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通县农业学校
1956年,通县农业学校成立,隶属河北省,是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作物专业,分成8个教学班授课。11月学校地址从石家庄市迁徙到通县管庄。
北京农业合作干部学校
1957年,北京农业合作干部学校成立,校址在北京南苑东高地,属于北京市农林水利局,开设蔬菜专业、林业果树专业、畜牧兽医专业。
北京市农业学校
1958年,通州专区归北京管理,在北京市人民委员会的决定下,河北省通县农业学校与北京农业合作干部学校合并,新校改名为北京市农业学校,校址在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为全日制中等专科学校,设立农作物栽培、果树蔬菜、畜牧兽医3个专业,1961年,学校迁至昌平县朱辛庄。
北京农业劳动大学
1965年北京农业学校改建为北京农业劳动大学,下设农学、蔬菜、果树、林业、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农业用配电、畜牧兽医、农业经营管理9个专业。6月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学校停课。
北京农学院
1978年教育部下发文件,同意恢复北京农业劳动大学,改名北京农学院,开设农学、遗传育种、植物保护、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果树蔬菜、畜牧、兽医、农机使用修理、农机制造、农田规划、农业经济管理、林学、农田水利等专业。
1979年举办首届开学典礼,1983年获批成为国家第二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被评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入选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5年获批建设士后科研工作站。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止至2023年4月,北京农学院共有11个二级学院,37个本科专业。
学院 | 本科专业 |
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 | 生物工程、应用化学、植物保护(植物医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
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 农学(作物遗传育种方向)、园艺 |
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 动物科学、动物医学 |
经济管理学院 | 农林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会计学(ACCA实验班)、工商管理 |
园林学院 | 风景园林、林学、园林、环境设计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酿酒工程 |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 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
文法与城乡发展学院 | 法学、社会工作、农村区域发展(规划方向)、会展经济与管理(策划与设计方向)、旅游管理(生态旅游) |
国际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管理方向)、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零售管理方向)、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管理方向) |
马克思学院 | - |
继续教育学院 | - |
师资力量
截止2023年4月,学校共有在编教职员工792人,专任教师580人。教师队伍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占62.7%,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5.7%。
教师团队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农业部神农领军英才1人,农业部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北京市教学名师9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3人,北京市“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1人,北京市属高校“长城学者培养计划”8人,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入选9人,北京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与岗位专家8人,北京市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17人,北京市教学团队带头人4人,北京市委组织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创计划)9人,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2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入选30人,北京市属高校优秀青年人才培育计划7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姚允聪、张志勇、何忠伟、蒋林树、张德强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段留生、何忠伟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张德强、刘明等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段留生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张德强等
“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沈元月
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秦岭、冷平生、邓蓉、刘凤华、陈娆、李瑞芬、马晓燕、王文、陈青君、曹庆芹、姚华等
学科建设
截止至2023年4月,北京农学院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专业学位类别,5个市重点建设学科。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北京北农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园艺学、兽医学、作物学、林学、风景园林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生物工程、植物保护、畜牧学、工商管理
专业学位类别:农业硕士、兽医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工程硕士、国际商务硕士、林业硕士、社会工作硕士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果树学、临床兽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
教学情况
截止至2023年4月,北京农学院拥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北京市特色建设专业,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此外,学院还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部属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园艺、农林经济管理、园林、动物医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
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医学、生物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村区域发展、法学、食品质量与安全、风景园林、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动物科学、会计学、会展经济与管理
北京市特色建设专业:园艺、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农学、园林、食品科学与工程
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园艺、动物医学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植物生产实验教学中心、动物类实验教学中心
部属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
学校合作
截止至2023年4月,北京农学院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多国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自2003年起,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合作,在三个专业上开展“3+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止至2021年9月,北京农学院图书馆拥有95.17万册纸质书,120.46万电子图书,65.95万册电子期刊,705万册学位论文,音视频资源达4.34万小时。
学术期刊
《北京农学院学报》于1983年创刊,是北京农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科学学术刊物,截止至2023年4月,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国家图书馆馆藏,知网收录(中),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维普收录(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核心期刊收录。
科研平台
截止至2023年4月,北京农学院拥有国家林业草原古树健康与古树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6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名称 | 批准单位 |
北京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技术服务中心 | 北京市农委 |
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 | 北京市农委 |
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 |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哲社规划办 |
国家林业草原古树健康与古树文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
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 | 农业农村部 |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与品质控制重点实验室(部省共建) | 农业农村部 |
一带一路国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科技创新院 |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 |
农业应用新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 |
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委 |
奶牛营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北京市科委 |
农产品有害微生物及农残安全检测与控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北京市科委 |
北京市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市科委 |
北京农学院农业生物制品与种业中关村开放实验室 | 中关村管委会 |
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关村管委会 |
北京农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 | 科技部/教育部 |
林果业生态环境功能提升协同创新中心 | 北京市教委 |
北京市国家青贮玉米品种测试站 | 农业农村部 |
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 | 北京市教委 |
食品质量与安全北京实验室 | 北京市教委 |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 北京市教委 |
微生态制剂关键技术开发北京市工程实验室 | 北京市发改委 |
北京市果树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市科委 |
北京市中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市科委 |
北京市食品安全免疫快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市科委 |
北京市农村远程信息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市科委 |
蛋品安全生产与加工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市发改委 |
以上资料来自 |
科研成果
截止至2023年4月,北京农学院主持或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600余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中国青年科技奖、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100余项。
项目类型 | 项目名称/获奖人 |
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国家级新型稠环铂炔功能材料的制备与场效应晶体管性质的研究 |
牛IFNτ受体特异介导胚胎源IFNτ体外调节子宫上皮中Wnt7a和Integrin ανβ3差异表达的研究 |
GA信号转导因子LsRGL1在叶用莴苣高温抽薹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无乳链球菌感染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影响的分子机制研究 |
观赏海棠叶片转色过程中DNA去甲基化途径修饰花色素苷代谢途径研究 |
花楸树应答夏季高温环境胁迫机制与基因发掘 |
基于预防性保护的北方乡土古建筑木构残损耦合判别方法与适宜技术研究 |
锌指蛋白NCA1通过MAPK信号通路参与调控植物逆境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 |
壳寡糖水凝胶对干奶期奶牛乳腺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及分子机制 |
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源外泌体bta-miR-218调控子宫内膜炎奶牛胚胎滋养层细胞植入功能的机制研究 |
牡丹萜烯生物合成途径关键基因内SNP的遗传效应解析 |
国家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 京津冀乳制品冷链物流系统优化研究 |
国家技术发明奖 | 关键技术与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 西瓜优异抗病种质创制与京欣系列新品种选育及推广、枣林高效生态调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家畜养殖数字化关键技术与智能饲喂装备创制与应用项目、猪健康养殖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中国青年科技奖 | 刘明 |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 | 苹果属观赏优异种质挖掘和新品种选育及应用、小豆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猪精液高效冷冻技术体系创建与产业化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 |
校园文化
校徽

