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南建龙(张国立饰)是一位退休干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要求亲生女儿南俪(宋佳饰)和继女田雨岚(蒋欣饰)带着各自的小家庭前来赴宴。因为南俪的女儿夏欢欢(刘楚恬饰)和田雨岚的儿子颜子悠(武泽锦熙饰)是同班同学,而且都处在小升初的关键阶段,所以饭桌上总是少不了对孩子的比较。
南俪看到颜子悠和钟点工阿姨的女儿米桃(李一情饰)成绩都这么优异,心里开始对女儿的成绩不满。欢欢面对长辈的比较,也开始感到委屈和无助。经过爸爸夏君山(佟大为饰)的辅导后,还是没有进步,欢欢决定去上培训班。无奈名额紧缺,南俪只能去求父亲。直到家宴上,南俪意外得知父亲将唯一名额给了子悠,大发雷霆,一场家宴也不欢而散。欢欢的成绩一直没有提升,先是陪伴欢欢一路学习的夏君山十分焦虑,而后南俪又显得格外心急。南俪主动邀约田雨岚一起聘请钟益(章涛饰),给欢欢、子悠、米桃三个孩子进行暑期辅导。在钟益的指导下,欢欢的成绩进步明显,但是无论是老师还是父母都在无意中将自己与米桃作比较,这让欢欢感到不服气,并因此排挤米桃。直到新冠疫情爆发,欢欢误以为自己被感染偷偷离家,找到欢欢的南俪终于听到了女儿的心声,并主动向女儿道歉。
田雨岚在一次家长会后,对儿子数学考试的卷子感到不对劲,由此发现数学老师钟益私自开设辅导班并怀疑他在课堂上有所保留。在田雨岚的公开指责下,钟益被迫离职。后来,田雨岚在送儿子进入课外辅导金牌班时,发现金牌班的老师正是钟益。一番波折之下,颜子悠还是进入了金牌班。但是,子悠既跟不上进度,还时常受到钟益的指责。压力过大的子悠出现一考试就会发烧的情况,甚至平时还会出现幻觉。得知儿子出现心理问题的田雨岚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决定放手,接受了集团去外地培训的任务。长时间的离别,丈夫颜鹏(李佳航饰)和子悠也都感到十分不适应。
两个被子女成绩裹挟的母亲最终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而在面对新冠疫情时,田雨岚对南俪的悉心照顾也让姐妹俩彻底放下矛盾和心结,两个小家庭都重新步入正轨。
角色简介 南俪宋佳饰夏君山妻子,欢欢和超超的母亲,南建龙的亲生女儿。兼顾工作与家庭,看重孩子的全面发展,但被逼无奈也开始要求女儿的学习成绩 夏君山佟大为饰南俪丈夫,欢欢和超超的父亲,建筑设计师。跟妻子一样希望孩子能够全方面发展 田雨岚蒋欣饰颜鹏妻子,南俪继姐妹,颜子悠母亲。非常看重孩子的成绩,曾因举报老师引发一连串问题 颜鹏李佳航饰田雨岚丈夫,颜子悠父亲。爱好打游戏,主张给孩子减压,并不断调停家庭内部矛盾 南建龙张国立饰南俪父亲。早年与南俪母亲离婚,后与田雨岚母亲结婚 夏欢欢刘楚恬饰南俪和夏君山的女儿。能歌善舞,学习成绩则差一些,曾因嫉妒米桃而与父母发生争吵 颜子悠武泽锦熙饰田雨岚和颜鹏的儿子。成绩优异,却总是达不到母亲的严苛要求,后产生心理问题 米桃李一情饰小时候是留守儿童,来到父母身边后不太适应城市生活。乖巧懂事却也内敛自卑查看全部 (8) 剧集制作 剧本创作 原著作者鲁引弓说,《小舍得》这部小说的创作动机非常特别。2016年,他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则关于课外补习的报道,这则报道吸引了众多朋友的关注,有人建议他写一部讲述家长和孩子的补课经历的小说。因此,鲁引弓就产生了创作《小舍得》的念头。作者花费了近一年时间做前期采访,根据现实生活和真实素材完成了这部小说。
在筹划剧本时,编剧周艺飞跟制片人徐晓鸥达成共识,那就是要尊重事实,不放大焦虑也不回避现实。到真正的改编时,主创团队又重新回到采访中,既组织过座谈会,也进行过一对一的交流。周艺飞表示,自己还会进入一些鸡娃群,去了解家长们的心态和处境。而《小舍得》中爸爸们的“下场”也有主创团队的特殊考虑,这既是根据现实做出的调整,也是希望破除父亲在孩子教育中缺失的刻板印象。此外,编剧周艺飞还对原著中的人物设定和人物关系进行了一些调整。比如田雨岚和南俪的关系,就从原来的同事和闺蜜改成了继姐妹,建立起与上一代之间的亲情线,使整个故事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
