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英文:Guoyang County),别名道源县、肥水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亳州市的下辖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北邻河南省永城市,西接亳州市谯城区,阜阳市太和县,东与蒙城县和濉溪县接壤,南与利辛县交界。县境总面积2110平方千米。辖20个镇、3个街道,截至2020年11月1日涡阳县常住人口为117.0719万。县政府驻地为安徽省涡阳县紫光大道1号。

本页面主要目录有关于涡阳县的:名称由来、历史沿革、地理、行政区划、政治、人口、经济、社会、交通、人文、风景名胜、对外交流、著名人物、重要荣誉等介绍

中文名

涡阳县

英文名

Guoyang County

别名

道源县、肥水县

简称

面积

2110平方千米

气候类型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

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中心

地理坐标

北纬33°20′~33°47′,东经115°53′~116°33′

所属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属省级行政区

安徽省

所属市

亳州市

行政类别

下辖地区

20个镇、3个街道

行政区划代码

341621

人口

117.0719万(2020年常住人口)

方言

涡阳话

民族

汉、回族等

GDP

451.7亿元(2022年)

人均GDP

38689元(2022年)

人均可支配收入

23138元(2022年)

著名景点

天静宫、道源国家湿地公园、东太清宫等

邮政编码

233600

政府驻地

安徽省涡阳县紫光大道1号涡阳县行政中心

电话区号

0558

火车站

涡阳站

政府官方网站

https://www.gy.gov.cn/

简介

涡阳县地形平缓,呈现出不规则的四边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面平均海拔高度在26.5米至33.5米之间,地面的自然坡度每9000米大约下降1米。涡阳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侯,具有太阳辐射能量丰富、光照充足、气侯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的气侯特点。涡阳县历史悠久,大禹成功治水,并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涡阳县属豫州,春秋时县境分属楚、陈、宋国,战国时县境属楚国,南北朝时代得名涡阳,1949年3月,撤销雪涡县、涡亳县、涡阳县、宿蒙县,恢复原涡阳县,隶属阜阳专员公署,2000年5月11日,设立地级亳州市,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和谯城区。

涡阳县位于淮北平原的中心地带,紧邻豫、鲁、苏三个省份,是长三角北部的重要门户,也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发展区和淮海经济圈的直接辐射区。涡阳县的五大主导产业为:绿色装配式建筑、生态有机农产品加工、智能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和轻工纺织,其中,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作为涡阳县首位产业。2022年,涡阳县地区生产总值(GDP)为451.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5.0:36.8:48.2,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8.5%。

涡阳县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了许多圣贤先哲和杰出人才。它是思想家、哲学家和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的出生地,因此有了“老子故里·天下道源”的美称。此外,涡阳也涌现出许多历史名人,如尹喜、伍子胥、范蠡、张良和嵇康等。涡阳县境内有许多文物古迹和景点,如道教祖庭天静宫、道源国家湿地公园、东太清宫、尹喜墓、嵇康墓和范蠡墓等,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0项。涡阳县被列为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绿化模范县和长三角百佳旅游休闲名城。

名称由来

涡阳县因涡水流经此地而得名。东汉边韶《老子铭》:老子出生地“涡水处其阳”。老子《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故以老子故里天静宫在涡水之阳,取名涡阳县。

历史沿革

先秦

约公元前21世纪,大禹成功治水,并将天下划分为九州。涡阳县的地理位置属于豫州,与徐州相邻。约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时期,县境处于商南亳之畿辅地区。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掉商朝后,涡阳县的地域划归至陈国和胡国统治。

春秋时期,涡河的北部属于宋国的相县,南部属于陈国的夷邑。陈国是一个小国家,没有设置县级行政区域。大约在公元前571年,老子在宋国相县的厉乡曲仁里降生(现在在涡县的北部)。公元前479年,楚国的灵王征伐徐国的途中,在县境的楚店建造了行宫,并且在乾溪旁边建立了章华台。

战国时期,楚国强盛,陈国和宋国被楚灭,涡阳县的地域成为楚国的一部分。

秦汉至南北朝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中国统一,废除分封制,设立郡县,划分为三十六个郡。县境分属谯(现在的亳州)、铚(现在的临涣)、相(现在的淮北)三个县。后来楚国的相县变得荒芜,原先属于陈国的地方设立了铚县和城父县。《清一统志》中记载,城父县东南方设有下城父聚,位于蒙城县的西北方八十华里,后来改名为雉河集,现在位于涡阳县城附近,都属于泗水郡,县境也隶属于泗水郡。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和吴广在蕲(现在的宿州)发动起义,攻占了部分县境,但后来陈胜被秦将章邯打败,在下城父聚被御者庄贾所杀。汉朝沿袭了秦朝的制度,县境横跨了泗水郡和汝南郡,属于豫州管辖。在西汉初期,泗水郡更名为沛郡,邻近37个县,县境包括苦县、铚县、城父县、山桑县、扶阳(原来的福宁镇)和汝阴(现在县南部属于汝南郡)等县。而在东汉初期,城父县和山桑县被划归到汝南郡,县境位于汝南郡和沛郡的交界处。

三国时代(220年~280年)。县境属于魏国。魏国设立了谯郡,下辖沛郡和汝南郡。东晋(317年~420年)和十六国时代(304年~439年)。322年,晋朝撤退至寿春,县境被后赵的石勒占领。354年,县境被前燕占领。370年,前秦灭掉前燕,县境归属前秦。东晋太元八年(383年),晋军在淝水(即著名的淝水之战)大败前秦苻坚的军队,夺回了豫州的大部分地区,县境恢复了东晋时期的涡阳城池图中所述的范围,并在山桑县境内建立了蒙县作为谯郡的治所。

