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他于30年代开启演艺生涯;40年代参加二战并升至上校;50年代出演《环球世界八十天》,并因此获得了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演员的提名,开始走入鼎盛期。大卫·尼文共拍有影片100余部,代表作有《孤军血战记》《铁血忠魂》《美满姻缘》《彩凤朝阳》《蓝月亮》《金龟婿》《尼罗河上的惨案》《逃往雅典娜》等。曾获第3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第16届金球奖电影类剧情片最佳电影男主角以及第11届金球奖电影类音乐/喜剧片最佳男主角。
早年经历 家庭情况 大卫·尼文,1910年3月1日生于伦敦一个贵族家庭,父亲曾任军官。1915年,他的父亲战死于加利波里战役,母亲改嫁。二战期间,他结识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普丽莫拉·罗洛,二人一见钟情,并育有二子。
军旅生涯 早年间,继父将大卫·尼文送往桑赫斯特军事学校(Royal Military Academy Sandhurst)求学,毕业后他参加苏格兰轻骑兵团,服役6年。退伍后,他曾从事多种职业,包括记者、邮递员、伐木工等,甚至被介绍担任古巴革命者的教官并最终成为这个机构的创办人。
1939年晚期,他接到英国政府的回国命令,被安排前往部队服役,在司令部担任中尉。 作为好莱坞演员中第一个接到出发命令的人,当时在好莱坞的英国人还为他举办了一场告别晚会。在战中,他屡获战功,一度升至上校,成为英国演员中军阶最高的一个。后来,他主要在英国战争部宣传部部门工作,也担任一些战争主题宣传片中的角色。
演艺经历 初入影坛 从军队退役后,大卫·尼文开始四处谋生,先后做过多种职业,曾做过记者、邮递员、伐木工等。30年代,他决心去好莱坞寻找出路,于是以临时演员的身份开启了演艺生涯。
起初,他只是参演一些边缘角色,1932年到1935年,先后出演6部影片。其中,他在《叛舰喋血记》中扮演了一个士兵,以群众演员身份正式开始了自己的电影生涯。
没有接受专业的表演训练,大卫·尼文最初的演艺事业并不顺利,但他勤于练习,加上举止得体、富有魅力和他清晰的发音,逐渐引起导演们的注意,开始接到一些比较重要的角色。1936年。出演《Thank You, Jeeves!》中“Bertram Wooster”一角,步入主演行列。30年代中后期,他先后在《Dinner at the Ritz》《选择金龟婿》《呼啸山庄》等影片中担任重要角色,为自己积攒了一定的知名度和声誉。其中,《呼啸山庄》改编自艾米莉·勃朗特同名小说,讲述一个流浪荒原、寻找真爱的庄园主关于爱情与复仇的离奇故事,他扮演女主角凯西的邻居及丈夫艾德加。1939年,他与高德温制片厂签订了长达七年的排他性合约。直到二战爆发前,他一共出演了20余部影片。
战后恢复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没有终止自己的演艺事业,参演了一系列战争题材影片,例如《空中喷火机》《最后突击》,并参与制作并主演了战争片《向前的路》。
战争结束后,他于1946年再次回到好莱坞,变得大受欢迎。但高德温制片厂无法原谅他为了参军而解约的行为,迫使他的演员生涯步入低潮期。即便如此,他每年还是会出演少量的重要角色,在此期间,先后主演了《一代佳人》《平步青云》《完美婚姻》《雪山倩魂》等影片。1948年,大卫·尼文出演《主教之妻》,并在此过程中结识了第二任妻子——约迪斯·特尔斯米。次年,与秀兰·邓波儿共同出演了影片《柯丽丝之吻》。
在这一阶段,大卫·尼文经历了事业的大起大落,虽然事业逐渐恢复,但他对自己并不满意,对自己出演的角色也总感到失望。但因为对演员职业的热爱,他一直继续着演艺事业。
事业巅峰 战后头十年,大卫·尼文虽然时常面对无片可演或接手坏电影的情况,但在后来的50年代,他逐渐达到事业的巅峰。
1954年,《俏女怀春》助他获得第11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片最佳男主角,他在其中扮演帕蒂的前未婚夫辛西娅的父亲大卫。该片由奥托·普雷明格执导,是一部爱情喜剧片,讲述了两个上了年纪的花花公子追求同一个迷人的年轻女子的故事,在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中获得包括最佳电影剪辑、最佳原创歌曲等在内的三项提名。
