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也鲁(1916年9月1日-2009年12月23日),原名顾忆椿,中国内地男演员,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吕舍镇。他的代表作有电影《小二黑结婚》和电视剧《围城》等。顾也鲁是20世纪40年代“孤岛电影”的代表人物、享有“银幕袖珍小生”的称号。

顾也鲁早期为一名话剧演员,在20世纪30年代末从影,主演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碧玉簪》等,成为红极一时的男演员。1948年,他在中国香港创立大光明电影公司,并主演《野火春风》《小二黑结婚》等影片,广受好评。文革后,顾也鲁相继参演《子夜》《围城》等影视作品。晚年时,他还撰写了《艺海沧桑五十年》《上海滩从影记》三本影史回忆录及上百篇文章。2009年12月23日,顾也鲁在上海龙华医院去世,享年93岁。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顾也鲁的:人物经历、主要作品、获奖记录、人物评价等介绍

中文名

顾也鲁

原名

顾忆椿

外文名

Yelu Gu

别名

顾仁祥(学名)、也鲁(曾用名)

性别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16年9月1日

去世日期

2009年12月23日

出生地点

江苏省常熟市吕舍镇

职业

演员、制片人

代表作品

《梁山伯与祝英台》(1940)《小二黑结婚》(1950)

所获奖项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荣誉奖(1991年);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16年9月1日,顾也鲁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市吕舍镇,乳名叫作连生,学名顾仁祥。他的父亲名为顾仁卿,母亲阿月,顾也鲁幼年丧父,只得由母亲、姐姐和哥哥照顾。六岁时,顾也鲁随家人到上海大世界娱乐场看绍剧《西游记》,被舞台上演员的精彩表演打动,由此对戏剧产生了兴趣。

1930年,顾也鲁修读完六年制小学学业,开始为自己的前途做打算。1931年,十五岁的顾也鲁到上海不久后,去到三友实业社(百货公司)当营销练习生,后来去到牛奶公司做销售。工作时,顾也鲁更名顾忆椿,而到参演话剧时,改名也鲁。

演艺经历

话剧阶段

1934年,顾也鲁在蚂蚁剧团参演话剧《压迫》,这是他第一次登台,且在剧中反串扮演女房客,角色虽小且不太光明,但为他以后的表演奠定了基础。后来,他出演《同住三家人》《走私》等话剧。期间,顾也鲁还在立信剧社等业余剧团参加演出,曾表演过爱国抗日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夜》等,为激发中国民众抗日情绪起到了积极作用。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他加入了于伶领导的青鸟剧社,从那时起到1944年,他出演了《雷雨》《花溅泪》《日出》和《重庆二十四小时》等多部话剧,逐渐成为一名专业的话剧演员。

电影阶段

1938年,顾也鲁受邀加入新华影业公司,参演电影《情天血泪》,这是他在银幕上的初次尝试,并在导演卜万苍的建议下给名字加上了姓,改为“顾也鲁”。随后,顾也鲁在话剧改编电影《女子公寓》中饰演中学生赵卓如,由此正式进军电影行业。1940年,顾与张翠红共同主演爱情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凭借片中生动的演技打动许多女性观众,帮助制片公司取得较高的票房收入,并因此被媒体赞赏为“有光彩的新进小生”。 

顾也鲁

同年,顾也鲁又在新华参与主演《碧玉簪》《玉蜻蜓》等五部影片,在影圈积攒了一定的名气。1941-1942年,顾拍摄了卜万苍执导的电影《野蔷薇》和《重见光明》。在反映当代中国惨败社会面貌的影片《野蔷薇》中,顾也鲁饰演未婚农民青年南义,而与其对戏的女主角陈云裳甘愿在一次家暴场景假戏真做,并在几次失败镜头后坚持拍摄,这种对镜头逼真的追求和为艺术而献身的态度让他体会到了在含义深刻的影片中演戏的艺术享受。

1943年,上海处于“孤岛”时期,为在影圈互相帮助和慰藉,顾也鲁与演员舒适、黄河等人义结十一兄弟;同年,他和周璇共同出演了爱情电影《渔家女》,因为与周璇的此次合作,顾也鲁开始了“走红”之路。因当时男明星的身高普遍在180cm以上,与当红明星周璇的身高有明显差异,为保证拍摄效果,身材不高的顾也鲁成为与周璇搭档的热门人选,还获得了“袖珍男孩”的称号。抗战胜利前后,顾也鲁还主演了《大富之家》《民族的火花》等电影,收获不少影迷。

顾也鲁

1948年,他与顾而已、高占非在中国香港成立了大光明电影公司;同年,顾也鲁与舒绣文、顾而已共同主演了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剧情片《野火春风》,得到香港文艺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1950年,他与陈娟娟、孙景路共同主演了戏剧电影《小二黑结婚》,该片描绘了小二黑(顾也鲁饰)和小芹的恋爱在中国农村受到的封建束缚。令顾也鲁兴奋的是,《小二黑结婚》是他突破重重障碍从中国香港带回中国大陆的第一部进步电影。解放后,顾也鲁投入到新中国电影事业中。在认真学习电影文艺理论的同时,他致力于紧张的拍摄工作,扮演了不少角色。