南北朝时期(386年~589年)。县境多次遭受战乱的破坏。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魏太武帝率军南侵,占领了豫州、淮西等地。从此,淮河以北归属于北魏。北魏黄兴元年(467年),山桑县改名为涡阳县(南兖州马头郡的治所,现在是蒙城县的北部)。涡阳得名即自北魏时期起。北魏景明时期(500~503年),设立了涡阳郡,治所在原来的山桑地区,属于谯州,然而在孝昌中期废弃,后来县境的归属多次变化。

涡阳县

在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县境归属梁朝,梁朝将涡阳改为西徐州。东魏孝静帝武定六年(548年),将西徐州改为涡阳县。次年又设立了涡州,隶属于南谯郡(现在县城东北部90里),同时保留了涡阳县。

隋唐至宋元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丹城并入临涣县;十六年(596年),涡阳县改为淝水县;十八年(598年),将浚仪恢复为城父县,隶属于谯郡。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废除州,淝水县又恢复了山桑的名字,归属于谯郡,涡阳县境分属城父、山桑、临涣、汝阴等县。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年),废除谯州,县境归属于河南道的亳州,跨越谯郡和汝阴郡,分属城父、山桑、临涣、永城、真源(现在的县义门镇)等县。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山桑县更名为蒙城县。宪宗元和九年(814年),从亳州分出临涣归宿州。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唐时的真源县改为三真县。县境包括三真、谯、城父、蒙城等七个县,归属于亳州,隶属于淮南路。宋神宗熙宁五年(1070年),分归淮南东路。宋朝南渡后,县境属于金朝。绍兴十一年(1141年),南宋与金朝达成和议,以淮水中流为边界。金朝时期(1115年~1234年)。蒙城被划归到寿州。这时,县境分属于亳州、颖州、宿州、寿州四个州,都归属于南京路的管辖,但后来又回归到了宋朝的统治下。

元朝统一中国后(1271年~1368年)。至元二年(1265年),废除了宿州和颖州,将四个县并入各自所属的州,并将城父并入谯县,将酂并入永城县,但随后又恢复原状,仍然属于亳州。此后州县之间的规划变得混乱不清。至元八年(1271年),从汴梁路分置归德府,下辖亳州和宿州。至元三十年(1293年),建立了汝宁府,辖颖州。蒙城属于安丰路的寿春府。以上三个府都由“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统辖。涡阳县境则分属于亳州、颖州、蒙州、宿州。

明清

明朝洪武初期,取消了城父县,将亳州降格为县,按照元朝的制度,并继续由归德府进行统辖。洪武四年(1371年)2月,从归德府划出宿州;3月,从汝宁府划出颍州,与蒙城县一起属于凤阳府,直接隶属于南京。明朝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10月,将亳县重新升格为州,在县境的义门设立了巡检司。清朝顺治二年(1645年)4月,县境属于“江南承宣布正使司”。顺治十八年(1661年),设立了“江南左布政使司”,领导安徽,并隶属于江宁。康熙六年(1667年),改为“安徽布政使司”。雍正二年(1724年),蒙城县归属亳州。十三年(1735年),将颍州升格为府,亳州、蒙城属于颖州府,宿州属于凤阳府,县境分属于凤阳和颍州两个府。到了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将“安徽布政使司”设在安庆。次年,改为安徽别驻。

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颍州和宿州一带发生了严重的饥荒,同时太平军也在不断取得北伐的胜利。十月份,被称为捻党首领的张乐行率领众人在蒙城和亳州之间的雉河集“山西会馆”举行了抗清的武装起义。同治二年(1863年),捻军的领袖张乐行牺牲。雉河集位于皖豫之间,地势辽阔,人烟稀少,离州县都有几十里远,是蒙城、亳州、宿县、阜阳等地心腹之地,清政府难以同时管辖。同治三年(1864年)元月,为了防止再次爆发农民起义,同治帝批准从亳州东部划出13个保、96个圩,从阜阳北部划出4个集、25个圩,从蒙城西部划出15个保、45个圩,从宿州南部划出19个保、46个圩,新设立了一个县。县治设在原来的雉河集,以北魏时期的“涡阳”为县名,定名为“涡阳县”,归属颖州府。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颖州府被废除了,涡阳县归属到了安徽省。1914年6月,省级的行政机构被废弃,改为了道级的行政机构,涡阳县归为淮四道。1932年,道级行政机构废除,在颖州设立了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负责管理涡阳县。1940年,第七行署改名为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归属于阜阳专署,继续管理涡阳县。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2月,涡永县更名为雪涡县。1947年,县境东部成立了宿蒙县,县境西部成立了涡亳县,县境南部成立了涡阳县。这四个县都归属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豫皖苏边区解放区皖北专员公署第三公署。1948年5月20日,涡阳县被完全解放。1949年3月,雪涡县、涡亳县、涡阳县、宿蒙县被撤销,恢复为原来的涡阳县,隶属于阜阳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1月1日,涡阳县举行了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讨论了生产救灾和打击反革命等问题。

1951年涡阳县成立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涡阳县分会”,动员了3000多人参军,献上了7000多个慰问袋。同年,涡阳县出动了1500多人次的武装力量,对215股土匪进行了清剿。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成立后,设立了阜阳专员公署,驻扎在阜阳县城,并管理着涡阳县。1954年3月22日,涡阳县委召开了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共计1105人参加。会议的主要议题包括学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讨论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统购统销以及社会治安等问题。同年7月,涡阳县建立了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为人民提供了参与决策和管理的平台。

1996年7月,取消了阜阳地区行政专员公署,改设为阜阳市,但涡阳县仍然隶属于阜阳市。

而在2000年5月11日,设立了地级市亳州市,下辖涡阳县、蒙城县、利辛县和谯城区(原来是亳州市的县级行政区)。

地理

位置境域

涡阳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中心,经纬度范围为东经115°53′~116°33′,北纬33°20′~33°47′。北邻河南省永城市,西接亳州市谯城区,阜阳市太和县,东部与蒙城县和濉溪县相连,南部与利辛县相交界。涡阳县的总面积为2110平方千米。

