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是北京市市辖区,地处燕山南麓,位于北京市东北部。东临密云区,南与顺义区、昌平区相连,西与延庆区搭界,北与河北省赤城县、丰宁县、滦平县接壤。全区总面积2122.8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积第二大区。2020年末常住人口44.1万人。怀柔境内多山;地属暖温带型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怀柔历史悠久。“怀柔”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周颂·时迈》中的“怀柔百神”,意为招来安抚。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经有了“怀柔”这个名称。公元1368年明朝设置怀柔县,与今天的怀柔区管辖范围基本相同。2001年12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怀柔撤县设区。2020年末全区共284个行政村、35个社区。

怀柔区山地广大,水源丰富。境内有四级以上河流17条,大小水库22座,山泉774处。占全北京市水资源总量的1/5,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怀柔区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自然资源、行政区划、人口民族、经济、交通、社会、获得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怀柔区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中国北京市

下辖地区

12个镇、2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

地理位置

北京市北部

建立时间

2001年

方言

北京官话-怀承片

著名人物

郭克兴

政府驻地

龙山街道

面积

2123平方千米(2020年)

气候类型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季风气候

电话区号

010

邮政区码

101400

车牌代码

京G

行政区划代码

110116

行政代码

110116

人口

44.1万(2021年)

地区生产总值

432.61亿人民币(2021年)

知名产业

工业、养殖、畜牧

地方特产

板栗

著名景点

雁栖湖乐园、九谷口夹扁楼、九眼楼长城、星美影视基地

地标建筑

燕山

火车站

怀柔站、怀柔南站、怀柔北站

机场

国际机场

知名企业

北京怀盈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

主要街道

泉河街道、龙山街道

获得荣誉

2020年7月、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历史沿革

历史上,怀柔是古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考古人员在怀柔区多处发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遗迹。

春秋战国时代,怀柔是燕秦活动的战略要地,属于燕国范围,距燕国都城“蓟”最近的渔阳郡的首府即位于怀柔区北房镇的梨园庄村。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仍设渔阳郡,秦始皇对渔阳一带边远地区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视,筑长城、修驰道,都路经渔阳。

西汉时,渔阳在经济、军事、民族交流方面都占有重要的位置。

西汉中期汉王朝在渔阳设铁官,冶铸农器、兵刃和制造五铢钱,还不断在渔阳一带与少数民族交战,并曾派重兵屯戍。

渔阳地区长期处于少数民族和汉族交锋的前线,对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民族融合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魏以后,渔阳郡的战略位置逐渐衰落,西晋正式废除渔阳建制,怀柔属于燕国范围。

十六国时,虽然恢复了渔阳郡名称,但先后迁至武清、三河,隋、唐迁至今天津蓟县,位于怀柔的渔阳不复存在。

隋、唐至元朝末年,怀柔始终没有形成独立的建制,唐朝建立的怀柔县为现今的顺义区。

明朝元年(1368年)12月,改顺州为顺义县,改檀州为密云、怀柔二县。

明正德元年(1506年),升昌平为州,怀柔为昌平州属县。

清顺治初年,怀柔县为顺天府所辖22县之一。

民国元年,北京地区设京兆地方,怀柔为京兆地区20县之一。

怀柔区出自《诗经·周颂·时迈》中的“怀柔百神”,意思是招来安抚。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设立怀柔县。

怀柔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300多年前的唐朝就已经有了“怀柔”这个名称,公元1368年明朝设置的怀柔县与今天的怀柔区管辖范围基本相同。在古代汉语中,“怀”是来的意思,“柔”是安抚的意思。“怀柔”这两个字放在一起,就是以德施政,民族团结,交融发展。

2001年12月30日,国务院批准怀柔县撤县设区。2002年2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发[2002]6号)批复: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怀柔县,设立怀柔区。以原怀柔县行政区域为怀柔区行政区域。怀柔区人民政府驻怀柔镇府前街。在怀柔镇内设立泉河、龙山两个街道办事处,其余乡镇建制及行政区划不变。2002年4月16日,怀柔区正式挂牌。

