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围城》是由陈德森导演,甄子丹、王学圻、谢霆锋、梁家辉、李宇春等人主演,郭俊立、秦天南、陈嘉仪等人编剧,陈可辛、黄建新、许月珍监制的动作电影,于2009年12月14日在中国北京首映。

影片从小人物的视角切入历史,把真实人物和虚构历史结合在一起,讲述了一批小人物为孙中山在香港顺利参加革命会议保驾护航的故事。通过扣人心弦的情节线索、生动立体的人物形象、扎实严谨的叙事结构和惊险刺激的动作场面,在潜移默化中起到了弘扬爱国情怀的意识形态效果。

作为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合拍的新主流大片的代表作品,该片在中国内地收获了2.13亿人民币票房,并获得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动作设计、最佳原创音乐等荣誉。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十月围城的:影片剧情、演员与角色、幕后制作、影片风格、主要奖项、上映信息、反响与评价、衍生作品等介绍

中文名

十月围城

英文名

Bodyguards and Assassins、Dark October、The October Siege

语言

汉语普通话、粤语、英语

影片片长

139分钟

导演

陈德森

主演

甄子丹、王学圻、谢霆锋、梁家辉、李宇春

编剧

郭俊立、秦天南、陈嘉仪、陈铜民(原创概念)、阮世生(合编)、吴兵(合编)

制片公司

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人人电影有限公司

拍摄地点

上海市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香港、中国内地

发行公司

甲上娱乐有限公司(Applause Entertainment)、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我们发行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上映时间

2009年12月18日(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新加坡)

影片剧情

十月围城

1905年的香港中环,杨衢云教授(张学友饰)在街上和学生谈论民主思想时惨遭清廷杀手暗杀。

当时,清政府极力镇压革命。得知孙中山(张涵予饰)即将抵达香港的消息,清政府派阎孝国(胡军饰)前去捕杀。商人李玉堂(王学圻饰)正在为独子李重光(王柏杰饰)考上美国耶鲁大学举办宴会,《中国日报》社社长陈少白(梁家辉饰)来找他筹集革命经费。被阎孝国收买作密探的赌徒沈重阳(甄子丹饰)跟踪陈少白来到李玉堂家,看到前妻月茹(范冰冰饰)与幼女已成他人家眷,落魄离去。李玉堂看到李重光在街上宣扬革命,要求他回家,李重光不肯。李玉堂找到陈少白,责怪他不应该把李重光牵涉进来。

为了保护孙中山,陈少白邀戏班班主方天(任达华饰)相助。戏班遭到清廷杀手剿杀,仅方天之女方红(李宇春饰)生还。看到方天等人的尸体,读到陈少白留的信,李玉堂大为震撼。恰逢探长史密夫(曾志伟饰)来查封报馆,李玉堂对革命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李玉堂帮乞丐刘郁白(黎明饰)赎回了传家宝铁扇,邀请他出马保护孙中山,车夫邓四弟(谢霆锋饰)、小贩王复明(巴特尔饰)、方红也加入进来。月茹找到沈重阳,以他们共同的女儿之名相劝,请求他帮忙保护李玉堂。

陈少白被捕后,见到了奉命抓捕他的阎孝国,二人就“革命”发生了一番争论。阎孝国放走了陈少白,他们的师生关系也就此决裂。陈少白改变计划,决定找人做孙中山的“替身”以掩人耳目,不料被选中的人竟是李重光。孙中山抵达香港后,遭遇了惊心动魄的全城追杀。最终,孙中山得以顺利地同13省代表开会、筹划起义事宜,但众多义士为了保护他献出了生命。

