。每年均接待读者8万余人次,借阅图书4万余册次,举办各种社会文化活动6次,开展各种培训活动7次。2013年10月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被文化部定级为“一级图书馆”

罗平县博物馆

文物系统国有博物馆

罗平县有新老博物馆馆舍两幢,属国有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2002年,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罗平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实物的场所,是展示罗平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的基地,是罗平县历史的积淀与见证,是重要的文化地标和精神文明窗口有珍贵文物48件(套)

罗平县文化馆

国家一级文化馆

罗平县文化馆成立于1950年7月(含图书馆),前身为罗平县民众教育馆。1995年文化馆被文化部命名为标准文化馆,被云南文化厅评为省一级文化馆。开展重大节庆、民族传统节目、各项展汇演契机,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公益性文化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保护工作

体育事业

截至2020年末,罗平县体育场地总面积为118.97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1.82平方米,“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154个(处)。全县各中小学结合课后服务、“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体育文化艺术节等举行篮球、足球、乒乓球、拔河、跑步、跳绳、课间操、接力赛、障碍赛、跆拳道等活动,参与人数达10万余人。举办过曲靖罗平花海马拉松等比赛。

罗平县体育中心

罗平县体育中心位于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腊山街道万峰路3号,场地面积11093.27平方米,座位数量是3024个,营运项目包括体育竞赛,文艺表演,社会体育等。举办过罗平县“齐星杯”职工气排球竞赛、曲靖市“喜来乐”气排球联谊会第四站联谊赛等比赛。

罗平县

环保事业

截至2022年末,全县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源达标率为100%,全部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共有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为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罗平县城建成区绿地率40.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平方米,林地面积达15.7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7.2%,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在99%。

社会保障

截至2020年末,全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7.8%,城乡低保应保尽保。截至2022年末,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98444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共有参保人数301000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居民10370户,23380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居民1432户,2308人,特困户880户,904人。全年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就业5336人,新增城镇就业3716人。县内共有6家养老机构,约500余床位。2016-2019年,全县有4108名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共计发放助学补助经费638人次经费84.63万元,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95%。

交通

综述

罗平交通便利,是背靠云南,面向广西、贵州开放的前沿阵地和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东大门。G78高速及南昆铁路干线穿越境内。2小时高速经济圈可至兴义、百色、昆明等城市,5小时高速经济圈可至贵阳、南宁等城市,距离最近出海口防城港650余千米,已建成公路、铁路、水运的立体交通网络。

公路

截至2022年末,罗平县道通车里程426.687千米,乡道通车里程1160.163千米,村道2360.356千米,包括G324线、S204线、S369线等;在公路通车总里程中,二级公路60.116千米,三级公路167.963千米,四级公路2978.215千米,等外公路127.734千米。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5.2千米/平方千米。公路客货运输总周转量304023.3万吨千米。罗平县高速公路里程35.265千米,有G78高速罗平段、罗平至八大河高速2条高速公路。2020年末,自然村公路硬化率达到95%。罗八高速公路起于罗平县东南侧马鞍山,止于罗平八大河南盘江大桥,接广西百色至八大河高速公路,采用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80千米/小时,于2022年2月11日0时建成通车。

铁路

截至2022年,罗平县有南昆铁路罗平段,为国家I级电气化铁路干线。境内设有罗平火车站,位于云南省罗平县县城罗雄镇内,建于1997年,邮政编码655800。罗平站目前为四等站,隶属昆明铁路局管辖,西距昆明站253千米,东距威舍站73千米,南宁站593千米。

航运

截至2022年末,罗平县境内有南盘江航运水路120千米,连通滇桂黔三省(区)。

航空

截至2022年末,罗平县暂无民用机场。县城距兴义机场仅80千米,距昆明长水机场220千米。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3月,罗平县城建有二级客运站两家,公交公司一家、280个公交站台、公交线路10条、里程140余千米,公交车已全部覆盖500米范围,客运站与城市公交站点实现零换乘,154个建制村已全部通客车。

