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艺术学院(Yunnan Arts University),简称“云艺”,位于昆明,全国八所省属综合性艺术院校之一,2022年,获得“呈贡区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荣誉。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云南艺术学院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校园文化、行政管理、校区情况、校园风貌、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云南艺术学院

英文名

Yunnan Arts University

别名

云艺

成立日期

1959年

所属地区

云南省

地址

呈贡校区: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577号

办学性质

公办类

主管部门

云南省

教师人数

共1012人

前身

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

现任领导

欧阳俊虎(院长)

校训

“务实、求新、尚美”

院校代码

10690

主要专业

戏剧影视文学、国画、舞蹈表演、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

专业数量

共35个(本科专业)

硕士点

一级学科5个

本科生人数

共10441人

研究生人数

共1306人

建筑面积

930亩(数据统计截至2022年)

简介

1959年,云南艺术学院成立,其前身是1951年昆明师范学院设立的艺术系。1959年7月开始招生。1980年8月1日,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全体师生正式并入云南艺术学院。1981年9月24日,举行了高考恢复后招收的第一批新生开学典礼。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艺术硕士专业学位培训单位。

截至2022年,学校拥有麻园、呈贡两个校区,占地面积共930余亩;共有12个院系和1所附属艺术学校,有35个本科专业。其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艺术专业领域硕士学位授予权8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级A级高原学科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8个,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0个。2019年获批艺术学理论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学校有专任教师902人、外聘教师22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1012人,在校学生11822人。

历史沿革

1951年——1978年

云南艺术学院前身是1951年昆明师范学院,成立之初设立了音乐和美术两系,1959年7月开始招生。1959年8月,云南艺术学院正式成立,1960年成立云南艺术学院附中。1960年,省文化局决定在云南艺术学院设立戏剧系,下设表演和导演两个专业。同年,附属中学成立,次年成立舞蹈系。

1962年8月,云南艺术学院及其附属中学撤销,根据中共八届九中全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国民经济八字方针,云南艺术学院并入昆明师范大学艺术系。原音乐系和美术系改为音乐、美术专业;戏剧系的学生分别被安排到云南戏曲学校以及云南大学、昆明工学院、昆明师范学院和云南中医学院四所学校。原舞蹈系的学生委托昆明师范学院艺术系负责,1965年,由于省歌舞团出访越南需要舞蹈演员,全体师生归属省文化局文化艺术干部管理学校。1971年4月,开始了接受工农兵学员的工作。1977年恢复高考后,1978年6月30日,教育部、文化部联合批复,“同意恢复云南艺术学院暨附中”。

1979年——2004年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1980年8月1日,昆明师范大学艺术系全体师生正式归并云南艺术学院,同年9月5日,学院正式恢复教学,并于1981年9月24日举行复课后第一批新生开学典礼。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学校发展步伐紧跟时代,规模稳步扩大。1996年,云南艺术学院获批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1999年扩招之后,学校办学规模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专业设置逐步完善,基本获得了当时所有艺术类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权。于2003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在迎来首届硕士学生的同时,迎接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2005年——2020年

2008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云南艺术学院成为云南省民族艺术国际人才培养基地。9月17日,云南艺术学院呈贡新校区举行奠基开工仪式。2009年,经云南省政府批准,云南艺术学院成为云南省招收周边国家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院校。2010年7月20日,在呈贡大学城雨花路1577号新校区举行了搬迁仪式。美术、设计、艺术文化学院暨公共教学部三个办学单位以及部分管理、服务职能先行入驻。次年9月,整体搬迁工作完成。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云南艺术学院成为云南省招收港澳台学生院校。到2016年新学年,二期学生宿舍建成。2018年,图书馆、体育场投入使用。2019年,云南艺术学院获批艺术学理论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20年10月,云南艺术学院加入“中国舞台美术教育联盟”。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2年,云南艺术学院设有12个教学单位,共35个专业。

序号

院系

专业设置

1

音乐学院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音乐学

2

戏剧学院

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学、表演、戏剧影视导演、播音与主持艺术、舞台美术设计

3

艺术管理学院

文化产业管理、表演(礼仪与公关艺术方向)

4

美术学院

绘画(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美术教育、成人教育、艺术摄影

5

公共教学部

综合办公室、教学管理科和外语教研室、大学语文教研室、艺术学理论教研室、计算机文化基础教研室

6

舞蹈学院

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学(舞蹈教育、民族舞蹈传承)

7

体育教学部

体育教学、运动竞赛、体育代表队训练

8

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设计学、建筑学、数字媒体艺术、公共艺术、工艺美术

9

电影电视学院

广播电视编导、影视摄影、广播电视新闻

10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

11

高等职业教育学院与继续教育学院

舞蹈系、设计系、美术系

12

附属艺术学校

音乐表演(声乐表演、器乐表演)、美术绘画(绘画方向、设计方向)、舞蹈表演、歌舞表演、体育舞蹈、播音与主持

师资情况

截至2022年,学校有专任教师902人、外聘教师220人,折合教师总数为1012人,“双师型”教师81,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307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722人。全校正高达100名,副高184名,编内具有博士学位152名,在读博士50名。截至2022年,学校国家级课程思政名师16人、“云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兴滇英才支持计划教学名师、文化名家、青年人才”15人。

