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英文:Zhejiang Vocational Academy of Art,缩写:ZVAA),简称:“浙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管辖机构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传承基地、浙江省文明单位。2017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被列入“浙江省优质高职校”建设计划;2019年,入选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单位;2020年,入选浙江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历史沿革、办学条件、学术研究、校园文化、行政管理、校区情况、校友情况、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英文名

Zhejiang Vocational Academy of Art

别名

浙艺

成立日期

1955年5月

地址

滨文路校区(本部)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18号

办学性质

公办

主管部门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占地面积

230余亩

学生人数

5197人

教师人数

563人

前身

浙江艺术学校

现任领导

薛亮(党委书记)、黄杭娟(院长、党委副书记)

校庆日

11月第一周

知名校友

董卿、周迅、杨小青、陈丽君、殷硕、钟丽燕等

校训

求真、尚美、精艺、修为

校歌

《梦想开始的地方》

院校代码

12863

专业数量

29个

简介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前身主体是1995年5月成立的浙江艺术学校和1951年11月成立的浙江省电影学校。1999年12月,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将浙江省电影学校和浙江艺术学校合并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于2002年1月正式成立。2015年11月,由省委编办批复增挂“浙江公共文化管理学院”。

截至2023年5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有滨文路(本部)和东冠2个校区,占地面积230余亩,设有7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教学部(公共体育部)、教学实践中心、附属中专(浙江艺术学校),开设29个专业,教职工563人,全日制在校生5197人。

历史沿革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由“两校一所”发展而来,“两校一所”包括1951年11月成立的浙江省电影学校、1951年成立的浙江省艺术研究所和1995年5月成立的浙江艺术学校。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浙江省电影学校

浙江省电影学校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浙江省电影放映人员训练班,1955年并入浙江省文艺干部训练班,1978年改名为浙江省电影学校,2002年并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浙江省艺术研究所

浙江省艺术研究所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浙江省文化局戏曲剧目工作室,后改名为艺术研究室;1980年改名为浙江省艺术研究所,2002年并入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浙江艺术学校

浙江艺术学校前身为1955年成立的浙江省文化干部训练班,后经历了浙江省文艺干部学校、浙江文化艺术学校、浙江省戏曲学校、浙江音乐舞蹈戏曲专科学校、浙江戏曲学校、浙江文艺学校、浙江省“五·七”艺术学校、浙江艺术学校等发展阶段,1999年12月,省政府批准浙江省电影学校、浙江省艺术学校合并筹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2002年1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正式成立,校址位于钱塘江南岸滨江高教园区,2007年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同年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恢复独立建制,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划出。2012年被授予“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称号,2015年11月,由省委编办批复增挂“浙江公共文化管理学院”。2018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于2021年通过验收。2022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获批“浙江省华文教育基地”。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情况

截至2023年5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设有音乐、设计、戏曲、戏剧影视、舞蹈、演艺与教育、手工艺等7个二级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教学部(公共体育部)、教学实践中心、附属中专(浙江艺术学校),共开设29个专业。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系设置与专业目录

学院

专业

音乐学院

现代流行音乐、音乐表演(器乐、声乐)、音乐制作、戏曲音乐

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动漫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戏曲学院

戏曲表演

戏剧影视学院

时尚表演与传播、戏剧影视表演、影视多媒体技术、摄影摄像技术、音像技术、影视制片管理、影视编导

舞蹈学院

舞蹈编导、舞蹈表演

演艺与教育学院

表演艺术、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歌舞表演、曲艺表演、学前教育

手工艺学院

民族传统技艺、文物修复与保护、文化创意与策划、展示艺术设计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继续教育学院

/

基础教学部(公共体育部)

/

教学实践中心

/

附属中专(浙江艺术学校)

/

注:参考资料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5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有专任教师563人,1名文旅部优秀专家,12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及培养对象,5名省文旅厅优秀专家,4名教师入选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聘任34名行业名家名师特聘教授,成立12个专家工作室,11个省级文化创新团队。