十月围城

演员与角色

十月围城李玉堂王学圻饰“金利源”老板,在香港颇有地位。常年暗中资助陈少白的革命行动,起初以商人自居,奉行“只出钱不出力”原则。最终受到感染,投身革命事业十月围城陈少白梁家辉饰《中国日报》社社长,阎孝国的老师,李玉堂的朋友,也是李重光投身革命的引路人。为了保护孙中山,不惜付出一切代价十月围城李重光王柏杰饰李玉堂的独子。考取了美国耶鲁大学,在保护孙中山的行动中,担当孙中山的“替身”这一危险的角色十月围城沈重阳甄子丹饰嗜赌如命的落魄警察,因烂赌导致前妻月茹离开了自己。原本被阎孝国收买,负责向清廷的杀手通风报信。后在女儿的感召下,加入到了保护李玉堂、保护孙中山的队伍十月围城阎孝国胡军饰曾是陈少白的学生,被陈少白评价为“功课优秀,头脑愚蠢。一介莽夫,难为大才。”阎孝国接受了西式教育,自以为看清了西方人的狼子野心,所以成为了效忠清朝的军人十月围城邓四弟谢霆锋饰李玉堂的车夫,人称“阿四”。天性纯朴,性格善良,对离家忠诚。与李重光关系要好,经常帮李重光在李玉堂面前打掩护。在李玉堂发现李重光参加革命,要打李重光的时候,阿四挺身而出护住了李重光。喜欢照相馆的小妹阿纯,并拜托老板李玉堂帮忙提亲。为了“让老爷开心”,加入到保护孙中山的行动中,后牺牲十月围城月茹范冰冰饰赌徒沈重阳的前妻,商人李玉堂的小妾。为了给女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离开沈重阳,嫁给李玉堂。在李玉堂决定投身革命以后,劝说沈重阳出手保护李玉堂十月围城方红李宇春饰戏班班主方天的女儿,因为常年过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与父亲产生隔阂。在父亲被杀害后开始理解父亲。后投身革命,在保护孙中山的过程中牺牲十月围城方天任达华饰方红的父亲。原为清廷将领,因背负叛军骂名,率领将士伪装成戏班漂泊他乡。在陈少白的劝说下,加入到保护孙中山的队伍中。因沈重阳通风报信而被杀害

幕后制作

投拍过程

1999 年,陈可辛请陈德森拍一部有大时代背景的动作电影。在构想时代背景时,陈可辛给陈德森看了自己父亲陈铜民拍的《赤胆好汉》(1973)。这启发了陈德森,可以把“保护孙中山”作为背景。又受到日本电影《七武士》的启发,陈德森决定在故事里加入多位义士。剧本原名叫《十月维城》,“维城”即香港维多利亚港之意。编剧苏照彬看过剧本后,建议把“维”改成“围”,以更贴合动作片的气质,于是片名成了《十月围城》。

陈德森坚持要搭建实景拍摄,所以在当时没有人愿意投资。找资金、演员用去近一年时间。资金、演员就位后,摄制组开始搭景时,SARS(非典型肺炎病毒)爆发,项目被迫停下来几个月。等到SARS终于过去,集齐演员准备重新开机时,投资人又因被骗巨额钱款而自杀了。陈德森本人因电影项目进展不顺和家庭变故也患上了抑郁症,还遭遇了车祸。随后,陈德森信了佛教。在逐渐走出阴影后,陈德森先拍了《童梦奇缘》(2005)。直到2008年《投名状》在中国内地市场获得成功后,经陈可辛提醒,陈德森才继续启动了《十月围城》这个项目。

陈可辛作为影片的监制之一,从谈演员,到改剧本,再到拍摄、后期和发行、宣传,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严格把关。《十月围城》的海报也第一次使用了“陈可辛制造”这个概念。

动作设计

陈德森在和朋友交流中得知,其他国家的观众看中国古装电影时,因为扮相都差不多,经常容易混淆人物。这启发了他,要根据不同人物的身份、职业来设计相应的武打动作。陈德森自己常常从When、Where、What、How(何时、何地、用什么武器打、以怎样的方法打)这4个方面出发来进行动作设计,所以《十月围城》里的动作场面不仅好看、真实,还富有差异性。

从影片中孙中山登上天星码头之后,便开始了长达58分钟之久的打斗场面。在具体动作场面上,不同人物的武打招式、打斗环境也都根据他们的人物性格和处境来设计。比如,戏班班主女儿方红的对手,恰好就是杀害他父亲的凶手,国恨和家仇便都倾注到她和对手打斗的场面中。刘郁白在临终之际,用尽最后力气削去了阎孝国的发辫。这样的动作设计也别具意味,因为束辫原本是清朝的象征,而影片的所有动作场面其实都发生在拥护和反抗清廷的两方之间。尤为吸引观众眼球的是,甄子丹扮演的沈重阳在影片最后30分钟的“回廊大战”,以极具想象力的“跑酷”形式进行,给华语动作电影创造了又一个经典场景。

影片风格

平民视角

《十月围城》讲述的是和革命有关的历史故事,但这种讲述却是从平民视角展开的。导演陈德森说:“我对政治啊,革命啊,一点都不感兴趣,我关心的是,那些小人物在乱世中是怎样一种状态。”