涡阳县

气候

涡阳县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侯,具有太阳辐射能量丰富、光照充足、气侯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的气侯特点。冬季受北方大陆冷空气控制,气候干燥寒冷,雨雪稀少,晴朗天气多,多吹偏北风,少数年份河流封冻。春季气温回升较快,降雨增多,冷暖空气交绥,天气变化剧烈,伴有大风、冰雹、晚霜等灾害性天气。夏季受东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天气炎热但短暂,降雨集中强烈,暴雨、大暴雨、雷雨集中,易发生涝灾和盛夏伏旱。秋季气温急剧下降,日差大,雨量显著减少,多秋高气爽,少数年份有长时间秋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34.5毫米,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和年际间变化很大,降雨多集中于7~9月份,约占全年平均降雨量的54.2%。

涡阳县多年平均气温约为14.6摄氏度,一年中超过10摄氏度的有效积温达到了4700摄氏度。无霜期大约有211天,最大冻土层的厚度为25厘米。多年平均风速大约为3.1米/秒,夏季以东南风为主导风向,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导风向,全年没有明显的主要风向。

地质

涡阳县位于华北陆台山东台背斜徐蚌凹褶带的北部,永城隐伏背斜贯穿全区,背斜核心为寒武系,背斜两翼由二叠系、石炭系和奥陶系组成,东翼地层不完整。另有次级构造邹楼向斜,为半盆状,向斜轴属于二叠系,翼部由石炭系、奥陶系和寒武系组成,向斜南部地层完整。隐伏背斜轴部及附近有张扭性断裂,沿断裂存在岩浆侵入活动。涡阳县地质结构主要由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构成,下部隐藏着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县北部有零星山丘,主要为寒武系灰岩和泥岩。县内第四系厚度较大差异,北部约70-600米,南部超过200米。全新统为最新河流沉积物,总厚度30-50米,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下段厚度20-25米,中段厚度16-23米。第四系中的亚粘土中含有钙质和铁锰结节。县内的古河道带中,砂层厚度增加,含有多个韵律层,主要有中细砂和粉细砂。上段分布在现代河流两侧的泛滥带内,常见灰白色粉砂或亚砂土,而远离河谷的泛滥带内,则以棕红色亚粘土为主,厚度递减。

地形地貌

涡阳县位于安徽省北部的淮北平原腹地,整个县域地势平坦,呈现出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西北部地势较高,东南部较低,整体地面的平均海拔高度为26.5~33.5米,地面自然坡降大约为1/9000。县域面积的82.4%为早期河间平原,这些平原是由早期河流淤积而成,部分地区形成了一些零星的湖泊和洼地。县境内涡河横贯东西,将县域分为涡南和涡北两个自然区域。县域面积的17.6%是黄泛区平原,分布在涡河两侧。沿着涡河从上游到下游,河宽逐渐减小,呈现出一个倒“V”字形的形状。沿河地面比河间平原区域一般要高出约1米左右,形成了涡河的自然堤防。

水文水利

水文

涡阳县境内有几条主要的水系,包括涡河、北淝河、鲍河和西淝河,它们都沿着地形向东南流动。其中,涡河是最主要的水系,控制了大约县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余的面积由鲍河、北淝河和西淝河控制。涡河的发源地在河南省开封市境内,源头位于黄河大堤以南,其上游在河南境内有两条河道,北干为惠济河,南干为涡河。在安徽省毫县境内它们汇合,然后流向西北方向,最终东南注入淮河,总流域面积为15905平方千米,在涡阳县境内的长度为55千米,流域面积为1268平方千米。

北淝河发源于河南商邱县,经过安徽的毫县、涡阳县、蒙城县和怀远县,最终在沫河口入淮河。在涡阳县境内,北淝河的流域面积为280平方千米,长度为16千米,流向是东南方向。涡河和北淝河承担着向亳州市3县1区输送水的重任。

水利

涡阳县水利工程的建设包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和42处中小型闸涵。此外,还修建了158座电动灌溉站,配备了289台发电机,总功率达到6810瓩;还建设了16座机械灌溉站,装备了23台机械设备,总功率为524瓩;同时还修建了8670眼打机井,配备了6869眼配套设施;还建设了27千米的防涝渠。涡阳县拥有8926台机电排灌设备,总功率为115692瓩。截至2020年3月底,涡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已正常供水,共设有70处水厂。

土壤

涡阳县的土壤发育较好,主要分为两大类:砂姜黑土和黄潮土。其中,砂姜黑土是一种淤积深厚、颜色较深的土壤,面积比较广泛。而黄潮土则是砂姜黑土和黄潮土之间的过渡带。最初的土壤含有丰富的碳酸钙,但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降雨的淋溶以及地下水的影响,碳酸钙被冲刷到了底层,形成了所谓的“砂石土层”。随着草甸生态系统的形成,土壤又逐渐发育了一层腐泥状的“黑土层”,称为“砂礓黑土”。12世纪后,黄河泛滥并向南侵入涡阳县境内,经过长期的淤积,在河岸地区形成了沙质土壤;而远离河岸的地方,则主要是棕红色的亚粘土和黄色的潮土。在黄潮土和砂礓黑土之间,还有一个过渡带,这里的土壤呈淤积黑色。

涡阳县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涡阳县的总土地面积是2110平方千米。根据第三次中国土地(2017年10月)变更调查的数据,涡阳县的耕地有1575.352平方千米,园地有8.104平方千米,林地有40.1028平方千米,草地有3.1967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有269.77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有57.2153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有144.3533平方千米,其他土地有10.456平方千米。国有土地的总面积是102.4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有5.818平方千米,园地有0.02平方千米,林地有1.3167平方千米,草地有0.26平方千米,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有42.9793平方千米,交通运输用地有24.9433平方千米,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有26.1993平方千米,其他土地有0.8853平方千米。