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

宋杰、杨军、曾静等

云南省级优秀教师

杨军

云南省高等学校卓越青年教师

杨俊霞

云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设计学专业团队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学院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5个,艺术专业领域硕士学位授予权8个,云南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有1个云南省级培育建设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2个,省级A级高原学科3个,省级教学科研团队10个。

硕士学位授予点(一级学科)

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云南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艺术学理论

云南省级培育建设学术博士学位授权点

艺术学理论

硕士学位授予点(专业硕士领域学位)

艺术(音乐、戏剧、戏曲、电影、舞蹈、美术、艺术设计、广播电视)

云南省级A类高原学科

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设计学

教学情况

截至2022年,学院专业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0个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云南省特色专业5个,云南省重点专业3个,7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已获批1个国家一级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级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类本科课程,2门省级研究生优质课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表演(舞蹈表演)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舞蹈表演、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绘画、戏剧影视文学、美术学、雕塑、视觉传达设计、广播电视编导、音乐表演、戏剧学、中国画、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舞蹈学、表演、摄影、舞蹈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录音艺术、影视摄影与制作、艺术管理

云南省特色专业

绘画、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美术学、音乐学

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音乐教学与展演实验中心、云南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中心、造型艺术与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舞蹈教学与展演实验中心、戏剧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绘画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云南省高校数字化艺术创作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虚拟教研室

对外交流

云南艺术学院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为云南“三个定位”战略目标。

截至2022年,已与美、加、英、法、意、德、瑞士、瑞典、澳大利亚、俄、白罗斯、韩、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越南、孟加拉国等18个国家及台湾的近40所高水平艺术院校开展了教育合作与交流;与美、英、法、意、瑞士等12个国家的25所大学和2所国际教育机构签署了34项交流合作协议。

2022年10月8日,学校应邀出席2022中国—东盟艺术高校联盟第三次成员大会,大会以“艺路同行,共向未来”为主题,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美术学院和设计学院选送的优秀师生作品在10月29日进行线上展演。

2021年11月26日,由云南艺术学院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联合主办的电影文化交流活动—“2021德国电影沙龙”在云南艺术学院开幕,为优秀电影作品的学习和交流搭建平台。

学术研究

研究资源

馆藏资源

云南艺术学院图书馆始建于1959年,建校60多年来继承了昆明师范大学(今云南师范大学)艺术系资料室的珍贵藏书,已发展成为一个专业图书馆,拥有美术、艺术设计、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类等书籍和材料。

截至2022年9月,学校拥有一个图书馆,总面积19284.18平方米,阅览室2000个座位。图书馆拥有89.10万册纸质书,当年新增14955.0册新书和,人均纸质图书75.33册;拥有24.86万册电子期刊、75.82万册学术论文、3780.0小时音视频。2021,图书流通量达到2.54万册,电子资源访问量达到76.39万次,电子资源下载量达到62.65万篇次。学校建设了VPN系统,开设移动图书馆、微信图书馆、电子借阅机等,在呈贡校区图书馆引入了RFID自助系统。

学术出版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是由云南艺术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于1989年9月首次出版,1995年,以《云南艺术学院学报》为刊名内部出版;1999年,作为季刊在全国范围内向公众出版;2002年,获得了国际ISSN认证以及条形码,并开始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截至2019年9月,已出版103期。

该杂志设有“戏剧学”“美术学”“音乐学”“舞蹈学”“影视艺术学”“艺术设计学”等栏目。

研究机构

截至2022年,学院有云南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2011”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1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

“2011”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民族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协同创新中心

云南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省高校民族文化数字媒体与动漫创意设计工程研究中心

云南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

云南戏剧发展对策研究团队

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云南省高校数字化艺术创作重点实验室

学术成果

截至2022年,学院获得国家级奖项32项,学科竞赛奖9项,省级奖项51项。

2018年

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资助项目中获得中国校园戏剧节“优秀展演剧目奖”、“校园戏剧之星奖”(导演)

云南文化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星际奇遇记》)

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晚安,雨林先生》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欧美戏剧理论前沿问题研究”子项目“当代欧美应用戏剧研究”》

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瓦那儿童亲子剧场)

2019年

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天边那对双彩虹》)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缀白裘>与清代中叶戏曲的转型》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民间原始形态戏剧的文化生态学研究》

2020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约定》)

《话剧中国》全国话剧新剧目展演

《戏剧新生活》乌镇杯戏剧大赛高校学生组最佳作品奖(《问心》)

第34届田汉戏剧奖评论奖二等奖(《共鸣服务间离:从剧作到剧场的选择》)