选角与表演 一开始,宋佳就是南俪这一角色的最佳人选。但宋佳表示,自己最开始是拒绝接拍该剧的,甚至觉得这部剧很浅,在经过三四个月的拍摄后,才发现这部剧是真的不好演。谈及该角色的难点时,宋佳说道,南俪这个角色存在反转,种种压迫之下,她由一个开明的母亲变成一个严苛的母亲,幸而最后意识到问题所在,所以在剧中需要展现这个人物的成长过程。谈及与蒋欣的合作,宋佳表示双方非常有默契,南俪和田雨岚两个角色的关系被自己和蒋欣抓得特别紧,那种对立的感觉一下子就表现出来了。也正是因为这种对人物关系的精准把控和演员间的情绪带动,最终才完美地把故事呈现出来。
这是蒋欣第一次如此完整地塑造一个母亲形象。在蒋欣刚接到剧本时,完全不理解田雨岚这一角色的心理和行为。为此,蒋欣还特意去询问一些妈妈的真实想法,在这个过程中,蒋欣逐渐发现现实中确实存在“田雨岚式”的母亲。蒋欣坦言,想塑造好一个母亲形象是困难的,这次也是在导演和其他对手演员的帮助下才达到现在的效果。蒋欣在演戏的过程中,体悟到田雨岚的心理,她将来自原生家庭的恐惧感,以压力的形式错误地转嫁给了孩子,为了孩子以后未知的前途而剥夺了他当下的快乐。
“欢欢爸爸”夏君山这个角色与佟大为在《虎妈猫爸》中塑造的角色比较相像,这是佟大为最担心的一点。但是导演填充了更多细节,将这个角色塑造为一个理想型的父亲形象,也在每场戏中去寻找重点、共同打磨。为尽快进入角色,并拿捏好夏君山最典型的特点,佟大为从第一天见面就把饰演欢欢的刘楚恬当成自己的女儿去对待,培养父女的感觉。谈及与宋佳的搭档,佟大为表示非常佩服宋佳,因为宋佳虽然没有当母亲的经验,但在诠释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代际关系上,都处理得很好。
剧集主题 教育内卷 《小舍得》生动地展示出何为“教育内卷”,反映出中国式教育的普遍问题,引起观众的广泛讨论。中国式教育往往与攀比引发的过度灌溉式教育投机、成绩突然下降引发的家长焦虑、从众心理导致的课外辅导盛行、代际教育观念的碰撞等息息相关。这些问题导致教育内卷化形成恶性循环,给家长和孩子都带来严重的身心负担。教育内卷的大势之下,即使有人希望摆脱内卷,也不得不在现实的胁迫下卷进去。正如《小舍得》中夏君山所言,付出更多的努力却只能获得更差的体验。而剧中钟益很好地解答了这个问题:没有人愿意先坐下来。
代际关系 《小舍得》将教育问题放在了代际关系中,试图呈现三代人间的矛盾,并在冲击中找到和解的方式。该剧建构了一个非典型性的重组家庭。以南建龙、蔡菊英和赵娜组成的一代人和两段婚姻,让这个大家庭矛盾横生。南建龙离婚再娶,南俪和田雨岚成了继姐妹,南建龙的出轨摧毁了南俪对婚姻的信赖,而他对现任妻子的无视让田雨岚十分不满。正是这种半路的亲情关系使南俪和田雨岚成为对方的假想敌,甚至将这一代的竞争和对比延伸到下一代身上。也正是这种对代际关系的叙述,使其展现出三代人的生活和三代人的思想,从而给予每一代人充分的表达与自省空间。
角色设定 剧中,战斗派的田雨岚、佛系派的南俪、女儿奴的夏君山、慵懒派的颜鹏,每个角色都是立体且鲜明的人物形象,看似对立的角色特征也不是简单的二元划分。角色的心路历程和行为逻辑都是基于真实的生活素材而建立的,所以呈现出的角色形象也必然具有复杂的层次和丰富的人性立面。编剧周艺飞认为,张国立饰演的南建龙是花费最多精力塑造的线索人物和灵魂人物,也会是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一方面,南建龙有其可恨之处,年轻时的出轨行为是他无法摆脱的原罪;另一方面,他对亲生女儿和外孙女,甚至是继女的爱都是无可否认的。这种复杂的亲情关系决定了角色的复杂性,该角色仿佛处在了黑白之外的灰色地带。南建龙相当于是家庭中的主轴,把几乎所有人物串联起来,他的行为也就决定了其他角色的行为。
除了南俪和田雨岚两个小家庭外,还有米桃一家。在小舍得中,这家父母延续了同导演作品《三十而已》里城市外来人员的人设,爸爸经营水果摊,妈妈在其他两个家庭里做钟点工。米桃一家的经济状况非常拮据,难以为米桃提供最优质的教育。但是来自农村的米桃,却没有城里孩子的见识和特长。周艺飞表示,米桃这一角色的设定并不是为了平衡阶级差异,而是希望给观众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不再像其他两个家庭一样从父母的视角出发,而是从米桃的视角出发,去看待父母和孩子的成长问题。
叙事特征 叙事风格 《小舍得》的叙事是一种非线性叙事,虽然将“小升初”的概念贯穿始终,但该剧更注重生活的琐碎,将现实生活中子女与父母共同经历过的点点滴滴较为全面、细致地呈现出来,从而引发观众的共鸣感。
