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沉醉的晚上》是郁达夫创作于1923年7月,2015年出版的小说。该小说表现下层劳动者,描绘他们的苦难,表现他们的抗争,歌颂他们的品德,揭示他们不幸遭遇的根源。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春风沉醉的晚上的:内容简介、作品目录、创作背景、作品鉴赏、作品影响、作品评价、作者简介等介绍

中文名

春风沉醉的晚上

作者

郁达夫

字数

20000字

出版时间

2006年12月1日

语言

汉语

创作年代

现代

小说类型

短篇小说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外文名

Spring Fever

装帧

平装

类别

小说

创作时间

1923年7月

作品出处

《寒灰集》

首刊时间

1924年

定价

28元

简介

《春风沉醉的晚上》精选郁达夫中短篇小说共11篇,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礼教之下婚姻的无可奈何,有炽烈情爱的无疾而终,有隐隐约约的同志之情,也有摧折人心的性苦闷、性怪癖。而对旧世背景下知识分子的遭际,作者在抱有同情的同时,也向他们的投机与迂腐,投去了无情的嘲讽。

内容简介

《春风沉醉的晚上》精选郁达夫中短篇小说共11篇,涵盖了其创作生涯各阶段的佳作。从1920年写就的《银灰色的死》到1930年完成的《杨梅烧酒》,所有作品依时间序,一字排开。

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达夫以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出道,名震江湖。后续佳作《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真实细腻如昨,结构也更为精巧雅致。及至中篇力作《迷羊》的出现,他在小说艺术上的进步与造诣,清晰可辨。

除这些个人风格明显的篇章外,讽刺小说《血泪》《二诗人》等,不仅显示出郁达夫对小说创作多样性的追求,也体现了他驾驭不同故事类型的能力。

所有这些优秀的篇目,均被此书收录,且全书以各小说最初发表时的文献为基础,除必要的字词调整以适应今天的阅读习惯外,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作品的原汁原味。作为华语文学史上无法绕过的作家,郁达夫所提倡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以及叙述上的大胆,借由这些篇目,可得遍览。

作品目录

银灰色的死

沉沦

血泪

茑萝行

春风沉醉的晚上

落日

过去

微雪的早晨

迷羊

二诗人

杨梅烧酒

创作背景

《春风沉醉的晚上》精选郁达夫中短篇小说共11篇,涵盖了其创作生涯各阶段的佳作。从1920年写就的《银灰色的死》到1930年完成的《杨梅烧酒》。当时,作者受到革命形势的影响,已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因此,他的目光也开始从先前较多地注视知识分子狭小的圈子,转移到更广大的劳动人民。在作品中,他开始有意识地表现下层劳动者,描绘他们的苦难,表现他们的抗争,歌颂他们的品德,揭示他们不幸遭遇的根源。

作品鉴赏

创作主题

郁达夫小说《沉沦》和《春风沉醉的晚上》相比,反映了创作的发展变化。题材上,后者则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关注,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人物上,后者除刻划“我”以外,还成功塑造了陈二妹这一崭新的人物形象;结构上,后者则讲究布局,紧扣男女主人关系的发展,结构完整。

《春风沉醉的晚上》显示了郁达夫的小说创作在浪漫主义的主调中汲取现实主义手法的成功探索,作品刻划了以生的烦恼为特征的零余者形象。

艺术特色

《春风沉醉的晚上》在表达了对下层人的同情之外,实际还表达了现代知识分子爱缺乏合适的对象因而被悬置的悲剧。小说表达了男性历来对女性的想象,但也因对自身现代性困境的体悟而放弃了对下层人的启蒙态度和行为。小说在保持一贯的浪漫伤感色彩外,还增加了理性节制的艺术成分,特别是有意化用古典诗歌《琵琶行》的风致和意境,在开拓现代性意境的同时有了古典的神韵。

郁达夫的生活经历和创作道路比较曲折,然而他注重“一己体验”的自叙传色彩和主观浪漫抒情的创作个性,却始终鲜明地保留在他的大部分小说中,即使是写于1923年7月的《春风沉醉的晚上》这部大家公认的,连作者自已也认为“多少也带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的描写工人阶级的作品,仍然以抒情的笔调,细腻地描绘了男女主人公复杂而微妙的情感世界和心理变化。

作品影响

《春风沉醉的晚上》是一部反映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小说,其中所歌颂的底层知识分子“我”和烟厂女工陈二妹之间真挚的友谊给人以极大的启示。近年来,人心的冷漠、社会道德的缺失屡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单纯的友谊不再,互助友爱的融洽氛围淡漠,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这让人驻足思考。

作品评价

作者写于1923年夏的《春风沉醉的晚上》保持和发扬了他一贯的创作风格。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肖帆

《春风沉醉的晚上》中,身世悲苦,凄凉无助的工厂女工陈二妹,与怀才不遇而又求食无门的“我”相遇在茫茫的黑暗社会中,在同病相怜,互相帮助中产生了深厚的友情,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天涯沦落人之间的同情,还有着更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容。 ——吕梁教育学院中文系刘保宏

郁达夫在新文学运动的头十年中他曾以深刻地表现“五四”以后部分现代青年的苦闷而独树一帜,赢得了广大的读者。《春风沉醉的晚上》在他这一时期的小说中,占有一种特殊的地位。这不仅是由于作者本人对它十分重视,而且在于这篇小说与他过去的小说既有联系又有着明显的区别,显示了他创作中的一个高峰。——上海师范大学史承钧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春风沉醉的晚上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达夫为革命烈士。1983年6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其革命烈士证书。2014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郁达夫在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