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体育馆又称红磡体育馆、红馆,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红戛畅运道9号,是一座综合性室内比赛、表演场馆。

香港体育馆建成于1983年,占地面积1680平方米,场馆内设有12500个座位。馆内设有表演场、观众席和辅助设施,馆外有露天广场等建筑,整个体育馆为石结构,外形呈倒金字塔形状,采用四面斜墙承托方型屋顶,四周呈封闭状态,场馆内无一根支柱,既使观众视线不受遮挡,也充分利用了场馆内的空间。

康乐及文化事务署重视香港体育馆功能和用途的多样性发展,除了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赛事活动外,还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实际需求从而举办其他形式的活动,包括汇演、音乐会和演唱会等娱乐活动。1983年,香港歌手许冠杰在香港体育馆内举办演唱会,他是第一位在此举办演唱会的香港艺人。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香港体育馆的:名称来源、历史沿革、建筑特征、文化活动、开发保护、重要事件等介绍

中文名

香港体育馆

别名

红磡体育馆、红馆

所属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造时间

1977年(1973年兴建地基,1977年正式动工)

竣工时间

1983年

地址

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红戛畅运道9号

占地面积

1680平方米

名称来源

香港体育馆又被称为红磡体育馆,坐落于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红戛畅运道9号。1884年,香港政府开始在红磡湾的位置填海,当时红磡湾并不叫红磡湾,直至1909年,一个建筑工人在工地上挖井时,突然发现井水是朱红色的,承包商非常紧张,立即请来了风水专家进行解释。风水师查看后表示,这是因为填海工程干扰了香港的龙脉,导致井水变成了龙血。另一方面,井水被送去化验,在科学的检测结果中发现,井水变红的原因是因为其中含有硫化铁和汞化物。无论采用哪种解释,都是因为红色的井水,这个区域此后才被称做红磡。

历史沿革

20世纪60年代,香港市政局计划建造一座符合标准的室内体育馆,最开始选择的地点在香港岛,但是由于香港岛没有合适地点,最后选择在九龙红磡湾上建造,旁边是红磡火车站,临近铁路运输道路和海底隧道,交通便利。1973年,香港体育馆开始兴建地基,后由于工程开支问题一直没有动工,直至1977年开始动工实施,历经6年,投资一亿四千万港元,并于1983年竣工投入使用。

香港体育馆

香港体育馆建成后最初交由香港市政局管理,1999年年底香港市政局解散后,由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掌有香港体育馆的管理权。

为举办2009第五届东亚运动会,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决定香港体育馆于2008年7月1日正式闭馆,开始维修改善馆内设施,历时半年,场馆翻修完成,并于2009年1月28日开馆。

建筑特征

场馆设计

香港体育馆采用四面斜墙承托方形屋顶的设计,整体外形呈倒金字塔形状,场馆内并没有支柱支撑,运用先进的建造技术和程序,建造成四面墙体支撑起整个屋顶,这也使观众无论在什么位置上,视野均不受遮挡,视线开阔,场馆四周呈封闭状态,馆内设有空气调节系统。香港体育馆与香港太空馆均有着天圆地方的格局,成为香港地区的地标建筑。

馆内布局

香港体育馆馆内主要有表演场、观众席、辅助设施等建筑,馆外建有露天广场。

香港体育馆

表演场

表演场规格面积为41*41米,设有12500个座位,其中10400为固定座位,2000个可以移动座位,可根据表演编排要求摆放,场内中央悬挂着四面彩色投影显示屏,可展示近景、远景、慢镜头和回放等表演画面,也可以作为比赛计时和分数展示屏,表演场地面为混凝土材质,承重负荷量较高,可铺上拆装方便的木地板或各类胶地席,供摆放各项运动设施和搭建结构复杂的表演舞台,甚至可以搭建临时游泳池供比赛使用。

香港体育馆

观众席

香港体育馆内的观众席设有四面,演唱会或赛事活动,大部分会开放全部观众席,又称为“四面台”。并以颜色区分,包括红色、蓝色、绿色及黄色4种颜色,一般情况下,在场馆入场券上除了会显示座位号外,也会标明颜色,用作区分。

香港体育馆

辅助设施

辅助设施主要包括会议室,办公楼等建设,香港体育馆内设有3个会议室,记者会或者与表演有关的项目都会在这里举办,香港体育馆附属楼里设有行政人员办公室、餐厅和储物间等。

为了方便残疾人士观看比赛和活动,香港体育馆逐渐完善馆内的无障碍设施,并为轮椅使用者提供更便捷的票务和入场安排,例如,在贵宾室门口设置升降机、设置方便轮椅使用者的自动售票机和小卖亭、设置残疾人专用卫生间等;为了视障人士的便捷,香港体育馆在广场和表演场地面增设了凹凸纹引导径、在广场上加装凸字地图、广场和表演场大部分阶梯设有防滑级面突缘和指示方向的凸字扶手,另外,香港体育馆还允许导盲犬进入场馆;为了方便听障人士,香港体育馆的大堂接待处、城市售票处和表演场观众席均设有感应圈系统,听障人士可以随时通过助听器感应系统发出的消息,除此之外,香港体育馆还在室内安装了视像火警警报系统。