矿产资源

截至2023年5月,涡阳县已经探明的矿种有10种:包括煤、油气和各种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中有适用于水泥制造的灰岩、用于装饰的灰岩、建筑用的灰岩、河砂、陶瓷土以及砖瓦用的粘土;还有水气矿产中的矿泉水等。已确认的矿产点有180处,其中包括3处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5处小型矿床以及6处小矿和164处零星资源。县境内煤炭的含量面积约为431平方千米,估算的地质储量为32.5亿吨。主要的煤种是肥煤,其次是焦煤和瘦煤,还有个别煤层富含气煤。此外,涡阳县还拥有丰富的山石资源,主要是适用于水泥制造和建筑材料的灰岩。山石矿产点分布于五山七处,资源储量为293立方米,占涡阳县储量的85.4%。砖瓦用的粘土也非常丰富,粘土矿产点有157处,资源储量达到1931万吨。

水资源

截至2023年5月,涡阳县的水资源总量为7.0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4.01亿立方米,常年可利用量为1.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也比较充足,浅层地下水年补给总量为4.18亿立方米,年可开采量为3.15亿立方米。每个人平均水资源量为505立方米,相当于中国人均水资源量的21%,属于水资源相对较贫乏的地区。

森林资源

截至2022年,涡阳县共计营造了77.2413平方千米的林地。其中,68平方千米用于森林增长工程建设,9.2413平方千米用于其他工程建设。在森林抚育方面,完成了100平方千米的工作。此外,还种植了1000多万株的义务植树。由于涡阳县位于平原农区,没有天然的森林植被,所有森林都是人工造林。森林覆盖率为19.52%,主要分布在村庄、堤坝和道路两侧的村片林、堤坝林以及林网行道树。涡阳县的主要木本类树种包括刺槐、中槐、楸树、枫树、侧柏等。此外,竹子的种类有淡竹和园竹。

生物多样性

涡阳县主要的树木属于温暖地区的落叶阔叶植物,呈现出网带片结合的分布形式。木本植物包括杨树、泡桐、桐树、椿树、楝树、柳树、桑树、榆树、水杉等50多种,境内共有人工栽培木本植物20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植物2种,分别为皂荚、柘树;古树名木资源15株;后备资源180株。涡阳县拥有各类林木9600万株。水域中的植物主要有蒲草、香蒲、菱草、莲藕等水生植物。

涡阳县共有生物物种6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2种。其中国家一类保护野生动物有丹顶鹤,国家二类保护野生动物有天鹅、隼、锦鸡、鹦鹉、鸳鸯等。

涡阳县

涡阳县

涡阳县

涡阳县

自然保护区

安徽道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涡阳县城西北部,涡河与武家河的交汇处。一期规划总面积为8.4912平方千米,主要由因煤矿塌陷形成的湖泊湿地组成,湿地率达50.1%。公园东至S202省道,西至外环西路,南至西关路,北至圣母路。公园划分为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宣教展示区、合理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五个区域,进行分区管理。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水生维管植物有30种,其中包括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5种,省重点保护动物有13种。另外,公园还有15种两栖爬行动物、29种鱼类和11种兽类。公园的生态系统完整,功能完善。在2017年,安徽道源国家湿地公园通过了国家林业局的验收认定。

涡阳县

自然灾害

涡阳县常出现灾害性天气有旱涝、霜冻、大风、冰雹、干热风。2018年7月4日至7月5日,涡阳县连降暴雨,南部乡镇平均降雨量80毫米,中北部乡镇平均降雨量135毫米,最高的青疃镇达到201毫米。涡阳县受灾人口8173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5.1万元。

行政区划

涡阳县下辖20个镇、3个街道。县政府驻涡阳县城关街道紫光大道1号涡阳县行政中心。

涡阳县乡镇、街道名单

龙山镇、陈大镇、马店集镇、楚店镇、花沟镇、青疃镇、新兴镇、涡南镇、高炉镇、牌坊镇、义门镇、西阳镇、高公镇、石弓镇、曹市镇、临湖镇、丹城镇、店集镇、公吉寺镇、标里镇

街道

城关街道、天静宫街道、星园街道

参考来源:

政治

涡阳县主要领导

中国共产党涡阳县委员会

书记

刘兴德

涡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主任

刘峰

涡阳县人民政府

县长

丰霄寒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涡阳县委员会

主席

韩龙

表格信息最后更新时间:2023.8.25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涡阳县常住人口为117.0719万,与2010年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的121.2054万相比,减少41335人,下降3.41%,10年平均下降0.35%。涡阳县的常住人口中,年龄在0~14岁的人口为30.7047万,占总人口的26.23%;年龄在15~59岁的人口为66.1179万,占总人口的56.48%;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0.2493万,占总人口的17.30%。其中,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6.5266万,占总人口的14.12%。男性人口占51.35%,女性人口占48.65%。与2010年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相比,常住人口的性别比例(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已从104.47提高至105.53。

民族

截至第五次人口普查,涡阳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8.4万,占99.3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0.9万,占0.69%。涡阳县境内有29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回族人数居多,主要聚集在义门、城关、牌坊等地。有四个民族村,23个少数民族自然村。

语言

涡阳县属于皖北,方言用词言简意赅。涡阳话和普通话在发音上差异并不大,大部分的声母和韵母都是相同的,只是涡阳话中的声调有一些不同。具体规律一般是:普通话的阴平声(一声)在涡阳话中读作上声(三声),比如“安”,普通话读音是ān,而涡阳话读音是ǎn;普通话的阳平声(二声)在涡阳话中读作阴平声(一声),比如“文”,普通话读音是Wén,而涡阳话读音是Wēn;普通话的上声(三声)在涡阳话中读作阳平声(二声),比如“早”,普通话读音是Zǎo,而涡阳话读音是Záo;至于去声(四声)一般不发生变化。但是也有一些字的读音不符合这个规律,比如“北”、“峰”、“锋”等字在涡阳话和普通话中的读音是相同的;还有一些词如“憎”,在普通话中读音是阴平Zēng,而在涡阳话中读音是去声Zèng,等等。

