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英语:Wuhan Technic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6号,湖北省教育厅主管,公办高等职业院校。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办学始于1953年,2003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交通部直属的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武汉水运工业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校园文化、校园环境、行政管理、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武汉交通学院

成立日期

2003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

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6号

办学性质

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主管部门

湖北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1000亩

学生人数

17188

教师人数

753(截止2023年3月)

校歌

《武交校之歌》

院校代码

13264

专业数量

44

简介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占地1000亩,校舍建筑32.01万平方米,学校有在职教职工741人(截职2023年3月),全日制在校生17188人(截止2022年6月)。学校下设12个二级学院,设有船舶工程技术、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现代物流管理、智能交通技术等专业44个。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是湖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湖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同时也是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湖北省文明单位。 

历史沿革

溯源二校

原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

1953年,原长江航运管理局创办了长航干部训练班,选址在湖南城陵矶,主要开展土木、驾驶、轮机等培训。1956年,改为长航干部学校,开办了党训、政工、水运管理、船长、轮机长等训练班。1957年,学校搬迁到武汉市武昌喻家湖。1958年,与武汉河运工人技术学校合并成立长江航运学校。

1960年,长江航运学校改为长江航运大学。1961年,长航干部学校和武汉河运工作技术学校分开独立运营,恢复到长江航运学校。1969年,长江航运学校被撤销,全体教职工编为沙洋长航“五七”干校一大队二连。1973年,经上级批准,在长江航运学校的基础上,成立长航党校,主要开展党支部书记、宣传、文秘、教员等培训。

1984年,经交通部批准,长航党校改建为武汉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学院。1990年,经长航局党委批准,分为长航党校和武汉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学校院进行管理。

1990年,经交通部决定,原国家教委批准,武汉交通政治管理干部学院与长江航运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1991年,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正式成立,开设交通运输管理、水运财会、水运计划统计、航政管理、公路工程、交通规费管理等专业,同时承担全国交通系统部分干部培训任务。

2000年,由交通部划转湖北省教育厅管理。2001年至2006年,与湖北大学知行学院联合办本科教育。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原武汉水运工业学校

1973年,交通部决定,成立武汉水运工业学校,开设船舶修造、船机修造、港机修造、材料供应四个专业。1999年,原长航职专(原长航七中、长航职高)合并到武汉水运工业学校,学校成立了船舶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基础课部、中专部等。1999年至2002年,与武汉理工大学联合办高等职业教育(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00年,划归湖北省教育厅管理。

合并发展

2003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教育部备案,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和武汉水运工业学校正式合并组建,成立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建有12个二级学院,开设有涵盖有航运、物流、交通、汽车、电子信息等全日制专业44个。

截止2022年6月,专业设置如下:

二级学院

专业名称

船舶与航运学院

船舶工程技术、船舶动力工程技术、航海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航海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

物流学院

现代物流管理、港口与航运管理、邮政快递智能技术、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供应链运营

交通工程学院

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工程测量技术、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 、建设工程监理 、建筑经济管理 、港口与航道工程技术 、市政工程技术 

汽车学院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智能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智能制造学院

智能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现代通信技术、智能交通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

经济管理学院

大数据与会计、财富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

交通服务与管理学院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速铁路客运服务、国际邮轮乘务服务、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

艺术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艺术设计、产品艺术设计、动漫设计

士官学院

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电子电气技术

马克义主义学院主要负责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科研工作,公共教学与实践学院主要负责全校公共课程的教学建设、公共计算机课程、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体育活动等工作。

教学情况

武汉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现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示范专业点1个、国家骨干专业7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优质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重点专业7个、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32个、国家在线精品课程2 门、省级以上精品在线课程 12 门。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在国际技能竞赛获奖 7 项。学校自成立以来,已为国家交通事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出14万名管理干部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专业类型

专业(群名称)

中央财政支持专业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船舶动力工程技术

国家示范专业

物流管理

国家骨干专业

船舶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

国家现代学徒试点专业

物流管理、应用电子技术

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汽车推销技巧、国际邮轮服务礼仪

优质省级高水平专业群

智慧交通物流、船舶与航运

省级重点专业

船舶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数控技术、船舶动力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智能交通技术