馆外建筑

广场位于香港体育馆外围,面积约为22,000平方米,是馆内表演场的配套设施,适合举办展览、嘉年华会、酒会或其他户外活动。

香港体育馆

文化活动

据统计,从1983年4月建馆以来,截止到2006年3月,在香港体育馆内举办的活动达4300项,观众大约有3200万人次。

演唱会

香港体育馆

香港体育馆是香港流行音乐具有代表性的演出场地,香港的歌手艺人以在香港体育馆举办演唱会作为自己事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83年,香港歌手许冠杰在香港体育馆举办演唱会,他是第一位在香港体育馆举办演唱会的歌手。

1989年2月,香港歌手徐小凤在香港体育馆举办33场演唱会。

1993年1月23日至2月22日,香港歌手刘德华在香港体育馆举办累计共20场的真我的风采个人演唱会。

香港体育馆

2005年1月27日至2月1日,beyond乐队在香港体育馆举办告别演唱会,并宣布此后正式解散。

2010年12月,刘德华举办的Unforgettable(忘不了的)演唱会在香港红磡体育馆进行。

2013年10月,林俊杰《时线TIMELINE》世界巡回演唱会—香港站在香港体育馆内举行。

2015年8月22至23日,周笔畅在香港体育馆举办两场巡回演唱会。

截止到2022年,香港歌手谭咏麟在香港体育馆内共举办了193场演唱会,是在香港体育馆内举办演唱会最多的香港艺人。

晚会汇演

香港体育馆

2012年6月22日至6月24日,国际军乐汇演将在香港体育馆内举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和香港警察乐队参加汇演,此外还有来自俄罗斯、美国、土耳其等地共12支军乐团参与演出。

2017年7月13日至7月15日,为庆祝香港回归中国20周年,在香港体育馆内举行了由香港民政事务局主办的“国际军乐汇演”,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乐团在内的多支中外军乐团参加演出。

2022年7月1日,为庆祝香港回归中国25周年,在香港体育馆内举办文艺晚会,多位香港知名艺人如刘德华、谢霆锋、谭咏麟等人为观众献上精彩演出。

运动会

香港体育馆

2008年,世界女排大奖赛香港站在香港体育馆内举行,中国女排以三场比赛均胜取得比赛冠军。

2009年,第五届东亚运动会闭幕式在香港体育馆内举行,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出席闭幕典礼并宣布此届运动会闭幕。

2013年,第26届亚洲杯乒乓球赛在香港体育馆内开幕。

2017年,第六届全港运动会在香港体育馆内举行,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担任主礼嘉宾。

2023年6月,世界女排联赛中国队和波兰队的比赛在香港体育馆内举行,中国女排以0比3的战绩失利本场比赛。

开发保护

香港体育馆在1983年建成使用后便建立了一个推广小组,提高香港体育馆的使用率,负责推广宣传和听取意见,完善香港体育馆内设施的工作,这支队伍实行了对一些有创造性有意义的活动给予租金优惠,为租借场地机构提供测量工程师等等举措,更好的开发了提香港体育馆。

1984年,康乐及文化事务署推出了“城市计算机售票网”,售票网在香港地区有32个窗口,还提供了“信用卡购票”、“电话留座”、网上购票等方式,为香港体育馆的售票工作提供一站式服务,同时也为群众购票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式。康乐及文化事务所也在计划设计更为便捷、功能更加多样的新购票系统。

2008年7月1日,为迎接2009年的东亚运动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决定维修修缮香港体育馆,计划分阶段进行,共耗资一亿六千多万港元,于2009年1月28日竣工开馆,此项维修工程主要包括:翻新所有前台和接待设施,提升后台设施、更换场馆内的照明系统、翻新表演场地和座位、新建颁奖设施和设置装饰。

重要事件

2022年7月29日晚,MIRROR演唱会在香港体育馆内举行,由于两根承重绳索脱落,造成悬挂在舞台中央重量达600公斤的电子显示屏掉落,砸伤两名舞蹈演员,随即被送往医院。事发后,香港特区政府立即中断演唱会,并查明事故原因,经调查显示,用于悬挂显示屏的两根绳索,其中一条已经断裂,另一条上的吊环螺丝损坏。

为更好的处理此事,康文署成立调查小组,与机电工程署及劳工处等相关部门进行合作,寻求相关专家帮助找出发生事故原因,并给出解决建议和未来工作安排的改善措施等。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和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也关注这次事件,并规定日后将严格检查同类表演活动的安全设施情况,以保障表演者、工作人员及公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