宗教信仰

涡阳县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大宗教,共有开放的宗教活动场所69处,其中道教宫观1处、天主教堂1处、寺庙1处,伊斯兰清真寺2处、基督教场所64处,信教群众约3.8万,宗教团体1个。

涡阳县

经济

综述

涡阳县位于安徽省的北部,座落于淮北平原的中心地带,紧邻豫、鲁、苏三个省份,是长三角北部的重要门户,也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发展区和淮海经济圈的直接辐射区。涡阳县的五大主导产业为:绿色装配式建筑、生态有机农产品加工、智能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和轻工纺织,其中,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作为涡阳县首位产业。截至2022年末,涡阳县的地区生产总值(GDP)为451.7亿元。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67.8亿元,增长了3.8%;第二产业的增加值为166.3亿元,增长了6.8%;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为217.6亿元,增长了4.3%。三次产业的结构比重由上一年的15.6:34.5:49.9调整为15.0:36.8:48.2,其中工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为28.5%。按照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8689元,比上一年增加了3468元。

涡阳县

涡阳县

涡阳县

第一产业

涡阳县的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截至2022年末,涡阳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18亿元,其中实现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69亿元。粮食种植面积2479.07平方千米、产量128.87万吨,其中夏粮小麦种植面积1231.5333平方千米,安徽省第二,总产量90.99万吨,安徽省第一;蔬菜播种面积达130.2平方千米,同比增长1.7%,产量45.99万吨;油料播种面积达6.85平方千米,同比增长85.3%,总产量5545吨,同比增长25.4%。肉类总产量10.2万吨,同比增长3.3%;禽蛋产量1.94万吨,同比增长22.04%;全年渔业总产量14832吨,同比增长4.3%,实现产值2.36亿元。

涡阳县

第二产业

涡阳县工业以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为主导,其余产业为:生态有机农产品加工、智能制造、能源化工新材料和轻工纺织。其中,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9家,2022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108.80亿元。生态有机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6家,202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1.71亿元。能源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以上企业9家。智能制造产业有20万平方米光机电标准化厂房,规模以上企业9家,2022年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2.61亿元。轻工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8家,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02亿元。建筑业产值18.4亿元。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5家。

涡阳县

第三产业

涡阳县第三产业以服务业和房地产业作为主导产业。2022年涡阳县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0家,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2亿元。青牛广场商业街获评省级特色商业街区,徽酒·老子故里文化旅游景区列入国家4A级景区创建名单。新建“邮快合作”站点244个、“快快合作”站点78个。涡阳电商快递产业园成功揭牌。成功申报省级电商示范镇9个、示范村17个。完成电子商务交易总额34.21亿元。

截至2022年底,涡阳县第三产业增加值217.6亿元,增长4.3%。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26.26亿元,比上年增长2.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1.15亿元,增长1.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7.66亿元,增长1.6%;金融业增加值23.68亿元,增长6.9%;房地产业增加值35.08亿元,增长4.4%;其他服务业增加值91.60亿元,增长4.7%。

涡阳县

经济开发区

涡阳经济开发区最早是在2006年由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一个省级工业园区,而后于2014年12月被批准为安徽省的"产城一体化"实验区,接着在2015年1月28日正式被安徽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安徽涡阳经济开发区,总面积为14.99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该开发区的规模工业总产值累计达到了177.26亿元,同比增长了27.24%。其中,高新产业总产值为92.93亿元,同比增长了24.21%;战新产业企业总产值为58.08亿元,同比增长了7.0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98.57亿元,其中工业投资为21.12亿元。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1.13亿元,较去年增长了6.8%。

涡阳县

重要企业

涡阳县盛鸿科技有限公司是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是鸿路集团打造的最大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研发制造基地。公司一期单体面积0.4平方千米厂房,2017年投产运营。公司在涡阳的年加工钢构能力超过70万吨,年产值近百亿元,用工八千余人,年创税收约2亿元。

涡阳县

涡阳县

涡阳县

社会

教育

截至2022年末,涡阳县共有2所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人数为0.61万人,7所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为2.56万人,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了93.9%。涡阳县有88所普通初中,在校生人数为6.2万人,初中阶段的适龄人口入学率为100%,224所小学,在校生人数为10.55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也达到了100%。全面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共有16.75万名学生受益。

涡阳县第九中学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和县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和奖励,被评为“全国民办先进学校”“安徽省花园式单位”“亳州市园林学校”“涡阳县先进民办办学单位”等荣誉称号。

涡阳县

医疗

截至2022年末,涡阳县共有559个医疗卫生机构。其中包括19个医院(县级公立医院2家,民营医院17家)、16个乡镇卫生院、7个中心卫生院、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以及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涡阳县共有8612名卫生技术人员,其中包括2309名执业(助理)医师和3230名注册护士。医院和卫生院的床位总数为7155张。全年累计诊疗人次为451.7万人次。此外,还设有405个村卫生室(其中包括380个村卫生室和2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有1367名乡村医生和卫生员。农村中拥有医疗点的村庄占总村庄数的100%。

名称

地址

级别

参考资料

涡阳县人民医院

涡阳县城关镇胜利路112号(老院区)涡阳县城关镇向阳南路急救中心(新院区)

二级甲等

涡阳县中医院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涡北街道闸北路500号(闸北新区)

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雉河路19号水上公园(老区)