叙事结构 从叙事结构上来看,该剧具有更为高远的立意,谈家庭教育,却没有被家庭教育所局限,反而放宽视野,将社会发展和家庭关系变动也纳入到叙事之中。
叙事方式 最特殊的是,《小舍得》在叙事中经常运用悖论关系来凸显家庭教育的两难境遇。这种悖论叙事逻辑通过设置矛盾和对立的价值取向使角色处于一种两难抉择之中,以此强化叙事冲突。该剧的悖论叙事主要表现在教育方式选择、家庭伦理抉择和城乡意识形态三个方面。第一,在教育选择上,崇尚快乐教育的南俪夫妇陷入了继续快乐教育还是压力教育的两难抉择,快乐教育会导致女儿成绩越来越差,压力教育则导致女儿心理受挫且亲子关系恶化。第二,在家庭伦理上,父亲南建龙不断面临家庭伦理抉择的两难处境,既包括前妻与现任妻子之间的对立,还包括两个继姐妹之间的攀比,无论偏向哪一方,对于南建龙来说都会遭到谴责。第三,在城乡意识形态上,城乡对比叙事主要通过米桃一家体现,米桃既是一家的期望,却也由于父母资源不足而无法拥有公平的竞争机会。以上所运用的悖论叙事方式,确实强化了戏剧冲突,引发了诸多热点的讨论话题。但是这种矛盾的堆积难免有贩卖焦虑之嫌。
原声与配乐 歌曲名称
作词
作曲
演唱
备注
《爱的序曲》
/
董冬冬
周深
片头曲
《小舍得》
陈曦
董冬冬、陈曦
周深
片尾主题曲
《小舍得》慢版
陈曦
董冬冬、陈曦
周深
插曲
《我愿你不留遗憾》
陈曦
董冬冬
刘惜君
插曲
原创音乐
/
/
董冬冬
/
参考资料
播出信息 宣传 2021年4月6日,电视剧《小舍得》官方微博官宣,该剧于4月11日起登陆央视电视剧频道、东方卫视,并发布跳绳海报和舍得人像版海报;4月11日,发布伴我飞行海报和“比”字主题海报;4月12日,发布“爱”字主题海报;4月14日,发布五线谱跑道海报。
热度 《小舍得》在播出期间,获CCTV-8同时段全国网收视第一,东方卫视省级卫视同时段收视第一,每集平均(综合)收视率达1.820%;收获183条微博热搜,累计在榜时长超过700小时;抖音官方账号收获总播放量超23.7亿,点赞量达3779万次,粉丝量达119.5万。
评分 平台
评分
评价人数
豆瓣
6.5/10
7.4万人
爱奇艺
8.9/10
1.9万人
获奖情况 第26届釜山电影节亚洲内容奖 · 最佳女主角获奖2021-10第32届华鼎奖 · 中国当代题材电视剧最佳男演员提名2021-12第32届华鼎奖 · 中国百强电视剧最佳女配角获奖2021-12第32届华鼎奖 · 中国百强电视剧最佳编剧提名2021-12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 2021青年观众喜爱的十大国产剧获奖2022-02第33届电视剧飞天奖 · /入围2022-10展开综合评价 正面评价 教育题材的国产剧并不缺少家长里短和鸡飞狗跳,但也无法依靠一部剧解决教育困境。《小舍得》的成功,恰恰在于它脱离了单独的教育话题,试图进入更为深刻的话题,既谈及原生家庭,也谈及亲情、爱情等宝贵的情意。哪怕该剧最后无法提供一个完美的教育方案,但它所展现出的父母与孩子在教育问题中的探索,已经给了他们自己答案,也为观众提供了参考。(《北京晚报》评)
“播出过半的《小舍得》并没有贩卖焦虑,而是非常克制地让人反思焦虑。它戏剧化设置了几对互为镜像的人物,通过“比较”这个出发点,指向“比比皆输”的必然结果。教育问题在现实中无解,戏剧自然也无法给出答案,但留下的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至少提供了社会公共探讨样本,这道没有标准答案的选择题,给屏幕前那些失控、失衡的心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北京青年报》评)
负面评价 从创作上看,该剧将家庭教育与家庭伦理两种题材结合,这种两相结合的做法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处理“话题”与“主题”方面仍受到套路的限制。对小升初这一社会话题的表达,不仅要揭露其内涵的冲突和矛盾,更应超过生活本身,将儿童教育这个时代“话题”变成引导社会正确对待焦虑的时代“主题”。其次,题材叠加有可能导致创作失焦。剧中最先“出圈”的,并非孩子的教育问题,而是成年人之间的明争暗斗。看得出创作者想在两者之间保持平衡,但设置的巧合过多,失去了真实性。这样一来,即使戏剧冲突再夸张、再激烈,观众们看到的也只是成年人的世界。(光明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