人文

综述

罗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远在旧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罗平布依族文化被称为“二十世纪最后的文明”,罗平生物群是“世界珍稀的三叠纪海洋生物化石库”。罗平县文化多样,内有以九龙瀑布、百万亩油菜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文化,以美丽县城为代表的城市文化,以云上、维古、棠梨凹村为代表的民宿文化,以布依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

文物古迹

罗平县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02处。截至2021年底,共有42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

罗平县部分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时代

级别

中共罗盘地委指挥部旧址

1948年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腊者村布依族建筑群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滇桂黔边纵乐岩驻址

市(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烈士纪念馆

市(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烈士纪念塔(含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

市(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钟山人民英雄纪念碑

市(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滇桂黔边纵罗盘区人民革命纪念馆

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大烈士陵园

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夏鼎衣冠墓

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朱希敏墓

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资料来源:

中共罗盘地委指挥部旧址

位于罗平县钟山乡鲁邑村,占地277.1平方米,主体建筑系二坊一照壁石木结构,座西向东。该旧址是1948年6月杨江、刘清同志领导云南讨蒋自救军第二支队(罗盘支队)司令部住址和1948年9月至1950年春罗盘地委指挥部活动地址,旧址是当时革命武装斗争的历史见证。自1986年以来,该旧址先后经过五次维修,现保存完好。1986年7月,罗平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12月,曲靖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其保护。2002年12月中共曲靖市委、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曲靖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12月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罗平县

腊者村布依族建筑群

腊者村,2012年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腊者古村共有108户495人,均为布依族,布依族风情浓郁,布依族吊脚楼随处可见。腊者村布依族建筑群始建于清代晚期,是迄今为止云南省数量最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布依族民居建筑群落,2012年1月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平县

牛街遗址

牛街遗址位于罗平县九龙街道牛街居委会牛街村东1千米处,地形为河谷平坝,属喀斯特发育地貌。1973年北京古脊椎所、云南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牛街遗址洞堆积层中采集到一些打制石器,当时还采集到一把石斧,现藏于云南省博物馆。经鉴定,这些打制石器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新人)遗物,距今大约10万年左右。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块热土上繁衍生息。牛街遗址对研究现代人类的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986年7月被罗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罗平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罗平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罗平县现有非遗项目109项,其中省级项目9项,曲靖市级项目32项,罗平县县级项目68项。有“慧联青瓦”“布依农夫”“太湖饼屋”“依鲁木榨”“知味园”“五洪铜艺”“振兴老厂酒”“国权根雕”“姜来无忧”“珍绣”十家县级非遗工坊。有马天培、罗丽江等省级非遗传承人,杨应恒等市级非遗传承人,]何家德、熊自忠、李国权、谭良举等县级非遗传承人。

罗平县部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名称

类型

批次

铜器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第二批

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

传统技艺

第三批

彝族服饰

民俗

第四批

布依族把式舞

传统舞蹈

第五批

布依族八音坐唱

曲艺

第五批

姊妹萧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第五批

布依族服饰

民俗

第五批

参考来源:

菜籽油古法压榨技术

古法榨油,又叫土法榨油,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制油技艺,凝聚着五千年来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被誉为“来自远古文明的活化石”。早在五千多年前的中国、埃及、印度等古老国家就开始使用土法榨油了。先将菜籽清洗晾晒,用炒锅把菜籽炒熟去皮,露出黄色的菜籽,然后进行碾磨成粉、上锅隔布蒸煮、出锅扎成圆饼成型,才能上圈装榨,最后木槌撞榨出油。2013年12月罗平依鲁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被云南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12月在罗平挂牌成立“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菜籽油古法压榨技艺传习所”。

