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工程科技学院(Wuh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简称“武工院”,坐落于湖北省武汉市,是由教育部批准,武汉众邦德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办的以本科层次教育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2014年9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获批成为湖北省首批应用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学术研究、校园文化、现任领导、杰出校友、所获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英文名

Wuhan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别名

武工院

成立日期

2004年

所属地区

湖北省武汉市

地址

武汉市江夏区纸坊街熊廷弼特8号

办学性质

民办院校

主管部门

湖北省教育厅

占地面积

83.32万平方米(截至2021年11月)

学生人数

17182人(截至2021年11月)

教师人数

546人(截至2021年11月)

前身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

现任领导

董事长杨炜苗、校长刘迎秋、党委书记高芸(截至2023年1月)

校庆日

2月16日

知名校友

郝国兴、陈锋锋

校训

立德 博学 笃行 创新

主要院系

6个(截至2023年1月)

院校代码

13664

简介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前身是始创于2004年的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由武汉众邦德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创办;2005年7月15日,江城学院整体从汉口校区搬至江夏青龙山新校区;2014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被正式批准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并定名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截至2021年11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全日制在校生有17182人,其中本科生数有12766人,学校专任教师有546人;校园占地面积为83.32万平方米;学校设有6个二级学院,包括30个本科专业和11个专科专业,涵盖了7个学科门类;校图书馆馆藏纸质资源约137万册,电子图书约260万册。

历史沿革

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时期

2004年2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与武汉众邦德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始筹建创办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2004年3月,武汉市规划局评审通过了江城学院校区的建设规划,按照规划,江城学院共占地约1000亩,建筑总面积约有33.6万平方米;2005年7月15日,江城学院整体从汉口校区搬至江夏青龙山新校区;2006年12月,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发布了院部建设方案,按照院、系、科三级建制,学院、分院两级管理的方式建设各个学院(系、部)。

2007年1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规定了江城学院毕业生学位授予工作的具体条件;2010年9月,江城学院设立了湖北省独立学院的第一家国家职业鉴定所,即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2012年5月,通过省政府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所有本科专业均获得学士学位授予资格。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时期

2013年12月,教育部专家组对江城学院由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民办本科学校的相关事项进行了评估;2014年3月27日,根据教育部通知,江城学院转设为高等院校的项目进入了公示阶段;2014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被正式批准转设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并定名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4年9月11日,经湖北省教育厅的批准,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成为首批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本科高校;2021年,学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12月,学校又成立了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共设有6个学院,包含30个本科专业和11个专科专业。

学院名称

本科专业

专科专业

机械与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经济与管理学院

财务管理、会计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电子商务

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

人文学院

英语(英日双语、英法双语)、商务英语、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网络与新媒体、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商务英语、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

艺术与传媒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摄影、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表演、宝石及材料工艺学、广播电视学

首饰设计与工艺、艺术设计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共有教师约900人,包括专任教师546人,外聘教师369人。在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授有166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0.40%;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有153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8.02%;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有44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81.32%。此外,学院还聘有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如教学名师赵继伟、刘从德等,还聘请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教授为名誉教授。

学科建设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专业设置涵盖了7个学科门类,涵盖工学、艺术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经济学、理学等多学科。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1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2个。

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

湖北省“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

教学情况

教学质量

截至2023年1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获多项教育部、湖北省教学平台、一流专业建设立项。包括2个湖北省重点培育本科专业,2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3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1个省级精品课程。

湖北省重点培育专业

测绘工程、艺术设计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英语

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地理信息系统、环境设计、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方向)

省级精品课程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

以上参考资料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共获得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9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类别

项目名称

省级教学成果奖(部分)

机电专业“三重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二等奖)

逆向推导、多方协同——“四育多元”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与实践(三等奖)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部分)

基于企业培训模式的艺术类专业师资培训模式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艺术类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产学研融合下的金融科技实验室建设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软件工程专业实践平台构建研究

《商务英语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建设

基于1+X证书制度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武工院外语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武工院“智汇-语才”实践基地建设

以上参考资料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先后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美国莫瑞州立大学、加拿大卡普顿大学等高校进行合作交流,以及多项短期海外交流学习活动;学校每年组织近200名学生赴英、美、澳、加、法、奥等国进行短期或长期交流学习。

自2020年来,学校先后邀请了希腊前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加拿大前总理查尔斯·约瑟夫·克拉克等国际政要来校进行访问与交流,邀请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的著名高校的教授来校授课,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里克·马斯金教授;还邀请了加拿大知名艺术团来校进行演出。

学术研究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8月,武汉工程科技学院馆藏纸质图书142.74万册,订阅了纸质期刊80种,有过刊合订本2.7万册;图书馆共有电子图书约260万册,电子期刊约28万册,学位论文923.6万篇,音视频资源约2.7万小时。

图书馆还购买了电子资源文献,包括中国知网、万方全文数据库等常用期刊论文数据库资源,还包括中数书屋、京广图书、五车图书、中文在线等电子图书资源,以及起点考试网、起点考研网、起点就业视频库等数据库资源。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月,学校获得了省级科学技术成果奖5项,其中包括4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学校还有6个项目获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

省级科学技术成果奖

嵌入式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及在专用机床中的应用

高山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规程

数控火焰/等离子切割机关键技术研究与系列产品开发

自适应智能优化与学习方法

硅钢表面缺陷高精度识别和在线诊断关键技术与应用

校园文化

校徽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校徽以凤鸟、白鳍豚为原型,寓意着天上的神鸟和水中的精灵。校徽的造型元素是把校名中“工程”的首字母“G”变形,再分别用“武汉”和“科技”的首字母“W”、“K”组合形成,诠释了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校徽的标准色继承了其前身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也代表着整体的延续。

校训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的校训是立德 博学 笃行 创新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

“立德”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的寓意是立德树人。

“博学”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指的是博采众长,知识渊博。

“笃行”出自《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笃行指的是在有学问的基础上做到知行合一。

“创新”源于拉丁语,有三层含义:第一是更新,第二是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是改变。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董事长

杨炜苗

副董事长

王加青

校长

刘迎秋

党委书记

高芸

副校长

廖璐莎、王加青、高芸、杨伦

党委副书记

王加青、廖璐莎、唐军国

党委常委

杨伦、胡晶晶、郭万春、赵欢

以上参考资料

杰出校友

姓名

职位/成就

郝国兴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教育创新发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APEC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会务组主任

陈锋锋

中国设计星36强、意大利A’DESIGN AWARD设计大奖双项银奖

余涛宏

2019“江夏好人”特别奖

左则钰、孙钰婷

被授予联合国人口基金“一带一路”青年领导力项目校园大使称号

郭承虹

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团委副书记

所获荣誉

2016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被评为2015年度“十佳平安校园”。

2017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获得“2016年度湖北省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荣誉称号。

2019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入选“中评榜”湖北十强民办高校。

2020年,武汉工程科技学院荣膺腾讯网“2020年度实力标杆民办高校”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