二级甲等

科技

截至2022年末,涡阳县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数为1.44万人,比去年增长了0.5%。共设有67个科研机构,其中包括3个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办事机构,授权专利总数为558件,比去年下降了25.8%,共有3个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其中1个属于系统内,还有1个是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截至2022年4月2日,涡阳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入库54家,数量位居全市前列。2021年我县累计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5.75亿元,同比增长21.6%;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67亿元,同比增长16.3%。增速位居全市第一。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涡阳县共设有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5个剧场和影剧院、1个博物馆,以及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涡阳县有4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市级以上名录。广播电台有1座,广播覆盖率达到100%。电视台有1座,有2.8万户有线电视用户,电视覆盖率也达到100%。涡阳县设有1个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总量为107.02万卷(件、册),馆藏建筑面积为0.69万平方米。

涡阳博物馆位于涡阳县城南新区的涡阳文化艺术中心。展厅的总面积约为2560平方米,一层有总序厅、中国老子道文化专题陈列厅、老子文化体验厅和临展厅。二层则是涡阳的历史文化基本陈列,分为涡河风采岁月遗珍部分(面积509平方米,墙长108米)和因捻立县英杰护国部分、拂晓号角烽火英名部分(面积478平方米,墙长234米)。

涡阳县

体育

在2022年的中国各类比赛中,涡阳县运动员获得了39枚金牌、30枚银牌和25枚铜牌。同时,“全民健身”系列主题活动开展,全年举办了24次百人以上群众体育活动,20次现代体育项目群众活动和22次民间传统体育群众活动。截至2018年,全县23个镇(街道)及1个开发区建有文体广场、389个行政村(居委会)实现体育设施全覆盖,公共体育场地1520个,面积超过236万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1.8平方米。

涡阳县

环保

截至2022年底,涡阳县设有1个环境监测站。县内设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涡阳段境内,涡河经过义门大桥入境时,CODcr水质评级为Ⅲ类;而经过岳坊大桥出境时,CODcr水质评级同样为Ⅲ类。西淝河的水质评级为Ⅲ类,并且相比去年有所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方面,在2022年底,PM2.5的平均浓度为43.9微克/立方米,达到了年度的PM2.5目标44.2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气的天数为259天,空气质量优良天比率为71.0%。2021年涡阳县秋季造林验收面积为4.9753平方千米。其中,长防林占据4.1583平方千米,其他造林占据0.4127平方千米,四旁四边零星造林占据0.4047平方千米,总体占省任务的106.6%。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涡阳县有10.48万人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88.4万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而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3.96万人。全年共为0.26万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5.4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为6.2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为6.22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口达到了139.22万人,参合率为96.5%。

涡阳县

截至2023年8月23日,涡阳县养老机构的总数为40家,现有床位数485个。

交通

综述

涡阳县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长三角北部门户,长三角一体化辐射区。涡阳县区位优势独特,德上高速、亳涡蒙高速(建设中)、徐淮阜高速(建设中)在涡阳境内形成“井”字型高速循环线,省道S238、S309和国道G344(建设中)交汇县城。青阜铁路通南达北,涡河Ⅳ级航道经淮河通江达海,立体交通网络正在加快形成。截至2022年末公交车路数为61路,实有公共汽(电)车营运车辆数为465辆,实有出租汽车数为589辆。

公路

截至2022年,涡阳县境内的公路总里程达到5600千米。其中,高速公路的长度为47千米,国省道的长度为411千米,农村公路的长度为5142千米。省道S309、S238、国道G344汇聚县城,合徐、商阜、宁洛、德上、亳蒙五条高速横贯境内。

涡阳县

铁路

涡阳县“十四五”期间规划了一个铁路线网布局,分为城际铁路、普通铁路和市域铁路,总里程约为189.87千米,并计划新增里程约143.87千米。

亳蚌城际铁路是其中一个重要线路,起点是亳州南站,经过涡阳、蒙城和怀远,最后连接到蚌埠站,全长约198千米,设计时速为200千米/小时。在涡阳境内的里程约为64.52千米,还有一个机场站,沿着徐淮阜高速公路向东延伸至涡北片区,并沿着S245省道向南延伸,进入涡阳站。

青阜铁路是另一个重要线路,起点是淮北市的青龙山站,经过涡阳县等地,最后到达阜阳站,全长152千米,境内里程约为46千米,运行速度为120千米/小时,预留了160千米/小时的改造条件。计划利用电气化改造后的青阜线开行阜阳-涡阳-淮北的城际列车。

三洋铁路起点是三门峡市,途经洛阳、许昌、亳州、蚌埠等地,最终到达洋口港,全长约1200平方千米,设计时速为160千米/小时。在涡阳境内,经过义门镇、龙山镇,然后与青阜线的龙山集站连接,境内里程约为32千米,是涡阳的重要货运通道。

涡阳县

市域铁路(涡阳-亳州)与亳蚌城际铁路基本相同,起点是涡阳站,途经涡北片区、义门镇、标里镇,最后北延至亳州南站,设计时速为120千米/小时,境内里程约为47.35千米。

航运

涡阳县涡河航道为IV级航道,通航里程达61千米,依托淮河、京杭大运河、长江打造两条出海通道:经淮河直接沟通滨海港、连云港;经淮河-京杭运河-长江,沟通洋口港、大洋港、洋山港,形成“通江达海,连通江浙”的总体布局。

涡阳县

公共交通

截至2022年末,涡阳县的公交车路线数量为61条,实际运营的公共汽(电)车辆总数为465辆,而出租汽车的数量为589辆。

人文

综述

涡阳县是老子故里,有东太清宫、尹喜墓、嵇康墓、范蠡墓等重要文物古迹;有国家级非遗:老子传说故事,传统技艺:高炉家传统酿造技艺、涡阳苔干制作技艺;涡阳干扣面、义门熏牛肉、高炉酒、涡阳苔干等名吃名产。