罗平县

罗平布依族吊脚楼

吊脚楼是布依族古老传统民居,属传统的干栏式建筑,流行于罗平县鲁布革乡的布依族村寨。鲁布革乡布依族吊脚楼的修建,一般以山势而定,依山落柱,层层叠叠建盖。每一幢吊脚楼长约15至20米,宽约7至8米,占地面积约120至160平方米,屋顶两侧呈“八”字形状,内室一般隔成四至五间,整个房屋通风透气干燥。二层东面为家中长者的住房,西面为厨房,中部供奉天地神位及布依族信奉的诸神,家中其他成员依照生辰八字居住相应房室。2005年,罗平布依族吊脚楼入选曲靖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罗平县

饮食

罗平县饮食以云南菜系为主,少数民族布依族有众多特色美食。云南菜有众多特点,其中因曲靖、宣威、昭通为中心的滇东北地区曾是南方丝绸之路入滇的必经之地接近内地,交通较为便利,与中原交往较多。两千多年前就接受了四川经济与文化的影响,其饮食文化具有云南地方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菜肴烹调方法、口味与川菜相似。

花米饭

花米饭是布依族的特产,更是曲靖罗平的特色美食之一,它拥有着五彩斑斓的颜色,寓意着五谷丰登。五色花米饭色香味俱全,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首先要将上好的糯米淘净晒干,用山里采摘来的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染色植物熬水,将糯米浸泡其中进行染色,待各种鲜艳的色彩浸透米质,米有了颜色后,再将米淘洗干净,然后放到甑子里蒸熟。

罗平县

烟熏肉

烟熏肉是罗平布依族的一道特色美食,其特点是区别于腌肉之味,味道中含有微微的柴火烧焦之味。布依族腊肉把鲜肉擦上少许的盐和茶果叶、柏芝叶、甘蔗楂等其他佐料,拴在柴火位上熏烤,这样的熏肉充满肉香和自然植物中的天然香味。

罗平县

布依族火烧牛干巴

火烧干巴是一道布依族的特色。火烧干巴制作与食用:精选上等牛肉切成条形,放上调料拌匀装入土陶缸内腌制10-15天取出晾干,食用时将干巴放在火炉边慢慢烘烤,待干巴出油颜色变黄后,用木棍或小锤拍打松软后撕成细丝放上作料拌匀即可食用。

罗平县

地方特产

罗平小黄姜

罗平小黄姜质细纤小,辣味充足,含油量高,色泽鲜美,芳香浓郁,风味独特,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以罗平小黄姜鲜姜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干姜、泡姜及其它腌制品更是风味独特,特别是干姜块(片)具有块状饱满、干爽多粉,易运输保存等优点,是小黄姜进一步精深加工、制药、食品生产、保健日化产品生产的重要原料。罗平县80%的鲜姜都是经脱水加工制成干姜外销。早在1958年,干姜就成为云南省的重要出口商品之一。

罗平县

罗平蜂蜜

罗平位于滇黔桂交界处的罗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条件较好,有利于各种农作物和野生植物的生长,蜜源充足,加上罗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良好气候条件,是被认为是蜜蜂繁衍生息和养蜂人最向往的“天堂”。罗平全县蜂业产值2.4亿元。其中蜂蜜产值7000万元、蜜蜂产值8000万元、加工业产值9000万元。罗平县蜂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是国家优质蜂产品生产基地、云南最大的商品蜜生产基地罗平先后获得了“中国蜜蜂文化第一村”“全国优秀蜜蜂文化基地”“全国蜂业优秀繁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罗平县

习俗

罗平布依族“祭山”

农历三月三,布依语更三粉,是布依族祭祀山神,水神、泼洒圣水,全民欢乐的传统节日,是布依族众多节日活动中,最隆重、最热闹、最激情的节日,更是布依文化和风情的传承和展示。每年的这天,罗平的布依族群众将举行祭山仪式,企盼全村福寿安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罗平县

正月十六"偷青"