该片的情节围绕保护孙中山展开,但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并非孙中山,而是众多被历史阴影遮蔽的小人物,如商人李玉堂、赌徒沈重阳、车夫阿四、小贩王复明、乞丐刘郁白等。这些小人物可能并不理解革命的意义,甚至连要保护的人是谁都不知道,但出于各自的信义、尊严、情感等原因,他们为革命付出了巨大牺牲。在每个人物牺牲时,银幕上会以字幕显示他的姓名、生卒年月、籍贯。由此,这些虚构的人物起到了一种化虚为实、重构历史的叙事效果。

从平民视角切入,关注革命年代平凡人物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这样的叙事策略也对以往聚焦英雄、关注精英的宏大叙事构成了一种挑战。《十月围城》把众多历史上的“小人物”作为主要角色来刻画 ,通过他们的行动展现出人性的光芒。与之形成对照的是,被保护的对象孙中山始终不以正面镜头示人,直到影片结尾众多小人物牺牲后,他才露出了“庐山真面目”。这背后传达出对于历史更迭的看法:宏大历史的改写或确立,要以无数个体的消失为代价。尽管提出了对泯灭个体的宏大叙事的质疑,但影片本身并不显得激进或分裂。相反,它通过商业明星的加入和动作元素的渲染,遮盖了历史观念的纠结与冲突,在一种暧昧的表达中强化了可看性。

修辞策略

影像修辞

片中综合运用了多种影像修辞技巧,如特写镜头、递进剪辑等,其中的变格修辞尤其值得关注。变格指的是“通过电影摄影(包括洗印、放映等)技术的尺度与正常规格的变化和操纵,造成影像呈现形态上的特殊变化与特殊效果的辞格运用。”

具体来看,影片中许多打斗场景都以升格镜头(慢动作镜头)来表现,渲染了动作美学的视觉美感。不同义士牺牲的场面,则用了升格镜头和定格镜头来呈现,这既体现出导演对人物的认同和致敬,升华了影片的悲壮情怀,也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空间。

台词修辞

在不同凸现矛盾冲突的场景中,通过对台词的反复,恰到好处地塑造了人物性格,体现了人物关系和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当警察史密夫来查封报馆的时候,李玉堂把先前陈少白讲给他的话原封不动地说给了报馆同仁。这种台词的反复运用,既体现了李玉堂个人的心路历程,也暗示了革命浪潮的势不可挡。

除反复以外,《十月围城》的台词还使用了反问修辞。反问的重心并不在“问”,而在于问句背后说话者强烈的情感。比如,李玉堂问刘郁白:“为一个女人,值吗?”刘郁白则反问道:“为明天的事儿,值吗? ” 通过反问式的台词,既能反映出说话者对听话者的评价,又可体现说话者本身强烈的态度或看法,起到了言简意赅的传情和表意效果。

音乐

在调式选择上,《十月围城》的音乐设计基本都建立在“羽调”的基础之上,并通过商、羽两种调式的彼此融合与相互渗透,表现出了极强的悲剧感。比如,片中陈少白在去戏院途中被沈重阳跟踪的段落,主题音乐、打击乐器和主奏乐器都借助羽、商这两种小调式的交替渗透,将一种不祥征兆和悲凉意味传达给观众。

在配乐运用上,各种场景下不同乐器的音色设计起到了推进叙事和表达主题的作用。影片开场杨教授和学生们在楼梯上讨论“民主”的场景,先是用木吉他和大提琴来分别象征年轻学生的轻快活泼以及杨教授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忧思。当暗杀的枪声响起之后,观众可以接连听到了圣咏合唱、 苏格兰风笛和蒙古族呼麦等形式各不相同的配乐。配乐风格的疾速切换,引出了影片叙事上的矛盾冲突,一种探索救亡图存道路的悲壮感也由之而生。

此外,该片主题曲的《粉末》也对影片的表情达意具有重要意义。这首歌开头唱道:“你的无奈,我不明白,才不懂忍耐。蛮不讲理的小孩,对你的伤害,直到你离开了我才明白。”从文本层面来看,这对应的正是影片中方红对父亲态度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它还可理解为父辈和字辈观众群体对革命的不同理解和认识变化过程。由此,主题曲里的片中人物视角、部分80后/90后的旁观者视角以及50后/60后的全知视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深化影片思想内涵的重要元素。