2002年2月7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京政发[2002]6号)批复: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怀柔县,设立怀柔区。以原怀柔县行政区域为怀柔区行政区域。怀柔区人民政府驻怀柔镇府前街。在怀柔镇内设立泉河、龙山两个街道办事处,其余乡镇建制及行政区划不变。  2002年4月16日,怀柔区正式挂牌。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怀柔区为北京市郊区县之一,地处全市东北部,位于东经116°17′~116°63′,北纬40°41′~41°4′之间。城区距北京东直门50公里。全区总面积2122.6平方公里。怀柔区南邻北京市顺义区,西南为北京市昌平区,西是北京市延庆县,东邻北京市密云县,西北至东北部,分别与河北省赤城县、丰宁县和滦平县接壤。

气候

怀柔区地属暖温带型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夏季湿润,冬季寒冷少雪。全年日照时数约2800小时,年平均气温9~13摄氏度,无霜期约170~200天,年平均降水在600~700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份。

地貌

怀柔境内多山,明代弘治年间大学士谢迁曾说:"怀柔为邑,崇岗叠嶂,绵亘千里"。全区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9%。境内绵延起伏的群山中,有名称的山峰500座,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有24座。京北著名的高山黑坨山,海拔1533.9米。位于喇叭沟门满族乡的南猴顶山,海拔1705米,为全区第一高峰。这些莽莽苍苍、连绵不断的山地,是首都北京的绿色长城、天然屏障。

水文

区内不仅山地广大,而且河泉众多,水源丰富,水质优良。全区有属于潮白河、北运河两个水系的白河、汤河、天河、琉璃河、怀沙河、怀九河、雁栖河、白浪河等4级以上河流17条。有山泉774处,其中有珍珠泉、莲花泉、龙潭泉等涌量稳定的山泉261处。日夜奔淙不息的河泉流向京郊东南,与京郊其他水系一起形成广袤无垠的洪积冲积扇平。

自然资源

以著名的万里长城为界,怀柔北依群山、南偎平原,层次鲜明地分为深山、浅山、平原三类不同地区,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8.7%,宜林山场林木覆盖率为41%,境内地势南低北高,海拔高度在34米-1661米之间,北部山区属燕山支脉,南部平川属华北平原。境内有水库18座,4级以上河流17条,均属朝白河水系。

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形成怀柔丰富物产。板栗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市70%;西洋参全国最大的种植基地;虹鳟鱼肉质细、味道鲜;果脯、古钟御酒在国内国际享有盛誉。

盆地主要分布在北部汤河、白河河谷两侧,总面积7.8万亩。盆地河谷土层较厚,地势开阔,水利条件较好,但受气候条件影响,耕作制度多为一种一熟制。是全区籽种、杂粮、淡季蔬菜的主产区。

怀柔区总面积2128.7平方公里,其中97.1%的面积为首都一、二、三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优良,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饮用水二级标准。

行政区划

12个镇:

怀柔镇

雁栖镇

北房镇

杨宋镇

庙城镇

桥梓镇

怀北镇

汤河口镇

渤海镇

九渡河镇

琉璃庙镇

宝山镇

2个乡:

长哨营满族乡

喇叭沟门满族乡

2个街道办事处:

泉河街道

龙山街道

共有35个社区、283个行政村。

截至2020年,怀柔区下辖2个街道、12个镇、2个乡:泉河街道、龙山街道、怀柔镇、雁栖镇、北房镇、杨宋镇、庙城镇、桥梓镇、怀北镇、汤河口镇、渤海镇、九渡河镇、琉璃庙镇、宝山镇、长哨营满族乡、喇叭沟门满族乡。共有35个社区、284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7.1万人,比上年减少0.2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10.2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27.5%。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25.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8.2%;女性人口17.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7.2%。全区常住人口出生率为9.53‰,死亡率为6.58‰。年末全区户籍常住人口27.7万人,同比增长0.3%;流动人口9.9万人,同比减少8.6%。2012年,全区常住人口37.7万,在户籍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20.1万,女性人口17.6万,城镇人口25.8万。2013年,全区常住人口38.2万,在户籍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20.3万,女性人口17.9万,城镇人口26.2万。

2019年末,怀柔全区常住人口42.2万人。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怀柔区常住人口为441040人。 

