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挥(1915年3月2日-1957年),原名石毓涛,祖籍山东,出生于天津市,中国电影话剧演员、导演。

1934年加入北平明日剧团做剧务,1937年加入沙龙剧团首次主演话剧《日出》,之后他塑造了如《茶花女》阿尔芒和杜瓦尔、《日出》中的李石清、《雷雨》中的鲁贵等多个重要剧目的角色。1940年加入中国旅行剧团,此后几年出演了《大马戏团》《秋海棠》《飘》《正气歌》等话剧,其中《秋海棠》是当时最卖座的话剧,这些年里大量的话剧表演使他获得了“话剧皇帝”的称号。1941年石挥首次作为主演参演了电影《乱世风光》。1947年他又主演电影《虚假凤凰》,该电影是当时最卖座的电影。

1948年-1954年间,他执导了多部电影,其中包括首部电影《母亲》,改编自老舍小说的《我这一辈子》并担任主演,以及革命题材儿童电影的开端《鸡毛信》。1957年,正值事业巅峰的石挥被打成了“右派”,当时他正在拍摄电影《雾海夜航》。之后石挥突然失踪,到1959年被确认死亡,直至1979年上海制片厂为其平反。1995年石挥留下的影片再次被大众发现,并获得了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男演员。2004年石挥的骨灰回迁到天津。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石挥的:人物经历、个人生活、主要作品、个人成就、人物评价、人物关系等介绍

中文名

石挥

原名

石毓涛

别名

俞涛

性别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日期

1915年3月2日

出生地点

天津市杨柳青

星座

双鱼座0612

职业

中国电影话剧演员、导演

代表作品

《我这一辈子》、《乱世风光》、《鸡毛信》

所获奖项

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男演员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石挥出生于1915年的天津杨柳青,原名石毓涛,在他刚满一岁的时候一家就搬往了北京谋生。石挥六岁时便在师大附小上学,石挥喜欢听故事,每次听到的故事都讲给他的同学们听,还经常喜欢表演节目,他的搭档是他的同班同学董世雄,就是后来的影视演员蓝马。受父亲的影响石挥经常在大大小小的戏院里看戏,小学毕业以后石挥考入了河南中学。后来石挥的父亲失业,为了补贴家用石挥没有继续上学,只能做各种零活来维持生计。

石挥

石挥

职业生涯

话剧时期

石挥先后报考了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和山东省实验剧团均未成功考入,1934年他加入了北平明日剧团,主要做剧务工作,之后又做演员和导演。1935年11月石挥转至雷电剧团担任话剧演员,1937年加入沙龙剧团第一次作为主演出演话剧《日出》,在其中饰演潘经理,而在这之前他已经参演了多个话剧演出,有着较多的经验。1938年石挥进入了北京剧社,很快他就成为北京剧社的中坚人物,受到陈绵的指导,石挥塑造了《茶花女》《日出》《雷雨》中的多个角色。

1940年石挥离开北平去往上海,加入了中国旅行剧团。在剧团中石挥参演了包括《大雷雨》《欲魔》在内的多部作品。石挥在《大雷雨》中饰演钟表匠库里金,该剧是俄罗斯戏剧家A·H·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石挥仔细观察那些上海的俄罗斯人,把俄罗斯人演绎的非常真实,石挥因此走红。。之后石挥转入上海剧艺社。在上海剧艺社中石挥饰演过《家》中的高老太爷,还在《正气歌》中饰演文天祥,他饰演的大量角色引起了戏迷的关注留下较深的印象,因为这一系列重要的剧目,使他在中国话剧界崭露头。

1942年石挥加入上海职业剧团(后改名为上苦干剧团)。在话剧《秋海棠》中饰演秋海棠,由于从小喜欢京戏,石挥对秋海棠刻画获得梅兰芳的称赞,并获得了成了当时最卖座的话剧。加上大量的剧本作品中的出色表现,石挥因此获得了“话剧皇帝”的称号,而媒体更是称1942年为“石挥年”。在这以后石挥还主演了了包括《林冲》、《飘》、《夜店》在内的多个话剧。

电影时期

1941年石挥首次作为主角出演了电影《乱世风光》,同年他还参演过电影《世界儿女》以及《返魂香》。同年他主演的《假凤虚凰》上映,这部电影是当时最卖座的电影。同年主演的电影《太太万岁》以及话剧改编电影《夜店》上映。

1948年,石挥参演了曹禺编剧执导的电影《艳阳天》,同年还拍摄电影《人尽可夫》。在这一年里石挥也开始着力编导作品,拍摄首部电影《母亲》,该片于1949年上映,这部影片故事以自己母亲为原型,邀请了秦怡饰演母亲,童葆苓饰演女儿。他主演的电影《哀乐中年》也于1949年上映。

