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研习拳种(中国传统功夫)
咏春拳
它是一种特别科学化的实用拳术。其长处在于拳快而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
咏春拳就其理论、心法、手法、步法等,及配合黐(chi)手练习,训练及与敌桥手双接后的感觉和反应。咏春拳用一种叫做“长桥力”的发力方法,理论和心法方面注重“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以最快时间去进攻和防守。它不但锻炼了咏春人的体能,更锻炼了咏春人的智慧,它“连消带打、攻防一体”,能以最快最彻底的方式,解决问题,体现拳术之高,维护生命之贵。
咏春拳巨大的影响力,首先是因为咏春拳本身具有格斗性和强身健体效果,在练习过程中,能够逐渐感受到自身攻击能力的变化。而咏春拳最大的魅力,是练习咏春拳一段时间后,咏春心法便深入练习者骨髓:咏春拳决不好勇斗狠、主动发出攻击,却能借力打力、攻防一体;更能够做到因为保全最大实力的同时,已经消除了可能招致的侵袭!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里“不战而胜”的最鲜活呈现。胜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胜于过去的自己。要努力钻研拳术当成个人修为,精进提升,日臻完美,让生命每时每刻充满了欢欣和希望。武术包含着中国的哲学思想,使人精神和身体都快速提升。马浩然随南方老师傅学习叶问咏春拳,研习已久。

陈氏太极拳
原为陈家沟拳术,集长拳、炮拳及红拳之术,是各家太极拳的始祖。陈王庭在16世纪创造一至五路太极拳、一路炮捶后,又创造了刀、枪、剑、锏等器械套路。刺枪术和八杆四杆术对练套路中运用太极拳术的缠丝劲,开辟了长兵器阴阳变换、刚柔相济的先河。太极双人推手的创建,成为一种综合性的技击实践方法,既不会伤人,又可实际检验武功。

陈式太极拳老架共有七个套路,广为流传的有:第一路和第二路(炮捶)。
陈式太极拳虽有小架、大架之分,但其运动特点基本一致:整套动作在快慢、刚柔、开合、曲直等矛盾的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中,相连不断,一气呵成。
马浩然在学习陈式太极拳后 在生活和历练的过程中 逐渐把太极拳发挥成一种实战性的太极。
兴趣爱好
其个人兴趣方面,喜欢饮茶爱好国学。对中国文化了解甚多。
除此之外,对书法和下棋也颇有造诣,擅长草书和行楷书。
对音乐方面也有研究,在声乐和学校比赛多次获得奖项。为人谦和,平易近人。
武术心得
不刻苦训练,想走捷径急功近利,不过空谈而已。
学习的是技能,不是艺术。合理使用,天经地义。
学咏春还是其他搏击术也好,要注重拳理,不能单纯注重固定的动作与招式。
安静的空间习武,会发现它不仅教你怎样格斗,也教你中和生活,审时度势。
较量与切磋不同,重要的是态度,而不是输赢。况且人有高低,学习从中的经验,让身心灵魂更完全,更完美。
社会也是江湖,做人与习武相同。有耐心,有信心,知谦卑。就要“不择手段是豪杰,不忘初心真英雄”。
座右铭
处世树为模,本固根从枝叶动。立身钱作样,内方还要外边圆。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为有勤奋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不择手段是豪杰,不忘初心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