2020年末,怀柔区常住人口44.1万人。

民族

怀柔区有满、壮、回、土家、蒙古、苗族等2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3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8%。长哨营、喇叭沟门两个满族乡是少数民族人口的聚集地。

经济

财政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8.4亿元,同比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亿元,同比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89.1亿元,同比增长11.0%;第三产业增加值52.6亿元,同比增长17.6%,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4.6:60.0:35.4。

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03.3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58.3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6:60.6:34.8变化为4.2:61.2:34.6。

初步统计,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9.9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亿元,下降4.9%;第二产业增加值163.9亿元,增长3.7%;第三产业增加值229.5亿元,增长7.8%。按常住人口计算,怀柔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5660.4元,增长4.5%。

综述

2020年,怀柔区地区生产总值396.6亿元,比上年下降1.3%(不变价)。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亿元,下降31.0%;第二产业增加值159.0亿元,下降3.0%;第三产业增加值233.2亿元,增长0.7%。三次产业结构由2019年的1.6:41.0:57.4变为1.1:40.1:58.8。不变价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率为1.83%。

2021年,怀柔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2.6亿元。

第一产业

2019年,怀柔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5亿元,比上年下降2.9%。其中,林业产值9.6亿元,同比增长10.3%,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6.2%;种植业产值3.6亿元,同比下降3.5%;牧业产值0.7亿元,同比下降60.9%;渔业产值0.3亿元,同比下降42.5%。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1万亩,比上年减少1.3万亩。粮食产量1.6万吨,比上年减少0.3万吨;粮食亩产378.3公斤,比上年增长6.4%。

2019年,怀柔区农业观光园139个,比上年减少28个,同比下降16.8%;观光园总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8.1%。设施农业实现收入0.6亿元,同比增长24.9%。民俗旅游农户3137户,比上年增加262户,同比增长9.1%;民俗旅游总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21.5%。

2020年2月26日,北京市怀柔区怀柔板栗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2020年,怀柔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7亿元,比上年下降33.0%。其中,林业产值6.0亿元,下降37.3%,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2.0%;种植业产值3.2亿元,下降10.3%;牧业产值0.3亿元,下降66.2%;渔业产值0.06亿元,下降77.7%。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6万亩,比上年增加0.5万亩。粮食产量1.8万吨,比上年增加0.3万吨;粮食亩产398.7公斤,比上年增长5.4%。 

2020年,怀柔区农业观光园137个,比上年减少2个,比上年下降1.4%;观光园总收入1.0亿元,下降34.8%。设施农业实现收入0.6亿元,增长5.6%。乡村旅游农户3249户,比上年增加112户,增长3.6%;乡村旅游总收入1.9亿元,下降18.7%。

农业快速发展,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根据小平原、大山区,耕地少、林果资源、水资源丰富的特点,怀柔以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不断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为基点,大力发展养殖业和经济作物,促进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加快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发展精品、加工、观光、创汇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初步确立了西洋参、板栗、冷水鱼三大农业主导产业。

201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1亿元,同比增长6.2%。其中,种植业产值6.4亿元,同比增长3.0%;养殖业产值9.9亿元,同比增长0.4%。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5.5万亩,比上年减少0.3万亩;粮食产量6.0万吨,同比增长15.3%。全区农业观光园234个,与上年持平;观光园总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0.7%。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1613户,比上年增加137户;民俗旅游总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6.7%。已利用设施农业占地面积5772亩,比上年增长20.8%;实现收入6477.6万元,同比增长13.3%。

第二产业

工业

2019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5.3亿元,同比下降7.6%;累计实现销售产值555.8亿元,同比下降11.3%;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21.8亿元,同比下降9%;产销率为98.3%。其中,现代制造业实现产值378.2亿元,高技术产业实现产值35亿元,分别下降8.1%和增长9.2%。三大主导产业中,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298.4亿元,比上年下降9%;食品饮料业实现产值121.6亿元,下降9.3%;包装印刷业实现产值25.9亿元,下降9%。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1.1亿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排名前七位的分别为:食品制造业12.4亿元,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6.2亿元,医药制造业3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2.8亿元,金属制品业1.6亿元,农副食品加工业1.5亿元和汽车制造业1亿元。