罗平有正月十六"偷青"的习俗,一般是偷葱和蒜,取葱和蒜的音,预示着年轻人在新的一年里都聪明伶俐,后来演变为偷菜,取其谐音就是"头彩"的意思。

罗平县

“二月二”对歌节

农历二月二,是布依族的歌节。男女老少载歌载舞,全都穿着节日盛装聚集河边、路旁,打水枪、赛竹筏、玩水车、对山歌、泼圣水。布依族民歌分为情歌、生产生活歌、工匠建造歌、尊老爱幼歌、敬酒祝酒歌、丧葬孝歌等六大类,每类唱法分为四句调、排歌、猜歌、小调四种,一般情况多以情歌、生产生活歌为主。木叶是相识对歌的前奏,也是男女传情的特殊旋律,凭着独特响亮的声音,吹奏起来隔山隔水都能听到,如果对方愿意,自然对答。

罗平县

艺术

布依族把式舞

布依族把式舞,又称兵器舞。“把”指兵器的种类,“式”是指耍法、套路、招式。一套完整的把式舞人数为16人,道具由流星、双节棍(链夹)、大刀、三尖钗、耥耙、股杆、齐眉棍、霸王鞭(金钱棍)八种兵器组成,其中,金钱棍(霸王鞭)为女子专用兵器。布依族把式舞成型的舞蹈套路有17套,以鼓、大镲、小镲为伴奏乐器,舞蹈动作随乐器节奏无限反复,民族特征鲜明,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罗平县

布依族八音坐唱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八音”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春官·大师》:“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是由八种民族乐器组成乐队而得名。通常有笛子、箫筒(无膜笛)、牛骨(马骨)胡、葫芦琴、月琴、鼓、包包锣、小马锣、镲等乐器。这种曲艺说唱形式是以丝竹类乐器为伴奏、锣鼓为节奏,配合齐唱、念白与表演,取材于布依民间口头文学,民间音乐和说唱艺术,表现出布依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丰收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对丑恶的鞭挞,是布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姊妹箫制作技艺

姊妹箫制作技艺是苗族和布依族同胞世代相传的乐器制作技艺,罗平县苗族布依族聚居区均有流传,分布在大水井乡,长底布依族乡和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其中鲁布革乡是姊妹箫制作技艺的主要流传区域。姊妹箫是苗族的民间乐器,因有两根一样长短、粗细的竹管并排连在一起吹奏而得名。苗族布依族同胞有以歌寄情的习俗,姊妹箫通常在农闲娱乐、谈情说爱、婚丧嫁娶时演奏。姊妹箫因其小巧精致,便于携带、制作取材便利、音色优美等特点而深受苗族人民的喜爱。姊妹箫制作工序繁多,分为栽种、采料、清洗、煮黄、矫正、晾晒、截短、打磨、选料、定音孔、开音孔、修整哨口、安装哨口、捆扎、套垫片、装饰美化等十六个基本步骤。演奏方式为双唇轻含哨口,双手平握箫身,手指自然放在音孔上竖直吹奏。姊妹箫音量不大,音域在一个八度内,音色较为雅致,曲目以苗族的情歌、民间小调为主。

罗平县

地区象征

创文标志

标志采用了油菜花、金鸡峰丛、九龙瀑布、多依河为创作元素。“文”字的一点由油菜花花瓣构成,一横由罗平金鸡峰丛演化设计而来,一撇体现九龙瀑布的形态特点,多依河的婀娜多姿。油菜花瓣从天而降形成花海,从山间倾注而下,汇入一条条河流,滋润了罗平的土地,养育了罗平人民。标志整体以黄绿蓝为主色调,包含了植物、山峦、水系3种自然元素和自然风貌,代表罗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罗平县

吉祥物

吉祥物形象为菜花精灵小蜜蜂,取名“乐乐”“平平”,寓意快乐、平安,同时“乐平”也谐音“罗平”,吉祥物小蜜蜂采用了罗平油菜花、蜂蜜、少数民族布依族和彝族图文、古鱼化石等元素。

