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是一套面向大众的、可信的、通俗化的中国历史。由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和著名出版家郭志坤联合主编,由12位学者合力奉献,一套12册。
本书以专题的形式,全面介绍了商代的历史变迁、政治制度、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信仰体系等内容,既吸收了学界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汇聚了作者自己的研究心得,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
本书尤其注重使用甲骨文、考古资料。作者对甲骨文的产生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还提到了一些重要的甲骨文著录书籍,从而为学习者提供了门径,而甲骨文分期的知识可以使读者对商代甲骨文的时代有更具体的认识。此外,作者还对几个比较重要的、有特色的商代考古遗迹,如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四川广汉三星堆祭祀坑、江西新干商代大墓、河北藁城台西商代遗址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内容简介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一个朝代,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最近几年,学者们对于商史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然而,由于生动故事的缺失和材料的晦涩难懂,普通读者对其知之甚少。因此,写一本通俗的著作来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就显得尤为必要。本书的写作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尝试。
商朝处于中国历史的较早时期,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者在吸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1上,以深入浅出的笔触对商族传说、汤武革命、都城变迁、武丁中兴、王朝灭亡等,结合体现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的文献文物(包括甲骨文和青铜器及铭文)作全面系统的介绍。书后附有商大事记、商王世系表、文中引书简称表、主要参考文献、商时期中心区域图。
本书是《细讲中国历史丛书》中的一种。这套丛书自夏史写到清史,共分12部,作者由来自复旦大学等高校的历史研究专家组成。他们根据需要,选择对某些人和事加以细讲,其中有解疑释惑,有纠正误解,有典故分析。坚持真实可信与通俗易懂的标准,行文强调平易流畅,每一部正文前置彩色插页4面,正文配图200余幅左右,正文后附有大事年表、帝王世系、历史地图以及重要参考书目。
作品目录
序一 | 序二 | 导语 | |
第一章 商代的历程 |
第一节 先商时期 | 第二节 早商时期 | 第三节 晚商时期 | |
第二章 商代的制度 |
第一节 分内服、外服的职官制度 | 第二节 商代的军事制度 | 第三节 商代的法律制度 | 第四节 商代的刑罚制度 |
第五节 商代的教育制度 | 第六节 商代的选官制度 | | |
第三章 商代的甲骨文 |
第一节 甲骨文的制造过程 | 第二节 甲骨文的埋藏、破坏和发现 | 第三节 甲骨文的著录 | 第四节 甲骨文的分期 |
第四章 商代的金文 |
第一节 商代青铜器的发现与类型 | 第二节 商代金文的分期与著录 | 第三节 商代金文的形式与一些典型的铭文 | |
第五章 商代的社会生活 |
第一节 商代的服饰 | 第二节 商代的饮食 | 第三节 商代的住所 | 第四节 商代的交通 |
第五节 商代的婚姻 | | | |
第六章 商代的经济 |
第一节 商王朝的财政收入 | 第二节 商代的商业贸易 | 第三节 商代的城市 | 第四节 商代的农业 |
第五节 商代的畜牧业 | | | |
第七章 商代的方国与小臣 |
第一节 方国 | 第二节 小臣 | | |
第八章 商代的神灵关系 |
第一节 帝臣与帝的关系及神灵世界里帝臣的分职 | 第二节 帝与祖先神以及祖先神内部的关系 | 第三节 自然神与帝、祖先神的关系 | 第四节 商代人间世界里的帝臣及其思想史意义 |
第九章 商代的文化以及考古遗迹 |
第一节 西北冈王陵区大墓:商代王室墓葬文化 | 第二节 殷墟妇好墓:商代妇女婚姻文化 | 第三节 三星堆祭祀坑:商代祭祀面具文化 | 第四节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商代级别居室文化 |
第五节 新干商代大墓:商代地域文化 | 第六节 商代的文化 | | |
第十章 商代的医疗 |
第一节 商代的疾病种类 | 第二节 商人对疾病原因的认识与治疗疾病的方法 | | |
第十一章 殷都屡迁及其他 |
第一节 殷都屡迁 | 第二节 商纣王身边的大臣 | 第三节 商代的自然灾害与救灾措施 | |
附录 |
附录一 商大事记 | 附录二 商王世系表 | 附录三 文中引书简称表 | 附录四 主要参考文献 |
商时期中心区域图 | 结束语 | 后记 | |
作品评价
随着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在社会上的日益广泛流传,很多读者都对古文字感兴趣,也想学习一些基本的古文字知识。然而他们并不容易找到适合的通俗教材。本书在描述商代的制度等问题的时候,对很多所引用的甲骨文材料提供了拓片;而在《商代的金文》一章也提供了一些商代的著名铭文和拓片,这些拓片无疑是学习甲骨、金文最好的入门材料。另外,这本书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对商代史和甲骨文比较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和学习。
作者简介
王进锋(《殷商史》作者)

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先秦史研究。曾于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在美国Dartmouth College 研习。在《考古》、《考古与文物》、《历史地理》、《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史学史研究》、《民俗研究》、《中国音乐》、《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
作品系列
《夏史》——郭泳
《殷商史》——王进锋
《西周史》——黄爱梅
《春秋史》——陈雪良
《战国史》——于凯
《秦汉史》——马孟龙
《魏晋南北朝史》——陈雪良、张德文
《隋唐五代史》——孙英刚
《宋史》——余蔚
《元史》——温海清
《明史》——张海英
《清史》——冯贤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