2020年,怀柔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84.4亿元,比上年增长19.1%;累计实现销售产值665.8亿元,增长17.8%;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19.3亿元,下降11.9%;产销率为97.3%。其中,现代制造业实现产值523.0亿元,高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4.9亿元,分别增长37.2%、11.9%。三大主导产业中,汽车制造业实现产值437.1亿元,增长46.5%;食品饮料业实现产值100.6亿元,下降17.1%;包装印刷业实现产值22.6亿元,下降14.0%。 

2020年,怀柔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8亿元,比上年增长44.4%。其中排名前七位的分别为:汽车制造业12.0亿元,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8.9亿元,金属制品业7.2亿元,医药制造业5.1亿元,食品制造业4.8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3.9亿元和仪器仪表制造业1.6亿元。

在工业发展上,怀柔作为首都重要的水源保护区,结合自身资源优势,以工业区为载体,大力发展无污染和少污染的环保型工业,促进工业内部结构和工业布局的调整,初步形成了以食品饮料、汽车及配件、包装印刷为支柱行业的工业结构布局。其中,汽车配件行业已有企业25家,年生产能力在22亿元以上,著名的“福田”汽车的主要生产基地就在怀柔。食品饮料行业有企业48家,主要产品有西餐食品、果脯和红牛饮料、健力宝饮料、汇源果汁、茹梦果汁、黑加伦饮料、雷米汁等十几种,仅饮料的年生产能力在100万吨以上,2001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与食品饮料相配套的包装行业年产出能力在23亿元以上。其中,该行业中仅铝制易拉罐的年生产能力就达20亿只,占全国的1/6。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499.1亿元,比上年增长5.8%;实现销售产值509.9亿元,产销率为102.2%。工业总产值排名前三位的依次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食品制造业,分别实现产值263.7亿元、50.8亿元和50.1亿元,三行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73.1%。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3.4亿元,同比增长10.0%;利润总额28.7亿元,同比降低10.2%;税金总额25.9亿元,同比增长23.7%。

建筑业

2019年,全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3.9亿元,同比增长28.4%。其中,在京完成产值38.4亿元,同比增长30.1%,占总产值的33.7%;装修装饰完成产值20.1亿元,是上年同期的2.6倍。按构成分,建筑工程产值110.5亿元,同比增长26.9%;安装工程产值2.3亿元,同比增长61.1%;其他产值1亿元,是上年同期的5.9倍。本年新签合同额61.3亿元,同比增长43%。

2020年,怀柔区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在京完成产值34.9亿元,下降9.1%,占总产值的27.2%;装修装饰完成产值24.0亿元,是上年同期的1.2倍。按构成分,建筑工程产值125.1亿元,增长13.2%;安装工程产值2.8亿元,增长21.3%;其他产值0.5亿元,下降49.6%。本年新签合同额70.7亿元,增长15.4%。

第三产业

2019年实现市场总消费额302.8亿元,比上年增长4.9%。其中,服务性消费实现169.2亿元,比上年增长4.2%。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性消费)133.6亿元,比上年增长5.8%。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58.7亿元,增长0.6%;限额以下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实现零售额74.8亿元,增长10.3%。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购销额208.8亿元,比上年下降21.9%;其中,实现购进额96.3亿元,下降23.4%;销售额112.5亿元,下降20.6%。

2020年,怀柔区市场总消费额比上年下降13.8%。其中,服务性消费实现144.0亿元,比上年下降21.1%。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性消费)203.1亿元,比上年下降7.8%。限额以上单位实现零售额87.9亿元,增长6.8%;限额以下单位及个体工商户实现零售额115.2亿元,下降16.5%。全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商品购销额449.6亿元,比上年下降0.5%;其中,实现购进额210.9亿元,下降1.6%;销售额238.7亿元,增长0.5%。

旅游业

2020年,怀柔区20个主要旅游区点接待总人数312.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1.2%;实现营业收入2.4亿元,下降44.8%。 

