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黄耆(学名:Astragalus arbuscula Pall.)为豆科黄芪属的植物。分布于天山、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大陆的新疆等地,生长于海拔1,400米至1,6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山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木黄耆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分布范围等介绍

中文名

木黄耆

拉丁学名

Astragalus arbuscul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又称木兰纲。

亚纲

蔷薇亚纲(Rosidae)

豆目(Fabales)

亚目

蔷薇亚目

豆科(Leguminosae sp.)

亚科

蝶型花亚科(Faboideae)

山羊豆族、黄耆亚族

亚族

黄耆亚族

黄耆属(Astragalus Linn.),也称:黄芪属。

亚属

裂萼亚属、剑叶组

木黄耆

分布区域

新疆

命名者及年代

Pall.

形态特征

灌木,高50-120厘米,老枝直立,直径达1.5厘米,树皮黄褐色,纵裂;当年生枝粗壮,被黄灰色伏贴毛。

羽状复叶有5-13片小叶,长3-5厘米,有短柄;叶轴被白色伏贴毛;托叶下部与叶柄贴生,上部三角状卵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被黑白混生毛;小叶线形,稀线状披针形,近无柄,长8-20毫米,宽1.5-3 (5)毫米,两面被伏贴毛,黄绿色。

总状花序因花序轴短缩,呈头状,生8-20花,排列紧密;总花梗比叶长2-3倍,被伏贴毛;苞片卵圆形或披针形,长1-3毫米,被黑白混生毛;花萼短管状,长5-7毫米,密被黑白混生的茸毛,有时黑色毛仅见于萼齿上,萼齿丝状钻形,长为萼筒的1/3或1/4;花冠淡红紫色,旗瓣菱形,先端微凹,下部急狭成瓣柄,长15-19毫米,翼瓣长14-17毫米,瓣片线状长圆形,先端圆钝,与瓣柄等长,龙骨瓣较翼瓣短,瓣柄较瓣片长。

荚果平展或下垂,线状,劲直,长1.7-3厘米,宽1.5-2毫米,横断面三棱形,稀四棱形,革质,被白、黑茸毛,稀仅有白毛,假2室。

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海拔1400-1600米的山坡。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新疆北部(伊宁、塔城、乌鲁木齐)。西西伯利亚、哈萨克斯坦及天山地区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