截至2022年12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拥有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名全国百名优秀戏曲专业教师,1名中国戏剧梅花奖教师,1名浙江省特级专家(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1名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2名省高校优秀教师,1名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3名省新世纪151第三层次培养人员,1名省首批“115”档案人才。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部分教师名单

类别

名单

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

支涛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张志红、张星

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周正平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周正平

省级专业带头人及培养对象

谢志勇、潘骅、缪海洁、那刚、荆芳、毛肄、曹亮红、包峥剡、褚琳、孙煜珑、郑怡文、王芳

中国戏剧梅花奖教师

张志红

浙江省特级专家

周正平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优秀专家

吴樟华、张星、、荆芳等

省舞台艺术“1111”人才计划

包峥剡、那刚、孙强、李昌国

专家工作室

沈凤泉江南丝竹音乐专家工作室,周煜国民族器乐演奏与创作专家工作室,谭丽娟、马建华、陈红冰声乐专家工作室,杨茹文打击乐专家工作室等

省级文化创新团队

浙江本土民间舞蹈研究创新团队、“浙曲流觞”本土民族音乐保护推广创新团队、“浙江故事”影像创作与传播创新实践团队、基层文化队伍专业能力素养提升研究团队等

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

周正平

省高校优秀教师

刘秀峰、郑怡文

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

刘秀峰

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三梯队人才

于善英等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12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建有国家高职“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浙江省高职“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1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优势专业4个、10个专业获7项 1+X 证书制度试点;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个;建有琴房录音棚、实验艺术剧场、演播厅、音乐厅、电影厅、文化经营管理实训中心、手工艺实训中心、舞台影视技术实训中心、戏剧影视美术实训中心、小剧场等艺术实践场所;入围参评2门职业教育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上线6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课程,4门浙江省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学建设情况

类别

名单

国家高职“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

戏曲表演专业群(表演艺术、戏曲表演、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戏剧影视表演)

浙江省高职“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

舞蹈表演专业群(歌舞表演、舞蹈编导、舞蹈表演、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

国家级骨干专业

戏剧影视表演、戏曲表演、影视多媒体技术、舞蹈表演、音乐表演

全国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A类)

戏曲表演专业

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民族传统技艺、舞蹈表演、戏曲表演

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

声像工程技术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戏剧影视表演、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文物修复与保护、声像工程技术、舞蹈编导

省级优势专业

舞蹈表演、音乐表演、戏曲表演、影视多媒体技术

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文物修复与保护“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非遗文化实训基地、戏剧影视与舞台美术综合性实训基地、舞台艺术设计生产性实训基地

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影视科技实训基地、音乐表演实训基地

职业教育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

《琵琶演奏》《中国越剧·唱腔》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课程

《二维动画设计》《中国越剧·唱腔》《读懂舞蹈世界的语言》《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中国诗词歌曲析唱》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5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获多项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等奖项。2019-2021年,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教师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部级奖项40项;学生获国家级奖项18项,省部级奖项77项。 截至2022年12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1项,省级新形态教材立项6本。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部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获奖时间

项目名称

2009年

《以剧目为载体以基地为保障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舞台艺术人才》

2014年

《校团合作培养戏曲演员的“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12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同浙江外国语学院、杭州演艺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依托金鹄电影节平台开展国际讲座,发起了长三角戏曲产教联盟,举办了联盟高峰论坛等系列活动,牵头成立了全国大学生原创影像产教联盟,探索实施“院校一企业一科研机构一行业协会一孵化基地”的多维合作模式。

截至2023年5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通过参加学术论坛、邀请专家来校交流、开展线上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国际合作与交流,涉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协会等机构。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图书信息中心建于2002年9月,总建筑面积4100余平方米。截止2023年1月,图书信息中心拥有藏书约四十万册,建有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超星汇雅电子图书、库客音乐、中国音网、读秀、翼狐设计学习库、博学易知、超星移动图书馆等数据库。