怀柔区主要节庆活动有:百年民俗“敛巧饭”、大枣文化节、怀北镇红梨文化节、汤河川满族民俗风情节。 

电影业

2019年,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北京电视节目交易会等品牌活动成功举办。北京电影学院新校区一期工程竣工,电影学院二期、制片人总部基地、博纳影业怀柔基地、电影学院教职工集租房项目加快推进,08街区A地块启动上市工作。瀚海文创园跨境双中心、庙城桃山影视基地和北京果脯博物馆建成使用。文化科技融合产业进一步发展,“阿里文娱产业基地”正式落户,光华视觉园投入运行,全年新注册企业100余家,文化产业相关收入超过100亿元。

2020年,怀柔区深化"来影都过周末",打造"慢生活、微旅游"新消费模式,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微中心"。继续办好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品牌活动。探索中影基地和电影学院的拍摄、制作、剧场、影院等资源共享开放。推进铜牛影视小镇、光华视觉工业园建设,盘活香水城特色商街,挖掘北京二锅头酒博物馆、北京果脯博物馆、翰高文创园等消费资源,规划科学艺术馆和音效博物馆。推动科技、影视、艺术等要素深度融合,形成"白天登长城、晚上看电影"的全域旅游新体验。

2011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9.2亿元,同比增长16.8%。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32.0亿元,同比增长17.3%;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实现零售额34.7亿元,同比增长15.5%;商品交易市场实现零售额12.5亿元,同比增长18.9%。

2020年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联合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发布了《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怀柔区跻身2019年县域网络零售TOP100,排名第41名。

旅游经济

2011年全年旅游接待总人数1047万人次,同比增长5.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6.6亿元,同比增长15.3%;旅游业从业人员1.4万人,同比增长2.0%。

全区主要节庆活动有:百年民俗“敛巧饭”、大枣文化节、怀北镇红梨文化节、汤河川满族民俗风情节。怀柔区20个主要旅游区点2019年全年接待总人数630.9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1%;实现营业收入4.3亿元,增长7.2%

怀柔区主要节庆活动有:百年民俗“敛巧饭”、大枣文化节、怀北镇红梨文化节、汤河川满族民俗风情节。

交通

怀柔城区距北京市区50公里,距首都机场32公里,距天津港170公里,均有快速公路直达。境内有京承、大秦、京通三条客货两运铁路过境。城区形成了“三纵十横”的道路网,农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京承高速怀柔段的建成,使怀柔纳入了北京的半小时经济圈,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全区共有高等专业学校1所,招生701人,在校学生2033人,毕业生790人。中学22所,其中,初中18所,在校生7659人;高中4所,在校生5315人。职业高中3所,在校生3423人。小学26所,在校生15085人。学龄前儿童入学率100.0%;各类中等教育高考升学率88.3%;各类初等教育中考升学率96.0%;青少年身体健康情况达标率91.5%。

怀柔区

2019年,怀柔区普通中学招生3445人,在校生6962人,毕业生2604人;普通小学招生3065人,在校生17346人,毕业生2585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641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54人。

2020年,怀柔区普通中学招生3877人,在校生10372人,毕业生2926人;普通小学招生3230人,在校生17569人,毕业生283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988人,特殊教育在校生173人。

卫生医疗

2011年末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55家,其中医院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家;拥有床位1609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1473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拥有床位136张;卫生机构人员325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66人,注册护士989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2.5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2.77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52‰;婴儿死亡率4.11‰。

2019年末,怀柔区共有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9家,其中医院13家。实有床位3736张,其中医院拥有床位1770张。全区卫生技术人员630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569人。

截至2020年,怀柔区共有卫生机构479个。其中医院11个,医院实有床位1765张,医院卫生技术人员2259个,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37个,注册护士922个。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全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50.9万册。全区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个。文化馆1家,共举办展览7个,展出作品809件;举办训练班315班次,4.8万人参加培训;举办群众文艺活动1213次,观众97万人。年末全区拥有电影放映队302个,其中,农村放映队284个。年末有线电视用户89347户;剧场、影剧院4家。

2019年末,怀柔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89.2万册;全区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个;文化馆1个。年末有线电视用户11.5万户,其中农村用户5万户;全区6条电影院线全年放映电影74780场次,观众77.2万人次,票款收入3073.3万元。