1956年,大卫·尼文迎来职业生涯的重大转机。他出演《环游世界八十天》,取得了演艺事业上的突破。该片由米歇尔·安德尔森执导,在拍摄过程中,剧组累积动用了13个国家的约7万名临时演员,影片也获得了第2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等五项大奖。影片中他扮演一位与友人打赌,要在八十天内环游世界一周的英国绅士莱亚斯·福格。当时制片人麦克尔·托德想找一位能力突出、具有个人魅力的演员来出演该角色。起初该角色的候选人为加里·格兰特,但他放弃了出演。于是托德一个朋友向他推荐了大卫·尼文。这部影片帮助大卫·尼文获得1956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演员提名,也帮助他一举成为当时好莱坞最活跃的演员。两年后,他在《鸳鸯谱》(又译《分离的桌子》)中出演男一号退休少校大卫,赢得了第3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演员奖,该片由德尔伯特·曼执导,讲述了短短的一天一夜,餐桌之间的对话,争吵,各自错综复杂的人生故事,通过一个旅店形形色色的人物,展现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信任危机现象。除最佳男演员奖外,该片还曾提名第3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等五项奖项。
转型时期 1960年,大卫·尼文举家移居瑞士,并继续出演电影。
1963年,他在《在北京的55天》中扮演了英国大使。影片中他展示出卓越的英国绅士风采。此时尼文在好莱坞的朋友大多数已经相继去世,而年事渐高的他也开始谋划新的职业道路。
60年代中期,他开始转型,在一系列犯罪讽刺片中大获成功。先后出演了《粉色美洲豹系列》《娱乐场中的装饰》《死人谋杀案》。
此外,他还参演了一系列喜剧片,例如《普鲁登斯和药丸》《不可能的年龄》。
生命余响 生命的后期,大卫·尼文的身体情况每况愈下,但他仍旧从事着演艺活动,由他出演的《怪宴》(1976)和《尼罗河上的惨案》(1978)上映后都得到了很好的评价。《怪宴》是由罗伯特·摩尔执导的犯罪片,大卫·尼文在其中饰演纽约业余侦探迪克·查尔斯顿,该片讲述了五位世界著名的侦探同时被邀赴一古堡出席神秘宴会,可是宴会主人并没有出现,却发生了一连串的谋杀事件的故事;《尼罗河上的惨案》是由约翰·古勒米执导的剧情片,他在片中饰演雷斯上校,该片改编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尼罗河一艘游轮上接连发生三起命案,船上的一名比利时侦探波洛最终通过侦查找到真凶的故事。
这一阶段,在朋友的鼓励下他开始从事写作活动并发现自己写作方面的才能,先后出版《月亮与球》和《崎岖的山峰》两部作品,均成为畅销书。
最终,大卫·尼文因为运动性神经疾病于1983年7月19日去世,享年73岁。在他从影的近50年中,大卫·尼文一共出演了100余部影片,为影坛贡献了许多经典角色。
1985年,他还与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查尔斯·卓别林、彼得·塞勒斯和费雯丽一起被列入英国“British film year”系列邮票。
个人生活 婚姻家庭 在1940年夏季的后半期,大卫·尼文在从军过程中认识了22岁的普丽莫拉·罗洛。两人一见钟情,随后二人于他们1940年9月16日结婚,并分别在1942年和1945年诞下两个儿子,共同度过了六年的幸福岁月。但1946年,普丽莫拉·罗洛在一场晚宴中失足跌落楼梯坠亡。
1948年,大卫·尼文在拍摄电影《主教之妻》过程中与瑞典模特约迪斯·特尔斯米相识,并于同年结婚。两人于1958年分居,同年年底又再度复合。
1960年,大卫·尼文移居瑞士,并在那里收养了一对女孩。
友人情况 大卫·尼文在好莱坞有许多朋友, 例如诺尔·科沃德、雷克斯·哈里森、劳伦斯·奥利弗,其中劳伦斯·奥利弗成为了他儿子的教父。
人物评价 他是天才横溢的缩影。(格里高利·派克评)
大卫·尼文将绅士风度和幽默感带到好莱坞,丰富了电影事业,在最困难的工作环境下 ,他常带着鼓舞人的微笑,他是迷人的 。(安东尼·昆评)
主要作品 影视作品 叛舰喋血记1935 Thank You, Jeeves!1936 Dinner at the Ritz1937 选择金龟婿1938 呼啸山庄1939 空中喷火机1942 最后突击1944 平步青云1946 一代佳人1947 雪山倩魂1947 主教之妻1948 柯丽斯之吻1949 彩凤朝阳1950 俏女怀春1954 环游世界八十天1956 彩凤伴金龙1957 鸳鸯谱1958 北京55日1963查看全部 (23) 资料来源
书籍作品 出版时间
作品名称
1971年
《月亮与球》
1975年
《崎岖的山峰》
资料来源
获奖记录 获奖时间
获奖作品
奖项名称
1954年
《俏女怀春》
第11届金球奖 电影类 音乐/喜剧片最佳男主角
1955年
第7届艾美奖最佳客串男演员(提名)
1955年
《卡琳顿案件》
第8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电影奖-最佳英国男演员(提名)
1957年
第9届艾美奖剧情类剧集最佳男演员(提名)
1958年
《彩凤伴金龙》
第15届金球奖 电影类 音乐/喜剧片最佳男主角(提名)
1959年
《鸳鸯谱(分离的桌子)》
第16届金球奖 电影类 剧情类最佳男主角
第31届奥斯卡金像奖 最佳男主角
资料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