师资情况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在职教职工741人(数据截止2023年3月),其中,专任教师612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61.27%,副高以上占比33.01%,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教学能手1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省“十佳师德标兵”1人,交通部职业教学名师1人,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2人,中国交通教育优秀中青年教师2人,省高校十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荆楚好老师”1人。

全国优秀教师

任晋宇、张汇敏

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

姬中英

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

代湘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

罗晓珍

湖北省高校十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余小三

湖北省“十佳师德”标兵

姬中英

湖北五一劳动奖章

余小三、姬中英

荆楚好老师

张汇敏

合作交流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与湖北省物流协会达成合作,成立了湖北物流职业教育集团,成功申报了湖北省物流职教品牌,为物流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平台。学校与东风汽车、吉利汽车、利星行机械等300余家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并与上海通用汽车公司联合成立了ASEP示范项目合作学校,建成了1400平米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是人保财险汽车理赔员培训基地,武汉市就业培训定点机构。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与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高校合作,是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东盟交通职教联盟常务理事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单位、英国BTEC教育中心。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的图书馆1995年建馆,后因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武汉水运工业学校两校合并修建新图书馆。2008年,新图书馆竣工,楼高12层,建筑总面积2.2万平方米,设有七个书库、两个阅览室等功能馆室,阅览座位有2866个,馆藏各类书刊160余万,其中电子图书1404491册,电子期刊453557册,建有数据库6 个。

学术期刊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前身为1988年创刊的《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季刊),2003年归为湖北省教育厅管理,后因校名变更,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2004年改为《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是以交通行业管理、交通干部教育的理论研究、调研报告及案例分析文章等为特色的信息源期刊。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5年,获评全国高职院校“十佳”学报。2005-2012年,获“湖北省优秀期刊”。2006年,获“湖北省优秀高校学报”。2011年,获中国高职高专核心期。2014年,获“湖北省精品期刊”。2022年,获“中国科技期刊建设示范案例库优秀期刊”。

科研平台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

类型

名称

国家级实训基地

国家现代物流职业实训基地、国家航海技术实训基地、应用电子技术实训基地、国家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

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

船舶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船舶工程应用工程系统研发协同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技术协助同创新中心

学术成果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拥有海船船员的培训资质、25个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质,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1个、主编出版教材 131 部,校企合作开发教材95 部和课程136门、开发国际汉语课程标准2 项,拥有知识产权项目数 158 个。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 项、主编教材获奖11部。

校园文化

校训

自强不息 明智高远。

寓意广大师生面对挑战,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励精图治、发奋图强的精神风貌。

校徽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校徽由圆形火车概念图形、学校中英文名称及英文字母“w”组成。

校旗

校旗图案由校徽和中文校名组成,位于旗面中间位置。

校歌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校风

和谐、务实、创新、卓越。

寓意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的拼搏意识、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

精神

水韵,体现了学校办学中“奋斗、开拓、执着、担当、包容、奉献”的精神品质,彰显了在新的时代不断超越、勇争上游的目标追求。

社团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有学生社团总数为80个(截止2021年12月),其中实践类10 个、文化类17个、科创类 33 个、体美类20个,社员共4068人,全年开展活动76 次,社团个人或团体荣获省级及以上奖项51个,其中国家级奖项 11 个、省级奖项 40 个。

校园环境

学校布局

武汉交通职业学校占地面积1000 亩,总建筑面积 40.95 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1.3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用房面积21.48万平方米。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姓名

职务

周慎

校长、党委副书记

杨震

党委书记

杨道远

党委副书记

梁世翔、余小三、姬中英、钟辉

党委委员、副校长

陈宏伟(援疆)

党委委员、副校长

周久军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2018年,“水下智能清洁机器人”获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校创业大赛的特等奖。

2022年,联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七一〇研究所、中国船级社武汉规范研究所、海宇创新(武汉)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澎湃海洋探索技术有限公司申报的《大型船舶水下清洗机器人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荣获湖北省科学技术奖进步奖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