截至2020年,怀柔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个,总藏量94.1万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2个;文化馆1个。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11.4万户,其中农村用户4.5万户。全区6条电影院线全年放映电影17037场次,观众19.2万人次,票款收入714.8万元。

体育

2011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馆2个,青少年业余体校1所,业余体校在校生117人。全区举办各类县级竞赛18次,参加比赛30.4万人次。参加市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得奖牌86枚,其中金牌30枚,银牌33枚。年内向北京市输送体育后备人才12人。

2011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馆2个,全区共有等级运动员22人。参加市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得奖牌109枚,其中金牌37枚,银牌34枚。

截至2020年,怀柔区共有体育场馆2个。全区共有高等级运动员27人。参加市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得奖牌63枚,其中金牌18枚,银牌21枚。

公共服务

北京怀柔:“足不出村”办政务 打通村民办事“最后一千米”

北京市怀柔区实施“足不出村”办政务改革,依托区、镇、村三级联动,变“帮办”为“代办”,创新建设代办队伍,梳理涉农事项代办清单,全天候应需应急办理村民事务,实现由“多次跑”变为“一次办”,打通村民办事“最后一千米”。

旅游

圣泉山

北京圣泉山旅游风景区距怀柔城区6公里,景区占地5平方公里,东临千年古刹红螺寺,西接万里长城慕田峪,背靠燕山,宏阔壮美,前拥怀沙河,风光旖旎。景区现有景点佛教文化苑、日月潭、三星洞、钟鼓楼、千年古刹观音寺等30余处。已形成一个集登山健身、礼佛拜祖、休闲观光、民俗体验、节庆活动于一体的京郊文化名山。

青龙峡

青龙峡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古长城关口,距北京三元桥75公里,是集青山、绿水、古长城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景区占地面积150公顷,南北狭长约十余华里,雄伟的水库大坝将景区分为两个部分。北部是高峡平湖,游客可以乘画舫或快艇沿蜿蜒的水路欣赏两岸风光。东岸设有蹦极跳、攀岩、速降等健身娱乐项目。坝外是静静流淌的溪水,溪上可以划船、撑竹筏。峡谷两侧山势雄伟,植被茂密。山顶还有保存完好的明代古长城敌楼,吸引无数游人去探寻古迹。

石门山

石门山景区地处怀柔区峪道河村,紧邻G111国道。占地面积5000亩,石门山以奇、秀、险、幽而闻名,是山水景观与运动体验为一体的自然风景区,也是旅游度假休闲的好地方。奇石、圣水、密林、幽谷,形成景区四大特色自然景观;洞天、福地、孝道、乐园构筑人文精神世外桃源。

黄花城水长城

黄花城水长城旅游区是国家4A级景区,位于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镇境内,因三段长城入水而得名,是北京唯一一处长城与水相连的长城。景区距北京市区65公里,怀柔城区35公里。是以奇而著称,以秀为特色,融青山、碧水、长城古树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水长城的“四大奇观”更是引人入胜,叹为观止:长城绕湖畔、巨龙探水湾、沧桑古栗园、峭壁山水潭。景区内山清水秀,长城雄伟壮观,既有江南水乡的优雅风韵,又有塞外北国的壮美风光,可谓集南北风光为一体,融自然人文为一身,故有“塞外景,江南风,尽在水长城”的美誉。

慕田峪长城

慕田峪长城于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此段长城东连古北口,西接居庸关,自古以来就是拱卫京畿的军事要冲,有正关台、大角楼、鹰飞倒仰、箭扣、北京结等著名敌楼,有着深厚的历史价值和极高的文化价值。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植被覆盖率达96%以上。素有“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美誉,是明代长城的精华段落之一。具有空气清新、双面垛口、关台奇特、敌楼密集、立体感强、内外支城并存等特点。

获得荣誉

2015年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区)。

2019年2月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区)。

2019年9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9年11月,获得“‘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称号。

2019年12月31日,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中国县域消费百强榜排名41。

2020年7月,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9月,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参评城市(区)名单。

2020年10月20日,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名单。

2020年11月16日,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0年11月,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1月,入选中央文明办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单。

2021年4月29日,被教育部命名为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县(市、区)。

2021年7月,入选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名单。

2021年8月,入选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021年10月12日,怀柔区入选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2年11月,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