顾也鲁

1952年,他成功担任国有联合制片厂的制片处秘书,并负责电影《鸡毛信》的制片工作。拍摄过程复杂,顾也鲁随剧组完成保护出镜羊群、照顾小演员、克服恶劣天气等任务。《鸡毛信》讲述了抗战时期游击队儿童团的海娃智胜日本兵,为八路军送去鸡毛信的故事。这部影片后来在国内外播映,好评不断,于1955年获文化部“优秀故事片”三等奖和英国第九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优胜影片奖”。

1956年后,顾也鲁开始拓宽他的戏路,出演多个不同身份的角色,也甘当配角,如《宋景诗》中的恭亲王和《不夜城》中的资本家张仲鸣等。文革结束后,1980年代初,顾也鲁主演了剧情电影《雪花和栗子球》《革命军中马前卒》《子夜》等。其中,电影《子夜》改编自茅盾同名小说,讲述了上海滩资本家之间激烈竞争的故事,他饰演上海恒丰银行总经理杜竹斋,生动刻画了一位金融资本家的心理表达,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被认为“演活了资本家”。

电视剧阶段

1984年,顾也鲁从大银幕退休,此后出演了多部电视剧,如在《小裁缝》《相思曲》《欢乐之家》等剧中饰演配角,同样活跃在大众视野中。在出演《欢乐之家》中“外公”一角后,顾也鲁私底下甚至被观众亲切地称呼为“外公”,他本人也对此不避讳。1990年,顾也鲁参演了改编自钱钟书的同名小说电视剧《围城》,剧情主要有关中国留学生方鸿渐回到上海后在终身大事上的困顿,而顾也鲁在里面饰演三闾大学的历史系教授韩学愈。

回忆录阶段

晚年,顾也鲁撰写回忆录等作品,1989年,其出版回忆录《艺术沧桑五十年》。1996年,他的回忆录《影坛忆友悲欢录》出版,留下不少珍贵上海影坛资料。2003年,顾也鲁还出版了自传《上海滩从影记》,以第一视角叙述自己一生的真实经历。

顾也鲁

个人生活

1941年中秋节,顾也鲁初识在培明女中读书的黄㚤群,两人一见钟情。1942年12月31日,两人于上海梅龙镇一酒家“春留集”俱乐部举行婚礼。顾也鲁和黄一共生有六个子女,其中第一个儿子不幸夭折,后有一个儿子顾宋立,四个女儿顾虹、顾勤、顾文和顾耘。2002年顾也鲁的妻子离世。

2009年12月23日凌晨4时30分,顾也鲁因医治无效在上海龙华医院去世,享年93岁。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顾也鲁情天血泪1938顾也鲁女子公寓1939顾也鲁白蛇传1939顾也鲁王老虎抢亲1940顾也鲁梁山伯与祝英台1940顾也鲁碧玉簪1940顾也鲁小房子1941顾也鲁玉连环1941顾也鲁春风回梦忆1941顾也鲁肉1941顾也鲁地藏王1941顾也鲁野蔷薇1941顾也鲁家1941顾也鲁牡丹花下1942顾也鲁博爱1942顾也鲁并蒂莲1942顾也鲁标准夫人1942顾也鲁重见光明1942

资料来源:(时间截至2023年3月15日)

参演话剧

演出时间

剧名

1934年

《压迫》

1934年

《明末遗恨》

1935年

《同住三家人》

1935年

《走私》

1936年

《毒药》

1936年

《号角》

1937年

《雷雨》

1937年

《女子公寓》

1937年

《花溅泪》

1937年

《女儿国》

1937年

《尘渊》

1943年

《江舟泣血记》

1944年

《日出》

1944年

《重庆二十四小时》

资料来源:(时间截至2023年3月15日)

参演电视剧

顾也鲁上海滩绑票奇案饰/1988顾也鲁围城饰韩学愈1990顾也鲁欢乐家庭饰/1993顾也鲁金融家饰/1995

资料来源:(时间截至2023年3月15日)

文学作品

时间

剧名

出版社

1989年

《艺海沧桑五十年》

学林出版社

1996年

《影坛艺友悲欢录》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年

《上海滩从影记》

汉语大词典

资料来源:(时间截至2023年3月15日)

获奖记录

影视荣誉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 · 特别荣誉奖获奖1991上海影评人协会 · 上海市“杰出电影人”称号获奖2005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 “优秀的电影艺术家”称号获奖2005

资料来源:(时间截至2023年3月15日)

顾也鲁

人物评价

顾也鲁的演技很出众。他从不选择角色、主角或配角;他从不抱怨正面和负面角色。虽然他个子不高,但看起来聪明稳重。一张非常善良的笑脸总是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这与他在电影中扮演的那些怒目而视的资本家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他的表演轻松自然,自然而滑稽。在电影《子夜》中,他生动地刻画了金融资本家杜竹斋的心态和表达方式。用创作激情赋予人物生命,是顾也鲁艺术生涯的习惯。每次他塑造一个角色,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他在研究剧本时总是先到现场,与角色一起呼吸。 ——罗承民(《电影评介》文章作者)

我的父亲,电影表演艺术家顾也鲁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认真、踏实、勤奋…… 电影小舞台,人生大舞台,唯有这踏实、认 真,他才能付得寂寞,活得超脱,同时勤于笔拼,于是有了《艺海沧桑五十年》的珍贵积累。

——顾勤(顾也鲁之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