《教育部哲社后期资助项目“滇剧传承研究”》

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春雨坊——戏剧方法在社区党建和基层治理中的应用)

国家级大学生创业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云南少数民族传说的动画改编创作研究)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奖:在第八届”互联网+“大赛中,16个项目获得省级铜奖,27个项目入围省赛决赛(金银奖争夺赛),最终取得10金17银的优异成绩。

自2015-2018年,发表82篇论文;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云南戏剧发展对策研究”项目获2012年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正式立项资助团队;2023年,5篇硕士论文被评为2022年度云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校园文化

校训

务实、求新、尚美

校徽

学校校徽是双圆套圆形徽标,底色为黑色,在两个白色圆圈之间,上方为“云南艺术学院”六个鲁迅体字的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YUNNAN ARTS UNIVERSITY”,在最里面的白色圆圈内是红色和白色相衬组合成的圆形图案,白色部分是云南代表性动物孔雀的抽象图案,红色部分是底衬。孔雀是吉祥鸟,形状与红色底衬又成阴阳太极。

云南艺术学院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李建宇

院长

欧阳俊虎

党委副书记

李彦萍、杨国良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姜玉海

副院长

陈劲松

党委委员、副院长

王建才、蒋锋、郎启训

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党校副校长

张勇

办公室(党委巡察办主任)、党委统战部部长

李攀通

组织部部长、党校副校长

张雁鹏

截至2022年

历任领导

姓名

职务

任职时间

陆万美

院长

1960.05—1960.09

董学艺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1960.12

靳古纯

党委副书记

1961—1962.11

李坚

副院长

1980.01—1980.07

肖萧

副院长

1980.01—1980.07

范诗

副院长

1983.11—1986.08

袁晓岑

副院长

1980.01—1987.07

黄荣婧

副院长

1981.04—1983.11

叶公贤

院长

1985.11—1993.03

王福玲

副院长

1987.02—1996.05

陈坚

副院长

1987.12—1994.05

张建中

副院长

1993.03—1994.05

院长

1994.06—1999.04

李全泽

副院长

1993.03—1998.09

杜世贵

副院长

1998.09—2002.09

吴卫民

院长

2000.10—2016.02

李小明

副院长

1996.11—2011.04

陈勇

副院长

1996.11—2011.01

潘红

副院长

2005.11—2018.01

黄雁玲

党委书记

2018.04—2022.04

郭浩

副院长

2011.07—2016.04

陈艳萍

副院长

2001.12—2018.12

卢宇辉

副院长

2011.01—2022.09

张国岗

党委委员、戏剧学院党委书记

2020.06—2022.12

赵波

党委委员、副院长

2018.11—2022.04

苏常青

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公共教学部主任

2016.12—2021.12

校区情况

呈贡校区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雨花路1577号。

新校区位于呈贡吴家营乡,距昆玉高速公路22公里,位于牛头山东侧。新区用地西侧为昆玉高速50米处的绿化隔离带,南北两端为教育用地;东部60米宽的城市主干道是主干道,干道以东是后勤社会化用地;一条40米宽的城市主干道穿过这片土地,将整个土地分成一大一小两部分。

云南艺术学院

布局:用地的中心是一个人工湖,基础教学区在人工湖北侧,专业学院(系)区就像一颗围绕公共中心区的“明珠”;行政区域位于土地的东北端,靠近主干道;运动区位于土地的西北角和东南角。

云南艺术学院

项目

数量

单位

总用地

47.15

公顷

总建筑面积

22.492

万平方米

容积率

0.476

建筑密度

16.3

%

绿化率

45

%

麻园校区

麻园校区位于昆明市中心西部,高新开发区东侧。详细地址为云南省昆明市科业路32号。截至2020年,在规划和设计中,结合塑造校园空间的需要,设置了具有不同功能和类型的广场,具体如下:①校前广场:位于学校正门,是学校人流和车流的主要入口,该广场主要是景观和绿化。②新区中心绿化广场:位于新区中部,以水上绿化景观为主。③环形景观大道:沿东西区中心设置一条环形景观大道,作为连接校园各单元的主线。④其他广场:计划在校园其他部分设置少量中小型广场,主要为每个区域不同人群的临时聚集和分布提供空间,同时也作为校园的许多节点。如教学楼前、行政楼前、运动场前等。

云南艺术学院

项目

数量

单位

总用地

12.23

公顷

总建筑面积

15.59

万平方米

容积率

1.27

建筑密度

34.5

%

绿化率

24.1

%

校园风貌

2018年11月投入使用的呈贡校区图书馆位于校园中心。立面以“书简”的形状为原型,不同数量的“书简”形成不同长度的弧形墙。建筑颜色以灰色和白色为主,垂直线条成为整个建筑外观的主要主题。

云南艺术学院

云南艺术学院

所获荣誉

2019年,获云南省级“平安校园”称号。

2020年,获得2个云南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立项。

2021年,被授予“云南省毒品预防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2021年,成功申报云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

2022年,被命名为“呈贡区第一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