罗平县

风景名胜

综述

罗平风景众多,金鸡峰丛被誉为“中国最美峰林”,那色峰海被赞为“世界山峰之都”,还有岩溶地貌复杂多样的螺丝田,有“美丽的东方花园”之称。截至2021年,罗平县共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个。

罗平县国家A级旅游景区名录

名称

等级

地址

多依河风景区

AAAA

罗平县城东南40千米

九龙瀑布风景区

AAAA

罗平县城东北22千米处

鲁布革三峡风景区

AAA

罗平县087乡道

资料来源:

重要景点

多依河风景区

多依河风景区位于罗平县城东南40千米,全长约12千米的河道上,分布着40多个瀑布、叠水、钙化滩,十弯九迭。2001年,景区被评为“全国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2005年,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级旅游区。2007年,景区被评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景区”。

罗平县

那色峰海

那色峰海位于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旧屋基乡大补懂村,有“金花银瀑秀峰林,怡然自得醉罗平;天下山峰多奇秀,那色峰海留倩影”美誉。那色峰海由成千上万座奇峰组成,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每一座峰林都各具特色,既独立成趣,又与其他的峰林相辅相成,组成雄奇浩瀚的峰海景观。

罗平县

九龙瀑布风景区

九龙瀑布群风景区位于县城东北22千米,是罗平古十景之一的“三峡悬流”所在地。九龙河原名喜旧溪,在长约4千米的河道上,凭借地貌差异形成了大小10级瀑布。或雄伟、或险峻、或秀美、或舒缓,美不胜收,绝伦无比。景区景观丰富,景点集中,特点突出,风景迷人;景点集雄、险、奇、秀为一体,组合较好;瀑间浅滩深潭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景色随季节和水流大、小变幻无穷。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最美的六大瀑布”之一,是罗平古十景中的“三峡悬流”所在地,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水流的千年侵蚀,在此形成了十级高低宽窄不等,形态各异的瀑布群,其中最大的一级宽112米,高56米,气势恢宏,被称为九龙第一瀑。

罗平县

罗平县相石阶森林公园风景区

相石阶景区位于罗平县罗雄街道文笔路西段2号,占地1400余亩,景区森林覆盖率90%以上,是一个与市民共融的开放式、原生态景区,也是鸟瞰全城、登山徒步,户外帐篷露营的好去处。2019年被评为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罗平县

对外交流

2020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九龙瀑布与意大利共和国贝尔加莫省瓦尔邦迪翁市塞里奥瀑布正式缔结为友好瀑布。

著名人物

人物

简述

黄宇

字礼门,平坝卫(今贵州平坝)人。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罗雄州土司者继荣及其下属董仲文叛乱被灭后,中央政府对罗雄实施改土归流,废除土官,改用流官,并改罗雄州为罗平州,黄宇任罗平州知州。由于土司统治时的土官城地处偏僻,不方便对全州的管理,黄宇于是上奏朝廷迁建州城,于1588年在现罗平县城团结街一带筑起新的州城

张天禄

(1907年-1985年)

罗平县板桥镇人,性格豪爽。曾任罗平县临时人民政府县长、罗盘区专员、宜良行署副专员等职。1949年1月4日,罗平县人民解放委员会成立,张天禄被任命为委员,兼任第一大队大队长职务。1949年2月下旬,张天禄担任罗平县长

杨洪琼

(1989年9月20日-)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钟山乡人。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杨洪琼代表中国队参加越野滑雪比赛,夺得越野滑雪女子坐姿组短距离、中距离、长距离比赛3枚金牌,是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闭幕式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并被表彰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

重要荣誉

荣誉名称

颁发机构

颁发时间

2021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

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北京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

2021年7月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水利部

2021年7月

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2021年8月

2020年度云南省县域经济“10强县”

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

2022年3月

参考来源: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