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列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勒加索夫(1936年9月1日-1988年4月27日),著名苏联无机化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他最为人所知的事迹是担任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事故的防控工作并向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呈交调查结果。1988年4月27日,瓦列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勒加索夫在家中自杀。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瓦列里·勒加索夫的:人物经历、人物事件、个人生活、获得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瓦列里·勒加索夫

外文名

ВалерийАлексеевичЛегасов

别名

罗马化:Valery Alexeyevich Legasov

出生日期

1936年9月1日

去世日期

1988年4月27日

国籍

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苏联

性别

出生地

苏联图拉州图拉

毕业院校

门捷列夫化工大学和库尔恰托夫核能研究所

最高学历

博士

职业

苏联无机化学家暨苏联科学院院士

职称

院士

任职机构

俄罗斯科学院

主要成就

担任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瓦列里·勒加索夫(俄语:ВалерийАлексеевичЛегасов,罗马化:ValeryAlexeyevichLegasov,1936年9月1日-1988年4月27日),著名的苏联无机化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他最有名的事迹是担任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勒加索夫生于图拉州图拉一个公务员家庭中。他毕业于门捷列夫化工大学和库尔恰托夫核能研究所,于1967年获得副博士学位,1972年获得化学博士学位,这对于一位36岁的科学家而言是很了不起的成就。勒加索夫之后担任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教授,并且自1983年到逝世都担任莫斯科国立大学化学系化工组主任。1981年成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教育经历

时间

院校

学位

1967年

门捷列夫化工大学

副博士

1972年

门捷列夫化工大学

博士

工作经历

担任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之后担任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教授

并且自1983年担任莫斯科国立大学化学系化工组主任。

1981年成为苏联科学院院士。

人物事件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时,担任库尔恰托夫核能研究所第一副主任。在事故后不久成为调查事故原因和减缓灾难后果的政府委员会重要角色。他所做的最重要决定就是避免灾难再次发生,并且向政府报告灾难区状况。他毫不犹豫地告诉其他科学家同僚,被摧毁的核能发电站的安全风险,并坚持立即撤离发电厂附近的城市普里皮亚季的所有居民。

1986年8月代表苏联代表团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于维也纳的特别会议上进行报告。报告对事故进行了深度分析,并且诚实地讨论了悲剧的程度和后果。

个人生活

1988年4月27日在自己公寓的楼梯间上吊自杀。

获得荣誉

时间

获奖全称

具体奖项

颁奖机构

1996年9月20日

勒加索夫俄罗斯联邦英雄

英雄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