文物古迹

截至2023年4月11日,涡阳县共有106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

涡阳县部分文物保护单位

名称

级别

年代

新四军四师司令部旧址

省级

1939年

张乐行故居

省级

清代

捻军会盟旧址

省级

清代

天静宫遗址

省级

宋代

袁氏宗祠

省级

清代

袁大化故居

省级

清代

东岳庙

省级

东汉

峨眉山古墓葬(范蠡孤堆)

省级

新石器时代

马玉昆府第(马玉昆公馆)

省级

清光绪二十六年

义门清真寺

省级

元代

北平城遗址

省级

汉代

彭雪枫德政碑

省级

民国二十九年元旦

高炉家酒酿酒古窖池

省级

清代

天静宫遗址

涡阳天静宫,又称老子庙,也被称为中太清宫,是中国先秦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诞生地和道教的祖庭。它位于涡阳县城北部,距离谷水(今称武家河)入涡处有两华里,北靠龙山。天静宫最早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据说因为当时桓帝梦见老子降临在殿廷中,于是颁布诏令,在此地修建祠堂进行祭祀。全宫被划分为中路以及东西三路。中路是正殿所在的地方,前后还有山门、会仙桥、灵官殿、老君殿、三清殿、灵官殿、天师殿、重阳殿、财神殿、元辰殿、老祖殿、慈航殿、吕祖殿、钟鼓楼、“道之源”和“德之初”的展示厅以及乾坤道舍。东侧有东岳庙、圣母殿、流星园和九龙井,西侧有讲经堂和藏经阁。

涡阳县

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

新四军第四师纪念馆是安徽省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也是国家AA级旅游景区。为了纪念彭雪枫将军的伟大功绩,1975年,在纪念馆的东侧征地修建了一座名为“革命烈士纪念碑”的纪念建筑。1992年修建了新四军四师的司令部、作战室、彭雪枫将军的旧居和机要室等16个建筑物,总面积约为320平方米。1996年修建了刘少奇和张震的旧居、拂晓报社的旧址、参谋处和机要室等18个建筑物,总面积为350平方米,还新建了院墙和大门楼,使得东西两个院子内部分合并,同时在两个展示室增加了一些文物。

涡阳县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2年末,涡阳县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0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5项。

涡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

名称

类别

级别

公布批次

参考资料

老子传说故事

民间文学

国家级

第四批

棒鼓舞

民间舞蹈

省级

第二批

捻军歌谣

民间文学

省级

第三批

高炉家传统酿造技艺

传统技艺

省级

第四批

涡阳苔干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省级

第五批

石弓石雕

传统美术

省级

第五批

(统计时间:2023年8月24日)

老子传说故事

涡阳县的老子传说故事流传至今。故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老子的故事,描述了他从童年到晚年的成长历程;第二部分是关于老子和天静宫的传说,讲述了老子传奇的一生。2006年涡阳县原文化局副局长胡智和老子文化办王大杰再次对老子故事整理,形成40篇,分为两类,一类是老子的故事17篇,一类是老子的神话传说23篇。2008年由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了《老子的故事》(图文本)一书,2009年被列入安徽省非遗保护名录。

涡阳县

民俗

老子庙会

老子庙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据《后汉书·桓帝本记》记载,在延熹八年,汉桓帝派大臣前往老子庙朝拜并建立了老子祠,从而形成了以祭祀老子为核心的庙会活动。然而,真正兴盛起来的老子庙会是在唐代。唐文宗开成五年(840年),在农历二月十五日被宣布为降圣节,即庙会的重要日子。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信众聚集在老子庙会上,庙会就此逐渐形成并延续至今。

涡阳县

红色辉山民俗文化节

辉山村作为涡阳县全域旅游示范项目之一,是以“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为建设理念,依托辉山村烈士陵园,将村落的保护和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打造具有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的农旅融合发展的村庄。”红色辉山民俗文化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包含民俗大集、乡村振兴欢乐跑、烈士公祭、品味辉山美食等活动。

涡阳县

饮食

涡阳处于淮河流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以种植小麦、玉米、豆类等粮食作物为主。主食为杂粮,副食品以蔬菜为主,节日和婚、丧、喜庆时,添鸡、鱼、肉、蛋,炒、煎、炸、炖不一。味咸辣,喜食蒜,多数家庭每年都腌咸菜,晒酱豆。且有“无酒不成席”之俗。

干扣面

干扣面是涡阳地方的传统名吃,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干扣面有一个俗语说法:过往的商贾来到涡阳,一定要吃上一碗干扣面,否则就白来老子的故乡。干扣面的制作方法很特别,就是将沥干的面倒扣在碗里,然后再搭配其他的食材一起享用。干扣面之所以好吃,关键在于面的韧度适中,太硬会嚼不动,太软则容易糊掉。而面的韧度则与和面的技巧有关,面团太硬容易断裂,太软则容易变成一团糨糊。

涡阳县

义门熏牛肉

涡阳县是“全国秸秆养牛十佳县”之一。涡阳义门镇,是回民的聚集地,而食用牛肉是回民的传统习俗,这种熏牛肉也被称为“伯俞孝母肉”,采用黄牛肉,加入精盐、花椒、元茴、草果、肉蔻、白蔻、丁香、砂仁等二十多种名贵药材,烹饪而成。

涡阳县

艺术

石弓石雕

石弓石雕起源于农耕社会,是中国众多古老民间石雕艺术的传统形式之一,主要使用石弓山石作为原材料。常见的雕刻题材包括山水、人物、花鸟、走兽以及石坊牌楼、石亭石塔、曲池月桥、碑刻壁画等。

