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是病因明确的高血压,临床上较为常见。继发性高血压多发于中青年人群,在高血压总人群中占5%~10%。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明确,是指由某些特定的疾病引起的血压增高,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不适,体检时偶尔发现血压增高;部分患者可有头晕、视物模糊、耳鸣、鼻出血、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如果发生脑、心和肾等并发症,可出现头痛、胸闷、气促、多尿等表现。继发性高血压主要治疗是针对病因治疗,控制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如不积极治疗,或久治不愈,可诱发高血压危象、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经病因治疗后,血压可以恢复正常。大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发展为恶性高血压者,预后较差。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继发性高血压的:就诊科室、病因、症状、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肾实质性高血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药源性高血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危害、预后、预防等介绍

中文名

继发性高血压

外文名

secondaryhypertension

是否传染病

症状表现

血管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

就诊科室

内科

显状部位

就诊科室

  • 心血管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泌尿外科

病因

  • 继发性高血压主要是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颅脑疾病等疾病引起,部分药物也可以引起该病。

  • 肾脏疾病

    • 肾小球肾炎

    • 慢性肾盂肾炎

    • 先天性肾脏病变(多囊肾)

    • 继发性肾脏病变

    • 肾动脉狭窄

    • 肾肿瘤

  • 内分泌疾病

    • 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

    • 嗜铬细胞瘤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肾上腺变态综合征

    • 甲状腺功能亢进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腺垂体功能亢进

  • 心血管病变

    • 主动脉关闭不全

    •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主动脉缩窄

    • 多发性大动脉炎

  • 颅脑病变

    • 脑肿瘤

    • 脑外伤

    • 脑干感染

    •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其他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 红细胞增多症

  • 药物

    • 糖皮质激素

    • 拟交感神经药

    • 甘草

症状

  •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不适,体检时偶尔发现血压增高;

  • 部分患者可有头晕、视物模糊、耳鸣、鼻出血、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 如果发生脑、心和肾等并发症,可出现头痛、胸闷、气促、多尿等表现。

检查

体格检查

  • 测量血压值是高血压最直观的判断指标。

实验室检查

  • 测定血液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脂水平

    • 测定血液中的胆固醇对了解心血管的情况,从中发现动脉硬化、冠心病的易患因素等有一定的帮助。

  • 肾功能检查

    • 通过查血液中的肌酐尿素氮,化验尿液检查是否有蛋白,以了解肾功能。

  • 测定血糖、尿糖,糖耐量检验

    • 了解患者是否并发糖尿病。

影像学检查

  • 主动脉造影检查可确定诊断主动脉缩窄。

  • 肾动脉超声

    • 了解有无肾动脉狭窄。

  • 心电图

    • 可观察心脏跳动的频率和节律,了解心脏供血情况。

  • 超声心动图

    • 可了解心脏的情况,判断心肌是否缺血,左心室是否肥厚。

  • 胸部X线正位片

    • 观察主动脉有无扩张、延长等,以了解心脏的血管情况。

  • 脑血流图

    • 了解脑动脉硬化情况及血液供血情况,有助于防止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诊断

  • 医生主要通过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

临床表现

  • 出现头晕、视物模糊、耳鸣、鼻出血、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表现。

体格检查

  • 安静状态下测得收缩压大于14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

实验室检查

  • 肾功能检查

    • 24小时尿中17-羟及17-酮类固醇增多、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阳性有助于诊断。

  • 血或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香草基杏仁酸的测定,在血压增高期测定如有显著增高,提示嗜铬细胞瘤。

  • 血糖检查

    • 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影像学检查

  • 主动脉造影检查可确定诊断主动脉缩窄。

  • 一般认为如果病变的直径狭窄≥50%,且病变远近端收缩压差≥20mmHg,则有血流动力学的功能意义。

  • 大剂量断层静脉肾盂造影、放射性核素肾图有助于诊断,肾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肾动脉狭窄。

鉴别诊断

  • 继发性高血压需要与原发性高血压鉴别。出现头晕、视物模糊、耳鸣、鼻出血、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医生需要根据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治疗

  • 要通过药物,必要时利用手术的方法,针对病因治疗,控制血压。

肾实质性高血压

  • 在针对原发病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积极控制血压在<130/80mmHg。

  • 有蛋白尿的患者应首选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作为降压药物;长效钙通道阻滞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均可作为联合治疗的药物。

  • 如肾小球滤过率<30ml/min或有大量蛋白尿时,噻嗪类利尿剂无效,应选用袢利尿剂治疗。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 降压药物可选用转换酶抑制剂(ACEI)。

  • 其他可选择用钙拮抗剂如:尼莫地平、吲哒帕胺或中枢α2兴奋剂可乐定等。

药源性高血压

  • 一旦确诊高血压与用药有关,应该停用这类药物,换用其他药物或者采取降压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 肾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缩窄

    • 可采取狭窄部位球囊扩张、支架置放改善狭窄部位的血压动力学异常以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 内分泌性高血压

    • 手术切除肿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手术有一定的危险性,术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 减轻体重和生活模式改良对OSAHS很重要,口腔矫治器对轻、中度OSAHS有效;

  • 而中、重度OSAHS往往需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注意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

  • 对有鼻、咽、腭、颌解剖异常的患者可考虑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

危害

  • 长期高血压可引起眼底出血、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肾脏实质损害等,重症者可引起猝死等。

预后

  • 部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经病因治疗后,血压可以恢复正常。

  • 大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很大程度减少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 发展为恶性高血压者,预后较差。

预防

  • 忌烟酒、少摄入食盐。

  • 少吃肥肉及动物内脏,因肥肉和动物内脏多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多食会加重高血压。

  • 科学的生活规律:起居有常,有劳有逸,饮食有节,戒烟限酒。

  • 保持良好心境:学会自我心理调适,自我心理平衡,自我创造良好心境。

    • 定期做体检,可以关注血糖、尿糖等指标。

  • 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控制疾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