学术期刊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于2003年创刊,主办单位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出版周期为季刊,ISSN:1672-2795,下设艺术浙江、造型艺术、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非遗研究、艺术评论、艺术经纬、艺术札记、艺术教育、艺术视野、特色栏目“特别策划”等内容,曾入选为“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CSSCI来源期刊。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2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建有浙江乡村文旅融合研究中心、越剧研究院、浙艺社科联、创作中心、民间文艺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机构)。

学术成果

截至2023年5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有国家级青春健康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省教育技术研究规划重点课题等项目立项。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部分国家级学术成果

类别

项目名称

国家级青春健康项目

《青春如歌——健康相伴的知性朋友》

国家艺术基金

《葬花吟》

《和你在一起》

《红船》

《阳光大道》

青年艺术创作人才(李毅源)

校园文化

校训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校训是:求真、尚美、精艺、修为,体现的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办学遵循“黄龙文脉”精神,浙艺人追求真理、学习真知识、做真诚的人,崇尚美、发现美、创造美,勤学习、苦练功、精技艺,重修养、讲道德、知荣辱的信念追求。校训字体源于茅盾书法作品。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校标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校标设计者是韩美林,彩带、舞者的形体分别是“浙”“艺”的首字母,舞蹈图案设计蓝本是舞台表演艺术中的倒踢紫金冠。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校徽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校徽字体由启功先生题写,校徽延伸应用有生命绿、紫罗兰和中国红3种颜色。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校歌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校歌是《梦想开始的地方》,由薛亮作词,刁玉泉作曲。

《梦想开始的地方》歌词

总有一片天空属于我们,每一道蔚蓝向着远方

人生需要拼搏,让自己闪亮

跟我来,迎着曙光走进希望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求真尚美,抒写青春的诗行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有多少色彩就有多少光芒

总有一片天空属于我们,每一次攀登是一次成长

人生就要精彩,让生命飞扬

看前方,越过钱江就是海洋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精艺修为,开启艺术的远航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有多少渴望朝着未来飞翔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这是梦想开始的地方!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截至时间:2021年12月9日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现任领导名单

姓名

职务

薛亮

党委书记

黄杭娟

院长、党委副书记

夏开堂

党委副书记

章轲

副院长

徐芳

纪委书记

沈军甫

副院长

支涛

副院长

历任领导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历任领导名单

姓名

任职时间

李易(党支部书记)

1955.5-1956.5

黄源(校长)

1956.5-1957秋

张西华(副校长、校长、党总支书记)

1958.9-1977.9

张文根(党总支书记 代理)

1977.9-1980.9

王爱勤(校长)

1980.7-1984.7

於爱如(校长)

1985.1-1992.7

卢竹音(校长)

1992.7-1999.12

注:参考资料

校区情况

截至2023年5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有滨文路(本部)和东冠2个校区,占地面积230余亩。

滨文路校区(本部)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滨文路校区(本部)位于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18号,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图书信息中心、手工艺学院、舞蹈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演艺与教育学院、浙江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戏曲学院、戏剧影视学院等部门。

东冠校区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东冠校区位于杭州市滨江区园区中路16号,2011年9月正式启用,美术系、文管系、影视技术系等院系的部分师生在东冠校区工作、学习。

校友情况

统计时间:2023年5月23日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知名校友

姓名

备注

詹永明

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茅威涛

一级演员,"梅花大奖”得主

杨小青

一级导演,全国先进工作者

陶慧敏

南京军区政治部前线话剧团一级演员,2003年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

何赛飞

一级演员,曾获第十九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

董卿

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获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殷硕

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青年拔尖人才、“文华表演奖”获得者

山翀

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文化部十大杰出青年

周迅

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巴黎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所获荣誉

2004年11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荣获“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称号。

2005年1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荣获“浙江省对外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06年1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荣获浙江省高校“平安校园”称号。

2009年1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荣获“2009年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

2013年9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荣获“浙江省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先进集体”称号。

2022年9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荣获2021年度浙江省高校(高职高专)新媒体综合力十强。

2023年3月,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荣获“浙江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 三星等级”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