棒鼓舞

棒鼓舞是一种农民自发的民间舞蹈,早在涡阳县义门一带就开始流传,以刘郢为中心,沿涡河向东、西发展。有艺人称之为“太平鼓”,向东称为“花棒鼓”或“花鼓灯”,向西又称为“子弟灯”。这种舞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棒鼓舞”的形式和凤台、怀远的花鼓灯以及阜阳、颖上的红灯舞有些相似,但并非完全一样。演员使用五花棒、平鼓、小锣,并以特殊的排位形式,与其他舞蹈明显不同。

涡阳县

特产

涡阳县境内特产有高炉酒、涡阳苔干等。

高炉酒

高炉酒的主要特点是使用优质高粱和清蒸稻壳作为原料和辅料,以小麦、大麦、豌豆制作曲料,并使用特有的地下矿泉水进行酿造。在百年老窖中进行双轮发酵,采用传统的酿造工艺,经过精心酿制而成的高炉酒口感独特,清幽不干。高炉酒的酿造工艺主要特点包括使用"两花一伏"大曲发酵,贮存期不少于六个月。曲料按比例分别在不同阶段中使用。每年生产三轮,前两轮发酵周期各为两个月,第三轮发酵周期为八个月。采用"三高一低"(入池淀粉高、入池酸度高、入池水分高、入池温度低)和"三清一控"(清蒸原料、清蒸辅料、清蒸池底醅、控浆除杂)的生产工艺,以及独特的双轮发酵,出窖时分层出醅、分渣堆放。使用特殊的锅甑进行蒸馏,采取小火蒸馏,量质摘酒,将产生的窖香、醇香和醇甜三种类型的酒分别入陶坛进行贮存。贮存到期后,由专家进行品鉴、调配调味,然后包装出厂,整个过程从原料投入到产品出厂需时至少六年。

涡阳县

涡阳苔干

涡阳县是苔干发源地和正宗原产地。涡阳苔干是中国罕见的天然绿色食品,以其独特的色泽翠绿、肉质脆嫩、天然清香、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享有高知名度。据说在春秋战国时期,老子在无忧园(今涡阳县老子庙太清宫)种植苔干为其母治病,因此被俗称为"神草"。清朝乾隆年间,涡阳苔干曾经作为贡品献给皇宫,因此也被称为"贡菜"。

涡阳县

风景名胜

综述

涡阳县历史悠久,老子文化、红色文化这里源远流长,截至2022年,涡阳县拥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11家。主要旅游景点有天静宫、徽酒老子故里文旅景区、涡阳县文化艺术中心、红色辉山景区和道源国家湿地公园等。

徽酒老子故里文旅景区

徽酒老子故里文旅景区(原名高炉家·徽酒集团景区)位于涡阳县高炉镇,是亳州市的一处文化旅游景区。景区包括永源公酒坊、高炉历史博物馆、封坛酒窖、明清古窖池、徽风皖韵廊、徽酒懿园、遗址公园、名人雕塑公园等景观设施。这里将徽派建筑风格与现代时尚设计相结合,打造了一个集“产业+文化+旅游”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白酒产业创新发展平台。景区是安徽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也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涡阳县

涡阳县文化艺术中心

涡阳文化艺术中心是一座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包括南区和北区,总用地面积为7.8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25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1.54万平方米。南区设有图书馆、科技馆、综合文化馆和全民健身中心,总建筑面积为2.74万平方米。北区则设有博物馆、规划展览馆和城建档案馆,总建筑面积为3.51万平方米。涡阳文化艺术中心以丰富多样的涡阳文化为基础,旨在打造城市的里程碑。其中融合了人文资源展示、城市发展规划、科普教育、图书借阅、文物收藏、公共文化体验和全民健身服务等多个功能。

涡阳县

义门千年古镇

义门古镇位于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西部,这里是汉代孝子韩伯俞故里,也是“中国苔干之乡”“药材基地”。“荫高树兮临曲涡,微风起兮水增波”,淮河第二大支流,涡河弯曲穿古镇东流,孕育了千年历史的义门古镇。

涡阳县

对外交流

涡阳县友好城市

城市名

缔结情况

参考资料

上海市

2023年5月,涡阳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孟亚飞带领应急局、环保站及化工园区人员到上海远洲管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考察

江苏省南京市、南通市和北京市

2023年6月,涡阳县委书记刘兴德率队赴江苏省南京市、南通市和北京市考察洽谈招商引资项目,先后考察了南京安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蓝湾科创集团、中商国诚有限公司等企业,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

浙江省

2023年8月,涡阳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李良忠带领涡阳开发区、县招商服务中心、县发改委一行,赴浙江考察浙江综合改革模范区(平湖开发区)、永康经济开发区有关情况

著名人物

人物名

生卒年

简介

老子

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前471年

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道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哲学家

嵇康

224年~263年

字叔夜,谯国铚县(今濉溪县临涣)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玄学家、文学家

陈抟

871年~989年

字图南,号扶摇子,亳州真源(今属安徽毫县)人,五代宋初道士

张乐行

1811年~1863年

名或作洛行,清安徽亳州人,小名香,清沫中原地区农民起义军首领

范蠡

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

张良

约公元前251~公元前186

字子房,一说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谋臣,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尹喜

春秋战国时期

字公文,曾为关令,周朝大夫、大将军、哲学家、教育家

彭雪枫

1907年~1944年

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领导开辟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

马玉昆

1837年~1908年

字荆山,亦作景山,民间称为马三元,清末将领

王崇典

1903年~1928年

字彝文,又作逸文,安徽涡阳城关人,近代革命家

注:上表仅列出部分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获得时间

荣誉称号

授予单位

参考资料

2019年2月2日

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19年10月29日

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2019年11月6日

“七”普法中期先进县

全国普法办公室

2019年12月6日

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2020年6月30日

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

2020年6月30日

安徽省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县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2021年7月

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水利部

2021年9月

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县

国家能源局

2022年3月

国家级小麦制种大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注:上表仅列举出部分省级、国家级荣誉

统计时间:2023年8月24日