主要奖项

获奖年份

提名/获奖名称

荣誉主体

结果

2010

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电影

《十月围城》

获奖

最佳导演

陈德森

获奖

最佳编剧

郭俊立、秦天南、陈嘉仪、陈铜民

提名

最佳男主角

王学圻

提名

最佳男配角

梁家辉

提名

最佳男配角

谢霆锋

获奖

最佳女配角

范冰冰

提名

最佳女配角

李宇春

提名

最佳新演员

李宇春

提名

最佳摄影

黄岳泰

获奖

最佳剪接

许宏宇、黄海

提名

最佳美术指导

麦国强

获奖

最佳服装设计

吴里璐

获奖

最佳动作设计

董玮、李达超

获奖

最佳原创音乐

陈光荣、金培达

获奖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

《粉末》

提名

最佳音响效果

曾景祥、李耀强

提名

最佳视觉效果

吴炫辉、邹志盛、谭志伟、翁国贤

提名

2010

第4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

《十月围城》

提名

最佳导演

陈德森

提名

最佳男主角

王学圻

提名

最佳男配角

谢霆锋

提名

最佳摄影

黄岳泰

提名

最佳视觉效果

吴炫辉、邹志盛、谭志伟、翁国贤

提名

最佳造型设计

吴里璐

获奖

最佳动作设计

董玮、李达超

提名

最佳剪辑

许宏宇、黄海

提名

2010

第4届亚洲电影大奖

最佳电影

《十月围城》

提名

我最喜爱的男主角

王学圻

获奖

最佳男主角

王学圻

获奖

最佳新演员

李宇春

提名

最佳男配角

谢霆锋

获奖

最佳美术指导

麦国强

提名

最佳造型设计

吴里璐

提名

2010

第1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

最佳男演员

王学圻

获奖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上映、发行日期

中国内地

2009年12月14日(北京,全球首映发布会)

中国内地

中国香港

新加坡

2009年12月18日

中国台湾

2009年12月24日

泰国

2010年1月7日

韩国

2010年1月21日

美国

2010年5月2日(旧金山国际电影节展映)

美国

2010年5月22日(西雅图国际电影节展映)

加拿大

2010年5月(加拿大奇幻电影节展映)

俄罗斯

2010年8月5日

美国

2011年4月(纽波特海滩国际电影节展映)

美国

2011年4月1日(威斯康星电影节展映)

日本

2011年4月16日

票房情况

国家、地区

票房收入

中国内地

21367.1万(人民币)

全球

6,604,537(美元)

反响与评价

影片评价

《十月围城》上映以后广受好评,著名剧作家、评论家赵葆华撰文称,它“将类型样式与文艺品质做了富有生命感的有机组合”。学者贾磊磊称其为“一部将动作与历史进行交叉剪辑,将传奇与革命进行相互连接的电影力作”。影评人木卫二则称,《十月围城》找回了大片的勇气与责任。

与此同时,《十月围城》在人物、叙事等方面也遭到了些许批评。学者陈墨认为,影片对阎孝国这一人物的处理有些简单。学者陈林侠指出,影片对辛亥革命与会党关系的呈现语焉不详。学者陈晓云从叙事角度切入,指出影片中义士的牺牲未能和保护孙中山这一主体任务发生关联,由此陷入了一种叙事的困局。

西方媒体和影评界对《十月围城》的关注度不高。截止2022年10月11日,该片在烂番茄网(Rotten Tomatoes)上仅仅收到了7条专业评论。约翰·埃斯特尔(John Esther)在《UR芝加哥》(UR Chicago Magazine)评论道:在西方人看来,《十月围城》更像是一种对历史的戏谑再现。英国影视杂志《Little White Lies》的影评人安东·比特尔(Anton Bitel)指出:《十月围城》凭借激动人心的情节,引人入胜的悬念和极具吸引力的表演,聚焦于一个微小时刻,暗示我们其实都是正在进行的革命中的一部分。

大众评分

网站

评分

人数

链接

豆瓣电影

7.7/10

314017

时光网

7.5/10

2.2万

烂番茄

71/100

2500+

IMDb

6.8/10

8400

(数据统计时间为2023年5月17日)

衍生作品

2014年,改编自电影《十月围城》的同名电视剧播出。该剧由博纳影业出品,卞智弘,吴楠,周鹤洋编剧,鞠觉亮、邹集城导演,钟汉良、张晓龙、刘小小、吴刚、吴孟达等人主演。

电视剧版《十月围城》仅用前两集再现了电影版《十月围城》里李重光作为孙中山“替身”被刺的情节,随后开始讲述车夫阿四成为李重光的“替身”并卷入一系列斗争,直到慢慢接触革命的故事。在电视剧版《十月围城》里,阿四成为贯穿整个故事的人物,情节也延续到了广州起义等革命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