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鸣,1957年10月出生,江苏南京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桥隧领域施工技术与工程管理专家、中国交通建设集团首席总工程师、科学家,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中交联合体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部总工程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林鸣的:人物经历、主要成就、主要论著、担任职务、荣誉与奖励、评价等介绍

中文名

林鸣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性别

出生地

江苏省南京市

出生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日期

1957年10月

籍贯

江苏省南京市

民族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专业

港口水工建筑专业

毕业院校

东南大学

最高学历

本科

主要成就

202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可逆式主动止水最终接头研发与应用》

简介

1978年,考入南京航务工程专科学校(现东南大学),1981年,于该校毕业,1981年~2005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技术员,2002年~2005年,任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工程副总指挥、工程总监、总工程师,2005年~2010年,中国路桥集团总工程师,2011年~2018年,任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2014年,荣获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2019年,在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担任总工程师。

在科研成果方面,林鸣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两项),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三项),第四届中国质量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人物经历

早年与求学

1957年,林鸣出生出生在江苏省南京市,家中兄弟三人,林鸣出生恰逢整风运动开展时期,全家被下放到农村接受改造,虽然条件困苦,但他的父母,并没有放弃对子女的教育,受家庭影响,兄弟三人都爱学习。初中毕业后,因村里没有高中,随即,他的父母就把他送到临时的“五七中学”读高中,但很快就停办了。1974年,高中毕业后,林鸣去工厂当学徒,学习钳工。此次的学徒经历,为林鸣的后期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77年,林鸣在兴化化肥厂上班,被厂里派送到西安交通大学参加为期半年的制氧核心技术培训。同年,高考全面恢复。1978年,林鸣以350多分的成绩考入交通部下属的南京航务工程专科学校(现东南大学)港口水工建筑专业。1981年,于该校毕业。

工作经历

1981年,毕业后林鸣到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简称二航局)参加工作。1990年,林鸣开始第一次负责建桥工程——珠海大桥,并参与建设泉州刺桐大桥,之后,林鸣又带领团队参与建设武汉三桥。2000年,林鸣负责建设中国第一大跨径悬索桥——润扬大桥。2005年,林鸣开始筹备港珠澳大桥的前期工作,2011年,林鸣承担港珠澳大桥建设项目,率领团队从零开始,自主攻关,用两年多的时间论证方案的可能性,又用近四年的时间安装完成33节沉管隧道,使中国在沉管隧道领域一跃跻身于世界先列,8年间,林鸣在建造港珠澳大桥期间,创造一个又一个“第一”,实现中国建设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此外,2002年~2005年,林鸣还参与建设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工程。2010年12月底,林鸣义无反顾地承担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公路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率领团队攀登世界建桥技术高地,建设的外海沉管隧道。2011年,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开工,2013年年底,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正处于筹备第八节沉管安装的关键时期,林鸣由于过度劳累,鼻腔大量喷血而病倒了,但在病床上醒来时第一时间,并没有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反而是询问沉管安装准备工作。2017年,是岛隧工程的收官之年,也是建设团队全面进入“第四战役”决胜阶段,每天林鸣到“两岛一隧”检查指导工作,解决现场难题,要求工程“零瑕疵”,把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筑就东西人工岛两座“最美地标”和一条“最美隧道,为国家打造了一座百年的丰碑。

林鸣

林鸣

主要成就

研究综述

林鸣长期主要从事桥隧及海工工程领域技术与工程管理研究,参与建设了润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三桥、港珠澳大桥等多座国家重点公路桥梁工程,主持建筑了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是近代中国在桥梁建造上最为瞩目的成果之一,被媒体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实现了中国建设从“跟跑”到“领跑”的蜕变。此外,并主持研发并实施了众多新结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开展百余项试验研究,提出了大直径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等关键性的创新技术,使中国岛隧工程建设迈进国际先进岛隧工程建设,针对沉管施工的技术难题,他和团队成员刻苦攻关,开展了100多项专题研究,解决了沉管安装过程中遇到的海底基槽淤泥回流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创造了沉管对接的毫米级精度和已施工沉管隧道“滴水不漏”的奇迹,自主研发十几项中国首创且世界领先的专用设备和系统,获得了400多项的专利和数十项创新技术,创造当年动工当年成岛、一年安装10节沉管的中国速度、攻克十余项外海沉管安装世界级工程难题,浇筑百万方混凝土无一裂缝、建成世界唯一滴水不漏的沉管隧道等诸多世界工程奇迹,推动中国岛隧工程建设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开创中国外海沉管隧道建设的先河,并进行大陆架漂浮工程技术研发,开展漂浮工程设计建造关键技术研究。