1950年,石挥自导自演改编自老舍作品《我这一辈子》,石挥饰演“我”,讲述了“我”作为当时的普通人在社会中的困苦生活,该片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同年他还主演了电影《太平春》以及《腐蚀》。1951年石挥执导并主演了电影《关连长》,在片中饰演解放军关连长一角,还与黄佐临联合执导了《美国之窗》,同年还参演了电影《姊姊妹妹站起来》。

石挥

1953年石挥执导儿童抗战电影《鸡毛信》,该片于1954年上映,被称为革命题材儿童电影的开端,还在1955年获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奖,这是第一部获得国际儿童大奖的中国影片。1955石挥主演电影《宋景诗》。同年他执导戏曲电影《天仙配》。

1957年石挥被打为右派,而《雾海夜航》是他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之后便失踪。1955年他留下的作品被大众发现,在由广世界电影100周年暨中国电影90周年纪念活动中他获得了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男演员。

个人生活

婚姻生活

在拍摄电影《母亲》时石挥认识到了京剧演员童葆苓,两人相差16岁,童不顾家人反对选择在1954年与石挥结婚,虽然长期异地,但感情依然坚固。

石挥

逝世

1957年正值事业巅峰期的石挥被打成右派分子,天生骄傲的他无法承受屈辱,最后失踪。1959年人们在海边发现了石挥的尸体,石挥才被确定为死亡。直至197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为他平反。