北京农学院的校徽主体造型为同心圆环图形,上半部分是中文毛体手书体名称,下半部分是英文校名,数字1956代表了学校的办学起始年份。
校训

北京农学院的校训为“厚德笃行,博学尚农”。
校歌

北京农学院的校歌为《绿色的希望》,由李月红作词,禹永一作曲。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位 | 姓名 |
党委书记 | 赵锋 |
党委副书记 | 仲丛生 |
易帅东 |
纪委书记 | 李伟书 |
副院长 | 段留生 |
张德强 |
张劲柏 |
武艳 |
以上数据统计截止2023年4月11日,资料来自 |
历任领导
学校沿革 | 历任书记 | 历任院长 |
河北省通州农业学校 1956—1958 | 王乃生(1957年)任党支部书记 | 周文仲(1956年)(副校长主持工作) |
| 刘洁之(1957—1958年) |
北京市农业学校 (1958—1965) | 沈尹(1958.04—1963.09) | 刘洁之(1958—1959年) |
沈尹(1960—1963.09) |
扬舟(1963.09—1965.05) | 扬舟(1963.09—1965.05) |
北京农业劳动大学 (1965—文革) | 崔旭东(1965.05—文革) | 崔旭东(1965.05—文革) |
北京农学院 (1978年至今) | 潘桂山(1978.12—1984.07) | 杨舟(1982.01—1986.04) |
张挺(1985.03—1993.04) | 乔柏年(1986.04—1987.07)(主持工作) (1987.07—1993.03) |
曹晓文(1993.04—1995.02) | 门常平(1993.03—2000.11) |
王淑贞(副书记主持工作)(1995.02—1997.03) |
孙毓仁(副书记主持工作)(1997.03—2000.09) |
孙尧东(2000.11—2007.08) | 孙尧东(2000.11—2004.06) |
王慧敏(2007.08—2011.07) | 王有年(2004.06—2011.06) |
郑文堂(2011.09—2015.10) | 王慧敏(2011.08—2020.10) |
杨军(2016.07—2021.12) |
周剑平(2020.10—2022.08) |
赵锋(2021.12—至今) |
资料来源自 |
校友情况
校园风貌
千亩农场
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千亩农场位于昌平区马池口镇亭自庄村,距离主校区约24公里,占地面积为1080亩。

万亩林场
北京农学院大学科技园万亩林场位于怀柔区四道河村,距离主校区约160公里,占地面积为10000亩。

所获荣誉
2009年获评年度文明单位。
2010-2011年度、2012-2014年度获评首都文明单位标兵。
2015年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单位称号。
2015-2017年度获得“首都文明校园”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