人才培养

林鸣一直重视对人才的培养,本该退休的年纪,他却选择继续深耕行业,探索未至之境,为工程建设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在长沙理工大学云塘校区开展讲座报告期间,强调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实现知识型社会建设教育最关键。此外,林鸣还解读了工程师职业追求的“四大精神”,即: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担当精神、奉献精神,并激励大家只要认真、只要去追求,就能够创造别人不可以想象的。

主要论著

出版书籍

据不完全统计,下表仅列举部分

出版时间

作者

书名

ISBN

出版社

2003年

林鸣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索塔北锚碇工程施工技术

978711205645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年

林鸣、徐伟

深基坑工程信息化施工技术

 97871120829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8年

林鸣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工厂法沉管预制

9787030605856

科学出版社

2018年

林鸣、王强、尹海清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外海沉管安装

9787030603036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

林巍、林鸣

沉管

9787030619839

科学出版社

2019年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沉管隧道设计施工手册

9787030616906

科学出版社

2019年

林鸣、王孟钧、罗冬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管理探索与实践

978711223172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0年

林鸣、刘亚

港大桥岛隧工程创新技术

9787030670052

科学出版社

2020年

林鸣

港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地基与基础

9787030646019

 科学出版社

学术论文

据不完全统计,下表仅列举引用率较高的部分论文

发表时间

作者

刊名

篇名

2005年

陈建华、林鸣、马士华

中国管理科学

基于过程管理的工程项目多目标综合动态调控机理模型

2005年

林鸣、沈玲、马士华、陈健华

工业工程与管理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项目成功标准的系统思考

2016年

林鸣、林巍

中国港湾建设

沉管隧道结构选型的原理和方法

2018年

林鸣、王青娥、王孟钧、李建光

科技进步与对策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智能建造探索与实践

2018年

林鸣、刘晓东、林巍、尹海卿、卢永昌、梁桁、高纪兵

水道港口

沉管隧道与人工岛的理念与实现——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

2018年

林鸣

中国政协

跨越伶仃洋的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与启示

2019年

朱永灵、林鸣、孟凡超、刘晓东、林巍

Engineering

港珠澳大桥

2020年

林鸣

管理世界

建造世界一流超大型跨海通道工程——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管理创新

2021年

林鸣

施工企业管理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管理系列之八智能建造应用与成效

2021年

林鸣

施工企业管理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管理系列之九多管齐下保护海洋生态

2022年

林鸣

管理世界

发展大规模深远海养殖:问题、模式与实现路径

2022年

林鸣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基于建设世界一流工程的工程伦理思考

担任职务

据不完全统计,下表仅列举部分

时间

职位

1981年~200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第二航务工程局技术员

2002年~2005年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工程 副总指挥、工程总监、总工程师

2005年~2010年

中国路桥集团总工程师

2011年~2018年

中交广州航道局有限公司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总工程师

2016年

长沙理工大学客座教授

2017年~2020年

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2019年

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参考来源:

荣誉与奖励

据不完全统计,下表仅列举部分

时间

荣誉称号/奖励

2007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8年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14年

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

2015年

全国劳动模范

2016年

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2016年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17年

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2019年

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2019年

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2021年

中国质量奖

2022年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参考来源:

评价

“林鸣以一种“强国筑梦”的责任感,义无反顾地率领团队承担起攀登世界建桥技术高峰的重任,践行着一位共产党员的崇高使命。”(共产党员网

“您始终坚持严谨求真、追求卓越,以匠心筑梦、以匠艺强国,解决了众多世界级工程难题,开创了诸多工程新技术先河,推动我国岛隧工程建设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可谓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兴化市人民政府

“林鸣是极具洞察力、决断力和自制力的项目领导人,不仅在工作中精益求精、专注卓越,也将健康向上的心态和生活方式传递给了外国技术专家,令他赞叹和钦佩。”(日本著名沉管隧道专家花田幸生评

“林鸣以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豪迈情怀投入工作,他所推崇的严谨、坚韧、不断探索、追求极致的工程师品格对项目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项目设计负责人刘晓东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