主要作品

话剧作品

年份

作品

演出团体/备注

职务

扮演角色

1935年

《买卖》

明日剧团

演员

茶坊

1935年

《屠户》

雷电剧团

演员

孔大爷

1935年

《喇叭》

明日剧团

演员

东姑之父

1935年

《姊妹花》

明日剧团

演员

赵狱官

1935年

《五奎桥》

明日剧团

演员

周乡绅

1935年

《青春的悲哀》

明日剧团

演员

贾正经

1936年

《放下你的鞭子》

中国旅行剧团

编剧、导演

-

1936年

《日出》

沙龙剧团

编剧、导演

1937年

《日出》

四一剧社

演员

潘月亭

1938年

《雷雨》

北京剧社

演员

鲁贵

1939年7月

《茶花女》

北京剧社

演员

杜作直

1940年4月

《日出》

北京剧社

演员

李石清

1940年

《大雷雨》

中国旅行剧团

演员

库里金

1940年

《雷雨》

中国旅行剧团

演员

鲁贵

1940年

《欲魔》

中国旅行剧团

演员

胡大忠

1940年

《家》

中国旅行剧团

演员

高老太爷

1940年

《正气歌》

中国旅行剧团

演员

文天祥

1940年

《愁城记》

中国旅行剧团

演员

林孟平

1940年

《花木兰》

中国旅行剧团

演员

花弧

1941年2月21日

《新梅萝香》

中国旅行剧团

演员

秦叫天

1941年

《边城故事》

上海剧艺社

编剧、导演

-

1941年5月6日至12日

《鸳鸯剑》

上海剧艺社

演员

歧司

1941年5月16日至28日

《愁城记》

上海剧艺社

演员

林孟平

1941年6日至26日

《正气歌》

上海剧艺社

演员

文天祥

1941年10月10日至11月15日

《蜕变》

上海职业剧团

演员

梁专员

1941年11月7日

《阿Q正传》

上海职业剧团

演员

高老太爷

1942年4月29日至5月15日

《荒岛英雄》

上海艺术剧团

演员

王凯登

1942年5月23日至6月17日

《秋》

荣伟公司中艺剧团

演员

觉民

1942年6月18至24日

《荒岛英雄》

荣伟公司中艺剧团

编剧、导演

-

1942年7月15日至16日

《福尔摩斯》

-

编剧、导演

-

1942年10月10日至11月

《大马戏团》

上海艺术剧团

演员

慕容天锡

1942年12月24日至1943年2月2日

《秋海棠》

上海艺术剧团

演员

秋海棠

1943年4月19日至5月23日

《大马戏团》

艺光剧团

编剧、导演

-

1943年10月16日至11月24日

《飘》

苦干剧团

演员

卫西里、白瑞德

1943年11月27日至1944年1月21日

《梁上君子》

苦干剧团

演员

夏平康

1943年

《大马戏团》

长安剧社

编剧、导演

-

1943年

《秋海棠》

长安剧社

编剧、导演

-

1944年1月26日至2月3日

《双喜临门》

苦干剧团

编剧、导演

-

1944年1月26日至2月24日

《正在想》

华艺剧团

演员

老窝瓜

1944年1月26日至2月24日

《陈白露》

华艺剧团

编剧、导演

-

1944年3月5日至5月7日

《视察专员》

苦干剧团

编剧、导演

-

1944年3月25日至4月2日

《梁上君子》

苦干剧团

演员

夏平康

1944年5月10日至7月9日

《林冲》

苦干剧团

演员

林冲

1944年7月12日至8月1日

《荒岛英雄》

苦干剧团

编剧、导演

-

1944年9月23日至12月17日

《金小玉》

苦干剧团

演员

王士崎

1944年12月11日至15日

《雷雨》

中旅团友纪念母团联合演出

演员

鲁贵

1944年12月31日-1945年1月3日

《正在想》

苦干剧团

演员

老窝瓜

《陈白露》

苦干剧团

编剧、导演

-

1945年1月15至22日

《秋海棠》

-

编剧、导演

-

1945年2月1日至8日

《水仙花》

安老院募款义演

演员

陶宪南

1945年2月13日至28日

《美人计》

苦干剧团

编剧、导演

-

1945年3月10日至21日

《梁上君子》

苦干剧团

演员

夏平康

1945年4月23日至6月3日

《乱世英雄》

苦干剧团修养学馆

演员

王德明

1945年5月3日至4日

《家》

-

编剧、导演

-

1945年6月8日至7月10日

《大马戏团》

苦干学馆

编剧、导演

-

1945年7月2至5日

《雷雨》

华东大学生互助会救济因清寒被迫辍学生义演

编剧、导演

-

1945年12月15日至31日

《夜店》

苦干学馆

演员

金不换

1946年2月2日至13日

《梁上君子》

苦干学馆

演员

夏平康

1946年2月15日至17日

《夜店》

苦干学馆

演员

金不换

1946年2月21日至3月8日

《秋海棠》

苦干学馆

编剧、导演

-

1946年4月22日至26日

《雷雨》

演员

鲁贵

1946年4月28至5月7日

《雷雨》

演员

鲁贵

1946年5月10日至20日

《金小玉》

苦干学馆

演员

王士琦

1946年6月7日至30日

《山城故事》

苦干学馆

演员

蔡洪山

1946年7月11日至25日

《雷雨》

演员

鲁贵

1946年9月4日至25日

《文天祥》

中国演剧社

演员

文天祥

1946年11月9日

《大溪皇庄》

为静安职业补习学筹款演出

演员

贾亮

1946年11月18日到12月8日

《捉鬼传》

中国演剧社

演员

易根毛

1947年2月27日至4月2日

《归魂记》

群众演出公司

演员

鬼魂

1947年4月6日至9日

《大马戏团》

为英子医药费募捐

编剧、导演

-

1947年11月23日至12日21日

《雷雨》

上海实验剧社

演员

鲁贵

1948年2月29日

《滑稽法门寺》

编剧、导演

-

1948年4月5日至5月2日

《大团圆》

中国演剧社

编剧、导演

-

1948年12月31日至1949年1月22日

《夜店》

中国演剧社

编剧、导演

-

1949年5月17日至24日

《大马戏团》

中国演剧社

编剧、导演

-

1949年7月

《捉鬼传》

-

编剧、导演

-

1951年10月

《最后的希望》

文华文工团

演员

巴特列尔

来源

参演电影

石挥乱世风光1941石挥返魂香1941石挥世界儿女1941石挥夜店1947石挥假凤虚凰1947石挥太太万岁1947石挥艳阳天1948石挥人尽可夫1948石挥母亲1949石挥哀乐中年1949石挥我这一辈子1950石挥腐蚀1950石挥太平春1950石挥姊姊妹妹站起来1951石挥关连长1951石挥光辉灿烂1951石挥美国之窗1952石挥鸡毛信1954

来源

图书作品

海报

作品

石挥

石挥谈艺录:海阔天空

石挥

石挥谈艺录:把生命交给舞台

石挥

石挥谈艺录:雾海夜航

石挥

石挥谈艺录:演员如何抓住观众

来源

个人成就

时间

获奖

1995

中国电影世纪奖最佳男演员

来源

人物评价

石挥是罕见的表演天才,直至今日他的表演都被后人当作学习的榜样。而作为导演的石挥同样有惊人的能力,他有着惊人的表演能力同时还有着极强的创造能力,他极其擅长刻画人物内心,艺术造诣也非常深厚,他执导的我这一辈子可以成为中国影史的经典之作。(中国百年名人堂评选致辞评)

他被称为上个世纪的“话剧皇帝”,虽然草根出身,相貌并不出众,但只要看过他的影片的人都会为他的演技所折服。他的魅力是无法忘怀的,是跨时代的。(新京报书评周刊李镇评)

张爱玲称赞石挥说:《秋海棠》能够在上海如此风靡,首先在于故事里的京剧味道浓郁,他身上的京味儿以及痞气都使上海人感觉到与众不同。(新京报采用张爱玲评)

石挥善于通过人物外貌来塑造人物,人物的发型眉眼妆造上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他还善于使用人物特色一些小道具帮助刻画人物,他追求“求异”精神塑造的每一个人物甚至不用场次的同一人物都不同,来源于他对事物的观察细致并且非常敏感。他的表演深刻打动了观众的心,不仅信服他的角色,还迷恋他的表演。(舒晓鸣《谈石挥的表演艺术》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